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人生三爱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鲁迅的人生三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鲁迅的人生三爱
鲁迅是中国历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
可有谁知道,在他个人情感上,却没有挣脱掉封建思想的束缚,在寻找人生伴侣上经历了深刻的思想斗争和不平凡的磨难。
阿琴:一厢情愿
阿琴是鲁迅母亲自家小兄弟的长女,聪慧,识字,能看懂医书。1899年,19岁的鲁迅辗转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学习。鲁迅母亲托人向阿琴提亲,听阿长说,鲁迅在求学期间,成亲是要“犯冲”的,影响个人前途,和鲁迅只是一说而过,不了了之。这一门亲事却被阿琴铭记在心,阿琴在等了很长时间后,不见周家提及此事,在阿琴家人的督促下,她违心地嫁给了别人。出嫁后不久,心情忧郁加之染病死去。
临终时,对母亲说:“我有一桩心事,临死之前非说不可,从前周家提过亲,后来不知为什么不提了,只这一件事是我终身恨事,我到死都忘不了。”她母亲听了,负罪一样难受,周家为鲁迅的随便提亲,竟给阿琴带来一生的遗恨。
可怜的阿琴,对鲁迅的初爱,只是一厢情愿。
朱安:名存实亡
朱安,绍兴城内一户殷富人家小姐,是鲁迅叔祖母蓝太太的一位内侄孙女,并不漂亮,额头凸出,脸形狭长,一套宽大衣服,一双被缠裹得尖细的三寸金莲,极不协调。早年依据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与鲁迅订亲。朱安大鲁迅3岁。
1906年,26岁的鲁迅从仙台前往东京,弃医学文,想用文学唤醒麻木的中国人的灵魂,以饱满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闲暇之余,他同许寿裳逛公园,途中帮助走路艰难的日本妇女抱小孩,消息传回国内:鲁迅同日本女人结婚生子……鲁迅母亲听说后非常吃惊,想到在家苦等的老大姑娘朱安,一封家书,一封电报,“母病速回”将鲁迅骗回绍兴。
鲁迅到家,家里早已张灯结彩,就等拜堂了。本想反抗这门婚事,鉴于母亲的一片苦心,鲁迅一切顺从。一生都在反对封建思想,个人情感却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阴影。拜堂之时,男的掉靴,女的掉鞋,人们议论,真不是好兆头。第二天早晨,鲁迅眼泡浮肿,搬进书房居住,第四天离家前往东京。
后来鲁迅说,朱安是母亲送给他的礼
后来鲁迅与许广平交往,朱安一直陪伴婆婆,鲁迅逝世后,朱安将书房辟为灵堂,守灵祭奠,以后朱安和周老太太的生活均由许广平负担。1947年6月29日,朱安孤独去世,生前反复对人说:“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间没有争吵。”享年71岁。
孤守的朱安,鲁迅对她满含同情,饱含怜爱,只是婚姻已名存实亡。
许广平:志同道合
许广平,生于广东番禺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投身五四爱国运动,思想积极进步,1923年考入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当时鲁讯兼任此校的讲师,每周30多个小时的文学史课程中,许广平时常选择第一排就座,认真聆听,积极发言,内心充满敬佩之情。
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信中谈中国教育的前途,写自己的怀疑和愤懑。鲁迅在回信中,指导许广平战胜苦闷,寻找乐趣。二人在通信当中,谈现实、
共同的事
1926年8月26日,二人离京,几经周折,1927年10月在上海同居。以后,许广平任鲁迅助教,后来,干脆辞去工作,精心照料鲁迅的饮食起居,查找资料,抄写稿件,由于得到许广平的支持,鲁迅在后十年的著作成绩,远远超过以前的二十年。
1929年9月,他们的孩子——周海婴出生。孩子出生时,许广平一度出现难产迹象,结果母子平安。鲁迅逝世时,周海婴年仅7岁。许广平决心完成鲁迅未竟之业,编辑杂文《后记》,负责出版《鲁迅书简》等,全力保护鲁迅遗稿和其他遗物。她还积极投入抗日斗争,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等。解放后,许广平担任过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1959年10月完成《鲁迅回忆录》,1968年3月逝世,享年71岁。
勇敢的许广平,鲁迅的真爱,志同道合的朋友。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hina/jds/10301.html
以上是关于鲁迅的人生三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鲁迅的人生三爱;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8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