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 明教,大明,赞美诗,文书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02 15:1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摘 要:
“五大”是摩尼教的一个专门术语, 涉及到相当重要的宗教含义。以前对它的探讨或者不全面, 或者不正确。本文认为, 两种“五大”说均成立:“神灵说”系指摩尼教创世时期战胜暗魔的五组或五位主要神祇;“地域说”系指构成明界的五种地域。二者可能是一种说法的两个表现形式。就“五大”说的总体框架而言, 很可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佛教的影响。
关键词:五大; 明尊; 永世;
摩尼教的许多观念源自业已存在的各大宗教, 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佛教等等, 均对其教义产生过巨大影响。同样, 摩尼教经常使用的数字也包含了各种文化因素, 并往往展示出浓重的神秘色彩, 如三、五、七、十二等多被视作“神圣数字” (sacred numbers或holy numbers) 1。其中, 似乎“五”的神秘色彩更甚, 因为非但用“五”作为修饰和限定的专名不胜枚举, 且不少专名的含义也非同寻常。摩尼教科普特文典籍《赞美诗》曾专门谈及数字“五”的含义或象征意义:
他们将我内心的诸种“五”词念出声来……念诵千万遍。因为“五”是天堂里的树……在夏天和冬天。“五”是灯中有油的众多少女, 她们与新郎一起施政。“五”是戒律, 是上帝安排在五……他将其委派在他的教会中。到达五……的圣灵……灵魂将会获得它, 为数是五。五νοερ□是先意的儿子们;五Omophori是净风的儿子们。太阳和月亮被安置在五重墙内:“五”是伟大, 它从初始时期就已存在。因此, 一切事物都以“五”数安置……如果我们……我们将会发现, 他们已经变成了单个神灵。一位是隐藏着的上帝, 显现……沉默……他也说话了。2
文句虽然残缺不全,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断定, 在摩尼教中, 数字“五”的地位是十分尊崇的, 因为它本身就是“伟大”;而以“五”为修饰的神灵多很重要, 如先意的五明子、净风的五子都位列其内。
查检摩尼教汉文文献的三篇残文3, 也可以可发现许多“五”数专名。它们大体上可归纳为几个大类, 如主要用以指称各类神祇者, 有五种光明子、五明欢喜子、五明身、五明清净体、五分法身、五明子、五分明身、五明性、五等骁健子、净风五子、五收明、五收明使、五种大、五大、五等光明佛、五大光明佛、欢喜五明佛等等。用以指称五种最高智慧或者明界的五域者, 有五妙身、五妙相身、五明力、五体、五种净体、五种世界、五种国土、五种智惠、五种觉意等等。用以指称明界的各色事物者, 有五重院、清净五重宝地、五种光明胜誉无上宝树、五种无上清净光明宝树、五种光明宝台、五常住光明宝灯、自性五地、五金刚地等等。用以指称摩尼教徒之人物、行为等者, 有五明清净众、五级明群、五净戒、五施、五记验、五真、五级、五位等。用以指称魔类的人、地、物等者, 则有五种贪魔、五种雄魔、五种雌魔、五类魔、五类禽兽、五重坑、五毒院、五毒泉、五坑、五毒死树、五种毒树、五种毒恶死树、五种破坏地、五欲、崎岖五地、五暗地等等。
在这些“五”名中, 有些术语的指称较为明确, 有些术语的真正含义则不甚了了, 从而导致对摩尼教基本教义的理解发生歧见。“五大”或“五种大”之名, 便属于后者。早在百年之前, 沙畹和与伯希和认为, “至于五大, 无疑即是大明尊的‘五体’ (cinq members) ”。4瓦尔特施密特与楞茨也同意这一观点。5但是, 亨宁则持异见, 他认为, 所谓的“五大”, 应该是指构成明界的五个部分。6为了更为确切地厘清“五大”的含义, 本文将利用有关的中外文典籍,
比照、辨析, 并在探讨“五大”含义的同时, 兼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五”名。
一有关“五大”的记载
在摩尼教汉文文献中, “五大”之名仅得数见:《下部赞·普启赞文》“上启明界常明主, 并及宽弘五种大, 十二常住宝光王, 无数世界诸国土” (第122颂) ;“诸边境界恒安静, 性相平等地无异。三常五大镇相晖, 彼言有暗元无是” (《下部赞·叹明界文》, 第336颂) ;“若其惠明游于相城, 当知是师所说正法, 皆悉微妙, 乐说大明、三常、五大, 神通变化, 具足诸相” (《残经》) 。至于《下部赞》“敬叹五大光明佛, 充为惠甲坚牢院。世界精华之妙相, 任持物类诸天地” (《叹五明文》, 第236颂) 以及“觉察五大光明佛, 缘何从父来此界。了知受苦更无过, 善巧抽拔离魔窟。” (《叹五明文》, 第244颂) 二颂中的“五大”, 则恐怕并非独立成名, 而是作为“光明佛”的修饰, 这在下文将具体论及。
显然, 仅就汉文文书而言, 我们根本无法勾勒出摩尼教“五大”或“五种大”的确切含义, 而至多认定, 这是为数为五的一组神圣事物, 地位尊崇, 并往往与“三常”相提并论;“大”当是指“伟大的”神或物。至于其具体内容, 则不得而知。有鉴于此, 我们必须在非汉文典籍中寻找线索。
首先, 科普特文 (Coptic) 的典籍《导师的克弗来亚》 (The Kephalaia of the Teacher) 以相当明确的口吻, 列数了五种伟大的神灵, 指其为“五大” (five greatnesses) :
