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蒋介石曾怒斥何应钦:完全可以用别人来取代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何应钦-蒋介石曾怒斥何应钦:完全可以用别人来取代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蒋介石曾怒斥何应钦:完全可以用别人来取代他
第二天早晨,李仲公乘车到达徐州,蒋介石委派的副官已在车站迎候。到蒋介石的临时行营后,蒋介石问李仲公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来时见过敬之(何应钦)吗?”
在得知李仲公已与何应钦见过面后,他又问:“敬之讲些什么?我调他做参谋长,他就不就?”
李仲公连忙说:“他痛自引咎,一切惟总司令之命是听,如何不就。”
蒋介石点点头:“这就好,这就好。”接着他对李仲公说:“你去告诉敬之,不要打错主意。上次白健生逼我,如果他说一句话,我又何至于下台。他要知道,而且必须知道,没有我蒋中正,决不会有何应钦。他怕白崇禧,难道就不
蒋介石越说越激动:“这次的拥戴电,他竟然迟迟不发,到底是何居心?现在桂系向北方大肆宣传,说我已不能掌握黄埔军队,能掌握的只有何应钦。他这样做,是不是故意替桂系撑腰,坍我的台,叫我对北方怎样说话?所以,我就来前方试试看,看看我究竟能不能掌握黄埔军。”
蒋介石还说:“没有我就没有他(指何应钦),他必须知道。”这句话他重复强调了几次,之后又大吼一声:“叫他滚出洋去罢,看我离了他行不行!”
李仲公听了,对蒋介石在“逼宫”中所受的刺激有了更深体会,也明白蒋介石对何应钦已不仅仅止于猜疑,而是已痛恨到了极点。这次“入壁夺符”,讲穿了就是要在调动三军之前,对何应钦动用杀威棒。
李仲公把已准备好的一些话拿出来,替何应钦做解释、打掩护,无非还是说何应钦不懂政治,头脑简单,行动迟缓之类,并一再申明:“敬之跟随你多年,他的个性你当然知道,他对你
推荐阅读:最牛谏臣魏征:魏征为何敢劝谏唐
见蒋介石仍然怒气难消,李仲公就用了一个比喻,说何应钦好象是蒋介石的双臂。双臂的一举一动,本来是应该听头脑指挥的,但当头脑命令双臂同时动,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朝着一定的方向,达到一定的距离时,双臂未必能达到要求——很可能,动是动了,但只动了一臂或者两臂动得极慢,甚至有时迷失方向乱动起来。
李仲公以此论证何应钦其实对蒋完全听命,只是因为“才庸性缓”,所以在蒋看来,才会有不听指挥甚至异动的嫌疑,并担保何应钦“不会有异动,更不敢有异心”。
蒋介石阴云密布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看来李仲公的比喻还是得到了他的认同:“好,好,既然这样,你回去告诉他,我因离开部队时间久,第一军的军风军
蒋介石提笔刷刷地给何应钦写了一封长达二十多页的信函,让李仲公交给何应钦,还说:“敬之对政治认识不清,你须同伯群多帮助他才好。”
在李仲公上车回宁前,蒋介石忽然又让副官把原函要了回去,仅交代口头转述,这在当时曾令李仲公颇为不解。
蒋介石的信从黄埔建军讲起,历数他和何应钦在东征等役中患难与共的过程,并说到“我是准备以总理交付我的责任交付你的……”,语言非常亲切动人。
当然他也没忘记继续给何应钦敲警种,让他与新桂系保持距离:“桂系野心甚炽,不恤破坏党国团结,在各派系间进行挑拨离间,妄图收渔人之利。”
何应钦听李仲公转述后,转嗔为喜,除遵令就任参谋长外,又请了两个月的假到上海住了一段时间。果然,不出一个月,蒋介石即将他召回南京听用。
不过“逼宫”给蒋介石造成的余悸仍未完全消除。尽管信的末尾曾有“我不能常在前方,待我将部队整理就绪,仍然请你回来统率”之语,但他并没有马上把兵权交给何应钦。这也正是蒋介石临时起意,把信从李仲公手中要回的主要原因。
被杀威棒打了屁股之后,何应钦更加小心谨慎IDe。后来他虽出任军政部长的要职,但连任用一个营长都要签请蒋介石批示,对于黄埔学生的进退,若无蒋直接领导的“黄埔同学会”签呈,也不敢擅自做主。至于军界以外的所谓党国大计,更是自动消失,绝不再随便开口。“何婆婆”之名,从此算是坐实了
相关阅读推荐:
何应钦屡次对蒋介石“逼宫”为何仍能留任高位?
何应钦在受降荣誉时刻的丢人表现:受降却像投降
何应钦接降书腰弯得竟比日本人还低!丢人的胜利者
何应钦:国军中一生都没有子女的将军竟是他!
日军投降仪式上何应钦为何两次向日方起立还礼?
小编推荐:
>>> 揭秘:明朝的内阁制度怎么分割皇权
>>> 王之涣《九日送别》古诗意思赏析
>>> 耗尽诸葛亮全部家底的一战:悲情五丈原之战
>>> 热衷于发明创造的时代:黄帝的妻子个个会发明
>>> 千古之谜,秦王朝最后统治者的身世究竟为哪般?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4909.shtml
以上是关于何应钦-蒋介石曾怒斥何应钦:完全可以用别人来取代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何应钦-蒋介石曾怒斥何应钦:完全可以用别人来取代他;本文链接:http://gazx.sd.cn/yscw/6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