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的宦官为什么威胁不了皇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明朝-明朝的宦官为什么威胁不了皇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明朝的宦官为什么威胁不了皇权?
明朝宦官纵然有很多有名气的,但是不知怎地,始终威胁不到皇权,明朝皇帝想要办挺这些宦官,也很容易,比如正德.崇祯. 而且他们在皇帝面前都和孙子似的.即便是魏忠贤,在天启面前也老老实实地,未敢废立皇帝.
也许人们会非常惊讶:明朝宦官不是有兵权的吗?他们可以监军,坐在中军帐的最中间的宝座上,口衔天宪,穿公侯服,谁敢不听指挥呀? 的确,明朝的宦官可以监军,其差遣叫监督军务;而且军中排座次,镇守太监居中,总督居左,总兵居右;但是,这只能说明宦官是皇帝特派员,有地位,但不等于有军事指挥权。地位和权力并不是一回事。
明朝的确有过宦官指挥军队作战的历史纪录,比如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部队归其指挥。土木之变以后,明朝取消了宦官的作战
由于此种原因,朝廷给与宦官的军事权力只限于对军事指挥官的监察和对军队动向的监视,而不允许他们指挥作战,更不允许他们负责军队的平时管理。手里没有军队,怎能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呢?由于此种原因,他们的军权无法和东汉的十常侍相比,更到不了唐朝的观军容使和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的程度。天顺年间广西宦官朱详奏请带兵不成,又奏请广西原总兵调离后以副总兵继任,明英宗又没有批准,其目的是防止宦官在军队里培植个人势力。可见明朝在军权行使上对宦官的防范之严。
明朝军权其实掌握在文官手里。中央直属部队从明景帝开始就归文官担任的兵部尚书指挥,地方各支部队最高指挥权属于总督、巡抚和兵备道。守卫宫廷的部队总是由皇亲国戚掌管,又经常轮换。皇帝和文官集团对宦官领军很不放心,尤其是文官集团,对宦官防范极深,一直想废除宦官镇守地方的权力,独霸兵权。如王振死后,明英宗被迫“逊位”不久,陕西临洮府同知田阳请只令监军内臣随将讨贼,不许擅专兵权,景帝说:“朝廷委任内臣,各处镇守备御监军行事,皆是祖宗旧制,不可更改。”(《明英宗实录》卷187台湾中央研究院1963版3805页)。景泰元年十月,山东右布政使裴伦又请罢镇守中官,景帝当即予以反驳:“往岁各处贼寇生发,人民流散,因令内官镇守,得知事情缓急。今(裴)伦擅欲取回,主意安在?”(《弇山堂别集》卷91,中官考二。)
明朝皇帝虽然对宦官进行了限制和防范,但为了政治平衡,以祖制不可更改为名,叫宦官们继续理政。文官集团独霸兵权的目的暂时没有实现。但文官集团始终不甘心兵权被人牵制,在明武宗离奇“病死”之后,在内阁首辅杨廷和、张璁等人的主持之下,各地镇守中官陆续撤回,镇守总兵的地位也日渐下降,巡抚成了各地驻军实际上的首脑。无论是北方的御“寇”,还是东南御“倭”,抑或内地平“贼”,巡抚皆负指挥之责,总兵以下,悉听指麾。文官集团终于实现了独霸兵权的目标,在权力斗争中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宦官别说威胁皇权,就是自保都力不从心了。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hina/mcls/61135.html
以上是关于明朝-明朝的宦官为什么威胁不了皇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明朝-明朝的宦官为什么威胁不了皇权?;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7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