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清中期传统生产关系中特殊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态——《红楼梦》中“大观园改革”透露的时代讯息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大观园-清中期传统生产关系中特殊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态——《红楼梦》中“大观园改革”透露的时代讯息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中期传统生产关系中特殊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态——《红楼梦》中“大观园改革”透露的时代讯息
前言《红楼梦》是一部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小说,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丰富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其所反映的中国清代康雍乾三世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翦伯赞老先生
中国历史的故事名字英文
曾经指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并不是企图写出一部十八世纪上半期的经济史或社会史,但是他却有意无意地在大观园的周围安置了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历史”。(注一)据红学家考证,曹雪芹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清代的康乾盛世,《红楼梦》中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故事情节也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艺术化再现,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因此,通过一部《红楼梦》,我们既可以看到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统治者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强化,同时又能看到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如初春的点点嫩芽般悄然孕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租佃形式的经济制度和奴役形式的家族管理制度都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阻碍经济发展,而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新型的资本主义雇佣制生产关系,尽管这些资本主义萌芽还是少数,力量十分单薄,但也在本似铁板一块的传统生产关系中敲开了一个缺口。封建统治者虽竭力维护传统生产方式的绝对支配地位,却也无法阻挡更优越、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滋生和扩大。此时的中国社会,既存在传统生产关系,又有零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传统生产方式渗透的过程中,局部出现了两种生产方式的混合体。《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的故事正体现了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的折中。在本文中,我将着力探讨“大观园改革”的特殊性及其反映的时代讯息。
目录第一节 “大观园改革”的起因
第二节 “大观园改革”的方案及过程
第三节 “大观园改革”的预期效果
第四节 改革后大观园的主仆关系与传统家奴制的比较
第五节 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传统租佃制的比较
第六节 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雇佣制的比较
第七节 “大观园改革”的性质及评价
第一节 “大观园改革”的起因《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用整整一回详细描述了贾探春、李纨、薛宝钗和平儿暂替王熙凤掌管荣国府的财权时所发起的一次经济改革,这一段文字不仅刻画了探春的“敏”和宝钗的“时”,更反映出了清中期的社会经济现象,值得玩味。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次改革的起因。
