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
作者简介:
陈新,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 200433)
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研究难以离开西方因素的影响。在20世纪,中国史家从悲愤走向自信,因此近现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学术信心重构的心理史。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的历史与现实,贯穿着这一心路历程。20世纪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历程可划分三段,每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第一阶段以西律中,反古制、求革新,重目的方法之比较;第二阶段则借西释中,鉴它者、塑自我,重概念史观之比较;第三阶段求异志同,辨同异、明一多,重思维类型之比较。这三个阶段依次展开,对于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研究的步步深入,也不断加深我们对于中西史学本质特征的领悟。当前,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中国史家占据了主导位置,西方史家的介入则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在近现代历史学发展历程中,史学理论研究承担的任务是对历史学实践及其本质进行反思。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研究承担的任务更为艰巨,它以分析中国和西方史学理论研究为基础,目的却是要在综合比较研究中,开拓出中国史学发展的新道路。
中国和西方都有很多学者有兴趣对中西史学进行比较研究,但更多的学者来自东方。20世纪以来,在这个领域中卓有成就的学者有梁启超、李大钊、胡适、何炳松、柳诒徵、余英时、杜维运、汪荣祖、何兆武、朱本源、刘家和等史家。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史学理论的兴趣,可以说是晚近之事,最集中的表现是《历史与理论》杂志过去10余年来的作为。葛朗特·哈代、耶尔恩·吕森是其中的主要推动者。1996年该刊专号《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史学》和2007年该刊有关中西史学比较的论坛《中国和西方的历史思维》,[1]代表了国际史学界对于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研究的大致水平。
对于20世纪以来国内中西史学比较的综述性研究,张越撰《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开展与深化》和李勇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回顾》[2]两篇论文,梳理了自1902年梁启超撰《新史学》以降中国史家在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主流脉络,给人启发。但遗憾的是,纵览群著,严格意义上的与“中西史学理论比较”这一主题相吻合的作品,如类似于余英时《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1957年发表)[3]和刘家和《论通史》[4]这样的理论比较作品却不多见。当然,中西比较史学研究的著述或立意别处,但立论之中常以史学理论比较为潜在根基,因而,我们从近代中国史学史中仍可以看到一部丰富的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史。
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研究难以离开西方因素的影响。在20世纪,中国史家从悲愤走向自信,近现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学术信心重构的心理史。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的历史与现实,贯穿着这一心路历程。本文尝试将这一史学理论比较的历程粗划三段:第一阶段,以西律中,反古制、求革新,重目的方法之比;第二阶段,借西释中,鉴它者、塑自我,重概念史观之比;第三阶段,求异志同,辨同异、明一多,重思维类型之比。著文当预设,证实与证伪皆须以史料为据。三个阶段或为三种类型,承前启后,可以规范的只是作为类型代表的史家及其论述,而不能用以定位某一时间阶段中的每一个实例。因此,本文所论及的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的三个阶段实际为交错的时间序列,在第三个阶段,笔者试图将西方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融入进来,以示全球化跨文化交流的功绩。
一、以西律中,重目的方法之比
梁启超在《新史学》“史学之界说”中云:“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5]若学问类型合“往而不返”、“进而无极”,则称历史学。任公以空间、时间区分自然科学与历史学,自然科学如一圆圈,而历史学如一螺线,前者体全,后者体亏,据此理可知历史之真相。任公此论是以西学背景为依托而界定历史学。19世纪以来,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人文科学相对而论述知识之类型,是西欧思想界之能事,其中尤以德国学人为甚。既然《新史学》在史学之范畴与范围这样的史学之根本问题上,以西学所区分之知识类型为依据,可想而知,新史学对于旧史学,实乃西方史学与中国史学之比对,而以新审旧,则是以西律中。
梁任公明言史学乃“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6]这是一种好的史学之效果与功效;梁任公的这一认识,也就构成了他批判中国旧史学的核心准则,而在中国倡导新史学,目的也在促进发达的民族主义,促成日进文明之中国。
