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国史上的君王因为误读谣言而产生的种种闹剧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秦始皇-国史上的君王因为误读谣言而产生的种种闹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年),一个叫卢生的方士在经过两年寻找不老药的艰苦跋涉后回到了帝国首都咸阳。这个卢生与秦帝国的一件大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有必要提一提他的来历。卢生原本燕人,是那个时代诸多方士中比较出色的一个。有一种传说,说他一直隐居在碣石山中,潜心修行。他的两个朋友羡门和高誓在时人眼中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在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后,突然有一天就不知所踪了。人们普遍相信,这二人已经成仙,驾鹤西游去了。
这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民间的传播还没有普及,就早已经被信奉神仙的秦始皇得知。他亲自来到碣石山,希望能得到二位神仙的一点点成仙的信息,但很可惜,人们只是知道这二人是神仙,却不知道身在何方。经过多方打探,身为二人朋友的卢生被秦始皇叫到跟前。据卢生自己所说,成仙是有命数的,不是每个人通过修炼就可以成仙。秦始皇正要沮丧,卢生却又说,只要可以得到长生不老药,虽然不能成仙,却能永恒不死。
秦始皇大为高兴,派出卢生去寻找不老药。事实上,早
找不到,秦始皇为此大为恼怒,甚至还杀过一个术士。
卢生当时很可能只是为了名利富贵,随口一说,但这一说,却把自己逼上了死路。在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两年里,他总能听到秦始皇对未找到不老药术士的惩罚消息,这让他更为惊恐不安。
如我们所知道的,秦帝国时期的方士属于知识阶层,他们有知识,有头脑,对天下大势、社会人文、历史变迁、民情风俗是非常了解并投以关心的。和其他方士一样,卢生也没有找到不老药,但与其他方士不同的是,他懂得机变,并能审时度势。在他看来,秦始皇之所以要别人寻找长生不老药,是因为想要自己身体永恒的同时让秦帝国也永恒。一件事物能永恒而在,必须是没有其他事物来毁灭它。卢生仔细地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形势,就发现,有一件事要比不老药更让秦始皇感兴趣。
当他在咸阳见到秦始皇后,直截了当地说,自己并没有得到不老药,却在神仙那里得到了一本《录图书》,书上有这么一句话:“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立即就被这个“谣言”吸引了过来,“
胡”是秦王朝对北部边境少数民族的通称。自帝国建立以来,“胡”就一直威胁着帝国边境以及中原的安全。在接见卢生前,秦始皇刚从北边境回来,那里虽然早已经驻扎了大军,但仍旧不能使秦始皇放心。
事实上,这个卢生炮制的谣言不可能不让秦始皇重视。众所周知,西周就是灭亡于胡,东周时代,秦、赵、燕的北部边境居住有不少的胡,比较大的胡有林胡、楼烦、东胡等。赵国后来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才把这几股胡消灭,但这些人来无影踪,中原各国还是修长城加以防范。不久后,另外一个胡--匈奴崛起,其势力之大,常对中原北部边境农民造成巨大危害。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派出十万军在边境线上,目的就是为了“防胡”。
卢生炮制的这个谣言可谓是命中了秦始皇的心病,不能不让他胆战心惊。就在这次谈话不久,秦始皇做出了几个惊人的决定:“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第二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
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第三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卢生后来因为跟另外一个同事议论秦始皇的暴戾而遭人告密,最后,导致了秦帝国历史上的坑儒事件。
现在,我们不得不问的是,卢生为什么要炮制这样一个谣言,其动机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仅仅
。自此后,秦帝国就一步一步地向悬崖走去,直到灭亡。