触动探春进行改革的直接诱因是赖大家的花园管理对她的启迪。第四十七回讲到赖大的媳妇来请贾府的一干女眷到她家的花园坐半日,其中有一句对赖大家花园的简短描绘:“那花园虽不及大观园,却也十分齐整宽阔,泉石林木,楼阁亭轩,也有好几处惊人骇目的。”第五十六回开始就写到平儿来见探春等姊妹三人时,她们正在谈论年内去赖大家花园的所见所闻。探春问平儿:“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平儿感受到的不过是赖大家的花园比不得大观园的气派,然而“敏”探春将赖大家的花园与大观园相比较,洞察到的却是自家的豪园远不如人家的小园子管理建设得好、经济效益高。在赖大家花园的半日游为什么会给这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贵族小姐带来这样大的震撼呢?首先,就社会因素而言,赖大家与贾府的身份地位差异与这两所园子的情况差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赖大是贾府管事之一的赖嬷嬷的儿子,虽然赖嬷嬷在贾府里属于年高而有体面的嬷嬷,财力也比较雄厚,但终究赖大家为仆,贾府为主。若是将赖大家花园换成一个与贾家身份地位相当的王孙贵族家的花园,即便也是修缮经治得很出色,高过大观园的水准,恐怕也只会引起探春的羡叹,而不会对她造成这样大的心理冲击,引发她更深入的思考。再者,从经济角度来分析,赖大家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远远不及贾府。人力上,宁荣二府奴役了超过三百人,包括姨娘、丫鬟、男奴和众多老妈妈,修治园子的人手绝对充足,而赖大家作为土财主,身份上又是本为奴,其所拥有的奴仆至多应该不过几十人;物力上,贾府坐拥一座省亲别苑,家中各色什物上至西洋玩器下至奇珍异卉是应有尽有,又有皇家、亲朋、各路官员和下层佃农源源不断的供应,丝毫不必为治园所需物料忧烦,而赖大家在这方面显然大大逊色;财力上,宁国府虽“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 (注二),荣国府有八处庄地,较从前少了许多,但依然是大地主,此外,两府不仅世袭官职,金银不缺,还作为皇商经营木店、当铺、票号等等,财力十分雄厚,尽管大观园占地面积是赖大家花园的两倍多,但贾府可用于治园的开支应是赖大家的两倍以上。因此就管理资金的投放与花园面积之比而言,大观园还是大有优势的。这样看来,贾府对花园的经济投入是赖大家所不能比的,然而经济效益却比不上赖大家。探春敏感地意识到这种矛盾差异源自两座花园的经济体制不同,因而要想将大观园建设得更好,提高经济收益,就要“兴利除宿弊”,实行改革。
赖大家花园的修治状况给探春留下的深刻印象还只是大观园进行改革的动因,为其改革方式提供了借鉴,而改革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大观园自身的经营管理体制矛盾日益突显,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改革生产关系则危机四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王夫人特请来宝钗辅佐探春、李纨时说到“老婆子们不中用,得空儿吃酒斗牌,白日里睡觉,夜里斗牌,我都知道的。”这三人管事后,“里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说:刚刚的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性连夜里偷着吃酒顽的工夫都没了。”由此可见改革前大观园中是怎样一种混乱的情况,尽管仆妇成群,各司各职,看似井井有条,实际上哪有每日兢兢业业为主子办事的奴仆呢?老婆子们每月得钱都有定例,干多干少都是一样,偌大的家族监管体制又不完善,她们自然要“得空儿吃酒斗牌”了。虽然三人监管比王熙凤一人行事更严谨,使得老婆子连夜里吃酒顽的工夫都没了,但她们并不会比从前更尽心尽力看护照管园子,因为花园毕竟是主人的,她们无法从中捞到太多好处,最多是占到掐些花儿果子的小便宜罢了。老婆子们不但不看护园子,还会因着私利而最大限度地破坏园子,白白糟蹋了园子不说,还埋没了园子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赖大家的小园子尚且“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何况大观园哉!另外,对于宁荣二府这样一个正逐渐走向衰微没落的封建大家族而言,虽在外铺张挥霍,“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注三),已是寅年用了卯粮,有限的钱又总是重叠浪费地消耗掉,光是小姐们每月用的头油脂粉就因单独拨款交由买办代购而“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注四),因此也需要大观园改革除掉管理不善的宿弊、兴起经济利益以节省开支,延缓其灭亡。
第二节 “大观园改革”的方案及过程一.“大观园改革”的基本方案包括:
1.如何
鱼目混珠是中国历史故事吗
分派任务。“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注五)这里蕴涵着这样几层意思:第一,在所有老妈妈中拣出几个人。探春说“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也就是说这么大的一个园子,经济利益之大,看护责任之重,不是一两个人能承担得了的。人手少了,必会照管不周,那些对园子没有权利又想趁机揩油的人就会从中作梗,搞破坏,滥采滥摘。此外,也不是将园子分与众妈妈们,一人一处,而是只拣选几个人,如此对园子的看管不致过度分散,被挑中的老妈妈们也会因为得到实际收益而尽心竭力。第二,选人原则是“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也就是选贤予能,陈力就列,将园子中的事交专人打理,如此使专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又杜绝了外行人因为不懂行而在看管过程中无意间造成破坏和浪费。第三,“派准”这些老妈妈们去收拾料理,采取自愿原则,非强迫奴役,且不必交租纳税,只“孝敬”些东西,不是强化剥削,这就表示这种改革已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后文中我还会详细论述。