如梁任公揭示中国旧史学之四弊:知有朝廷、个人、陈迹、事实,而不知有国家、群体、今务、理想。这表明历史主题之重心发生错位,必有损史学目的之实现。旧史学在历史主题上的错位导致二病,它们发生在历史写作之形式上: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论证前者,任公以斯宾塞所驳无用之事实为宗旨;例证后者,则采取重群体而轻个人的方式,虽则旧史学有司马迁、杜佑、郑樵、司马光、袁枢、黄宗羲六人具创作之才,但数千年史家群体则以因袭为主。
事实上,在《新史学》中,以任公思维之敏锐,自然注意到无论中西史学,均存在重铺叙轻别裁的大量例证,而中西史学数千年历史,因袭之数多于创作,也是显然之事;由此,通过梁任公的论证技巧,我们就不难发现,他对中国旧史学的批判与否定,实在是以史学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为依托而反思国贫民弱之象的必然结果,其逻辑是:史学强则国强;中国弱,故中国之史学定为不合时宜的旧史学。换句话说,史学、民族主义、国家三个要素之间的进阶关系,是梁任公对西方史学的基本认知。近代西方国家之强多赖民族主义之盛,民族主义之盛归功于史学之效用得以发挥;中国史学未能实现此类效用,因此,中国史学较之西方史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差异或差距,便是导致中国之弱、文明不前的根本原因。这既是梁任公倡导史界革命之动因,也是他对西方史学多赞誉少批判,以西律中的心理根源。
梁任公的《新史学》尽其可能用西方术语来重新界说中国史学,因此有“历史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求公理公例”;“学问应和合客观主观”之说。[7]这些论述以19世纪西方实证主义史学思想为准则,在阐释史学理论的过程中,对中国史学进行判断。既然史学应仿西方而关乎群体不止于个人,则旧史学中的正统、书法之谬,均自历史所述之对象、欲见教益之对象在于个人。
至1922年,梁任公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与《新史学》相比,作者对过去之中国史学的态度更为中肯,其中有关中西史学理论之比较,虽仍以西律中,却已然觉出中西之异各据其理,优劣因时而变,多了一份历史性认知。如他说道:“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二百年前,可云如此)。”[8]不过,旧史无法适应现实之需,因“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故其效果,亦一如其所期,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9]可见,史之效果,即需促成国民性健康发达,养成爱国之心,这种源自西方史学促成了西方民族国家之发达的感悟,仍是任公用以改造旧史学的根本动因。
史学需服务于民族、国家和社会,服务于现实中的人,为此,史学的改造势在必行。当任公欲将旧史学精密化,设想可分离出“年代学”和“人谱学”时,他一方面依循了西学中奠基在自然科学思想之上的学科职业化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对旧史学若一老大帝国、大而失当的批判。由此论及天文史、音乐史、哲学史等等专门史,才是新史学所必需。任公进而期望史学研究,唯求客观。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他判定旧史学中经世、明道之史失之客观而为恶习;作史应与明德相分离,忠实收集史料、忠实叙论,使“恰如其本来”,[10]以史为目的而非手段。这就令我们想起德国史家兰克“如实直书”的言语。
力倡史学应追求事情本来之客观与坚守史学之最终目的在于服务于今人、现实和民族国家,这在逻辑上多少是矛盾的。任公没能在学理上细致处理这对矛盾,这多少是因为他对于良史与强国之间存在的那种在他看来是不容置疑的关联,并没有做过严格意义上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正是中西国力的比较,或者说对于中西社会生活中各方面感性和经验层面的比较,间接奠定了梁启超以西律中、评判中国史学的基本立足点。从变法维新到力主共和,效仿西方一直都是梁启超实现强国之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史学研究中,我们看到他以西方为准则来改造中国史学,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此,才更容易实现他所倡导的“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11] 之历史的目的。这实在是20世纪初中华国贫民弱的情境使然,史学家们在这种情境之中,赋予自身学术实践如此使命实属正常,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史家以简单的西方模式来充当中国史学的批判工具。
1924年,李大钊于《史学要论》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界定历史的内涵,指出: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历史是整个的人类生活,是整个的社会变革。[12] 他给历史学规定的任务是:一是整理事实,寻找它的真确的证据;二是理解事实,寻出它的进步的真理。[13] 既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历史是活的、进步的、变革的,历史事实之变与对它的理解息息相关,[14] 李大钊带着这样的眼光再来审视中国旧史观,则“中国哲学有的历史观,遂全为循环的、神权的、伟人的历史观所结晶。一部整个的中国史,迄兹以前,遂全为是等史观所支配,以潜入于人心,深固而不可拔除。时至今日,循环的、退落的、精神的、‘唯心的’历史,犹有复活反动的倾势。吾侪治史学于今日的中国,新史观的树立,对于旧史观的抗辩,其兴味正自深切,其责任正自重大”。[15] 李大钊的一切活动所带着的使命重在救族群、救天下,在他看来,唯有以马克思主义为准则,才能够根除旧史观之弊端,在当下之中国引导人民完成救亡的使命,因此,以马克思主义重新建构起新的史学,当是其中一个有益的手段。
