中国古代史-万岁并非皇帝专利 北宋前一般人也可取名万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万岁并非皇帝专利 北宋前一般人也可取名万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万岁并非皇帝专利 北宋前一般人也可取名万岁
核心提示:考之史实,至迟在北宋前,“万岁”虽“已属君上之称”并有了“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的约束,但它还不完全是皇帝的专利,在皇帝之外使用“万岁”的情况还屡见史书。在古代人名中也不乏“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名为“万岁”者。
网络配图
本文叙述了“万岁”成为皇帝代名词的演变过程,颇有味。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万岁”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汉语词语。千百年来,匍匐于专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万岁”、“万岁爷”就是专指皇帝,除此之外,似乎谁也不敢把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就连人们熟知的明代历史上权倾朝野、臭名昭著的大宦官魏忠贤,虽然并不把木匠皇帝放在眼里,但也
其实,“万岁”一词出现较早,一开始也并非是皇帝的专用词,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
战国以前,传世文献中并未有“万岁”之记载。但在西周中、晚期的一些铭文中已多有“万年无疆”、“眉寿无疆”这样的字眼。然而,它并不是专对天子的赞颂,而仅是一种行文款式,铸鼎者皆可用。与此同时,“万年”一词也出现在《诗经》中,如“寿考万年”、“君子万年”、“天子万年”、“万寿无疆”等,从其语境可知,这大多是人们相互间常用的祝福语而已。宋人高承就曾指出:“万岁,考古逮周,未有此礼。”战国以降,“万岁”一词已开始屡屡出现于文献和人们的口中,并成为一个较为流行的词语。不过,考察它的用意,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的字面含义,即祝福长寿长生的歌颂词;二是表示致敬赞叹的欢呼语,略同俄语中的“乌拉”;三是表示“死后”的讳称历~史~网。然则此后,伴随着专制皇权的确立和进一步的加强,这样一个拥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却被专制帝王所独有,逐渐成为最高统治者皇帝的代名词。那么“万岁”一词何时被赋予神圣的尊严,成为皇帝的代称而归帝王专用呢?考之史实,至迟在北宋前,“万岁”虽“已属君上之称”并有了“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的约束,但它还不完全是皇帝的专利,在皇帝之外使用“万岁”的情况还屡见史书。在古代人名中也不乏“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名为“万岁”者。
众所周知,“名以制义”,人名是文化的镜像,在一
推荐阅读:“百战百胜”的旷世美男兰陵王为何戴上狰狞面具
网络配图
因为,人们所有的一切活动都是以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为载体,
至目前为止,我们能看到最早名为“万岁”的人,是东汉章帝之子和帝之弟刘万岁,永元五年(93年)封广宗王,其年即薨,无子,谥“殇”。显然,这个刘万岁是个短命鬼,即未成年就命归黄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名为万岁的有南朝刘宋时任宁州刺史的周万岁,萧齐时某中丞何万岁,会稽郡吏王万岁,北齐后主时的韩万岁以及西魏文帝时叱咤疆场,深得皇帝恩宠,官居尚书左仆射位进柱国大将军的李远(字万岁)。这些名字为“万岁”的人当中,既有皇室和皇帝的亲信大臣,又有一般的地方官吏,其名目“万岁”似乎是平常之事,并不受什么约束或惩罚,而且有时皇帝也还直呼其名推荐。如《周书》卷25《李贤传附弟万岁传》记载西魏文帝在讨论营救东魏降将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李远提出出奇兵救援时,太祖(文帝)大喜曰:“李万岁所言,差强人意。”这至少说明,在这一时期人们名曰万岁是并不犯讳的,而且还可能是取名的一种时尚。
隋唐时期,史书也屡见名为“万岁”者。如隋朝战功卓著屡挫突厥,打败达头可汗后被杨素诬陷而死的太平公史万岁,唐高祖时和尉迟敬德一同降唐的刘武周部将张万岁,唐高宗时任梓州都督的谢万岁,唐玄宗天宝年间周玄珞之子周万岁,安史乱时坚守平原的颜真卿部将刁万岁等。
系统推荐: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难临头时为何丢下自己老婆
>>> 朱元璋明朝开国功臣 仅一位得善终
>>> 三国韩信:楚汉跳槽“第一人”
>>> 中国五大不腐女尸:经数千年仍不腐还栩栩如生
>>> 古代打仗没有雷达也没有卫星的,到底怎么估算敌方人马的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29000.s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万岁并非皇帝专利 北宋前一般人也可取名万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万岁并非皇帝专利 北宋前一般人也可取名万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yscw/5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