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中国古代史-民间过年尚遗存的三大古俗

  • 中国古代史,历史,清朝,明朝,文化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7-27 20:27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中国古代史-民间过年尚遗存的三大古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民间过年尚遗存的三大古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古时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等。
辛亥革命[注: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后改称“春节”,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
农历“大年三十”古时称“除夕”,意为“旧岁至此夕而除”;
正月初一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故称“三元”,俗称“大年初一”。
中国民间“过大年”亦称“腊月忙年”,其风俗历经[注: 历经 拼音: 解释: 经历;多次经过:~劫难ㄧ小庙~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已残破不堪。-lijing]几千年演变,迄今至少仍遗存下三大古俗:
一曰团年守岁
“过年”习俗无疑源自远古时期的“祭腊”,但民间传说之“年”则与“祭腊”不同。
据民间相传:“年”原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每届寒冬将尽新春来迎之际,便四出噬人。
古人为防御[注: 防御是清各地驻防将军所属低级军官名。-fangyu]“年”的掠食,便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年”吓跑。
《诗经·小雅·庭燎》即有“庭燎之光”的记载,这“庭燎

”便是用竹竿制成火炬,燃烧时竹节内空气膨胀后爆裂,发出噼啪啪之响,这大概是“爆竹”的由来。
既然“年”怕火光、爆响,人们每逢除夕便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在烛火通明中[注: 明中 简介 [清]僧。初名演中,字大恒,号啸崖,浙江桐乡人,俗姓施。幼薤发于嘉兴楞严寺,晚主杭州圣因寺、净慈寺。乾隆南巡赐紫衣三次。]聚集守更待岁。于是,便形成吃团年饭与除夕守岁的风俗。

传说中的怪兽:“年”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分岁饭”。
根据《荆楚[注: 荆楚 拼音: 解释: 1.荆为楚之旧号,略当古荆州地区,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2.木名。古时用为刑杖。-jingchu]岁时记》记载,至迟在南北朝[注: 朝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掉东晋皇帝自立,国号宋。此后160 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史上总称为南朝。]时已有吃团年饭的习

中国历史故事简单易懂版

俗。除夕守岁也是从吃团年饭开始,这顿饭

历史故事解说中国历史英文

常常得准备好几天,是农家一年中[注: 年中niánzhōng 解释 【midyear】 一个历年的中间或中间一段时间 相关词条 年头 年尾 年头 年岁-nianzhong]最丰盛的阖家团聚之宴,一般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吃到深夜。
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年,可见这

顿“团年饭”是何等重要。
“团年饭”南北风俗各异,但大都[注: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即“可汗之城”,帝都之意。)。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京师。]有所寓意。
北方人喜包饺子,意即“更岁交子”;
江浙一带打年糕,楚地[注: 语出:《战国策·楚策一》:“ 楚 地西有 黔中 巫郡 ,东有 夏州 海阳 ,南有 洞庭 苍梧 ,北有 汾 陘 之塞 郇 阳 ,地方五千里。]做鱼肉糕,“糕”与“高”谐音;


红烧全鱼则是祈祷“年年有余”。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南北朝时期即有文字记载。
(梁)徐君倩就有诗《共内人夜坐守岁》写道: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不催。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已非传说中那消极的躲过“年”,而是在共叙亲情中辞旧布新,寄托着一种对来年的美好期望。
二曰恭拜大年
《北平[

两分钟中国历史故事视频

注: 北平是北京在历史特殊时期曾经使用的城市名称。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年谣》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
新年正月初一,人们早起后穿上崭新的衣服,放过“开门炮”便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古代通常的“拜年”顺序是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300

: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不同的讲究,一直拜到正

月十五,这年才算拜完。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间相互道贺。
明朝[注: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中叶,“京师[注: 概述: 京师jīngshī【capital (of a country)】 帝王的都城自京师来。——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元济诣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注: 语出:(1).朝廷的官员。亦指中央官员。《魏书·世宗纪》:“宗及庶族,祖曾功绩可纪,而无朝官,有官而才堪优引者,随才銓授。],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菽园杂记》)
大约从清朝起,拜年已有“团拜”的形式。《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恭拜新年,这大概是早期的贺年片。至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有“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之类的祝辞。
三曰压岁祈福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赐予晚辈,寓意“压岁祈福”。
相传“压岁钱”能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故又称“压祟钱”。
晚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安[注: 概述 平安píng ān 解释 【safe and sound;without mishap;well】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平安无事冒了险而未遭受损伤或损失的经过艰难的历程后平安到家【quiet an-]度过新岁。
《燕京岁

时记》说到两种“压岁钱”:“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后一种便是沿袭至今的用红纸包裹,由长辈分给孩子的压岁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

中国历史故事集常考选择题

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民间百姓将“压岁钱”放置孩子枕头下,正是为了“压祟”,期望在恶鬼妖魔或传说中的“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

中国历史故事集 春秋故事

它们而化凶为吉。
当然,这应该是长辈希望孩子平安的一个美好心愿罢了。




文/越楚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民间过年尚遗存的三大古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民间过年尚遗存的三大古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1294.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