导师再次对弟子们说:……黑暗, 它是被五个伟大击败的。第一个伟大是明尊, 他平静而隐蔽地存在着, 他以其自己的本质创建于明界。其他四个伟大源自于他而显现出来。他们分任十个地方, 安居总数十二处。第二个伟大涌射而出, 他源自第一伟大。这即是善母 (the Mother of Life) , 伟大的神灵。同时还有先意 (the First Man) 及其五子。他们即是第二个伟大。第三个伟大是乐明 (the Beloved of the Lights) 、造相 (the Great Builder) 、净风 (the Living Spirit) 及其五子。他们即是第三个伟大。第四个伟大是三明使 (the Third Ambassador) 和相柱 (the Pillar of Glory) , 以及由他发射而出的所有明力。他们是第四个伟大。源自明尊的第五个伟大乃是夷数 (Jesus the Splendour) , 以及他所召唤出的一切力量。他的发射物……他们从他涌射而出, 显现出来。7
按照此说, “五大”应该是摩尼教的五组神祇:第一“大” (即伟大) 为明尊8, 亦即摩尼教的最高神或原创神;第二“大”是善母9、先意10及其五子11。第三“大”是乐明12、造相13、净风14及其五子15。第四“大”是三明使16、相柱17以及他们发射出的一切明力。第五“大”是夷数18以及他的一切发射物。而按摩尼教的教义, 这五组神祇归根结蒂只是明尊一位, 因为其他诸神, 都是由明尊“发射”或“召唤”出来的。不管怎样, 这段引文所称的“五大”明显地是指各类神祇。
然而, 见于中亚的一份粟特文书所载的“五大”, 却主要包括了地域或处所名:
光明之界划分成“五个伟大”……站在大王神蔡宛 (Zarwān) 前的十二永世 (Aeons) 。第三 (伟大) , 是无量无数的福乐境 (Blessed Places) , 那里居住着极乐的光明诸神、诸天使、诸要素和诸力。第四 (伟大) , 是光明天堂的清净之气 (Pure Air) , 景色美妙绚丽, 给予明界诸神的利益不可估量。它以其超自然的威力, 创造了诸神的奇妙衣袍、王座、王冠、芳香的花环、饰物, 以及种种华服。第五 (伟大) , 是自存、不朽而奇妙的光明之地 (Light Earth) , 其高不见顶, 其深不可测。没有任何敌人与伤害者能够漫步于此土之上, 它的神圣路面由金刚构成, 永远不会动摇。一切美好事物从它而生:绚丽优美的山丘, 全部覆盖着殊妙之花;长满绿果的树木, 其果永不雕落, 永不朽蛀;香甜泉水流遍整个天堂, 充斥树林和平原;难以数计的楼阁、宫殿、宝座、长椅, 永远存在于此。
光明之界就这样由这五个伟大排列而成。他们平静安详, 不知恐惧为何物。他们生活在光明之中, 从来不见黑暗;他们永远生存, 没有死亡;他们健康活泼, 没有病患;他们欢乐欣喜, 没有忧伤;他们乐善好施, 没有仇恨;他们友爱结朋, 从不分离;他们生存的形态永久存在, 神圣的躯体永不朽坏;美味的食品无限供应, 因此从不辛劳困苦。他们外貌上装饰华丽, 力量上威力无比, 财产上极度富有;至于“贫困”, 则从未听说。不仅如此, 他们还装备精美优良, 躯体从不损坏。他们永不污染的欢乐之袍有七十万种, 全都缀满珠宝。他们的境界永不毁坏……19
在此, 粟特文书明确地提到了明界由“五个伟大”组成, 尽管第一、第二“伟大”的内容残缺, 所指不太明确, 但第三、第四、第五“伟大”之所指, 则十分清楚;显然, 它们与前引《导师的克弗来亚》记载的五组神祇有相当的区别, 即后者更多地是将明界的某些地区指为“伟大”。
与本粟特文书类似的记载也见于科普特文《赞美诗》:“另一方面, 光明之国由五个伟大构成, 他们是父尊 (Father, 即明尊——引者) 、他的十二永世 (twelve Aeons) 、永世之永世 (the Aeons of the Aeons) 、活灵之气 (the Living Air) , 以及光明之地 (the Land of Light) 。伟大精灵用他的光明给予他们呼吸和营养。”20则按科普特文《赞美诗》之说, “五大”当为明尊、十二永世、永世之永世、活灵之气、光明之界。将这段简单的记述与粟特文书M 178比照, 则后三个“伟大”基本雷同, 当无问题:永世之永世=福乐境, 活灵之气=清净之气, 光明之地=光明之地;由于粟特文书开头有“十二永世”之残句, 故可以认为符合于《赞美诗》的第二“伟大”, 即十二永世;至于第一“伟大”, 亨宁所译之粟特文书未见其名, 但斯基尔夫所译之M 178粟特文书, 则补第一“伟大”为“第一 (伟大) 是大王神楚尔凡 (=蔡宛) , 正直的父尊 (The first is the great king god Zurwan, father of righteousness) ”21, 鉴于楚尔凡 (Zurwan) 或蔡宛 (Zarwan) 都是摩尼教借用琐罗亚斯德教主神之名而作为本教最高神的异名, 故楚尔凡-蔡宛即是明尊。所以, 按上引粟特文书和科普特文《赞美诗》之说, “五大”除了第一“大”为主神明尊外, 其他四“大”多指称明界的特定地域。这是与科普特文《导师的克弗来亚》之说的不同之处。
除了上述两种“五大”之外, 还有一种“五大”也当在此提及:
启示者再次对其门徒们说道:“伟大之父 (the Father of Greatness, 即“明尊”;这里为呼应下面的行文, 故作此译——引者) , 如其名所示, 出于什么理由而取了‘伟大之父’一名?”他的门徒对他说道:“主啊, 我们恳求你, 就‘伟大’问题开导我们, 到底是谁被称为‘伟大之父’?”