对于采用实证的方法来确定历史事实,梁启超和李大钊无异议,他们也丝毫不怀疑历史学应该是一门科学。只是科学该体现在确定历史事实的方法方面,还是体现在使史学成为一种体系,得出普遍的理法方面,梁启超从前,李大钊从后;前者遵循的是英美science一词的含义,即类似自然科学和实证的含义更强;后者则接受德国Wissenschaft一词的含义,即科学意味着一种知识的体系。不管梁、李采哪种含义来充当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评判准则,其准则都是出于西方。
梁、李之外,胡适、何炳松也是在种种情形下进行过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的代表人物。
对于中西史学的目的和方法之差异,胡适首先比较的是方法。在这一点上,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中国的朴学,其所用治学方法是相同的,即他倡导的科学方法: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不过,胡适用他那个方法与材料的奇特辩证来说明近代中西三百年学术的不同走向:中国以文字为材料,西方以物质为材料;中国的考据不能创造证据,而西方的实验能够创造证据。据此逻辑,材料的不同最终反使得中西治学方法产生了变化。因为中国的学术丧失了功用的标准,而西方人从自然界的实物下手,造出了科学文明,然后以其余力来处理纸上的和文字的东西,如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一译珂罗倔伦)以实验的方法,用几年的工夫帮中国人解决了顾炎武以来三百年未解决的音韵学难题。[16] 这种比较虽然不是史学对史学的比较,但在胡适心中,中西学术方法的根本差异,乃是中国考据的方法没有发展成实验的方法,也就无法实现学术之功用。
胡适批评,乾嘉以来之学问重功力而不重理解,以至对社会的生活思想几乎全不发生影响。对于整理国故,他也借段玉裁论校书而言:要先弄明白研究对象之本来面目,再评判其是非;不辨本来面目则易诬古人,不判是非则易误今人。[17] 因此,确定事实、评判是非,这是胡适能够接受的学术过程之完整构成。显然,中国史学的这一过程还有很多不足。秉承“一切创造都从模仿出来”[18] 的原则,中国史学的出路乃是要遵循西方的科学方法、实验方法,如同陈垣《元典章校补释例》,以其类似近代西方科学方法的校勘替代了传统中国推理式的校勘,从而令中国校勘学第一次走上了科学的道路。[19] 其文中以西方科学方法为准则来衡量中国史学之成败的意涵也是十分明白的。
何炳松评判中西史学,重在辨析中西之异同。如其“正史”与“通史”之辨,在于防止一些对西方史学之根基不甚了解之人,以自视之西学皮毛“通史”驳“正史”之必要性。事实上,中西史学看似相异,实则西欧诸国19世纪编辑各类史料集成,与中国正史充当史料比次之用,有相近之处。[20] 作为鲁滨逊《新史学》的翻译者,何炳松对西方史学的了解要多于一般中国史家,或许正因为如此,何炳松的中西史学比较对于中国史学而言,倒多了几分中肯之辞。当一些史家批评中国史学不重史法之研究时,何炳松指出,西方史家对于历史研究法的探讨,也不过近二百年之事。
何炳松的比较,更重在史学方法方面,以下言辞可证其对史学理论的关注仅限于史学方法:“如法国之道诺(Daunou),德国之特罗伊生(Droysen),英国之夫里门(Freeman)辈,或高谈哲理,或讨论修辞,莫不以空谈无补见讥于后世。至今西洋研究史法之名著,仅有二书。一为德国格来夫斯法尔特大学教授朋汉姆(Ernst Bernheim)之《历史研究法课本》,出版于1889年。一为法国索尔蓬大学教授郎格罗亚与塞诺波(Langlois and Seignobos)二人合著之《历史研究法入门》,出版于1897年。”[21] 这一判断明显贬德罗伊森式的史学理论为空谈之议,而更注重史学方法在指导中国近代史学研究中可能发挥的实际作用;此外,也可一瞥当时史学界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影响之深。因为这种影响,对于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更多限于方法论和史学目的之比较,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比较西方史学方法与中国刘知几、章学诚论史之作,何炳松不似那种一味以西方为准则贬低中国之士,而是能够在历史中理解中国史家之局限所在。他认为,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仍然存在,关于史法的只言片语根本无法与《历史研究法入门》等作品中表现出的系统性、综合性相比,为此需要尝试自作《历史研究法》以补缺憾。
尽管何炳松自言所作《历史研究法》,意在介绍西方史法二名著,但其用辞与实例,尽可能从本国读者熟知的国史中来,以“明中西史家之见解大体相同”。[22] 这好比李思纯在《史学原论》译者弁言中说,刘知几、章学诚与《史学原论》作者,“其间探讨之道,辨析之事,东西名哲,合轨符辙,无有异致”。[23] 李思纯在译者弁言中所比较的刘、章与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在史料搜集与校雠考证方面的表述相近,这些都构成了何炳松这一做法的基石。据此,何炳松的写作不断需要进行中西比较,才可能用这个西方模式将中国史学方法系统化、综合化,甚至西化,而采用中国习惯的用词与实例,便是以易于读者认同的方式增补西学之益。从全书结构安排来看,全书绪论、结论之外八章:博采、辨伪、知人、考证与著述、明义、断事、编比、著作,章章连贯,构成了一个史学研究方法的操作流程。这个流程与《史学原论》的章节安排比较起来更是依葫芦画瓢,这就使得何炳松将所有的比较都限定在了那本实证主义史学名著的形式框架内,即以实证方法为其精髓,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仍然难以摆脱以西律中的思维框架。
学衡派主要代表柳诒徵对于中西史学理论之比较,也多表现在他对中国史学反思之中,其中往往以域外史学,尤其是西方史学作为隐含的参照。他曾在1932年出版的《中国文化史》中借用西方史学中的上古、中古、近世之历史分期,并强调史学最重因果,需“求人类演进之通则”,由此体现出近代西方实证主义史学之影响。1948年,他作《国史要义》,直言“吾国之有史官乃特殊于他族”,虽“吾国与他族之史皆记事也,周官释史曰:史掌官书以赞治。此为吾史专有之义”,[24] 由此而知,“吾民族之富于政治性”造成了中国史学详于政治并异于他族。柳诒徵论“吾国”与“他族”/“他国”之史学,实则在史学皆记事、重因果、求通则的相同性之上,表达中西史学之异同,即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相比,重政治、重德治。但在近代而言,中西史学之异,是需要统筹在史学目的相同的大框架之下的,这就如他所说:“我们研究历史的最后目的,就在乎应用。”[25]