2.如何分配收益。先是探春与李纨告诉老妈妈们“某人管某处,按四季除家中定例用多少外,余者任凭你们采取了去取利,年终算帐”,后来探春又改变了方案:“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帐归钱时,自然归到帐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他们的头去了,心里有气,只说不出来,你们年终去归帐,他们还不捉弄你们等什么?再者,这一年间管什么的,主子有一全分,他们就得半分。这是家里的旧例,人所共知的,别的偷着的在外。如今这园子里是我的新创,竟别入他们手,每年归帐,竟归到里头来才好。”宝钗复又更改方案:“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帐,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的动用。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粉,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帐房去领钱。”宝钗又补充一条:“一年竟除了这个之外,他每人不论有余无余,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了有限的上缴和部分地散与不管事的婆子,其余都轿子,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还有一句至小的话,越发说破了: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他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他们就替你照顾了。”(注六)这里,年终归帐从报到账房改成报到王熙凤处,最终改为不向上面交帐只供应一些东西作为“孝敬”,老妈妈们摆脱了帐房的盘剥和凤姐的管辖,除归自己所有。这里最终经济利益被分成了几部分,分别由大观园里的主子们、直接经营园林的老妈妈们和提供后勤服务的老妈妈们占有。主子们不付出任何劳动,但提供了生产资料——园林,直接经营的老妈妈们对园林付出直接的劳动,提供后勤的老妈妈们付出间接的劳动。经营后有所得,多付出多收获,这就大大提高了被选中的老妈妈们经治园中各项产业的积极性,她们必然要努力劳动来增加上缴、散出后归为己有的剩余。而无故得钱的其他老妈妈也不会因为眼馋而搞破坏了。
二.“大观园改革”的实施过程
首先由探春、李纨、宝钗和平儿组成的委托代管小组将改革方案报于真正的管理者凤姐获得批准。
之后,要按照既定方案选贤。根据“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的古训,改革小组并未把园林分派给那些能说善言、一开始便夸下海口的老妈妈,而是斟酌圈出了几个她们“素昔冷眼取中”的稳妥人。
我将书中详述的候选人名单归纳为下面这张表格:
称谓
管理范围
优势
产出
老祝妈
所有的竹子
妥当
老头子和儿子代代管打扫竹子
竹子
竹笋
老田妈
稻香村一带菜蔬稻稗
本是庄稼人
菜蔬稻稗
老叶妈
蘅芜苑和怡红院
诚实
与懂香草的莺儿娘熟识
香料香草
玫瑰花,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
从这张表格可以看出,这个改革方案充分利用了大观园中具有经济价值的物产,且充分发挥了老妈妈们的专长,是一项进步的有效的改革措施。
任务分派完毕,探春等向老妈妈们阐释收益分配方式,大家闻说无论管不管事都有益处,“各个欢喜异常”。得管地的说:“愿意。强如出去被他揉搓着,还得拿出钱来呢。”不得管地的说:“他们辛苦收拾,是该剩些钱粘补的。”(注七)可见,这个改革方案是符合老妈妈们的利益的,能减轻对生产力的束缚,于是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节 “大观园改革”的预期效果 根据探春、李纨、宝钗的预期,“大观园改革”有以下几点好处:
1、节流。一则园中的花木瓜果因有人经营管理而不致再被作践糟蹋,二则省去了雇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三则由于老妈妈们的“孝敬”,一应头油、胭粉、香、纸、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都不必从账房另外支出,仅这些零碎日用的开支“一年通共算了,也省的下四百两银子。”(注八)
2、开源。主要是开了园中老妈妈们的财源。改革前,这些老妈妈的收入只是主子每月发给的极少量的月钱,经济很拮据,因此,她们经常赌牌或从园子中偷些属于主子的东西去卖,从而增加进益。改革后,管事的老妈妈们辛苦劳作一年,不再是白白为主子效力,而是交出一定量的日用品供给后,可以剩些,粘补自家。不管事的老妈妈们由于为护园付出了间接劳动,帮助了管事老妈妈们的营生,于是也沾带些利息,分得几吊钱。
3、尽责。管事的老妈妈们每人承担一项工作,互不交叉,各司其职,如此园中有了专人修理打扫,花木山石常有人照料,一年好似一年。不管事的老妈妈们也因为受益而尽心做园中的其他工作。“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注九)