于是, 他对门徒说道:最初创造事物的父尊, 便应称作“伟大之父”。他的伟大是他所安居的伟大之地, 他在其中被创建……包绕一切富丽神灵、天使以及住处……被置于其上。此外, 他们将三明使称作“父尊”。他的伟大是他所生活的活灵火之光明舟, 他在其中被创建。又, 光辉夷数本人也被称为“父尊”。他的伟大是他所生活的活灵水之舟, 他在其中被创建。他们将相柱也称作“父尊”,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其伟大……神圣五神……在其中生活和被创建。他们……又, 惠明22也被称作“父尊”。他的伟大是神圣的教会, 因为他在其中生活和被创建。它也……在其中独自地……。他们……光明。23
本引文虽然提及了五个“伟大”, 但这是特指五位“父尊”的“伟大”, 是否即汉文文献中的“五大”, 目前尚不能断言, 因为其内容毕竟与前引两段引文所言者有所区别。概括而言, 这五个“伟大”是:明尊的居地、活灵火之舟、活灵水之舟、神圣五神 (?) 、神圣教会。由于谈及第四位父尊的句子残缺, 故第四“伟大”是否确为“神圣五神 (five gods of holy) ”, 尚有疑问。即便是指“五神” (当是指五明子或普通的五位神灵, 而非主要者) , 这一“五大”说也是将“伟大”主要说成为处所而非神祇。不过, 这“五大”却与摩尼教的五位主神关系密切——是隶属于这五主神即“五父”的品性。
综合上引资料, 可被指为“五大”之一者, 有如下数种:明尊、善母 (包括先意及其五子) 、乐明 (包括造相、净风及其五子) 、三明使 (包括相柱及其发射的明力) 、夷数 (包括其发射物) 、十二永世、永世之永世 (=福乐境) 、活灵之气 (=清净之气) 、光明之界、明尊的居地、活灵火之舟、活灵水之舟、神圣五神、神圣教会。在这么多品种里, 我们若要探索最接近原意的“五大”, 就必须对这些专名和术语作一番疏理。
二“五大为神灵”说的疏理与比定
就上引的诸多“五大说”看来, 被列为“五大”之一者, 多属摩尼教创世神话中提及的主要神灵、地域等, 故在探讨“五大”含义之前, 不能不首先了解摩尼教的创世神话。兹据博伊斯《摩尼教中古波斯语和帕提亚语文书读本》有关创世之说的综述, 简括相关的神、物、事如下。
最初, 光明之界无限地延伸于北方 (上方) 、东方 (左方) 和西方 (右方) , 黑暗之狱则位于南方 (下方) 。明界是自存和永恒的, 构成它的是光明五要素:以太 (Ether) 、风 (Wind) 、光 (Light) 、水 (Water) 、火 (Fire) 。明界的最高统治者是明尊 (伟大之父, Father of Greatness) ;那里并有无以量计的“永世” (Aeons) 。
为了抵御暗魔对明界的入侵, 明尊从自身唤出发射物, 形成诸神, 与暗魔斗争。诸神的本质都相同, 其区别只在于功能不一。明尊的第一次呼唤 (即创造) , 召出了善母, 善母又召出其“子”先意, 先意再召唤出“五明子”。先意被暗魔击败, 其五明子被吞食, 自己也昏睡暗狱深处。
于是, 明尊作了第二次呼唤 (即创造) , 召出了乐明、造相、净风及其五子, 以拯救先意。最终, 善母和净风将先意救回明界。然后, 净风击杀诸暗魔, 并用其尸体创造了十天、八地;用被暗魔吞食的光明分子创造了太阳、月亮、星辰。世界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 但当时是静止不动的。造相则建造了新永世, 供被拯救的光明分子居住, 其统治者是先意。
为了使静止的世界运动起来, 大明尊进行了第三次呼唤 (即创造) , 召出了

开放的中国历史故事

三明使 (第三使) , 三明使随后召出明女 (Maiden of Light, 有时亦称十二少女) , 并与她一起诱使雌雄暗魔泄出光明分子。同时被召出的是相柱, 被拯救的灵魂 (光明分子) 通过它而相继升入月亮、太阳, 最终抵达新永世;太阳、月亮往往被称作“舟船”。明尊的第三次创造还召出了光辉夷数和惠明;惠明的五“体”称为相、心、念、思、意。
明尊三次“召唤”所创造的主要神祇的宝座, 分布在太阳和月亮上:三明使、善母、净风居于太阳上;光辉夷数、明女、先意居于月亮上。三明使令太阳和月亮运动起来。24
对照前引《克弗来亚》第十六章的“五大”说, 即五组神祇说, 我们不难发现, 这五个“伟大”, 正是大明尊在创世时期所作三次“召唤”而创造的诸多主神;源自明尊的这些主神与明尊一起, 分成五组而构成了“五大”:第一“大”为明尊本身;第二“大”是明尊第一次

中国历史故事常识大全简短

召唤所创造的善母、先意及五明子;第三“大”是明尊第二次召唤而创造的乐明、造相、净风及其五子;第四“大”是明尊第三次召唤而创造出的三明使、相柱;第五“大”则是光辉夷数, 他也是由明尊在第三次召唤中创造的神祇。显而易见, 创世神话所提到的, 由明尊三次召唤而创造的主神, 除了惠明和明女之外, 都被归入了“五大”行列。
支持“五大为神灵”说的直接证据, 来自摩尼教科普特文典籍《赞美诗》的一行残句:“啊, 宇宙的支撑, 我们赞美你。伟大之父……五个伟大的五神灵。光明之地的仆人们, 过着令人愉悦的生活。他们之间交流协商。”25尽管由于残缺, 引文中只出现了一个词组“五个伟大的五神灵 (The five spirits of five greatnesses) ”, 但是已经足以表明, 在摩尼教的教义中确实存在代表“五大”的五个或五组神灵。所以, 这便使“五大为神灵”之说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如果要确认某五位神灵相应于“五大”之所指, 或至少是五组神灵的代表者, 那么最能够肯定的, 则是大明尊本身。这不仅因为“五大”诸说都将明尊置于“伟大”之首, 还因为在摩尼教经典中, 明尊的最通用名号即是“伟大之父 (the Father of Greatness) ”, 他与“伟大”关系密切, 几乎始终联系在一起。有的地方甚至称之为“父亲, 伟大中的伟大者 (the Father, the great of greatness) ”。26而“伟大的第一父”之称, 更是频繁出现, 例如, “非常伟大的, 是在倾听和了解者面前的光明之地, 它因伟大的第一父而伟大。”27所以, 有关“五大为神灵”说中的第一“大”, 确认为大明尊, 并无不当。
