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操轶事:华佗治不好的头疼为何被陈琳的祭文治好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曹操-曹操轶事:华佗治不好的头疼为何被陈琳的祭文治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曹操轶事:华佗治不好的头疼为何被陈琳的祭文治好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势力最大,也非常有才华。曹操患疾头风,名医华佗为其治病,竟然招来杀身之祸。而一篇讨伐他的檄文,竟然治好了曹操的偏头疼。实属千古奇文。
“陈琳之檄,可愈头风”,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说的是“建安七子”陈琳,作为汉末枭雄袁绍的幕僚,代袁绍起草了讨曹檄文。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头风病发作,正卧床休息。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读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
檄是古代声讨敌方罪状的一种文书。历史上的传世之作,首推汉·陈琳的《讨曹操檄》。其传世之由,胜在“言词之犀利”(《古文观止》)。
陈琳(156 -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仕袁绍,后归曹操。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
陈琳这篇《讨曹操檄》,从勤王军的角度,数罪恶而起义,文笔优美。文情并茂,有条不紊,不愧为千古绝文。
檄文首先举了赵高、吕后的史例,以复兴为己任的冀望,跃然纸上。
檄文从家世切入,嘲讽曹操是宦官之后。问候对方的长辈,是檄文古往今来的传统,通常都不是什么好话,这也是曹操耿耿于怀之处。
檄文提到袁绍曾有三次帮助曹操的恩情,第一次是讨董卓起兵时,袁绍让曹操当部下;第二次是袁绍上表天子让曹操当兖州刺史;第三次是协助曹操平定吕布的叛乱。而曹操反而不顾袁绍昔日恩情,讽刺了曹操的忘恩负义历.史.网。
推荐阅读:离婚协议书什么时候出现的?唐朝有“离婚协议书”
檄文抨击曹操不礼遇士大夫,像任意诛杀九江太守边让、逮捕太尉杨彪下狱、擅收议郎赵彦致死等
曹操公然挖坟墓取财物,“破棺裸尸,掠取金宝”,为盗坟还设置“发丘中郎将”(相当于挖土将军)、“摸金校尉”(相当于采金队长之类)等官衔。檄文直指曹操曹操伤伦理,缺德范骂的痛快淋漓。
檄文结尾时再提曹操的种种不是,断定其失败在即;称赞袁绍的优势,褒扬其胜利在望。然后提出悬赏酬金:“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
连曹操都赞叹的《讨曹操檄》,值得一读。
系统推荐:
>>> 孟浩然《送张祥之房陵》古诗意思赏析
>>> 苏武牧羊的秘密:如何在匈奴生活这么多年
>>> 艾陵之战背景是怎样的 艾陵之战经过介绍
>>> 秦红棉的情人是谁?秦红棉的情人段正淳个人简介
>>> 诗仙李白因泄露了哪些皇宫隐秘被炒鱿鱼?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8835.shtml
以上是关于曹操-曹操轶事:华佗治不好的头疼为何被陈琳的祭文治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曹操-曹操轶事:华佗治不好的头疼为何被陈琳的祭文治好;本文链接:http://gazx.sd.cn/yscw/6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