4、齐心。有了经济利益,各人都谨慎行事,做好本职工作,“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操心,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他们之忧。” (注十)于是上上下下,不再互相拆台,而能团结一心,治理好大观园。
宝钗总结说:“三年之内无饥谨矣。”
第四节 改革后大观园的主仆关系与传统家奴制的比较“大观园改革”使得贾府主仆关系部分地发生了变化,从事经营的老妈妈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大家族的家奴。对比这些老妈妈和大观园中其他的奴婢,他们的相同点是:第一,都与贾府有人身契约关系。他们或是贾府从人口市场上买来的,或是自己“投充”来贾府的(清自入关后即准许贫民无衣无食者投入满洲家为奴),甚至是世代在贾府为奴,因此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受到“逃人法”的控制,而且行动要服从主人的命令。第二,都在经济上依附贾家,自己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大观园中的所有仆妇日常的吃穿用度都由贾府供给,且由贾府发放月钱。管事的老妈妈尽管有了额外收入,但她们经营的是贾府的园林,使用的是贾府的物品,依然不具有完全的经济独立性。再看二者的不同点:第一,家奴的劳动是被奴役的结果,完全没有自主性,主人吩咐他们要做什么他们才去做什么,而管事的老妈妈有一定的自主性,主人只规定了她们管理的对象、范围和上贡等事宜,至于如何照看那些花木、如何处理收获的果实,她们可以自主决定。第二,家奴主要是做与伺候主子的生活起居有关的事,“一般不从事生产,专供家内服役。”(注十一)而管园的老妈妈们已经开始从事生产活动,植树、养花、种粮,这些都不是为了直接供给主子的生活需要。第三,家奴的劳动所得几乎都被主人剥削掉,自己不能存留剩余,所以老妈妈完全做家奴时每月只有极少的定额的月钱,劳动也没有积极性,能偷闲就偷闲。但改革后,老妈妈的劳动所得只用上交一个固定的量,并拿出很少一部分犒劳别的老妈妈,其余都归自己。这样一来,管事的老妈妈受剥削的程度大大降低,其劳动量与自身收益直接挂钩,越勤劳、管理有方,收益越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她们不会再偷懒,而是勤勤恳恳、发挥聪明才智来创业了。综上可知,改革后从事生产的老妈妈与其他家奴的身份已经不大一样了,改革局部调整了大观园的奴役制度。
第五节 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传统租佃制的比较管事的老妈妈们虽然开始从事生产活动,但在家族内部发生的这种生产活动又与传统的租佃制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下面就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传统租佃制的不同之处进行一些比较。
第一,佃农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程度比大观园的老妈妈对主人的人身依附程度轻。老妈妈们本为贾府家奴,即使改革后从事经营,有了一定自主性,她们也依然要从事许多家奴的工作,不可脱离贾府,在法律上,主人甚至可以自由买卖她们这是一种人身契约。而佃农无需为地主从事家务劳动,他们之间主要是以地租为纽带连接,即经济契约,而且清朝时期,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削弱,这在法律上有所体现:雍正六年清政府规定“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者照违制律议处,衿监吏员革去衣顶职衔,杖八十”。(注十二)
第二,佃农寻求租种地主的土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自下而上建立的,而且租地所花的成本可能大于零。当大量佃农争夺土地租种权时,会发生寻租现象,甚至地主会强制农民寻租。比如“有的地方农民向地主承租土地时还要先送礼,谓之‘揽田礼’”(注十三),“乾隆年间,江苏崇明佃户向地主‘揽田’,先以鸡鸭送业主,此通例也,不送礼就不租给土地”(注十四)。而大观园改革中的承办是自上而下分派的,老妈妈们不是通过竞争获得经营权,而是依靠自身才能,因此也没有任何寻租成本。
第三,佃农的生产活动是自给自足型,除了将一部分产出交租外,剩下的都被佃农自己的家庭消耗掉,基本不经过市场。而改革后大观园的生产活动已经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因为老妈妈们种植竹子、稻米和各样花草不完全是为了供园里的人享用,而是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李纨所说的“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藤、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正体现了这一点。还有,一些老妈妈说“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那一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顽的大小雀鸟的粮食不必动官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倘若不经过市场,如何将“笋”、“稻”变成“钱”呢?
