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

  • 明朝,安南,中国古代史,历史,黎利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5-01 21:4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

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
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安南本来是独立于明朝之外的小国,由陈氏统治。明初,安南权臣黎氏篡权,并不

中国历史故事有哪四个朝代

断骚扰明朝的与安南接壤的广西和云南一带。当时正值永乐皇帝在位,为了劝说黎氏罢兵,明朝多次派遣使臣前往安南,但是黎氏非但没有停止兵戈,反而公开杀害明朝的使臣。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永乐皇帝,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大军征讨安南,并抓获了黎氏父子。次年,明朝在新得的安南之地上设立交趾布政使司,试图把安南纳入明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中国历史英雄儿女故事梗概

。然而到了宣宗时期,明朝却宣布从交趾撤军,承认黎氏对安南的统治,并封其为“黎利权署安南国事”。那么为什么明朝会撤出用数十万将士鲜血换来的安南呢?

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
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

  黎利

  首先,当然是军事上的失败。永乐时期虽然平定的安南,并且设置了行政机构,派遣官员治理,但是当地的叛乱此起彼伏。永乐十六年(1418年),当平定安南的老将张辅离开一年后,安南大规模的叛乱就彻底爆发,叛乱的头领是交趾清化府俄乐县土管巡检黎利,他自称平定王。针对黎利的叛乱,时任安南总兵官的李彬虽多次进剿,但均成效不大。永乐二十年,李彬病故,明朝让陈智行代替李彬之职,由都督同知方政辅助,继续围剿黎利。谁知道陈智行、方政两人都非帅才,

中国历史古代人物成语故事

多次败给黎利。刚刚登基为帝的朱瞻基只好重新调兵遣将,宣德四年,他命令太子太保王通充任总兵官前往交趾,平定叛乱。王通毫无实在经验,只是仗着父辈的余荫才能获得高位。宁桥一战,明军损失兵力30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课文

000多人,王通自己也负伤逃走。王通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师,朱瞻基又命安远候柳升带兵进驻交趾。然而,虽然再次加派兵马前往交趾平乱,但是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柳升大军70000多人却遭遇埋伏全军覆没。军事上的一败再败,再加上每次出兵,耗费巨大,据统计仅在永乐朝对交趾用兵数就达100多万。

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
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

  明宣宗

  其次,和明朝的对外的总体策略有关。纵观整个明朝,尤其是明代的中前期,北方的蒙古一直是明朝统治的一个巨大威胁。因此,明代的对外策略一直是努力维持与南方诸国的友好关系,集中精力应对北方蒙古的入侵。面对黎利的叛乱,明成祖朱棣虽然一方面派军进入交趾,但是另一方面也采取怀柔政策,对黎利许以官职,希望他能主动归顺。后来继承皇位的新君朱瞻基,虽然严令限期平叛,但是私下里却跟大臣说:当初父皇(明仁宗)跟朕说,当时太祖高皇帝(明成祖)只是苦于找不到陈氏后人,这才将安南直接并入明朝版图,现在倘若找到陈氏后人,我们可以立他为安南国王。现在朕又想起了父皇的话,你们说,假如陈氏后人真的还在的话,我们还政于他如何?这实际上也是太祖高皇帝的本意。从这可以看出,从明成祖起,到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明朝的三代皇帝实际上就存有还政与安南的打算,溯其本源,与明朝对外的总体策略有关。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hina/mcls/62057.html

以上是关于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明朝-明朝为什么撤兵交趾还政安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70915.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