至于其他各“大”, 则至少还有两位神灵经常被称为“伟大”的。首先是三明使 (即第三使, the Third Messenger或者the Third Ambassador) , 他被称为“第二伟大者 (Second Great One) ”, 例如, 一份帕提亚文书这样赞颂三明使道:“我将赞颂你的光明, 第二伟大者, 纳里沙夫神 (God Narisaf) , 美丽的形相, 光芒四射, 一切……的审判者和监察者……拥有千眼的光明。……”28这里所言的“第二伟大者”, 即是摩尼教汉文典籍《下部赞》第126颂“复启道师三丈夫, 自是第二尊广大”的“第二尊”。汉文以“尊”对译西文“greatness”, 庶几近之。颂文中的是三明使 (第三使) 的异名, 也是“第二尊”的同位语。
其次, 夷数或光辉夷数则常被称为“第三伟大者 (the Third Great One) ”, 例如, 一份歌颂夷数的帕提亚文书云:“你前来实施拯救, 伟大的一切生命赋予者的生命赋予者。你前来实施拯救, 第三伟大者, 你是我们与明尊之间的中介者。你前来实施拯救, 你是将我们的灵魂从死亡中间解救出来的拯救者。”29
据上所述, 则《克弗来亚》第十六章提及的“五大”神灵中的第一伟大明尊、第四伟大三明使、第五伟大夷数, 在其他文书中被分别称为第一伟大、第二伟大和第三伟大。尽管稍见出入, 但似乎表明, 明尊、三明使、夷数三位神灵, 较诸其他神灵更有资格跻身“五大”之列。
如果循着“五大为神灵”说的思路继续探索, 那么, 所谓的“五父”便较有可能成为“五大”的神格化体现。首先, 前引《克弗来亚》第二十章谈到了“五父”即五位神灵各自的“伟大”之处, 尽管这些“伟大”是明尊居地、活火之舟、活水之舟等处所而非神灵, 但似乎可以引申地认为, 五位“父尊”既属“具备伟大之处的神灵”, 则大约相当于“伟大之神”, 那么, 称其本身为“伟大”, 亦无不可。于是, 岂非可以将大明尊、三明使、光辉夷数、相柱、惠明大致视同于“五大”了吗?至少, 这五位神灵与“五大”的关系应该颇为密切。如果考虑到“五父”中有三位被明确称为“第×伟大者”, 则更增加了二者比同的可能性。
有鉴于此, 不妨再察看一段有关“五父”的记载, 《克弗来亚》第七章载云:“启示者, 我们的父尊, 真理的传道者, 再次坐在其门徒中间, 向他们讲解上帝的伟大。他这样地向他们谈到他的启示:有五位父尊,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被召唤出来, 他们是递相源自另一神!”注意, 摩尼向门徒布道的内容, 恰恰是讲解“上帝的伟大” (the greatnesses of God, 这一“上帝”当然是指大明尊) , 故下文逐一叙述的源出明尊的诸神, 无疑当属“伟大”之列。
引文继续描述道, 第一位父尊是大明尊, “他的伟大无可估量”, 并作了三次“发射”。第一次发射出大神灵, 即善母, 第二次发射出乐明, 第三次发射出三明使。第二位父尊即是由大明尊发射出的三明使, 他也从自身召唤出三大神灵:一为相柱, 即完人 (Perfect Man) , 二为光辉夷数, 三为明女。第三位父尊即是源自第二父尊的光辉夷数, 他也从自身召唤出三位神灵:一为惠明, 二为大法官 (Great Judge) , 三为青年 (the Youth) 。第四位父尊即是源自第三父尊的惠明, 他也从自身召唤出三位神灵:一为光明使徒, 二为 (光明使徒的) 对应者 (the Counterpart) , 三为光明相 (Light Form) 。第五位父尊即是源自第四父尊的光明相, 三大荣耀天使从她而出:一位天使手持奖品, 另一天使身穿光袍, 第三天使拥有光冠。
“这即是相继源出于另一位的五位父尊, 他们全都通过另一位而逐一显现。凡是知道和了解他们的人将获福乐, 因为他会发现其生命永恒, 并且获得光明之衣, 而这是赐予正直者、诚信者、和平者及造善业者的。”30
这里所说的“五父”为大明尊、三明使、光辉夷数、惠明、光明相;这与《克弗来亚》第二十章所述各具“伟大”之处的“五父” (大明尊、三明使、光辉夷数、相柱、惠明) 相比较, 仅以“光明相”取代了“相柱”, 故十分类似。在本引文 (《克弗来亚》第七章) 中, 开首就声明是谈论明尊的“伟大”, 下文则不断强调诸神都逐一源自前一神, 归根结蒂当然全部都是大明尊的“召唤”物或“发射”物。因此, “五父”可谓明尊之“伟大”的衍生物, 自然亦可视作“伟大”。至此, 我们当可认为, 若按“五大为神灵”说, 其对应神灵虽有种种说法, 但似以“五父”当之最为近是。
三“五大为地域”说的疏理与比定
前文所引的原始数据清楚地表明, “五大”并不仅仅为神灵, 而也很可能是某些地域的代表, 这同样得到不少资料的左证。被指为“五大”之一的, 除明确的神祇名外, 尚有十二永世、永世之永世、福乐境、活灵之气、清净之气、光明之界、明尊居地、活灵火之舟、活灵水之舟、神圣教会等, 合并其中的异名同义者后, 其余的名称显然几乎全部指称地域或处所。最有代表性的“五大为地域”说见于上引科普特文《赞美诗》223章:“五大”由明尊、十二永世、永世之永世、活灵之气、光明之地构成;粟特文残卷所言与之相似。兹就诸名作一探讨。
所谓“永世” (Aeon, 复数为Aeons) , 在摩尼教文献中频繁出现, 有关它的解释, 亦颇繁杂。按林德之说, 则“永世”有时指空间, 有时指神灵:“十分清楚,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在大多数情况下, 永世是一个空间概念。然而, 在此同时, 也往往见到将其与明界诸神比同的例证。”31所以, 通常说来, “永世”应该是指空间即某个处所, 并且, 几乎是专指光明诸神所安居的地域, 大体上有“天界”、“神界”之意。
按照摩尼教的教义, 被“拯救”的灵魂即光明分子, 在脱离囚禁它的肉体之后, 都会升入光明之界, 而“永世”即是“灵魂”们的安居之所。例如, 《赞美诗》说道:“啊, 灵魂, 让你的眼睛仰望高空, 凝视你的禁锢……你抵达那里, 你的父尊在召唤你。现在乘上光明之舟, 接受你的荣耀花环, 返回你的王国, 让一切永世充满喜悦。”32在此, “永世”似乎是整个明界的代名词。又如, 被拯救的灵魂说道:“我将安居在你的永世中, 你的光明的新娘闰房。倾听我的呼喊, 倾听我的祈祷。赞美你, 我的上帝, 以及在高空的父尊。胜利和花环给予玛丽的灵魂。”33这里把“灵魂”安居的永世称为“光明的新娘闰房”, 含义并不十分清晰, 但是指称处所, 则无疑问。《赞美诗》在另一处也谈到了永世和“新娘闰房”的关系:“请把光明之地, 父尊的屋宅, 一切永世的新娘闰房的消息告诉我。请把消息告诉我。”34由此似可推知, “光明之地”当即大明尊的居地, 并被喻为“新娘闰房”, 而它则是“一切永世”中的一部分。显然, “永世”的范围要大得多。