以上诸人对于西方史学的理解,多局限于以实证主义或实用主义为根基的那种史学,它们均以模仿自然科学方法为宗旨;唯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中,贯注了历史主义之灵魂于其中。然而,在西方视野下,包括李大钊在内的史学家们对于中国史学的反思,不外乎对于史学实践之目的和方法的关注。当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国贫民弱的原因之一乃是中国史学没有完成类似于西方史学完成了的凝聚民族之功时,更加深了他们对于史学方法改造和西化的愿望。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中,史学研究也无形中被一种救亡的精神包裹着,在理论上模仿西方便是最主要的表现,也是最直接的反应。
二、借西释中,重概念史观之比
从梁启超最初对于中国史学的否定,到胡适认可中西学术有类似科学方法而只是运用材料有异,再到李思纯、何炳松承认中国史学中存在着不逊于西史名家倡导的科学方法,只稍欠系统化和综合化,或被当今崇西学的后人所遗忘;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前辈史家在西方学术的背景下,对于中国史学的不断反思和不断定位,也给予中国史学越来越多的肯定。当这种肯定试图超越史学实践之功用与方法的范畴时,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一方面进入到了概念和史观的比较层次之上;另一方面,史家也在努力为恢复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寻获更为深层的历史根基。
在这个阶段,我们面对的首要学者,是1957年著有《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一文的余英时。是年27岁的余英时,就读于哈佛大学,他需要肩负的使命不再是救亡中国,而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在接触到柯林武德遗著《历史的观念》之后,余英时被其史学思想深深吸引,先于1956年著有《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灵乌的历史哲学》,[26] 之后写出了《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一文,系统地比较两位分别站在中西史学理论高峰的学者,也第一次真正自觉地在概念和史观的层次上,进行了中西史学理论之比较。
余英时文章《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灵乌的历史哲学》的确只是一篇对于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一书的介绍文字,其正文阐述了柯林武德作品关于人性、行动、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想像、历史证据等主要观点。不过,在介绍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柯林武德诸多观点的认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柯林武德的“科学”观念。虽然柯林武德在他的作品中也强调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但显然这个“科学”的含义是要区别于“自然科学”中“科学”的含义的。这是一种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家接受的“科学”观念不同的观念。余英时接受了这种思想,即科学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体系”一说。[27] 鉴于柯林武德以“人性”、“行动”、“思想”、“想像”、“证据”等这样一系列的观念构成的“知识体系”来批判近代西方实证主义和实质主义史家,余英时也据此抛弃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家推崇的那种“史学即史料学”式的史学。
正如余英时自称,对柯林武德的这种介绍,“还处处针对着近代中国史学的种种问题而加以注释。”这些注释,就构成了余英时最初的中西史学理论之比较。这种比较不再关注历史学的目的,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实证方法。对于前者,余英时遵循柯林武德之说,历史之目的在于认识人自己,这毋庸置疑;他也不会思考梁启超以史学方法与救亡中国之间的联系;对于后者,余英时说道:
中国近代史学方法一方面承清代汉学之旧,一方面也接受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方法”。从后一方面,我们尚可看出西方“剪贴”派史学之遗迹,说来甚为有趣。原来西方“剪贴派”史学之衰亡还是很近的事;最初介绍西方史学方法至中国的人们虽亦约略领悟到“培根式”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根本上却未能摆脱“剪贴派”的残留影响。所以他们于史料之真伪辨之最严,于史料之搜集亦最为用力,傅孟真至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之口号。他们虽然扩大了史料的范围,但在史料的运用上却未能达完全科学化之境。他们仅了解旧籍真伪之辨与夫新材料之搜集为无上的重要,而不甚能通过“先验的想像”以变无用的死材料为有用的活材料。[28]这段文字以柯林武德的“先验的想像”内涵为基础,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西化进行了点评,同时借助于柯林武德对于西方近代史学,尤其是对于实证主义史学方法的批评,余英时更确信,近代中西史学有着同样的弊病,中国史学的革新并不是西化可以解决的,或许中国史家不需要只是充作西方史学的虔诚学生。