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失落在情色中的同治皇帝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同治-失落在情色中的同治皇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清朝第十个皇帝同治即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六岁登极,十九岁病死。坐了十三年龙椅,匆忙走完十九年人生。人们说他是幸运的。生为皇储,在历史的舞台上并没有有所作为,却有一个“同治中兴”的雅誉。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尊荣。没有兄弟跟他竞争,安安逸逸地过着锦衣玉食,钟鸣鼎盛的生活。他死后,人们又津津乐道地讨论着他的死因。他本身的政事不堪一提,他的名字却因丑闻轶事而大噪人心。
同治帝的去世,根据正史记载是死于天花。但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是,他因微服逛妓院,染上梅毒而死的。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通过野史、小说、电影等通俗载体的渲染而家喻户晓,流传于世。皇帝有嫖娼之爱好,绝非同治一人。可是,好多皇帝嫖了一辈子,都还干干净净,无损威名。可这同治帝,却因嫖送命,因嫖坏名,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牐
其实,热闹的背后,却遮藏了宫廷的隐痛和感伤。子非鱼不知鱼之乐,亦不知鱼之悲。同治失落在情色,但又岂能用情色说清其中之原委、之悲剧?这位年青皇帝,6岁继位,在登极大典上尿了龙椅。每天应
景做皇帝,到养心殿摆样子。皇太后垂帘听政,紧握权柄。18岁那年,在娶老婆的问题上和他母亲慈禧产生了严重分歧,自信长大了的他便展开了与母亲针锋相对的斗争,去夺取人生第一份权力,爱的自由。
据《清代外史》记载,同治帝选皇后的时候,慈禧看中了侍郎凤秀家的闺女,凤女“艳绝侪辈”,但是“举止殊轻佻”;同治帝和东太后慈安却都看中了清朝唯一的“蒙古状元”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崇女长得相貌平常,可“雍容端雅”。最后,斗争的结果是他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女人,但同时必须得搭配一个他不喜欢的女人。阿鲁特氏为皇后,凤秀女封为慧妃。事情没有由此而结束,慈禧太后一直耿耿于怀,看见婚后同治与皇后“伉俪綦笃”,这就更加激起了满腔的不快。 牐
一个三十八岁的女人,守了十二年孤枕岁月。漫长的日子中,她再没有近距离接触任何异性。身边的儿子,无疑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她本就因儿子择妻不合己意而生闷气,如今发现竟不似往日之稚朴爱慕,只与新妇缠绵厮守,不由得生出几分不合时宜的嫉妒。故谕示载淳:慧妃贤明淑德,儿宜多加体贴;皇
后年少,礼节未娴,儿不应太过耽迷,误了政事。一条冷酷的家规,毫不保留地显露了慈禧对阿鲁特氏的反感,这对仍然沉醉在新婚燕尔的小俩夫妻无异当头棒喝。
据记载,其实皇后阿鲁特氏
其身。
同治帝得天时而不得人和。想振兴大清业绩,恢复先祖荣耀,但时代不允许,环境不允许,母后不允许。
自戕的同治终于病染沉疴,弱不能支。翁同龢日记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二十八日又记:太医云:“腰间溃如椀,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记:见“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铭日记也记载:“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皇宫养心殿衔憾而去。
在皇帝死前,皇后阿鲁特氏还冒险去看同治,夫妻相怜,其场面令人唏嘘。不料,这相见却不能相伴的夫妻匆忙一见,却促成了永世的分离。阿鲁特氏虽然一再克制自己的情绪,但看到同治的情形,还是忍不住声音哽咽。据《我的前半生》曾记载这事:一天同治病重,皇后前去养心殿探视,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大怒不已,闯入暖阁,“牵后发以出,且痛抶之”,并叫来太监备大杖伺候。据说皇后情急之下说了句:
!”慈禧怒不可竭,同治被吓昏而去从床上跌落在地。慈禧见状,才未对皇后动刑。可这一惊一吓,也重病的同治又掉了几分魂魄。急传太医入阁请脉,但已牙关紧闭,滴药不进。 牐
同治皇帝死后,阿鲁特氏大恸大悲,不思饮食。“今古悲欢终了了,为谁合眼想平生”。干脆吞金自杀,不料获救得生。残酷的皇太后说:“可随大行皇帝去罢!”被阎王拒绝吞噬的她又无奈地把人生的惨剧推到了眼前,走上自己别无选择的一条自尽路。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同治帝死后75天,年仅二十二岁的皇后阿鲁特氏“遽尔崩逝”,去与阔别多时的爱人再续九泉之约。
以上是关于同治-失落在情色中的同治皇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同治-失落在情色中的同治皇帝;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