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朝为何会形成藩镇节度使割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唐朝-唐朝为何会形成藩镇节度使割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唐朝为何会形成藩镇节度使割据
跟大多数王朝不同,唐朝是一个崇尚开疆拓土的朝代。在唐太宗时期,这一点尤为明显。天下刚刚安定不久,唐朝却没有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而是直接投入到对战争中。唐太宗坚信,出动出击,才是最好的防御。唐朝当时拥有一支不逊色于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在草原戈壁中发起奔袭。所以,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都取得不错的成果。这也是唐朝为什么没有修建长城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朝初年,国家实行的还是府兵制度。士兵在平时是农民,战争时拿上自己的武器和马匹,奔赴前线。这些府兵一般居住在京师附近,遇到战争才会征集起来,站在结束后,则会重新解散。不仅士兵如此,他们的将军也是这样。当时这些军队的统帅,最初被称为总管,之后总管名称被废,改称都督。
这是个实权的位置。那
可是,过去的唐朝边防军都是以几百人为主的小镇(戍)为单位。这种情况最大的弊端在于,他们无力应对敌人的大型侵扰。而如果敌人每次侵扰,都要从中央调遣军队,那肯定是来不及的。他们都是游牧军队,等到京城军队出动后,他们早就离开了。唐朝就开始在边境设立重兵屯守的军镇,交给授予使节的都督。这是一个古老的办法。从周朝时期就已经产生,由某位使臣拿着代表朝廷的旌节出使四方,让他们去负责某个专门的任务,任务完成后,交还旌节。
节度使的称呼,最早在唐高宗时期,就已经出现。这个称呼指代那些被授予使节的都督。他们可以节制各路军队。不过,这还不是正式官职。直到唐睿宗时期,才正
但是,随着形势不断改变,节度使反而称了唐朝最大的隐患。唐朝中期,土地中期土地兼并愈发严重,朝廷手上控制的土地变法,无法继续授予府兵土地。再加上边防军队的常驻,导致很多府兵难以得到轮换,久久不能归家。时间一长,边境逃散的府兵极多。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唐朝只能放弃府兵制,改由募兵制。战马、装备转由国家提供。在盛世富饶的时候,这种增加的财政负担还不是问题。
但在安史之乱后,中央朝廷收入锐减,募兵的事情,成为各藩镇节度使自己的事情。朝廷不仅不清楚节度使招募的士兵数量。而且,很多被招募的士兵,都是过去的流民,他们往往世代从军。时间一长,他们对于节度使的忠诚,往往会高于皇帝。
而且,在安史之乱时,为了让各军镇抵御叛军,唐玄宗又废除了采访使,改由节度使兼任,增加了节度使的权力。唐肃宗的时候,天下仍是不太平,于是又效仿汉朝州牧的制度,让节度使统管地方的军政大权。这就使节度使掌握有军权、财权、行政权、用人的权力。等到晚唐时,又有了世袭的资格后,终于成为可以直接威胁朝廷,甚至是推翻唐朝的主要力量。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hina/stls/19429.html
以上是关于唐朝-唐朝为何会形成藩镇节度使割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唐朝-唐朝为何会形成藩镇节度使割据;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8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