“永世”多种多样, 但不管是怎样的“永世”, 就如诸神一般, 都由大明尊“召唤”而出:“我的父尊, 快乐的光明, 快乐的光明, 我的显赫的父尊, 快乐的光明, 快乐的光明, 快乐和赐福的光明, 我的父尊, 快乐的光明, 快乐和荣耀的光明:他召唤出光明的永世, 他安排他们享受其伟大的乐趣。他召唤出和平的永世, 其中, 不会有任何亏蚀。他召唤出光明的永世, 他召集诸子, 安排他们居住其间。他召唤出和平的永世, 他召集他的诸多富足, 安排他们居住其间。他召唤出休憩的永世, 他召集天使们, 安排他们居住其间。”35在此所罗列的“光明的永世”、“和平的永世”等永世, 显然都是指地域, 因为它们可供诸神“居住”。
在各种永世中, “十二永世”与大明尊的关系似乎相当密切, 这不仅因为有的典籍将十二永世列为仅次于明尊本身的第二个“伟大”, 还在于十二永世的位置紧紧围绕在明尊的周围:“先意发现他 (指明尊派遣的应答神——引者) 在其身侧, 便欣喜地对他说道:‘请把消息告诉我, 我的父尊, 光明之父在干什么?……在他之外。请把消息告诉我, 十二永世在干什么?我曾将其围选在父尊的周围。请把消息告诉我, 活灵之气如何了?这是父尊周围的生命气息。请把消息告诉我, 光明之地的伟大神灵, ……一切永世的……。请把光明之地, 父尊的屋宅, 一切永世的新娘闺房的消息告诉我。请把消息告诉我。”36就这段引文来看, “十二永世”当是某种处所, 位于大明尊的周围。而从先意询问诸者的程序和内容来看, 一为大明尊, 二为十二永世, 三为活灵之气, 四因文书残缺而未知, 五为光明之地, 其整体结构与粟特文书所言之“五大”几乎完全一致。这再次表明, “十二永世”与大明尊的关系之密切。
或许是由于十二永世的位置紧绕大明尊的周围, 故往往被喻为明尊的花环或花冠, 例如:“光明之地, 父尊的屋宅, 一切……之主的王座……一切荣耀的泉源通过仁慈而撒播于我们身上。十二大力, 无可估量的永世……其中, 没有亏缺或衰减, 是为光明之父的声望花冠。”37
“永世之永世”在前引《赞美诗》第123章之“五大”说中, 位列第三;而在粟特文书所载说法相似的“五大”中, 排列第三位的“伟大”则是“福乐境 (Blessed Places) ”, 由此得知, “永世之永世”也是指称天界的某个地域或处所。
至于列为“五大”之四的“活灵之气” (the Living Air) , 在其他场合也称“清净之气” (the Pure Air) , 二者所指者显然为同一对象。在摩尼教的基本词汇中, “活灵的 (Living) ”与“清净的 (Pure) ”同义, 可以互换。典型的例证则见于其创世神话:大明尊为了与暗魔斗争, 先后作了三次呼唤, 其第二次呼唤出的诸神中便有Living Spirit, 他与善母等一起拯救先意, 并创造天地。这一“Living Spirit”, 可以译作汉文“活灵之神”, 但在汉文典籍《残经》、《下部赞》中, 此神则作“净风”。显而易见, Living、Pure二词的宗教含义相通, 故“活灵之气”与“清净之气”同为一物。问题是, “气”何所指?
上引《赞美诗》 (p.198) 称活灵之气为“父尊周围的生命气息”, 似当是某种物质;前引粟特文书谓第四个“伟大”是“光明天堂里的清净之气”, 并且, “给予明界诸神的利益不可估量”。则至少得知, 一, 清净之气位于明界;二, 清净之气的威力十分巨大。关于后一点, 《赞美诗》的另一处可资证明:“他们 (指暗界诸魔——引者) 嗅到气的气息, 就会全部死亡。”38则此“气”对于光明的死敌暗魔来说, 是个致命的武器。
此外, “气”也是夷数下降人世, 拯救人类灵魂而在宇宙中旅行时所借助的乘具十四之一, 如《克弗来亚》所言:第一载具是明舟, 第二载具是先意之舟, 第三载具是相柱, 第四载具是穿在身上的“召唤”, 第五载具是裹在“召唤”上的“服从”。“第六是活灵之气, 他也采用了它, 在那里接受了涂油礼。第七是吹拂的活灵之风。第八是照耀的光明。第九是活灵之水。第十是在它们上方的活灵之火。他借助这十个载具, 在一切等级中以及一切上方和下方的……中旅行。”39由这段文字看来, “活灵之气”是明界神祇使用的, 宛如舟、车的太空乘具。
不过, 另有证据表明, 作为“五大”之一的“气”, 似乎也有某个空间地域的意思。例如, 诺斯替派的科普特文文献这样写道:“听着, 阿斯克莱皮欧!有一个巨魔, 伟大上帝任命他担任人类灵魂的监察官或审判官。上帝将他安置在大地与天堂之间的气的中间。当灵魂离开躯体而前来时, 就必须与此魔相遇。他就会立即围住灵魂, 检查他一生之中所作所为的品格。”40在此, 声称“气”位于大地和天堂之间, 则表明了它有着固定的方位和地域。
此外, “气”与风、明、水、火一起, 构成了先意的“光明五子”:“先意穿上五要素, 那是五位神祇, 即气、风、明、水、火。他穿上他们, 作为其甲胄。”41这五子在汉文典籍《下部赞·普启赞文》中也得到体现:“又启五等光明佛, 水火明力微妙风, 并及净气柔和性, 并是明尊力中力。” (第129颂) 。在各种文字的摩尼教文献中,
多提到这五种光明要素, 用西文标示, 气、风、明、水、火相应为Zephyr、Wind、Light、Water、Fire;而相应于“气”的Zephyr则被认为即是常言的Ether。42至于Ether的原义, 则除了作为某种天体要素的称呼外, 还往往用以指称超出地球大气层的空间区域, 即太空。所以, “气”之所指, 至少部分地包含了空间、地域的概念。
至于第五个“伟大”, 则在展示“地域说”的诸文书中, 都指为“光明之地” (the Land of Light)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歧义的名称, 即光明诸神的居地, 或者泛指整个明界, 或者特指明界的一部分。
