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中国历史-孙闻博:郡制推行:秦统一研究的新视角

  • 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历史,春秋战国,军师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7-28 14:03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中国历史-孙闻博:郡制推行:秦统一研究的新视角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历史-孙闻博:郡制推行:秦统一研究的新视角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孙闻博:郡制推行:秦统一研究的新视角


秦并天下,成就帝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秦统一的过程、意义与原因,也一直是战国秦汉史、中国古代政治史、古代军事史等研究的基本论题,中国通史与断代史著作都会涉及。史学研究之进步,依靠新材料与新方法。在考古资料不断涌现的今日,秦统一研究还应重视理论方法的再思考。
秦郡的功能与意义。秦统一,实现了“周秦变革”下由贵族封建制向官僚郡县制的历史变迁。既往的秦统一研究,多孤立分析秦与六国的战争经过;秦郡研究,在此基础上也多留意统一后的秦郡分合。其实,不仅秦“初并天下”与全面规划郡制紧密相连,而且在此之前,郡制推行实际伴随统一进程的步步展开。商鞅变法,在秦境内普遍推行县制。惠文王时,秦初置上郡、汉中郡。《说文·页部》说,“县,系也”,徐铉等曰,“县,借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电子版在线阅读

为州县之县”,强调县直属君主。秦东进置县,形成对“新地”城邑和交通线的控制。而郡不同,只有形成较大的网络面和得以自立的财政、军力,才会设置。县对应的是点、线控制;郡对应的是面的控制。郡设太守,拥有郡兵,不仅对所辖县、邑,而且对郡界以内区域进行行政、军事覆盖。“太守”之“守”,指代君主守地。秦通过此种方式,发展为更加成熟的领土国家。秦及汉初,内史、诸郡职官在类别和秩级上基本一致,郡可视作以内史为中心的平行延伸与横向派生。岳麓书院藏秦简多次出现“内史郡二千石官共令”,也可为证。郡相当于一封国,早期也称邦。西安相家巷出土秦封泥有“南阳邦尉”,里耶秦简又见“洞庭邦尉府”。《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中国历史凿壁偷光的故事

》记望夷宫之变,二世向长安令阎乐请求免死,言“吾愿得一郡为王”。郡、邦此种关联,影响到汉代。汉人视郡如邦国,史据尚可补充。《盐铁论·除狭》载大夫曰“今守、相亲剖符赞拜,莅一郡之众,古方伯之位也。受命专制,宰割千里,不御于内”。《后汉书》卷五六《陈球传》称“太守分国虎符,受任一邦”。由此可见,秦在统一过程中推行郡制,具有更深刻的历史意义。
南郡之置与秦楚对峙。从位置上看,秦南郡在今湖北地区,位于长江中游、秦之中部,属“淮汉以南诸郡”最北侧之一,却以“南”为郡名,令人困惑。孝公即位时,秦与魏、楚为邻。商鞅封邑紧邻武关,秦沿丹水积极进取。“丹阳之战”后,秦未乘胜深入邓、鄢,转而向西略地,置汉中郡,力图控扼汉水上游。力士任鄙,亦为名将,长任汉中郡守,负责对楚防御。鄢郢之战,另一名将白起建功,南郡初置。相较秦在魏地设上郡、河东郡,汉中、南郡之置,反映秦郡在楚地的早期推行。自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白起拔郢,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五十字

