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1938年李克农智“接”张国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张国焘-1938年李克农智“接”张国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李克农是我国的开国元勋,建国前他长期做地下工作,曾因截获敌情报,挽救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秘密战线走出来的开国上将——怀念家父李克农》(人民出版社出版)展现了李克农的传奇人生。作者李力是李克农的儿子。
武汉期间,父亲还执行了一件性质特殊、事关重大却又相当棘手的任务。1938年4月,一天,父亲正在办公,通信员突然跑来说,周副主席要他赶快去一下。父亲纳闷,何事如此紧急?便收拾好文件,赶
,就挑拨性地试探说:“蒋委员长对你很器重,请你去西安谈谈。如何?”张国焘正苦无逃生之计,听到邀请,立刻受宠若惊,欣然同意。祭陵完毕,甩开了边区政府的其他人员,只带警卫员张海,跟着蒋鼎文的小汽车直奔西安。到西安后,住进国民党的西京招待所,成天与国民党官员与特务交往活动,不仅备受优待,而且受到严密保护。
张国焘到西安的行踪一直瞒着八路军办事处。4月7日,国民党方面安排他乘火车去武汉。在去火车站的前几分钟,张才打电话给在西安的中共代表林伯渠,约他到火车站谈话。林伯渠严正驳斥了他的荒谬言论,一再劝导他不要误入歧途,立即回延安,不要去武汉。张国焘执迷不悟,径自登上去汉口的火车。林伯渠回到办事处,立刻把张国焘的情况电报中共中央。4月8日,周恩来接电后,非常重视,紧急思索如何处理。他知道张国焘的人品,一向忽左忽右,此人生性自负,异常狡猾,要把他从火车站“接”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有高超的智慧与过人的魄力,必须选派得力的干部,而且会有一场特殊的斗争。于是他向李克农交代了“接”张国焘的任务。
要
把张国焘“接”来,不是一般到火车站接客那么简单,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父亲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任务,向周恩来笑着说:“张国焘的头可不好剃啊!”便带了童小鹏、丘南章、吴志坚几位干将,全副武装,很快赶到汉口火车站。
张国焘乘火车来武汉的消息比较确实,但是,哪一天、哪一班火车父亲他们却不知道。于是,几个人夜以继日地守候在汉口火车站,耐心等待。办法虽笨,但较可靠。连续三天,十八个车次过去了,仍旧不见张国焘的踪影。他们心中焦急,担心张国焘会不会临时改变主意,中途换车,或者另行安排。4月11日傍晚,从西安来的一列火车进站,他们提起精神,注意观望从每节车厢下来的乘客,还是未见到张国焘。旅客走完了,丘南章同志登上车厢,一节一节地检查,终于在最后一节车厢里发现了张国焘。他立即在车窗口打手势发出信号,父亲与吴志坚马上进入车厢。
周副主席派我们来接你,请赶快下车”。张国焘抬头看了一眼父亲,傲慢地说:“我自己走,你们不要管了”。父亲早有思想准备,也提高声调坚决地说:“我是奉中央之命接你回家的。请你赶快跟我走,这里太
话。谈话中,领导同志主要批评张不该私自出走,劝他住到办事处去。张流露出共产党应该向国民党投降的论点,大家未予理睬,让他到办事处后再说。张国焘心中有鬼,坚持不去。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安排丘、吴二人继续做好监控工作,他回办事处,协助王明、周恩来等向中央发电,报告与张国焘谈话的情况,并请示处理办法。
4月13日,父亲陪同周恩来再去旅馆会见张国焘,让他看了中共中央希望张国焘“早日归来”的电报,劝他搬到办事处住,有事便于商量。张还是坚持不去。14日晚,父亲又一次陪同王明、周恩来、博古等去旅馆劝张国焘到办事处,张说去了就会被“圈”住,顽固拒绝。周恩来解释说:“你到办事处可以和大家多交谈,行动还是一样自由嘛!”张国焘无法狡辩,父亲就趁此机会连拉带劝把他推进停在门口的小汽车,拉到了办事处。在办事处里,周恩来等连续多次地找张谈话,一再希望他及时悔悟,不要坚持错误。张阴阳怪气,沉默不语,执意要脱离共产党。
15日,张国焘找借口几次离开办事处,父亲不好硬行阻拦,就派丘南章与吴志坚随身陪同。结果,他去会见了国民党
CC特务头子陈立夫、蒋介石侍从室副主任周佛海,还有已被中共中央开除出党的前总书记陈独秀等人,进行破坏国共合作及污蔑共产党的活动。回来后,张一再向周恩来提出,要到武昌向蒋介石汇报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作。长江局几位领导人开会研究,认为这是张国焘的借口,便决定由周恩来陪同他去见蒋介石,看他究竟耍什么花招。
16日上午,张国焘一见蒋介石就说:“兄弟在外,糊涂多时。”周恩来立即插话反驳:“你糊涂,我可不糊涂。”接着张国焘语无伦次地讲了一些边区政府的事情。蒋介石看出这位共产党内自称“中国的列宁”的“大人物”,竟然如此低三下四,一面暗自高兴,另一面又很瞧不起他,觉得此人可以利用,但是不能信赖。当着
,但一直摆脱不了。傍
来向他提出三点办法:一、改正错误,回党工作,这是中共中央的希望;二、向党请假,暂时休息一段时期;三、自动声明脱离党,党宣布开除他的党籍。张国焘表示不愿回党工作,表示可在第二、三办法中选择一种,希望允许他考虑后答复。其实,这是他的鬼蜮伎俩,周恩来等一离开,他就打电话与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联络,表示决心投靠国民党,并在当晚,乘军统特务机关派来的武装汽车溜走了。离开饭店前,张在房间的桌子上留下一张给周恩来的字条,写道:“兄弟已决定采取第三条办法,移居别处,请不必派人找,至要。”说明了他坚持脱离共产党的最后决心。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乃于4月18日作出《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并向全党公布。
大浪淘沙,历史无情。通过张国焘事件,父亲感慨地认为,沙子总是要被革命的大浪冲走,不论是大沙子,小沙子,都阻挡不住革命的洪流滚滚向前!(作者:李力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以上是关于张国焘-1938年李克农智“接”张国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张国焘-1938年李克农智“接”张国焘;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