通过以上的疏理, 大体上可认为, 按照某些文献的描绘,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五大为地域”的说法;并且, 若据如下理由, 甚至于可以更加肯定此说:首先, 前引粟特文书的开头就称:“The realm of Light is divided into Five Greatnesses (光明之界划分成五个伟大)”;同文书下文又称:“Thus arranged is the Paradise, in these Five Greatnesses (光明之界就这样由这五个伟大排列而成) ”。显然, 就其用词及语气而论, 均将五个“伟大”作为“明界”或者“天堂”的区域构成部分, 故这些辞句明显地支持“地域说”。
其次, 前引《克弗来亚》第20章谈及五位父尊各有“伟大”, 而这些“伟大”则多为地域或处所, 如明尊的“伟大”是其安居之地;三明使的“伟大”是其活灵火之舟 (当即太阳) ;夷数的“伟大”则是活灵水之舟 (当即月亮) ;惠明的“伟大”则是神圣教会。这些“伟大”所指的地域或处所, 虽然与粟特文书所言者不尽相同, 但其支持“地域说”则无疑问。
最后, 汉文典籍《下部赞》有“诸边境界恒安静, 性相平等地无异。三常五大镇相晖, 彼言有暗元无是” (第336颂) 之语, 综观四句的语气, 应该是颂扬明界的宁静和光明;而细考“三常五大镇相晖”句, 则亦当指地域相映成辉。盖按林悟殊近年的新考证, “三常”并非指神灵, 而是指明界的地域:“笔者认为, 汉文摩尼教经典中的‘三常’一词, 是摩尼教之专门术语, 其意乃谓摩尼教教徒所向往的光明王国;与汉文经典中的‘明界’同义。”43那么, 若将“五大”视为构成明界的五个部分, 则作为明界之异称、别称的“三常”、“五大”均展示出非常的光明之相, 自当顺理成章了——也就符合“三常五大镇相晖”之语了。
四结论与推想
综观前文所论, “五大”之说, 应该有两种:一为“神灵说”, 一为“地域说”。就现有的数据而言, 我们没有充分的理由否定任何一说;事实上, 对于每一说, 也没有确切对应的神灵或者地域, 而只能大略言之。所以, 本文在“结论”中, 更多地是对此现象作适当的解释, 而不是作明确的断言。
摩尼教的“五大” (即五个“伟大”) 所指对象是什么?第一种说法, 用以指称“击败黑暗”的五组神灵, 而这五组神灵即是见于摩尼教创世神话中的主要神祇。如果更具体一些, 则大致上可以所谓的“五父”作为此说中五位神灵的代表, 他们即是大明尊、三明使、光辉夷数、相柱、惠明。第二种说法, 用以指称构成明界的不同地域, 但严格地说, 至多指称四种地域, 因为在此说中, 第一个“伟大”亦如“神灵说”, 明确指称大明尊;其他四个地域则为十二永世、永世之永世、活灵之气、光明之地。
所以, “五大”虽有二说, 但二者之间关系密切。首先, 二说均以摩尼教最高神明尊为第一个“伟大”。其次, 余下的四“大”, 无论是神灵还是地域, 全都由明尊“召唤”而出, 他们属于同源之物, 毫无疑问;并且, 若按摩尼教基本教义, 则他们的最初成分都是“光明分子”, 故无根本区别。再次, 在摩尼教的诸多典籍中, 频繁见到物被人格化的例子, 即如“地域说”中的“永世”, 在某些场合便清楚地展现为人物 (神灵) :“他 (指明尊——引者) 握有十二个光明之冠, 在他面前站立着十二位伟大神灵, 即他的诸子, 就像光明父尊的十二个光辉形体。许多神灵被创造出来, 使之成为天堂之主的伴随者。除此之外, 还有十二位伟大的初生君王。……”44这里所言的“十二位伟大神灵”以及“十二位伟大的初生君王”被学者认为即是十二永世。45又, 《赞美诗》载云:“父尊的声望花冠、他的十二堵坚固围墙、他的十二位亲信、他的十二个永世、永世之永世——光明之地的户主、我城之气、受祝福的光明、光明之地的甘露。”46既然称之为光明之地的“户主(Householders) ”, 则永世之永世已人格化了。再如“十二永世赞美你, 啊, 我的救世主。永世之永世为你加冕, 啊, 我的救世主, 光明之地的茂盛之树。让我们歌唱”47, 也凸现了人格化的“永世”。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正是鉴于摩尼教经常将物人格化, 故“五大”之“神灵说”和“地域说”实际上并无特别明显的差别。或许, 这仅是同一说法的不同表现形式。
但是, 必须指出的是, 有的学者将大明尊的“五荣耀” (Five Glories) 或“五妙身”、“五净体”、“五国土”、“五智”, 即汉文所谓的“相心念思意”, 比同于“五大”, 则并不正确, 应当予以纠正。
翁拙瑞在讨论“Five Glories”时说道:“The Five Glories作为一个集合名称, 在叙利亚文中作‘五škīnā’”;该škīnā“具有两种含义:居处、荣耀”。48而“按照摩尼教传统的宇宙起源论,在大明尊周围居住着他的五škīnā。沙畹与伯希和试图将这汉文的‘五大’比定为明尊的五体;亨宁则认为此说不确, 因为这五大乃是明界的五部分。实际上汉文经典表明, 亨宁与沙畹、伯希和都是对的。……盖因原文称:‘于是明性五种净体, 渐得申畅。其五体者, 则相、心、念、思、意。是时惠明使于其清净五重宝地, ……相、心、念、思、意等五种国土’”“因此十分明显, 明尊的‘五大’——大明尊、他的十二永世、永世之永世、活灵之气、光明之地——即是明性的五种净体。之所以出现这一双重比定, 是因为叙利亚词škīnā兼具‘居处’和‘荣耀、高贵’双重含义。”49
在此, 翁拙瑞试图以škīnā兼具居处和荣耀双重含义的现象为理由, 将亨宁的“五大为地域”说与沙畹、伯希和的“五大为五净体”说调和起来, 亦即认可“五大=五妙身”之比定。但是, 有清楚的中外文证据表明, “五大”与“五妙身”并非同一。首先, 叙利亚文文献谈到, 最初, 暗魔入侵明界之时, 大明尊经过深思熟虑后说道:“我将不派遣我之五居地的五荣耀前去作战, 因为他们是我为了宁静与和平而创造的, 而是由我自己前去应战。”“ (然后, ) 明尊召唤出善母;善母召唤出先意;先意召唤出他的五子, 犹如一个人穿上甲胄去作战一样。”50十分明显, 在摩尼教的创世时代, 大明尊有意将五荣耀 (五妙身) 排除在与暗魔的战争之外, 然后再逐一“召唤”出善母、先意等神灵, 以与暗魔搏杀。而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 被称为“五大”的神灵, 都是明尊三次“召唤”出的诸神。所以, “五大”与“五妙身”迥然不同, 是十分清楚的事实。此外, 按照汉文典籍, 亦可知“五大”与“五妙身”并非同一:《残经》云:“或时故人兵众退败, 惠明法相宽泰而游。至于新人五种世界无量国土, 乃入清净微妙相城。于其宝殿敷置法座, 安处其中;乃至心、念、思、意等城, 亦复如是, 一一遍入。若其惠明游于相城, 当知是师所说正法, 皆悉微妙, 乐说大明、三常、五大, 神通变化, 具足诸相。”在此, “五妙身”或“五体”被分别称作相、心、念、思、意“五种世界”或“×城”;同段出现的“五大”丝毫没有展示它与五妙身的等同关系, 而是只与“大明”、“三常”等概念一起, 作为“正法”, 由惠明使演讲而已。
