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被日志”了的君王们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被日志”了的君王们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在我国古代,朝廷里除设有专门监察机构外,还活跃着一群被后世称为“谏官”的人,对至高无上的君王进行抗辩性劝谏。这些人不一定是拾遗、补阙、司谏、正言、谏议大夫之类的专职官员,而是包括所有文武官吏,甚至可以是有机会与君王说上话的平民。
例如,那个冒死劝停赵简之攻打齐国的公卢,就是一个身披铠甲的士兵。这个士兵不仅有勇,敢当面讥笑赵简之,而且有谋,说了个逗乐的段子就让赵简之引咎自省、罢兵回国了。
这样的监督方式属于正面的、显性的,其力度的大小取决于当朝典制的刚柔,也取决于君王是否专断、能否从谏如流。还有一种监督方式则是侧面的、潜在的,这就是所谓的“以史制君”的史官制度。早在商周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史官记录统治者的言行,后来便沿袭下来,形成惯例。
到了汉代,这种逐日记录君王言行的原始簿册,有了个正式名称叫“起居注”,通俗地说就是日志。不过,这日志并非君王自愿,而是史官恪尽职守记下来的,且规
定君王不得查阅本人日志。君王们虽然觉得很不自在,但在史有先例不可违的约束下,也只好“被日志”了。
一次,宋太祖罢朝后闷闷不乐了好一会儿,内侍王继恩请问他为何,太祖说,早朝时在前殿为指挥一事,偶然出了点差错,史官必然会记下来,所以不痛快。
把为君王记录起居注的人看成是“隐形谏官”,是很有道理的。他们的权力虽然不能说神圣不可侵犯,但却是相对独立的,受到朝野舆论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他们的职责不是当面劝诫,也毋须犯颜直谏,而是在不谗主、不媚俗、不表态、不评论的前提下,背靠背地对君王的一言一行进行原始记录。
“被日志”了的君王想看又不能看,更不可干预、问罪、杀史官,否则就会被舆论认为是逆天不道之举。这种原始记录,势必会对君王形成潜在的心理压力,因耽惧“秽行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而有所顾忌。
李世民登基以后,“玄武门之变”的是
是非非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更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史官如何记载这件事。大约是贞观中期,李世民曾以“知过失引以为戒”为借口,转弯抹角地向褚遂良提出要看起居注,被褚遂良以史无先例为由严词拒绝了。
在商周以来形成的君王伦理观念中,特别强调人主当“以德配天”。天子作为上天在人间的代表,一言一行必须符合上天的法度,否则会遭天谴。在我国古代,文字具有通神的能力,史官的记录也被看成是上天言事的神圣方式,从而就能在某种程度上以天的名义对统治者实施监督和制约。这也是君王为何会忌惮史官的一个初始的也是重要的原因。当然,让这种约束成为可能,并形成史官独立的监督
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质量。尽管也有史官面对强势的君王未能守住阵地,发生过起居注被查阅和修改的情形,甚至越到后期越走样,越废
以上是关于历史-“被日志”了的君王们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被日志”了的君王们;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