柯林武德批判对权威的崇拜和剪贴史学,这也激发起余英时对于近代中国史学权威和史学理论的批判。一旦他确认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真正是“近十年来关于历史哲学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29] 他在阅读该书时引起的种种联想,不能不令他在内心深处唤醒原已积聚的那些中国史学思想,粗略的比照为他重新审视中国史学思想,并且努力从概念和史观上比较中西史学理论提供了契机。例如,文中在谈到自然过程与历史过程时,余英时想到了中国对于“五行志”的记载;在谈到“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时,想到了“中国史学自始即重思想,孔子著春秋之有微言大义,亦当从此种观点解释之”;[30] 在谈到historical conscience时,想到了与之近似而有别的章学诚“史德”说;在谈到历史的想像时,想到司马迁以降中国史家运用“想像”之痕迹;在谈到柯林武德对于剪贴史学的批判时,想到“孔子春秋之笔削,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皆已超出剪贴派史学远矣!章实斋《文史通义》一书之论史部份,尤为集中国史学理论精华之大成”。[31] 这是中国史家接触西方史学思想时很容易产生的联想,而余英时在通过柯林武德确认了西方史学理论水平及其发展的大致轮廓之后,也就更容易确定中国史学理论相对的位置了。
这些联想促成了一年后余英时完成《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一文。既然章学诚集中国史学理论精华之大成,柯林武德也对欧洲的“历史”观念做出了历史性总结,那么,在余英时眼中,比较章学诚与柯林武德的历史思想,实则是中西史学理论之精华的比较。在该文中,余英时的运笔模式也很简单,即柯林武德有何精到之处,章学诚亦不例外。正是因为他有了柯林武德的历史思想作为视角,在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中,他走了一条以西释中的路。余英时的比较关注中国史学中的三个主题,即中国史学中的人文传统、史学中言与事之合一、笔削之义与一家之言。这三个主题都应是涉及历史学本质的问题,它们可以说构成了一种历史(学)观,换一种说法,这三个主题分别指向了柯林武德作品中的历史性质、历史事实和历史意义这三个核心要素,而在细节上,余英时关注的是,中西史学理论中围绕这些主题都分别运用了些什么样的概念。
柯林武德认为,历史是人为了求自知而有的学问;余英时指出,这一人文传统同样贯注在自孔子以降的中国传统史学中。章学诚认为《尚书》非后世之史学,“夫子叙而述之,取其疏通知远”,《春秋》乃史学之开山。“疏通知远”传承的正是历史的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是“中国历史的人文主义的最扼要的说明”。[32] 章学诚循着这种人文史观的脉络,将其推至极致,导出了史学经世论,如章学诚语:“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则吾不得而知之矣!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也。”余英时认为,这种人文主义精神,正切合了柯林武德评价修昔底德强调历史具有人文目的及自我展示的功能。
关于柯林武德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余英时也从章学诚那里找到了近似说法。他认为,柯林武德所说历史事件的内在方面和外在方面,正好对应了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言与事。柯林武德与章学诚都认为二者不可分,“在章氏历史思想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与柯灵乌非常接近的历史观——即视人类已往的业绩为一系列的‘行动’[Action]所构成,在每一行动之中均包含了‘言’与‘事’[也就是柯氏所谓inside与outside或thought与event]两面”。[33] 在柯林武德那里,历史过程中,内在的思想是核心,这一精神比较符合中国传统史学思想,注重思想和柯氏所说的“历史的内在面”。如中国史学思想中的褒贬之可行,恰恰是因为那些事实被人们认为是自觉的行动中产生的。
章学诚的“史德”说以中国传统史学中的伦理观为基础,他认为,史学之为学问,在于撰史者在事与文之外得“史义”。
如何获得“史义”,这是一个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中,“义”之获得,需史家具有“别识心裁”。这个有关历史认识过程的言论在柯林武德那里对应的便是“历史重演论”。以“义”为结果,历史认识过程中要经历的便有章氏的“笔削”和柯氏的“史料取舍工作”,只是章氏的“笔削”包含了柯氏的“史料取舍”、“历史建构”、“历史批评”三个方面;章氏的“别识心裁”则与柯氏“先验的想像”是相通的;“别识心裁”需要有“阙疑”之类批评精神相佐,而“先验的想像”则需受证据的限制;章氏区别“撰述”与“记注”,撰述所以成一家之言,而柯氏则区别“科学的史学”和“剪贴的史学”,在科学的历史学家看来,一切权威都只是他立论的证据,他要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柯氏认为科学的历史学家应研究问题而不是时代,章氏则赞袁枢的《纪事本末》“因事命篇,不为常格”,亦是问题意识的一种表现。