总之, “五大”与“五妙身”或“五荣耀”、“五净体”、“五种国土”决非同一对象, 将它们混淆起来是不正确的。对于这一点, 我曾经有过更具体的论证。51
最后, 拟比照佛教的“五大”, 稍作一点推测。按佛教教义, 也有“五大”之说, 是为梵语paňca mahābhūtāni之意译, 用以指称体性广大, 能生成万法之五种要素;亦称“五大种”, 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并有以“五佛”、“五方”配“五大”之说。按密宗教义, 金刚界的五佛为毘卢遮那 (梵语Vairocana) 、阿閦 (梵语Aksobhya) 、宝生 (梵语Ratna-sambhava) 、阿弥陀 (梵语Amitābha) 、不空成就 (梵语Amogha-soddhi) 。以空大配东方阿閦, 火大配南方宝生, 风大配西方阿弥陀, 水大配北方不空成就, 地大配中央大日, 即毗卢遮那。
于是, 我们看到了佛教“五大”的大致框架:相应于“五大”的五位神灵, 分别是大日、阿閦、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五位如来;而相应于“五大”的五个地域则是中央、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五个方位。颇有意思的是, 上文所讨论的摩尼教的“五大”, 既涉及到相应于此的五组或五位神灵, 又涉及到相应于此的五个地域。尽管其所指对象并无佛教“五大”说那样明确, 但同样以神灵和地域相配“五大”, 却是很清楚的现象。
更令人产生联想的一个情况是, 佛教密宗不但有“五佛”与“五大”相配之说, 并且“五佛”之首正是本教的最高神灵——大日如来。有时亦用其音译名“摩诃毗卢遮那”或“毗卢遮那”;“摩诃”译自梵语Maha, 义为“大”, “毗卢遮那”译自梵语Vairocana, 义为“光明遍照”。密宗称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 即是绝对真理的佛身;其最大特征便是“光明”, 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 遍照理事无碍法界。反观摩尼教相应于“五大”的五位神灵之首, 正是本教的最高神“明尊”;而明尊的最大特点, 如其名所示, 也是“光明”;且此“光明”也是智能、知识 (Gnosis) 的象征!
根据以上的比照, 我们不无理由推想, 摩尼教的“五大”之说, 与佛教的“五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或许, 摩尼在创教之初, 有意无意地借鉴了若干佛教因素。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 这种可能性并非绝对不存在;当然, 具体的论证则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了。
注释
1 例如, 克林凯特曾指出, 五、七、十二“是摩尼教的神圣数字”;“东方摩尼教吸纳了摩尼训导的观念, 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形成了以神圣数字为原则的一个概念体系。三、五、十二概念组尤其具有重要含义。”见Hans-J. Klimkeit, Gnosis on the Silk Road: Gnostic Texts fromCentral Asia (下文简称Gnosis) , p.47, p.53, note30, and p.77,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New York, 1993.
2 C.R.C.Allberry,A Manichaean Psalm-Book (Part II) (以下简称Psalm-Book) ,“ψαλμο; Σαρακωτv”, p.16115-32, Stuttgart, 1938.
3 20世纪初, 在敦煌莫高窟藏书中发现了3部汉文的摩尼教文书, 一为《下部赞》, 被斯坦因带至伦敦大英博物馆,
编号为Or.8210, Ms. Stein 2659;后被收入日本的《大正新修大藏经》, 54册, 第2140号。是为中国摩尼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使用的赞美诗, 虽然亦有残缺, 但较诸其它文字的摩尼教赞美诗更为完整。二为《摩尼教残经》, 最初由罗振玉定名为《波斯教残经》, 后也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 54册, 第2141B号。原件今藏国家图书馆 (原北京图书馆) , 编号宇字第56。陈垣正其名曰《摩尼教残经一》。林悟殊认为此即《证明过去教经》, 原文系摩尼亲自撰写的7本著述之一The Pragmateia (论见林氏《摩尼教及其东渐》, 中华书局1987年版, ) 第191-207页。三为《摩尼光佛教法仪略》 (陈垣曾称之为《摩尼教残经二》) , 现存两份残卷, 前一份由斯坦因发现, 今藏大英博物馆, 编号Ms. Stein 3969;后一份由伯希和发现, 今藏巴黎图书馆, 编号Collection Pelliot 3884。该文书也被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 54册, 第2141A号。
4 E. Chavannes& P. Pelliot, Traité Manichéen Retrouvé en Chine—Traduit et Annoté, p.552,note 1, Journal Asiatique, November-December, 1911.