第四,佃农需给地主上缴实物地租,一般以谷物支付。在清中期,货币地租还很稀少,实物地租仍占统治地位。贾府是拥有许多田庄的大地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详细记录了一个庄头乌进孝给贾珍的一张地租账目表,上面写着:“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这里除了二千五百两银子外,都是实物地租。翦伯赞老先生认为“因为在单子上明明写着这二千五百两是卖粮谷牲口的来的,这就说明了佃户交给庄头的不是银子而是粮谷牲口,至于庄头把粮谷牲口卖出换成银子,那是执行主人的命令,等于主人自己卖出,不能说是货币地租。如果是货币地租,就不能在交纳的定额货币之外再送上比货币更多的实物。” (注十五)如此,这张账目表就是典型的实物地租清单,交的物品都是佃户直接生产出来的,代表了佃户对地主的封建义务。清政府甚至以法律形式强制佃农向地主交租:“至有奸顽佃户拖欠租课、欺慢田主者杖八十,所欠之租照数追给田主。”(注十六)相比之下,在大观园改革中,探春明确地说“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可见这是一种与租佃制不同的经济体制。老妈妈们虽然必须供给园中小姐丫头的“头油、胭粉、香、纸、各处笤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但这些东西不是实物地租,因为老妈妈们在园中搞的是种植业,不可能种出这些东西来直接上交,而是要通过商品交换,把自己种的花木瓜果在市场上卖出去,再从市场上买回这些东西,然后作为从主人那里获取生产资料的回馈上交。也就是说她们交纳的实际是货币,只是应主人的要求用货币买了这些东西“孝敬”。这一点与租佃制正相反,因为佃农交租是完全不经过市场交换的,若是交换,也是将实物换成货币,如上面所述《红楼梦》中乌进孝的地租单。
第五,租佃制下的农民受地主剥削非常严重。封建地租交纳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分成租,即佃户将收获物的一定比例交给地主,产出的丰歉影响交租数额;另一种是定额租,即无论年成如何,佃户都要按固定数额交纳地租。虽然定额租比分成租更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地主通过这两种交租方式对农民的剥削都十分苛刻,“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以上,作为地租,奉献给地主,地主阶级侵吞了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乃至部分的必要劳动。”(注十七)“每田一亩,丰收年岁不过一二石不等”(注十八),然而地主却要“岁取其半”、“收而均分之”,有些地方还“业六佃四分租”,甚至有夏租“二八分”、秋租“三七分”的高额地租(注十九)。若一个佃农一年租种五六亩土地,则交租后余者至多不出四五石,再加上国家的苛捐杂税和徭役,所剩无几,连供给自身需要和进行再生产都很困难,更无法进步到商品生产了。再看改革后的大观园,仅是管事的老妈妈们的“孝敬”一年下来就可以给府里“省的下四百两银子”。假设园子中的产业分派给了十个老妈妈,则平均每个人每年能给府里的开销省四十两银子,这四十两银子的东西是老妈妈用自己的收获物到市场上换回来的,也就是说若不亏本,老妈妈原该有这四十两银子的收益。就算原本府里买头油、脂粉等东西要花四百两银子这么多是因为有重叠支出、浪费钱财的情况,将其折半,平均每个老妈妈也应有二十两银子的收益。而在她们每年上交了这定额的二十两并散些钱给其他看园的妈妈们后,她们不仅“得了可使之物”还能“剩些,粘补粘补自家”,而且去掉了账房的管辖,她们所受的剥削又大大减轻。这种较轻的剥削使得她们可以从事商品生产活动,将较多的产品剩
一听就懂的中国历史故事
余投放到市场上参与交换。从描写老妈妈们欢喜接受改革方案的文字可以猜到,这样经营下来所剩一定不少。这与佃农辛勤劳作一年却“家无担石”的情况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传统租佃制有很大差异,因此这种生产关系不是传统租佃制的。
第六节 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雇佣制的比较 在翦伯赞老先生的《论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说到赖大家的园子,除他们(家的女孩儿)带的花儿,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又说探春也想把大观园包给能知园圃的老妈妈,照她的估计,大观园出产的竹笋鱼虾各种花草蔬菜之类,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这里反映出一件更重要的事实,即当时的包买商人的活动已经侵入园艺业。这些包买商人利用那些走向没落的封建官僚地主的贫困和对银子的想望,把那些原来仅供地主老爷们玩赏的花草果木连同他们的花园都变成了商品。”(注二十)我认为这段论述有几处值得商榷。其一,改革后从事经营的老妈妈们并不是主动地利用贾府的日渐没落,而是因着主人改变了经济体制,分派她们管事,为她们筹划经济利益,她们才照主人的吩咐去做的,本质上她们不具有自主决定的权力。其二,大观园改革的发起者虽然知道此举能为贾府节省开支,增添进益,但看看改革小组的成员构成情况:探春、宝钗都是封建大家族中的小姐,李纨是少奶奶,平儿是贾琏的侍妾且常协助凤姐料理府里的事务,她们的地位都不低,平时在贾府中衣食无忧,每月还有几两银子的月钱,基本没尝过缺金少银是什么滋味,也就自然不会产生对银子的想望。更何况《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中探春明白地说:“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可见这位贵族小姐觉得这点银子对于贾府这样的大家族简直是九牛一毛,改革主要不是为贾府赚这点银子,她认为他们这样的大家族靠园艺挣钱是“小器”之举。