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陶瓷-唐代陶瓷产业的空前发展及影响

  • 陶瓷,唐三彩,青瓷,中国瓷器,唐代瓷器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11 08:27
  • 小虎历史故事网

陶瓷-唐代陶瓷产业的空前发展及影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陶瓷-唐代陶瓷产业的空前发展及影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唐代陶瓷产业的空前发展及影响


题记:
阅读《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其中唐朝统一后产业的部分提到唐朝陶瓷发展空前的原因,但寥寥几字并无详述。于是寻找各种文献资料,希望探其根本。本文首先介绍了陶瓷的发展历程,然后从其发展必须条件分析陶瓷之所以会在唐朝发展迅速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对唐朝经济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陶瓷 文明 竞争 唐三彩
一、陶瓷的历史文化内涵
描写一种文化的内涵,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和尺度,但总也离不开“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层面。源远流长的中国古陶瓷自始至终都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和交融,如果说要寻找一个最能体现华夏民族文明史的物质载体,则非陶瓷莫属了。
陶瓷的英文名字为“china” ,可见当时在外国人眼中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这不仅仅说明了我国是陶瓷的发源地,也体现了我国制作陶瓷的精湛技艺。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进程——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事物(水、火、土的有机合体)。这种被称为“假玉”的珍宝,曾经将中国的手工制造业推向技艺的巅峰。
二、陶瓷的起源考证
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陶瓷的发展本质上来说首先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而后奴隶制的发展促使了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各种手工业的发展,而陶瓷就在此时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和器皿。总之我国陶瓷的发展与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萌芽,以及奴隶制的出现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出现了陶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的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瓷器是以瓷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挂釉、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经 1300℃以上高温烧制成的器物。
商代的原始青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青瓷到白瓷、再到彩瓷的几个发展阶段。
东汉青瓷刚刚从原始瓷中脱胎出来,也是原始瓷器踏入成熟期的门槛,尚未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瓷器生产的跃进时期,制造工艺不断提高,青瓷广为普及,形成了南方和北方两大青瓷系统。特别是北朝时期成功地烧出了白瓷,成为瓷器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唐代制瓷业在规模、技术、艺术上都超越前代,瓷窑遍及大江南北。唐代由于瓷器产区日广,各地区出现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故开始在窑上冠以地名,如越窑、邢窑、岳州窑、洪州窑、寿州窑等。青瓷、白瓷都发展到成熟、完善的地步,逐步形成了青瓷和白瓷并驾齐驱的局面。其时瓷器以北方的邢窑和南方的越窑最为著名,一白一青,遥相辉映,即陶瓷史上所称的“南青北白”。同时被作为唐朝象征的唐三彩在这一时期广销海内外。
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元代的制瓷业在宋、金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突出成就是大量烧制青花瓷和发明了釉里红装饰法,是古代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瓷器生产空前繁荣,景德镇窑名满天下,民间窑厂遍布南北,制瓷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在彩瓷方面除青花和五彩瓷进一步改进提高外,康熙时期还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粉彩、珐琅彩瓷器。雍正朝烧造了发色最鲜艳的釉里红,青釉的烧造也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就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而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也至此落下帷幕。
今天,久负盛名的中国古瓷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史上重要的研究对象,它所蕴含的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令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陶瓷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古玩收藏家为之神往不已。
从以上陶瓷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唐代并不是陶瓷技艺发展最鼎盛或者在世界上最赋盛名的时代,但是唐朝是瓷器发展和应用的成熟期,可以说唐代真正进入了瓷器的时代。
唐代陶瓷充分显现了兼收并蓄、雄浑博大的时代气息与喜好丰满的审美风尚。陶瓷器物开始走出国门,流向世界,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此外,开创性地将民间诗歌书写在青瓷上,形成了独特的瓷诗文化。唐末宋初的江南吴越国更是创烧了“秘色瓷”,作为政治外交的独特文化产品。
三、陶瓷在唐代空前发展的原因
唐代是被公认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洛阳为陪都。在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艺术和技术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这与当时这两个地方所处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当时的厚葬之风密不可分。洛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自东汉、魏、晋、北朝五百年来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经济上,它是首都长安连结关东以及东南地区的枢纽。虽然唐代定都长安,但对洛阳地区也极为重视,特别在武则天时,定洛阳为神都,在此地施政达二十年之久。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河南府是贡白瓷的重要产区,巩县窑、鹤壁集窑、陕县西关窑等窑址都出产白瓷,同时烧造三彩器和彩釉器。发达的手工业是封建社会商品来源的保障,而兴盛的商业又刺激着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发展。
唐朝的鼎盛安宁为陶瓷的发展创造了适合的温室,出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官僚贵族的厚葬思想。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导致了唐代统治阶级生活走向奢侈和豪华。这种追求奢华、讲究排场的生活方式,集中反映于等级森严的典章制度在殉葬三彩狮子唐品的使用方面,亦即唐三彩陶器方面。唐三彩器大多出自墓葬。唐王朝在西安、洛阳一带设有庞大的政治统治机构,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唐三彩的雕塑风格可以说熔铸了南北风格,即“在北方浑厚劲健的基础之上加进了南方的清新柔润之美。”三彩器在唐代蔚然大观,是与当时的厚葬观念密切相关的。从考古结果来看,唐三彩多用作明器,随墓主安葬以象征彼岸世界的繁华生活。在当时,上自王室成员,下至士大夫阶级乃至平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陶器陪葬。此种需求的刺激必然导致了瓷窑主大量生产的欲望。
二、茶饮的普及和盛行。一开始,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而后茶叶由于开元灵岩寺降魔师[1][1]的一再推崇,由南方逐渐推广到北方。
三、制陶技艺的进步。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带色釉的发现和运用在汉代就已出现,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釉被广泛使用。到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世纪初,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釉、褐釉彩色瓷器的烧造。至晚到北齐,出现了白瓷和彩瓷。
四、青铜制品被限制使用。唐代之前盛物器皿多为青铜器。直至唐代统一币制,由官府统一铸造青铜币,民间不得私自铸币,此举限制了民间对青铜的使用。同时,唐代著名茶饮文人陆羽认为用青铜器饮茶有辱茗茶之清香,且不能留存茗之温热,而瓷器轻盈美观,能观茗之颜色,存茗之清香,美瓷与香茗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精选节段