5 E.Waldschmidt & W. Lentz, Manichäische Dogmatik aus chinesichenund iranischen Texten, p.495, SPAW, 1933.
6 W.B.Henning,A Sogdian Fragment of the Manichaean Cosmogony (下文简称A SogdianFragment) , pp.307f,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12, 1948.
7 IainGardner, The Kephalaia of the Teacher——The Edited Coptic Manichaean Texts in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下文简称Kephalaia) , Ch. XVI, 49, 13-49, 32, pp.54-55, E.J.Brill, Leiden,1995.
8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若按西文theFather of Greatness之意, 则可译作“伟大之父”。
9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若按西文theMother of Life之意, 则可译作“生命之母”。
10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若按西文the FirstMan或the Primal Man之意, 则可译作“初人”或“原人”。
11 在汉文文献中, 先意的五个儿子称“五明子”、“五明身”或“五种光明子”等, 下文将进一步论及。
12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若按西文theFriend of the Lights或the Beloved of the Lights之意, 则可译作“明友”。
13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若按西文the GreatBuilder之意, 则可译作“建筑大师”。
14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若按西文theLiving Spirit之意, 则可译作“活灵”或“救活之灵”。
15 在汉文文献中, 净风的五个儿子有时也称“五明子”, 或者称“五骁健子”。
16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若按西文the ThirdAmbassador之意, 则可译作“第三使”。
17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若按西文thePillar of Glory之意, 则可译作“光耀柱”。
18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若按西文Jesus theSplendour或Jesus之意, 则可译作“光辉耶稣”或耶稣。
19 原文为粟特文书, 编号M 178, 本引文据亨宁之英译文转译,见Henning, A Sodian Fragment , pp.307-308。
20 Allberry,Psalm-Book, CCXXIII, p.912-16, Stuttgart, 1938.
21 见Prods OktorSkjærv⌀, An Introduction to Manicheism, 载http://www.fas.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

harvard.edu/iranian/Manicheism/manicomplete.pdf。
22 此名见于汉文文献, 若按西文LightMind之意, 则可译作“明心”。
23 Gardner,The Kephalaia, Ch. XX, 6319-6412, pp.66-67。
24 MaryBoyce, A Reader

中国历史故事讲解二十分钟

in Manichaean Middle Persian and Parthian, pp.4-7, E.J.Brill,Leiden, 1975.
25 Allberry,Psalm-Book II, p.13613-14, p.13650-53
26 Gardner,Kephalaia, Ch.LXV, 16227, p.171。
27 Gardner,Kephalaia, Ch.XXI, 6419-20
28 原文书编号M 77 R1-15 (Pth.) , 译自Klimkeit, Gnosis, Ch. IV, “Hymns to the Third Messenger” 之英译文, p.57。
29 原文书编号M 680(Pth.) , 译自Klimkeit, Gnosis, Ch. V, “Hymns to Jesus the Splendor”之英译文, p.64。
30 Gardner,Kephalaia, Ch.VII, 3413-3626, pp.38-40。
31 PaulVan Lindt, The Names of Manichaean Mythological Figures——A Comparative Study onTerminology in the Coptic Sources (下文简称Names) , p.30,Wiesbaden, 1992。
32 Allberry,Psalm-Bookt II, “Psalm to Jesus”, Ch. CCXLVII, p.559-13
33 Allberry,Psalm-Bookt II, “Psalm to Heracleides”, p.1975-8
34 Allberry,Psalm-Bookt II, “Psalm to Heracleides”, p.1991-2
35 Allberry,Psalm-Bookt II, “Psalm of Thomas”, p.2033-14
36 Allberry,Psalm-Bookt II, “Psalm of Heracleides”, pp.19821-30-1991-4
37 Allberry,Psalm-Bookt II, “Psalm of the Bema”, Ch. CCXIX, p.110-15
38 Allberry,Psalm-Bookt II, “Psalm of Heracleides”, pp.2021
39 Gardner,Kephalaia, Ch.VIII, 3633-35-371-13, pp.41-42。
40 JamesM. Robinson (Gen. Ed.) , The Nag Hammadi Library in English, “Asclepius 21-29(VI, 8) ”, p.337, Harper & Row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 1988.
41 BayardDodge, The Fihrist of al-Nadīm——A Tenth-Century Survey of Muslim Culture,Volume 1, Chapter IX, Section I, “Manichaeans”, p.779, Columbia UniversityPress, 1970.
42 此说例见A.V.WilliamsJackson, Researches in Manichaeism——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TurfanFragments, p.225, note 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32.
43 语见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文献篇四“摩尼教‘三常’考”, 中华书局2005年版, 第134页。
44 Klimkeit,Gnosis, “Verses from a Hymn on the Father of Light ( Parthian) ”, p.31。原文件编号为M 730R和Vii (Pt

中国历史故事墙

h.) , 见Boyce, Reader, text ah。
45 克林凯特说:“他们即是环绕着明尊的十二永世。在摩尼教汉文文献中, 他们被称为‘十二宝光王’。该系列由五‘光明子’、五‘礼物’以及唤、应二神组成。”见Klimkeit, Gnosis, p.33, 注12;又, 同页注14谓十二位伟大的初生君王“也是指十二永世”。
46 Allberry,Psalm-Bookt II, p.13630-38
47 Allberry,Psalm-Bookt II, p.14411-13
48 PeterBryder,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Manichaeism——A Study of ChineseManichaean Terminology, p.129, Sweden, 1985。
49 同上引书,pp.83-84, p.84, n. 1.
50 A.V.WilliamsJackson, Researches in Manichaeism——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TurfanFragments, pp.224-22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32。
51 参看拙文《摩尼教“五妙身”考》, 《史林》2004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2007/28/1326727.html

以上是关于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明教-芮传明:摩尼教“五大”考;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4073.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