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大宋帝国犯罪嫌疑人们的福利:喊冤即可重审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大宋帝国犯罪嫌疑人们的福利:喊冤即可重审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大宋帝国犯罪嫌疑人们的福利:喊冤即可重审
如今,看古代题材的影视剧,常可看到这么一幕:犯人被判斩刑,在公堂上高喊冤枉,可主审官大喝一声,拖下去!于是,犯人一边喊着冤,一边被拖往刑场……
其实,这多半是现代人想当然的场景。这一幕,在宋代就不太可能出现。
宋代有这么一条法律,被判斩刑的人,只要行刑之前喊冤,这斩刑就得立刻停止。接着,换其他官员重审此案,原来的主审官必须回避。有人不禁得问了,若是每次斩首前都喊一下冤,是不是就不用死了?一拖再拖,得拖到什么时候?
当然,朝廷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北宋规定,斩刑犯人可以喊冤3次,有3次的重审机会。也就是说,临刑前,只要张张嘴,一声“冤枉呀,大人”,就可以让铡刀立刻停下,这小命暂时就保住了。古代审案效率低,时间长,3次重审下来,为自己争取个一年半载的,不是问题。到了南宋,可以喊冤的次数增加到了5次历.史.网。
当然,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法令的执行程度,关键还得看当时的情况。
比如,一些衰朝末代,庸官当道,碰到一个无能的,直接把自己当聋子,任你喊破了喉咙,也不为所动,干脆利落地斩了,也大有可能;而在一些政治清明的年头,或者碰到一个好官,一声“冤枉”一个灵。
宋人的笔记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人被判斩刑,前后共喊了近10次“冤枉”,回回都能灵验。当时是孝宗朝,任贤得人,吏
这跟现在的“疑点利益归于被告”,已经很接近了历 史 网。
相关阅读推荐:
真实的包青天:包拯系白面书生 身高仅1.65米
包拯曾弹劾三十余名重臣:竟然不乏当朝国丈
推荐阅读:“拍马屁”的历史渊源:愿意并非是指阿谀奉承
揭秘:王安石《临川集》中为何拒写同事包拯?
包拯带来的疑问:包拯为何一生都没有真正的朋友?
包拯为什么又被叫“包龙图”?包拯别号的由来
编辑推荐:
>>> 揭秘:溜须拍马讨好康熙的和珅贪了多少钱
>>> 解密:谁对絮歇评价是“打开了战场的大门”?
>>> 揭秘清朝圣主幼年生活 幼年极其不幸
>>> 夏朝的都城在哪里,夏朝宫殿复原图
>>> 春秋战国著名战役 邯郸之战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6009.s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大宋帝国犯罪嫌疑人们的福利:喊冤即可重审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大宋帝国犯罪嫌疑人们的福利:喊冤即可重审;本文链接:http://gazx.sd.cn/yscw/6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