等于说,卢生炮制的这个谣言和秦始皇对神鬼的轻信或多或少地促成了秦帝国的灭亡。这当然是二人都不想看到的,据说卢生跑出咸阳后,在望云山自称找到了长生不老药,这种药在当地比比皆是,名为虫蛀藤,卢生说,只要将其锻炼,就可成丹药,服食后则能羽化登仙。不过卢生又说,神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即使是服药,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服的。仅拿这种药而言:有仙骨的吃了就可以成仙,但没有仙骨的吃了就会毒发身亡。可至于谁有仙骨,他就不知道了。所以,大家都认为自己有仙骨,结果是,仙丹成了毒药。
秦始皇所以相信这个谣言,自然跟他相信“今年祖龙死”的谣言心思是一样的,他只相信来自天上的警示,不相信百姓通过判断力而得出的结论。他把百姓的议论通通看作是谣言,并下大力气整治。
谣言的产生当然跟大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当秦始皇一看到“胡”这个字,就条件反射似地想到了匈奴。于是,他让大将军蒙恬驻守边境,并且大修万里长城。而在当时就有关于万里
长城的谣言。这个谣言后来成为凄美的传说,一个叫孟姜的小女子千里寻夫,跑到长城后,发现自己的丈夫已经死了。大哭一场后,长城突然倒塌。
秦始皇因为听信那个谣言而大肆修筑的万里长城到底给百姓带来多么大的伤痛,在后来司马光的口中有过一个对蒙恬的评论。司马光认为,蒙恬后来被赵高杀掉,死的并不冤。因为他身为帝国的砥柱,却不能劝说秦始皇以仁义治国,对修建长城之事不但只字不谏,反而主动征调民夫,所以,这种人谈不上忠义,只能是跟秦始皇一样地暴戾。司马光显然犯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错误。秦帝国以法立国,以暴力为荣,以仁义为耻。蒙恬在那个时代,耳濡目染,根本不可能在意识上有所突破。当然,这恰好印证了那个谣言对秦帝国的破坏性之大。
但是,让秦始皇始料不及的是,他误读了那个谣言。“胡”没有错,“亡秦”也没有错。错的是,此“胡”非彼“胡”。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帝在第五次巡幸天下的旅途中染了病,开始时,病并不重,秦始皇并没有在意,由于长途跋涉与天气炎热,巡行队伍在
7月到达巨鹿郡南部的沙丘宫平台时,始皇帝病情突然加重。在预感到自己将要不久人世后,始皇帝于病榻前口授遗诏,赐送远在北部边境监军的长子扶苏。遗诏由中车府令兼行玺符令赵高笔录,主要内容是“(扶苏
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闲,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翻译过来就是:首先鄙夷尧、舜、禹﹑夏等古时的君主身居高位却吃饱了撑的找苦吃,皇帝的尊严都让他们给糟蹋了。然后就诉苦,说自己虽然号称“万乘之君”,但其实连一千匹马都不够,只是徒有其表,因此一定要补足马匹的数量。接着又斥责李斯等的行政不作为,丧失了父亲在位时的积极性,既没有去镇压盗贼又不想建阿房宫,是不是没将我放在眼内?
没有人敢不把他放在眼里,大家
没有太在意。他问赵高,怎么回事。
赵高回答:“小孩子闹,成不了气候,各地郡守已经在干活了。”
胡亥就不理了,而且还很高兴。
不过,第二年的冬天,陈胜快要打到家门口来的时候,胡亥可真的有点害怕了。他浑身颤抖问计于臣下,谁都不敢说。因为大家都知道,说对了还好,说错了脑袋就没有了。
最后,秦帝国的大将章邯提了一个建议,就是把修建阿房宫的人释放,组成军队来抵抗义军。
这一招果然有效,义军被章邯临时组织起来的大军成功击退。胡亥又高兴起来了,他对赵高说:“皇帝这个东西到底怎么当才算有威严呢?”
赵高回道:“神龙见首不见尾。您还有许多日子呢,何必跟大臣们天天搞在一起,跟他们亲近,你的威信就慢慢丧失掉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玩神秘。”
深宫里学神龙,尾不见,首也不见。
陈胜起义后,六国残余势力开始加入反秦的队伍当中来。
起义者越来越多,军队四处围剿,仍旧剿不尽。军费一多,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有人建议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用修建阿房宫的钱来剿义军。胡亥晃荡着脑袋道:“扯淡!你看以前的尧舜禹,住的地方比乞丐住的
以上是关于秦始皇-国史上的君王因为误读谣言而产生的种种闹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秦始皇-国史上的君王因为误读谣言而产生的种种闹剧;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