以上凡此种种,余英时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和比较,给读者以启迪,他还比较了两位史学理论大师各自孕育出如此杰出思想的特殊环境,以解释“章、柯两人何以地悬万里,时隔百年而运思竟能大端密合至此”。[54] 总体而言,这篇文章开中西史学理论系统比较之先河,功不可没。它深入到了中西史学不同的概念系统,并注重考察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从而构成了两个史学理论系统的比较。余英时的这项研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也在于,它是戴着柯林武德牌眼镜来整理的中国史学理论,尽管我们现在知道,只要我们想要做研究,就已经戴上了各式各样的眼镜,但是,在研究之前和研究之后,它还是不是同一副眼镜?中西史学的概念和史观在余英时的分析及评论之下,应该已经构成了余英时史学理论的雏形,因为余英时完成这项研究,其目的除了要说明他认同的柯氏史学理论不乏古代中国的同道中人之外,更想借此说明:中西史学有着某些共同的理论思维(或许这一点是受维柯的影响),它们是当今中外史学家都应该吸纳和接受的。尽管余英时以西释中,以柯林武德的思想充当了“先验的想像”,但他在中国传统史学中寻求到的证据,恰恰构成了一种作者本人“自我的权威”,即比较本身正是构成余英时历史研究基本理论思想的过程;而该项比较研究之“问题”所在与“经世”之功,则在于告诫20世纪50年代的史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不能包办史学,“章、柯两人所最为关怀的史学自主性是仍旧需要我们继续加以密切的注视。我个人相信,史学似乎还是应该以人为中心……我们决不应把史学降为社会科学的应用之学。”[35]
余英时的用心令人敬佩,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它者为鉴重新反思自我、获取自信的过程。不过,从中西史学理论比较这个问题本身而言,他的研究中“求同存异”的重心在于求中西历史学“本质之同”,也就是判定中西史学的性质、思维、方法相近契合,只是运用的概念和表现的方法差异甚多。这种比较的潜在认识论基础乃是维柯式的“各民族共同性”,即中西史学理论之生成虽有着不同的历史情境或背景,但它们却导向了共同的本质性内容,如对于以人为中心的倡导、对于思想的重视、对于
中国历史故事 英雄故事
历史自主性的关注等。这种共同性之存在,当然是中西史学理论比较之基础,也使得余英时以西释中成为可能,然而,证明它们的存在,是不是比较的最终目的?如果说比较研究可以是对于“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的双重阐释,那么余英时的比较只能说对于“异”中之“同”进行了局部的说明,即章学诚与柯林武德生活的情境相异,思维与史观相同,概念用词相异此时只作为一种表现之现象,无涉历史思维之本质。如今,我们应当说,余英时开辟出了对于中西史学理论系统比较的道路,但这条道路还需要更多的学者才能够踩出来。
在余英时之后,杜维运、汪荣祖等史学家也都进行过类似的中西史学理论比较。
杜维运著有《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中西古代史学比较》,[36] 他对于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颇具系统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更了解20世纪西方史家对于中国史学的看法及其认知过程,这使得他可以根据西方史家的某些评论有的放矢,进行中西史学比较;其二,在对于中国史学求得足够自信之时,明确比较中西史学比较意在会通,从而保持一种中国史家对于西方史学的学习心态。
20世纪的许多西方史家以西方史学为参照评判中国史学,如艾尔顿认为中国古代隐藏着漠视历史的态度;卢克斯认为历史思想是属于欧洲的或西方的,西方以外显然是缺乏历史性;浦朗穆认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永远没有突破通往真历史的最后障碍——希望窥探往事的真相……[37] 可以看出,杜维运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证明这些西方史家陈述之谬。现在我们更容易理解,西方史家的此类看法,首先是因为他们对于中国史学缺乏深入了解;其次,则是他们要么以西方中心论,要么以实证主义式的“科学历史学”作为评价的标准。杜维运针对西方学者的种种批评,一一论证,其结论如:中国文化中富有产生史学最基本的重视历史的态度与观念、中国官修正史是一极优良的史学传统、中国史学中存在纪实与求真的丰富实践、中国史家长于叙事艺术。更重要的是,杜氏的论证不仅在于中国史学有此类之长,而且其发生处处早于西方。再者,中国史学于著述有史义立于事文之外、充满和平精神和理性主义。比较之中,杜氏同意某些西方史家对中国史学的批评,即中国史学缺乏整体性,史籍中仅是孤立之事件,缺少综合的抽象思维。[38] 对于西方史家抨击中国史学中过重的儒家道德观念,杜维运认为“中国两千余年来,由于儒家在思想界居于正统的地位,中国史家有意无意地将儒家思想成分,渗入了史学之中,中国今后的新史家,应当跳出儒家的圈子,去自由的独立的论历史的发展”。[39] 据此可见,杜维运的比较在纠谬的同时,一直保持着虚怀若谷之心。对他而言,西方史学的现代成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话语系统,仍然是用以分析和解释中国史学的基本参照。
如果说《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概观式的比较和文献征引式的综合说明,那么在《中西古代史学比较》中,杜氏工作的系统性显然是更强了。《中西古代史学比较》按中西史学的起源、史学原理和史学著述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起源关注的是中西古代历史思想的兴起和对于过去的意识的发展;原理重在讨论纪实、阙疑、求真、怀疑精神;著述聚焦于材料、范围、内容和精神境界。[40]
上述比较,无论是概观式的还是系统说明,毫无疑问,近代西方史学的成就都是不可否认的。尽管杜维运能够证明中国古代史学中历史思想的源起,纪实、阙疑、求真、怀疑等精神的出现不晚于西方,甚至更早,但他也不否认近代西方史学的成就乃是一个世界史学发展的高峰。因而,更多的比较其实并不是在杜氏的两个文本之中按以古比古的方式完成的,而是以他在文本之外承认西方近代之优势的基础上,在文本之中来体现中国古代史学之优势不逊西方古代,中国史学既然有良好的传统,当前更应在学习西方近代史学之优势的基础上,“比较两者,以求会通……中西史学界偏执固陋之习,将藉此而澄清,富世界性的新史学,将指日而可待”。[41] 这是一个宏大目标,正如余英时曾说:“我们今天所当取资于西方科学的历史学之处尚多,固不能以祖宗之光荣为满足也。”[42] 毕西比较意在学习和推进当今史学,这是比较史家不变之初衷。
杜维运在为汪荣祖《史传通说》所作之序中言:“中西史学,分途发展……平心比较两者,论其异同,究其短长,为当今学术之大工作。以宽广之胸襟,会通两者,取其折衷,则世界性新史学所从出之途径。”[43] 显然,汪荣祖是要继续杜维运所倡导的这一事业。
