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 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05 09:1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王寧

中国历史故事集完整版电子书

棗莊廣播電視台
本文依據《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所作釋文,[1]一些無關討論的古體字、異體字用通行字代替;所引整理者注釋均見相關文字注,為避繁瑣不另出注。簡帛網論壇《清華九〈治政之道〉初讀》註中稱“《初讀》”。[2]
2-3:下乃亦丂(巧)所以憮(誣)上。
按:“巧所”當從陳民鎮先生說讀“巧詐”,[3]“憮上”當讀為“罔上”。
4:卑(譬)猷(猶)股厷(肱),一□不及,則不成人。
按:“一”下之殘字,右旁疑是從“力”;左旁由口、丅、曰三部分組成,構形不明,整理者認為“疑從只聲,讀為‘肢’”,從文意上講可通,然字形似不合,待考。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8:夫遠人之燮備(服)于我是之以。
按:“以”下有墨點為斷句,這裡疑抄手點錯了標點,墨點當在“之”字下,“以”當屬下句。句疑當讀為“夫遠人之燮服,于我是之”,“是之”是讚成、肯定的意思,《論衡·自紀》:“其論說始若詭於眾,極聽其終,眾乃是之。”
10:此以亂君受之,以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亓(其)立(位)。
按:“受”,麒麟兒先生認為“宜讀‘紂’”,[4]

杨玉环在中国历史故事

是也。此二句當讀為一句“此以亂君受(紂)之以旅其位”,“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是行旅之“旅”的本字,《周禮·地官·序官》“旅師”,鄭注:“旅,猶處也。”孫《正義》:“凡居處亦謂之旅。”“旅其位”即“處其位”,《墨子·親士》:“是故不勝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13:皮(彼)上聖則眾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愚疲)。
按:末二字疑當讀為“愚蔽”,《論衡·謝短》:“然則儒生不能知漢事,世之愚蔽人也。”
15:血氣迵(通)厇(暢),民不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癠)且壽,亡(無)殀(夭)死者。
按:“厇”疑讀為“釋”,通“懌”,“迵釋”猶言“通暢”。“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字當讀“疾”,《管子·小問》:“民不疾疫。”《大戴禮記·盛德》:“聖王之盛德,人民不疾,六畜不疫,五穀不災。”《淮南子·兵略》:“民不疾疫,將不夭死。”
16-17:夫是所以閟(閉)者(諸)侯之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路)而勸天下之亂者。
按:“閟”疑當讀“䛑(謐)”,通“侐”、“恤”,亦有慎誡義。“路”讀為《管子·四時》“不知五穀之故,國家乃路”之“路”,亦作“露”,傾廢

中国历史故事貂蝉是谁

義。《荀子·富國》“田疇穢,都邑路”,義同

中国历史故事张旭


21-22:皮(彼)弌(一)而不已,亓(其)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二)乃已。
按:“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
”疑讀為“再”,字從“二”會意,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911/29/843863.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故事-王寧:讀清華簡《治政之道》散札;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5390.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