至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灭楚,半个世纪里,秦、楚未发生大规模战争。战国后期,南郡一直是秦国的东南边郡。灭楚之前,秦始终未能控制长江以南地区,因此将其视作稳定控制的最南之边。南郡以“南”为名,缘由即在于此。
东郡之置与秦灭六国。秦统一战争得以成功展开,与东郡之置关系密切。长平之战后,范雎“远交近攻”战略在信陵君为首的合纵策略下遭遇挫折。蔡泽行“东收周室”之策,秦战略方向从大河以北转为东向进取。鉴于山东诸国成功合纵,连横与国韩、魏、周、卫摇摆不定,秦选择突破既往连横战略,通过中部领土的直接伸展,以断合纵之势。蒙骜统兵续进,“初置叁川”,辅以所取河北地,秦与六国基本相持于太行山、荥阳一线。秦王政五年(前242年),信陵君去世,蒙骜攻魏,取二十城,“初置东郡”。东郡是秦统一战争爆发前所置最后一郡,也是唯一突破太行山—荥阳一线的秦郡,形如利刃,插入六国腹地。不仅如此,两次扩界后的东郡成功与齐国连接,实际将河北的燕、赵与河南的魏、楚隔绝了。东郡之置,阻断合纵,完成了以往秦东向连横未能实现的目标。东郡与齐国相接得以发挥效能,因为战国末年的齐国“不横不纵”,保持中立。与齐接壤的秦郡称“东郡”,命名与“南郡”类似,表示秦东向扩展以此为最东之边,向齐释放出和平信号。秦在兼并战争获胜后,实际曾令民众两次“大酺”。第一次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俘获燕王、代王,王翦定楚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第二次在王贲攻齐,得齐王,议定帝号,“更名民曰‘黔首’。大酺”。前者于《史记》本纪、年表皆载,后者仅见本纪。由此推想,秦统一战争启动时,可能表面对齐中立地位依然认可。原定兼并计划(至少在对外宣称与姿态表现上)并不涉及齐国。或因此故,秦在攻灭五国之后,就举行了全国性的庆祝活动。
秦统一战争的统帅实际只有一家:频阳王氏。战略规划与作战部署在时间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地域上以东郡—齐国为界,又可分为南北两大战区。第一阶段,王翦主要在此界以北攻灭赵、燕。大局已定之下,由王贲在此界以南出兵,佯攻南侧楚国,实取东向的魏国。第二阶段,王翦领主力大军转向此界以南活动,大举攻楚,并在灭楚后深入南方,平定百越。王贲灭魏后,与王翦在战区上实现对调,由南部转而进入北部,负责剿灭燕、代残余势力,并在此后将齐国并吞。统一帝业,由此实现。东郡之置,对秦灭六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是认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关键线索。秦置东郡,对汉廷控御东方诸侯也具有重要影响。汉初,刘邦广封异姓诸侯。汉廷直辖二十四郡,除对应秦灭六国战争前所辖郡地外,还包括临淄、济北、胶东、琅邪。如还原到地理空间中,可以发现:汉以东郡与齐地四郡相连,形成汉郡的东向伸展,从而隔断了东方异姓诸侯可能的南北合纵。高帝、惠帝、吕后时期,东郡地与齐地相接,仍起到控御东方的战略作用。
秦郡扩展与王朝兴亡。战国时期秦国东进,虽以设郡为主,但也以分封作为补充,呈现出复合性特征。穰侯陶邑可以收为秦郡,河西太原郡又可更为毐国。彼此相互转化,且属自然之

历史故事解说中国历史初一

事。及至秦王政粉碎嫪毐叛乱,褫夺吕不韦相权,方行单一郡县制。秦统一称“并天下”,指秦以内史为中心,将六国并入,改置秦郡。因此,统一后仍称秦,不议新号;统一后称廿六年,未作更元。“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之“分天下”,与“天子—诸侯”的分天下秩序不同,实际是对“并天下”的重新确认。文献引述或表达作“分天下之国,以为三十六郡”,“初并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而统一后秦不立王侯,实际取消自惠文王以来的“郡县/诸侯”复合制,“皇帝—郡县”新秩序由此确立。与此相伴,郡制也推行至秦统一战争后所据“新地”。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北击匈奴,南取百越。秦郡进一步向南北扩展,郡目复有添增。始皇帝后期,秦郡可分为关中郡、关外郡、“新地”郡、南北边郡(县)四类。南北拓边与南北边郡(县)的经营,需其他各郡提供繁重人力、物力支持,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不过,“天下

四格漫画中国历史故事

苦秦”,反秦活动在关中、关外郡并不突出;北边民众逃归,南边“绝道”自守,也不明显;实际主要集中在“新地”郡。汉初郡国并行,实际恢复“郡县/诸侯”复合制。汉廷控制关中、关外郡,“新地”改行分封,同时放弃南、北边,设郡大幅收缩。至汉武帝时,郡制推行才重新向始皇帝后期回归。
历史研究要求我们在重建史实链条以说明历时性变化时,提供切合时代情境的解释,对历史的复杂变动有细致体察,从而做出有“历史感”的学问。秦统一研究,引入秦郡之置的视角,有望获得更全面确切的认知。田余庆曾撰《东三郡与蜀魏历史》,考述西城郡、上庸郡、房陵郡设置,以探讨三国政治。郡制推行的考察视角不仅有助于政治地理、军事交通、地域控制政策研究的深化,而且对政治史、军事史等传统史学领域的开拓多有裨益。
作者孙闻博,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2303/19/3124575.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历史-孙闻博:郡制推行:秦统一研究的新视角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孙闻博:郡制推行:秦统一研究的新视角;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1649.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