《史传通说》进行中西史学比较,其特色在于,作者按中国传统史学之基本概念和重要史籍的谱系建立起解释系统,在阐释、评论之时,自然融入西方史学概念、史观作为例证,以此为辅,说明中国史学概念,并同时可令读者比较中西之异同。如作者在讨论古史记事记言时说:“夫人主系国家安危,不仅应记其事,亦必录其言,固非一人之私,实有关天下后世,中外并无二致。泰西虽无史官,仍有‘书记’(scribes)簿录,所撰‘皇家载记’(Royal annals),言事并见。”[44] 再如论孔子春秋笔法之时言:“孔子辨王霸之别,谴诸侯争霸之恶,回想周王之美,所冀者乃往世旧制之复兴;而圣奥氏(圣奥古斯丁——引者加)辨人神之别,谴世俗之私,遥想天国之公,所望者乃未来之‘帝城’‘永世’,可谓奉神法天也。一以基督教义绳史,一以儒家伦理绳史,皆以义谛入史,名成‘史观’。”[45] 书中此类比较,俯首即拾,而被用来阐释中国古代史学概念的西方例证,也并不限于某个时代,而是取自上迄古希腊,[46] 下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整个史学传统。这种以中国传统史学概念系统为中心,融中西古今史评、史法、史观为一体的比较研究,的确为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鉴于汪氏《史传通说》的写作是针对汉语世界,此书在比较中西史学之外,更着意为读者提供一种融通中外、参验古今之法,以西为鉴、以古为鉴,重塑自我,以辟世界性新史学之道,助启盛世中国之门。
三、求异志同,重思维类型之比
20世纪下半叶,对于中国大陆史家而言,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研究之可行,要较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史家来得晚些,如朱本源、何兆武、刘家和等人,均进行过此类尝试。与前述余英时、杜维运、汪荣祖的研究相比,大陆这几位史家或许因为他们均有中国传统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这两方面的训练,更注重从历史思维方面入手来理解中西史学理论之异同,并容易采用“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辩证法来思考作为史学理论的一般性问题。而在西方,美国学者哈代、德国学者耶尔恩·吕森等人也在为寻求某种跨文化的普遍性历史思维,介入了对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
此时,我们注意到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中的两种情形:其一,从目的(史学之功用)和方法的比较,到概念、史观的比较,再到历史思维类型的比较,本身就显露出其中存在着一个从分析到综合的历史过程,这也是反思步步深入的过程;其二,不论在上述比较研究过程中的哪一个阶段,都必然是通过它者认识自我的过程,差别只在于比较者在获得这种自我文化的认知之后,各自采取怎样的态度,是贬低还是褒扬,是保守还是开明,其重塑自我之“自我”是面向过去还是面向未来。这其中的异同,或许在比较研究之始,就已经作为研究者的一种潜在的理解前结构,为比较研究确定了方向。
诚然,如杜维运在其作品中常常提到的,英国史家巴特菲尔德对于中国史学的批评是因为他对于中国史学缺乏基本了解,然而,这种批评不仅激发了他与汪荣祖重新审视和阐释中国史学的热情,也在大陆引发了朱本源对于中西历史思维及类型的思考和比较。
朱本源在史学理论与西方史学研究方法方面有诸多积淀,在《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他曾有专章论西方历史思维模式的演进。[47] 然而,就中西史学理论比较而言,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诗〉亡然后〈春秋〉作”论》为代表的几篇重要论文之中。[48]
《“〈诗〉亡然后〈春秋〉作”论》的写作,首先就是要质疑巴特菲尔德的观点,即西方之外,没有什么地方具有和西方媲美的历史思维。朱本源的做法是:“用现代西方史学的理解和概念,重新解读中国历史学资料,从而显示出自孔子到乾嘉时代的某些历史思想中的重大理论思维。”[49]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借西释中的做法,意在求同,朱本源与余、杜、汪的差异在于,他针对的是中西史学中那种更为抽象的理论思维,并且,在求同之外,即证明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一样都具有理论思维之外,进而证明中西历史理论思维的类型存在着显著差异。
朱本源研究的起点是孟子的命题“《诗》亡然后《春秋》作”。他认为,孟子的这一表达,有着“诗”先于“史”的维柯式历史性思维。于是,由孟子而及《春秋》,论证了孔子作《春秋》开创了科学的历史,这一历史贡献堪比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作《历史》,他们各自完成了中西由诗性历史向理性历史的过渡。至于孔子何以能够完成这一过渡,是之前有着西周和春秋时期出现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其思想的准备,并且人们开始能够用散文式的语言来写作。而对于人们关注的春秋之义,朱本源认为,“《春秋》之‘义’正是来源于‘《诗》教’的兴、观、群、怨”。[50] 孔子藉《春秋》之“义”赋予其作品这四种社会职能,“使中国历史学一开始就具有‘训诲的作用’,从而使中国的传统史学思维成为目的论的,历史事件也就被看成‘意义的关系网络’,看成是价值的体现者”。[51] 由于中国传统史学以“义”为根本追求,这也就导致了其历史思维与古希腊的以及19世纪西方的历史思维大异其趣。
朱本源在此走了一个和余英时相反的方向,即认为中西史学的目的相同,即均服务于人文主义的旨趣,但它们的思维类型不同、实现目的的手法或手段不同,这需要进一步阐明和深入比较。这意味着,朱本源在论证了中国史学的人文主义之后,进而将服务于“人”视为中西史学不可否认的共同性和出发点,开始了更深入层次的比较,即中西史学思维类型之异同的比较,而不像在余英时那里,中西史学均有“人文主义”传统成了一种最终论证的结果。朱本源事实上便是以中西史学本身的历史性和实践性充当了柯林武德所说的那种“先验的想像”,而不是以抽象的、一致的人性作为比较的前提,这样才可能完成中西历史思维类型的比较。