之搭配为相得益彰,从而在很大意义上推广了瓷器的使用,随着茶饮的普及,瓷器的技艺也逐渐向精美发展。
五、陶瓷产业的自由竞争。 唐朝瓷窑系之所以能形成,固然是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布局与发展趋势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正是因为竞争,一种瓷器在市场上受到欢迎,首先邻近瓷窑的相继仿制,继之就是瓷窑的增加与窑场的扩大,形成瓷窑体系。同时在这种瓷的销售地也引起当地瓷窑仿烧,扩展到他处。一方面是提高产量,另一方面是降低成本,各个瓷窑间都有竞争,不论是一个瓷窑系之内,或一个瓷窑系之外,竞争的结果就是名瓷名窑的出现。而这一过程不仅仅反映了唐朝由于经济繁荣造成的竞争形势给陶瓷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体现了陶瓷文化和技艺的发展对唐代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
陶瓷在瓷器发展高峰的时刻,终究营造了它独特的境界。与瓷器的雅致素净相比,唐三彩带来的是陶器绚烂瑰丽的新时代。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由于它烧制于唐代,所烧作品用得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得到了唐三彩的名称,实际上,它所用的色彩还包括蓝、赭、紫、黑等。这种彩色釉陶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对含有有色金属元素的各种原料有了新的认识而制作成功的。之间历经了一个由粗到精的缓慢烧造发展过程,到唐供时,终于烧成了著名的唐三彩陶器。
三彩一辞,不见于古代文献,最早的记载是民国时期。而世人对唐三彩的重视大约在本世纪初,1905-1909 年,陇海铁路修筑期间,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而毁损了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颇多的唐三彩作品。这批唐三彩被运到了北京市场上,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的垂青,从此,世人皆知唐三彩之名。建国以来,唐三彩之名长期沿用至今,当然,专业研究者则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从严格意义上说,后者更具科学性,因为从工艺上看,唐三彩是“釉”而算不上“彩”,但唐三彩是约定俗成的名称,有广泛的影响,因而保持这一名称具有普遍意义。唐三彩在唐代的盛行并予以大量制作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当时的唐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艺术昌盛,国宾的强大促使了各方面的发展。陶瓷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从另一角度看,唐三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四、瓷器发展对唐代经济产生的影响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

中国历史被侵略故事简介

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唐代,景德镇不仅陶瓷生产有长足进步,而且瓷器销售市场也大为拓展。据考证,唐时景德镇瓷器已扩销到南方、北方和西南各地。考古成果表明,唐代瓷器向海外输出的线路主

中国历史人物岳飞的故事书

要有二:一条沿古代丝绸之路的陆路,由西安经新疆运往亚细亚及波斯等地;另一条自广州绕马来半岛经印度洋达波斯湾及地中海各国。
以广东为例,从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来看,广东生产的瓷器的销售范围遍及国内外,但以海外为主,东南亚、非洲和东亚是主要销售地区。内销范围依水路分为五大地区,遍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直到东北大部分地区。但是,据考证,即使在制瓷业十分发达的广东地区仍然发现了其他瓷窑所制瓷器,可见,当时瓷器市场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并且,由于瓷器本身的不易保存的性质,销售地的分布能够如此广泛也可以看出当时唐代的交通运输业也已较为发达。
在唐代,中国的陶瓷和丝绸是向国外输出的主要商品。虽然唐代史籍中并无关于陶瓷输出情况的详细记载,但历史学家通过对通往境外进行贸易的七大要道的寻访,都能找到陶瓷远渡重洋,进入欧亚各地的行踪与遗物。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唐三彩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亚洲国家最多。有学者在评价唐三彩的国际性影响时说“唐三彩的大得青睐自然不仅体现于销售海外,还反映在对当地陶器的影响,如果说波斯三彩,埃及三彩与唐三彩之间还有交流,那么,新罗三彩、奈良三彩就一定是受了唐三彩的泽被。”
这一时期的人俑塑造,风格比较明显。一改魏、晋时期秀骨清相的作风,女俑丰满富态,男俑英武得体,形象生动,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景。唐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异常活跃,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海路贸易也日见频繁。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证了当时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原一带生活,他们多从事商业和艺术活动。经常可以见到胡人牵着骆驼,背负着丝绸等货物,形象极其生动。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国家都发现了大量唐三彩器,说明陶瓷的发展带来了唐代对外出口贸易的发达和唐朝与国外文明的互通频繁。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
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剑农 著 2005年12月
《长河落日—早期青瓷随笔》
湖北美术出版社 秦 伟 著 2004年7月
《中国古陶瓷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1982年12月
《中国传统陶瓷》
人民美术出版社 夏 烈编著 2006年4月
《广东地区唐宋时期制瓷手工业遗存的初步研究》
(北京大学考古学院学位论文) 黄慧怡 著 2003年

古代中国历史小故事





[1][1] 见《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196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2/29/565119.html

以上是关于陶瓷-唐代陶瓷产业的空前发展及影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陶瓷-唐代陶瓷产业的空前发展及影响;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824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