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之变-如何评价甘露之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甘露之变-如何评价甘露之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评价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发生于公元835年唐文宗时期,是唐文宗想要通过政变除掉权宦以夺回皇权的事件,但后以失败告终,李训、王涯等朝廷重要官员及其家人均被宦官杀死。那么,历史上是如何评价甘露之变的呢?如何评价甘露之变
司马光:论者皆谓涯、有文学名声,初不知训、注之谋,横罹覆族之祸。臣独以为不然。夫颠危不扶,焉用彼相!涯、安高位,饱重禄;训、注小人,穷奸究险,为取将相。涯、与之比肩,不以为耻;国家危殆,不以
王鸣盛:俾王叔文一不成,训、注再不成,以至不可救,而训、注固未可深责。
蔡东藩:李训、郑注,皆小人耳,小人安能成大事?观本回甘露之变,训注志在诛阉,似属名正言顺,但须先肃纲纪,正赏罚,调护维持,俾天子得操威令,然后执元恶以伸国法,一举可成,训注非其比也。注欲兴甲于送葬之日,已非上计,然天子未尝临丧,内官无从挟胁,尚无投鼠忌器之忧,成固万幸,不成亦不致起大狱。何物李训,萦私变计,蛮触穴中,危及乘舆,譬诸持刀刺人,反先授人以柄,亦曷怪其自致夷灭也。王涯贾餗舒元舆辈,不知进退,徒蹈危机,死何足惜?但亲属连坐,老幼悉诛,毋乃惨甚。郑覃令狐楚,不能为涯餗辨冤,但知依阿取容,状亦可鄙。至于讹言再起,覃且欲趋而
《旧唐书》:王者之政以德,霸者之政以权。古先后王,率由兹道,而遂能息人靖乱,垂统作则者。如梓人共柯而殊工,良奕同枰而独胜,盖在得其术,则事无后艰。昭献皇帝端冕深帷,愤其厮养,欲铲宫居之弊,载澄
《新唐书》:李训浮躁寡谋,郑注斩斩小人,王涯暗沓,舒元舆险而轻,邀幸天功,宁不殆哉!李德裕尝言天下有常势,北军是也。训因王守澄以进,此时出入北军,若以上意说诸将,易如靡风,而反以台、府抱关游徼抗中人以搏精兵,其死宜哉!文宗与宰相李石、李固言、郑覃称:“训禀五常性,服人伦之教,不如公等,然天下奇才,公等弗及也。”德裕曰:“训曾不得齿徒隶,尚才之云!”世以德裕言为然。《传》曰:“国将亡,天与之乱人。”若训等持腐株支大厦之颠,
甘露之变后几位诗人的反应
白居易听闻此事后显得十分的幸灾乐祸,于是就作了诗《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裴度借酒消愁,在诗文之间,透露着看似闲适的心境,但也有藏不住的笑意和或者是抑制不住的悲愤。
正值青年的李商隐就显得更加的意气风发,他立马作了一首《有感二首》,表达自己的愤愤不平,同时感慨时局。
杜牧的态度跟李商隐完全是相反的,当时一直在外辗转反侧的杜牧刚刚入京作监察御史,正值李训和郑注气势高涨,杜牧对两人又反感又惧怕。后来他的好友被贬值,让他气愤之极。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hina/stls/62182.html
以上是关于甘露之变-如何评价甘露之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甘露之变-如何评价甘露之变;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7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