既如此,又怎能说老妈妈们“利用”了贾府 “对银子的想望”呢?其三,改革后贾府的园林经营的确带有了商品生产的性质,因为产出要通过市场交换。但那些花草果木还没有变成完全的商品,因为老妈妈们并不卖出所有收获物,她们首先要从其中“得了可使之物”,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有剩余的话再把剩余的拿到市场上去。再有,地主老爷们不是把花园卖给老妈妈们,而是命令、委托她们看管经营,自然这花园是没有成为商品的。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翦伯赞老先生用“包买商人”一词来给管事的老妈妈们定性,倘若老妈妈们真的成了“包买商人”,那么改革后的大观园就变成资本主义的雇佣制生产方式了!清代中期并非没有资本主义雇佣制的生产方式,在很多行业中都出现了这种新型经济关系,《红楼梦》中的薛蟠作为皇商经营的票号等就雇佣了许多伙计,这些伙计不是家奴而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工。就连建造大观园的各项工程也是雇请了外面的佣工,由贾府派人当“包工头”。而大观园改革是园子中的主子们发起的家庭内部体制的变动,在顽固的封建大家族的内部,封建贵族会自动把生产方式变得如此先进吗?首先要认清老妈妈们绝对不是翦老先生所谓的“包买商人”。清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中出现了许多包买商。他们将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联系在一起,先给家庭生产者提供原料、生产工具,规定他们按照一定规格、品种和质量,定期加工完成一定量的商品,付给他们一定的酬金,再由包买商出售商品。概括地说,包买商人是以原料换取成品,例如“无锡就有许多商人开设花布行,采取以花换布的方式,榨取小生产者,以牟取暴利”(注二十一)。大观园改革后经营园林的老妈妈们没有像包买商人那样给小生产者提供原料、生产工具,要他们按规定生产花草果木,再由老妈妈们卖出,而实际上老妈妈们本身就是劳动者,也没有雇佣其他人,她们自己生产要用的土地、原料还是贾府提供的呢。包买商人是有人身自由又有商业资本的资产阶级,而老妈妈们是既无人身自由又无商业资本的依附于大地主的家族内部的仆妇,虽然改革后她们和纯粹的家奴有了区别,但老妈妈和包买商根本是两回事,不可混淆。
那么老妈妈是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工人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至少可以作如下差异比较:
第一,尽管封建大家族中的老妈妈和雇佣工人都没有生产资料,是无产者,但老妈妈们的身份带有奴仆性质,她们没有人身自由,不可以自由挑选主人或自由决定做什么工。而雇工是有人身自由的。清代随着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削弱,清政府又准许了农民任意迁徙,在地主高额地租的大肆盘剥下,大批农民失去生产资料,成为资本主义雇佣工人的后备力量。为维持生活,农民外出佣工现象日益增多。雇工的劳动力变成了商品,他们可以根据工资待遇等条件自由选择雇主,觉得雇主不好,还可以辞工或自由另选雇主。例如“乾隆初年,江苏丹阳县丁玉国雇蔡七做工,每年是二两银子的工钱,未立文契。因丁玉国拖欠蔡七的工价银四钱未给,蔡七向丁玉国索讨所欠工银,丁玉国说这几天没有银子,过些日子再给。蔡七断然拒绝,并表示:你不找银子,我不做了,于是丢了镰刀就走”(注二十二)。又如“乾隆四十四年,河南卢氏县张文亮雇萧抱保佣工,每年工价钱三千文。因萧抱保感到工价少,想另寻雇主,以后打听到张孙保家要雇人做工,双方商定,每年工钱三千六百文,俟明年正月上工”(注二十三)。
第二,老妈妈们尽管经济上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性,如何种树养花不受主人的辖制,但她们依然是仆,不能和主人平起平坐,政治地位低于主子。主子实施改革为她们筹划进益,使她们得利,她们要感谢主子“疼顾”她们,视之为特权贵族对她们的恩典。然而雇工和雇主之间只有经济关系而无政治地位差别。他们可以“同坐共食,并无主仆名分”(注二十四)。《红楼梦》中薛家有个铺内揽总叫张德辉,薛姨妈差人请了他来,在书房中命薛蟠款待酒饭,并千言万语嘱托他照管薛蟠。这个铺面伙计可以和雇主同席吃饭,雇主“嘱托”他帮忙照管而不是“命令”他,可见雇工的身份地位和贾府的家仆是不同的。
综上,大观园改革后的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雇佣制。
第七节 “大观园改革”的性质及评价通过前面几节的论述,我们发现改革后的大观园内部出现了带有商品生产性质的经济体制,不再完全是奴役劳动的封建家族管理模式。但这些从事经营的老妈妈本质上又没有脱离奴仆的身份,她们的生产方式既不是传统租佃制,又不是资本主义雇佣制。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呢?
