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地震-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

  • 地震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12-11 22:2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地震-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地震-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

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使地震二字成为近来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古人早期称地震为“地动”,认为是一种“地不宁”即大地不安定的现象。遭遇“地不宁”后,古人是如何抗震救灾,以减轻地震带来的社会伤痛的?皇帝颁“罪己诏”——汉宣帝刘询“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

地震-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
地震-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
相对于现代,由于物资的匮乏和技术力量薄弱,古代抗震救灾的难度很大。在封建时代,不少朝代的“皇帝”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反应,竟认为是自己得罪了上天,要检讨自己的施政得失,急于下“罪己诏”。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人三才为一体,地宜宁不宜动,地

中国历史上321事故事件

若“不宁”有动,说明阴阳失调

历史故事解说中国历史语音直播

,或与人君失政有关,是上天给予的惩罚和告诫。所以,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

中国历史有关回报的故事

,要赶紧承认错误,把罪过揽下来,以获得上天的宽恕,避免上天再给人间降灾,减轻灾民的不幸。西汉刘询(宣帝)当皇帝时的本始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公元前70年6月1日),河南以东49个郡国皆发生地震,不少地方是山崩水出,“杀六千余人”。刘询便为此下了道“罪己诏”。《汉书·宣帝纪》记载,刘询是这样说的,“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刘询想表达的意思是,地震是天地神灵发出的警告,是我刘询没有安定民生,我现在很恐惧。显然,下“罪己诏”的做法,对抗震救灾而言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一直到清朝灭亡,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酒店

封建皇帝们都愿意这么做。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679年9月2日)上午,北京发生了建城史上最大的一场8级大地震。这场地震所及,东至辽宁沈阳,西至河南安阳,范围之广、破坏之严重都是罕见的。震中在三河、平谷一带。从《中国地震目录》所辑史料来看,这场地震中共有45500人遇难。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china/201609/36720.html

以上是关于地震-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地震-中国古代如何抗震救灾;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01010.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