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科学-科学认识新中国史的主题和主线

  • 科学,社会主义革命,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时政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01 16:36
  • 小虎历史故事网

科学-科学认识新中国史的主题和主线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科学-科学认识新中国史的主题和主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科学认识新中国史的主题和主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深入学习新中国史,需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它的主题和主线,这就是: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

一、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从1949年到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前进,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繁重的社会改革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同时领导人民开展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家财政收支结构明显改善,文教卫生事业得到相应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
1953年开始,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领导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并且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预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但在实践过程中,所有制改造的速度大大加快,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就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期间,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也有了快速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但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没有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所以,在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党就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任务,同时也开始了对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9月,党的八大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958年,他又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些都是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1960年代初,党中央在调整国民经济过程中陆续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和有关工业、商业、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工作条例草案,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至今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探索中前进难免会出现失误和曲折,这主要包括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1959年在党内开展的“反右倾”斗争。虽然遭到严重曲折,这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地展开。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工作也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果。
从1966年5月起,开始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年代,但它从反面为孕育新的历史时期作了各种准备。科学认识“文化大革命”,需要将其理论和实践同“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段历史区别开来,因为广大干部群众和党内健康力量对极左思潮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抵制和抗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在国家动乱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我们的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广大干部和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各项革命和建设工作,工农业生产得到比较快的恢复

中国历史小说故事书评价

,教育科学文化工作也开始走向正常。

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从1978年到2012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各种思想和体制障碍,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发展活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革的重点也开始向城市转移。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到1987年就取得了明显进展。这一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势头迅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到1988年的时候,又遇到了经济秩序出现混乱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

中国历史趣味故事800字

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
改革到了1990年代初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迫切需要明确回答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究竟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这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使人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指导下,当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此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财税、金融、流通、住房和政府机构等改革继续深化。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到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九五”计划顺利完成。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9.6万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2倍,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根据改革开放取得的新进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此后,改革围绕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抓紧进行。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继续深化,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日益增强。
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

中国历史故事中华书局

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

中国历史故事isbn

新的历史性变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50万亿元大关,世界排名连续3年稳居第二位。这对中国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它意味着:“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美国发起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甩锅等外部不利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难度加大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郑重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还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是时代发展给我们党提出的新使命。”为了顺利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十九大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安排,即: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党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望未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党都将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只有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才能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2010/28/1540070.html

以上是关于科学-科学认识新中国史的主题和主线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科学-科学认识新中国史的主题和主线;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3620.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