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东汉为何定都洛阳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汉朝-东汉为何定都洛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东汉为何定都洛阳
在中国古代历
对于东汉来说
首先,相对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起兵所依赖的人才资源来自于南阳、颍川,而起家的军队和地盘则来自于冀州。换而言之,对于刘秀来说,之所以能建立东汉,离不开今河南、河北等地世家大族的支持,这和刘邦的情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
其中,就帮助刘秀打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来说,邓禹、吴汉、贾复、岑彭等众多将领,都南阳人,也即非常靠近洛阳,而不是长安。由此,对于刘秀来说,跟自己打天下的士族豪强更倾向于在靠近自己家乡的洛阳建都。
其次,就西汉末年来说,长安这座都城饱经战争的破坏,虽然刘秀已经平定了长安,但是,对于当时的长安附近,依然存在残余势力,如果刘秀在长安建都,可能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同时,在地理位置上,洛阳位居天下正中,北有黄河屏障,四周有九关围护,既可攻也可守;而且洛阳有诸多水系,运输方便,经济上也比长安更加充裕。并且因为较少受到战争破坏等因素,促使刘秀最终定都洛阳,而不是西汉的古都长安。
对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也曾有定都洛阳的想法,打算长居于此,后来在张良、娄敬等人说服下迁都关中。当时咸阳已毁,刘邦不得不重头开始再兴建一城,这才有了长安。对于刘邦来说,定都长安有提防山东诸侯势力死灰复燃的目的,对于取代秦朝的西汉,也需要防备山东六国的旧势力。在此基础上,一旦定都洛阳,如果天下有变,那么刘邦就陷入到腹背受敌的险境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刘秀建立的东
最后,到了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控制了东汉的大权。在此背景下,董卓的士兵把洛阳城烧成一片废墟。初平元年(190年)春天,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董卓因受关东军的威胁,挟持刘协由洛阳迁都长安。由此,在东汉末年,长安短暂地成为东汉王朝的都城。不过,等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东汉朝廷又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位自立,标志着东汉的灭亡。对于东汉之后的曹魏和西晋,则继续定都洛阳。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hina/qhls/21341.html
以上是关于汉朝-东汉为何定都洛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汉朝-东汉为何定都洛阳;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8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