赖大家花园的经营方式是“一年还有人包了去”,探春仿效赖大家提出的大观园改革的方案,说是“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上层指派、下层承包”的制度。以承包制进行一定的商品生产活动本不是封建家庭的生产方式,但此处老妈妈们的封建奴仆性质的身份却使这种生产活动无法褪去封建色彩。商品生产活动本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但老妈妈们不是资本主义雇佣工人,大观园的主人们也不是资本家而是封建大地主,因此改革后的大观园也没有进步到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总体来看,大观园改革有顺应生产力发展而调整生产关系的趋势,但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抵抗,它不可能一下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是在传统的家奴制与资本主义雇佣制之间采取了折中,政治上保留家奴制,经济上又偏向于进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所以我认为这是传统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在社会生产中出现并逐渐蔓延,甚至影响到了封建关系最为牢固的封建大家族内部的结果,是传统生产方式中特殊的打了折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态。
大观园改革对于一个封建大家族来说是一项进步的举措,也是时代呼唤的结果。改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革后老妈妈们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大观园的经济效益。
大观园改革并不是个别现象,因为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赖大家实行了这样的经济体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种带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性质的生产方式能够从一个较小的封建家庭传播到一个封建大家族,可见它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这种改革虽然表面上延缓了贾府的衰亡,但实际是在其内部体制上打了一剂摧命针,蚕食瓦解着封建结构。设若当时的封建大家族普遍采取这种改革方案,那么将大大加速封建体系的崩溃。从大观园改革中我们就可以对清代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略窥一斑,这种新型的进步的生产关系虽然尚处于蝼蚁之势,但它已经渗入了封建统治的内部,尽管受到封建势力的重重阻挠,它所代表的时代潮流却是不可逆转的。
注释:注一:引自《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中《论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一文,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4页
注二:《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注三:《红楼梦》第六回
注四、五、六、七、八
中国历史故事主要人物形象
、九、十:《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注十一: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一册第351页
注十二:《清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145页
注十三、注十五:《大清会典事例》,光绪年间编纂,卷809
注十四: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一册第361页
注十五:引自《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中《论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一文,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6页
注十六:《清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146页
注十七、注十九: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一册第354页
注十八:(清)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上册第185页
注二十:引自《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44页
注二十一:《清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376页
注二十二、注二十三:《清史研究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册,刘永成《论清代前期农业雇佣劳动的性质》
注二十四:《清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379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2/29/565075.html
以上是关于大观园-清中期传统生产关系中特殊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态——《红楼梦》中“大观园改革”透露的时代讯息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大观园-清中期传统生产关系中特殊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态——《红楼梦》中“大观园改革”透露的时代讯息;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