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文物-宅兹中国 与天久长

  • 文物,文化,艺术,汉朝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05 04:09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文物-宅兹中国 与天久长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物-宅兹中国 与天久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宅兹中国 与天久长


12月17日,“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闭幕。99天的展期吸引观众十几万人次。这在高校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中可谓现象级。
展览结束前夕,一场名为《周

中国历史故事缩短版

秦汉唐文化和艺术的密码》的学术讲座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讲。冬日的严寒也挡不住听众的热情。周六早上9点,报告厅已经来了不少人。9点半讲座正式开始,200人的报告厅已座无虚席,后排和两侧还挤满了站着的听众。
主讲人谈晟广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3个小时中,他图文并茂地分享了自己的策展理念和学术研究成果,试图解开中华文化“与天久长”的密码。讲座之后,记者与他进行了对话。

“与天久长”的深层含义


记 者:为什么选择周、秦、汉、唐这四个朝代来做展览?
谈晟广:我们都知道,周、秦、汉、唐等几个朝代是古代中国最为重要和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周上承夏商,下开秦汉,以“制礼作乐”确立中华礼乐文明的典范,使“礼制”成为此后历代王朝政治与文化的基石。秦统一六国,开创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设郡立县、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确立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和传统。汉代推尊儒术,有效统治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文化艺术多元繁荣,国力盛极一时,在多个方面为后世中国奠定基础。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代,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中外交流空前频密和深入,与汉代并称“汉唐盛世”。
这4个王朝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政治中心长期建立于陕西省境内的关中地带。近代以来,陕西境内出土了大量古代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作为现身说法的实物证据,无疑是中华优

中国历史故事24个

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最能激发我们的文化自信。
记 者:能否解释一下主题“与天久长”的含义?
谈晟广:这个展览意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主题“与天久长”,典出汉代吉语,以此祝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运昌隆、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汉唐盛世的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薪火永续、与天久长。展期99天,也是与此相呼应,寓意“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和“九九大运,与天终始”。
事实上,“与天久长”并不只是寓意丰富。它包含着中国先民根深蒂固的哲学观和价值观,构成了这次展览的核心。
中国古人对“天”这一概念有独到的理解。《文心雕龙》中说:“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上古先民,敬畏自然,仰首即见星空。人们在“观象授时”的过程中,自觉地遵循星宿的秩序,根据“北天极”和“北斗”的运行规律,逐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天文为核心的人间秩序和信仰传统。
所以,这个“天”,说到底就是星星运行的规律,也就是自然规律。
为什么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绵延至今?因为中国古代制度是根据“天”这个自然规律制定的,本身就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所以中华文化始终是绵延不绝、与天久长的——在我看来,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

“中国”概念的起源


记 者:展览中有哪些值得特别关注的文物?
谈晟广:这次展览调动了陕西省43家文博机构,以周、秦、汉、唐历朝精品文物为基础,精选300余件展品,包括一级文物189组件。其实,我不太愿意强调这些文物的品级,因为每一件文物都有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代表意义。观众应该着重于文物本身,而不是人为赋予的品级。
如果说特别关注的

中国历史女人物的故事

文物,首先可以看看1963年发现于陕西宝鸡的这件何尊。它是贵族“何”所作,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何尊内底部铭文“宅兹中或(國)”4字,大意是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这段铭文是已知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这里就涉及到“中”的概念。
记 者:可否阐释一下“中”的概念?与“中国”是什么关系?
谈晟广:近年发现的“清华简”《保训》篇是极为重要的先秦文献,主要内容是商朝灭亡前的周文王五十年,文王临终前向太子发公布政治遗嘱的一篇实录文字。
《保训》记载,文王将“中”授予武王。这里的“中”就是天命。周公建都洛邑(今洛阳),是为成周。洛邑所在的区域,被认为是与“天中”(天的中央)对应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分享感悟

的“地中”(大地的中央)。也就是说,周王只有在“天下之中”的洛邑接受“四方”诸侯朝拜,才能像北天极一样形成同心圆结构。
可见,“中”是由“天”衍生出来的。同心圆的结构,正是周人“制礼作乐”的核心内容。“中”慢慢扩展成了“中国”。“中国”概念的起源,是中国先民对“天下之中”的理解。

艺术即历史


记 者:我们参观展览时,如何去体会“天”“中”这些概念?
谈晟广:中国古代器物多有对称、同心圆的结构,这其实就是“天”“中”概念的一种体现。
这次展览中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器物——西汉鎏金银铜竹节熏炉。这件器物是汉武帝初年由内官为未央宫制造,呈高柄竹节豆形。这件器物上的竹节并不只是简单的装饰,而具有隐秘的象征意义。
我们都知道,“礼”在古代中国非常重要。什么是“礼”?事实上“礼”就是秩序、制度、规则等。节令的节(節)是竹字头,《说文解字》说,节字的本义就是竹节,约束之义,所以有“节约”一词。西周时期的“制礼作乐”,也称“制节作乐”,“制礼”就是“制节”,因此“礼”就是“节”,这是我们“礼节”一词的来源。
我们知道,北京天坛是明清帝王祭天的地方。这种制度定型始于汉武帝。他造甘泉宫以祭天,设紫坛,建竹宫。竹宫就是他具体礼天的场所。这就是《三辅黄图》中所说的:“以竹为宫,天子居中。”为什么造“竹宫”来祭天?因为《礼记》里说,最大的“礼节”就是祭天。由此,竹体现了天子的概念。器物上的竹节,实际上是“天”“中”概念具体化物象化的展现。
现在再看展览就会发现,不止这件竹节熏炉,非常多的古代器物上都有节的纹饰。古人讲“制器尚象”“器以藏礼”,绝非空话。
记 者:你在讲座上说“艺术即历史”,如何理解?
谈晟广:《礼记》里说:“无节于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矣。”意思就是,如果我们观察一件器物不从“节”“礼”的角度出发,就不能真正理解它。所以我们说,器物背后皆为礼。
就艺术层面而言,大量古代文献和考古出土文物的双重证据表明,早期中国的艺术,是天道演进与人文成化的结果,不仅反映了统治阶层、艺术家和工匠对于宇宙时空的理解方式,还具备呈现出一种“非文献的历史”的功能。这就是我的老师方闻先生一生都在强调的——艺术即历史。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912/17/876345.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宅兹中国 与天久长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物-宅兹中国 与天久长;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528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