朱本源在《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一文中主要根据《春秋》系统说明了孔子的历史编纂学理论,在《孔子历史哲学发微》一文中则根据《易传》阐发了孔子历史哲学的微言大义。自然,两文继承前者风格,处处体现作者汇通古今中外思想佐证、比较,以诠释孔子史学理论思想为鹄的,然而,就中西史学理论比较而言,朱本源取得了两项极为重要的突破。
其一,朱本源借助于西方哲学的概念,认为孔子的“性命之理”是他为其历史哲学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而孔子的历史哲学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
“性命之理”的“理”与西方古代哲学的“逻各斯”在研究方法上有一个根本的差异,这一差异意味着东西哲学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取向,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希腊的逻各斯哲学的研究目的在求“真”,孔子的“性命之理”的研究目的在求“善”,这也就是说,前者是认识论的,是诉之于理论的理性的;后者是伦理学的,是诉之于实践的理性的。[52]朱本源据此将中西史学理论置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之上。由于孔子的历史哲学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其“‘天人合一’的哲学研究不是为了追求认识论上的‘真’,而是伦理学上的‘善’”,它“在中国文明史上不曾导致自然科学和逻辑学的发达,而是导致道德学(身心性命之学)和历史学的发达”。[53] 根据之前的论述,由于孔子奠定的中国传统史学的理论基础经过司马迁的传导而影响后世,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朱本源的论证中得出结论,即中国传统史学与近代西方史学在思维模式和类型上的差别至为根本。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朱本源认为中国和西方各自以求善与求真为其唯一的史学理论指导思想,他所要表明的,只是作为中国传统史学和近代西方史学的主流史学理论之根基的差异。我们看到,朱本源注意到了沃尔什对康德历史哲学的评价,认为它是康德道德哲学的一种派生品,由此我们更确信朱本源的认识有其精要之处:因为,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想中以其对历史文本中伦理和道德因素的重视,批判近现代西方史家对于“客观性”和“真实”的偏执和崇信,而他们的理论资源,往往可以通过德国的历史主义、新康德主义,再上溯到康德的历史哲学思想。由此我们也可以再次明确,朱本源的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其对象更确切的乃是中国传统史学和作为近现代西方史学主流的实证主义学派。
其二,朱本源在对孔子的史学理论思想进行解释时,大量借助西方史学、哲学的概念和思想,对于自己进行研究而立足的认识论基础有着充分的自觉,这种自觉,也令我们明白比较研究的对象和成果,实际上一开始就受到我们自身立场的左右。他说:“在理解和解释本文时,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当代的历史意识,特别是我们所接受的西方哲学、史学观念的影响,所以自言不讳地把本论文的标题称之为对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我们勿需自我解嘲,因为从诠释学的方法论看,任何一个诠释者都具有他自己的时代意识。”[54] 朱本源的方法论来自于德国解释学和中国传统诠释学,他将两者综合,为自己提供了上述三篇大作的认识论基础,而对这种方法论的自我反思,更将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研究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比较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的社会实践,从此不止于对比较对象(客体)的关注,对于比较者(主体)的立场及其历史性,也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据此我们才可能更深层地分析比较者的认知与其比较研究的成果之间紧密的关联。
朱本源说,我们接受西方的观念,勿需自我解嘲,这是一段很自信的文字,这种自信向读者展示了当代中国学者对于西学兼容并包的态度,而学问乃天下公器,本无中西之分,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目的不在于证明孰优孰劣、孰先孰后,而是为了开辟我们认知过去、认知现实的新的道路。
何兆武亦有如此看法。在《所谓中学与西学》一文中,何兆武认为:“从近代中西思想文化接触的一开始,中国方面就陷入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思想误区而不能自拔,即她给学术思想划定了一条截然不可逾越的分界线,认定了有所谓中学、西学之分。应该承认学术与思想可以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分、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在本质上并无所谓中西方分。”[55] 何兆武认为,从治学之目的而言,我们无需分中西以画地为牢,但我们要了解不同的学术思想,却可以深入到学问发生的历史性情境中去了解。不同的学问存在着时代性的差异。
何兆武在思考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异与同,他明确表示这是“根据自己今天的认识和理解去观察和评判过去”。[56] 对于中西传统精神的历史性差异,何兆武的着眼点也是从思维类型入手,他认为:“中国传统精神所祈求、所趋向的,往往并不是一座求知之门,而是一座入德之门”,[57]“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总是要把人伦纲纪置诸首位,然后再把它扩大成为自然世界的普遍法则”。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总结便是,大体上,中国思想的主流是主德,西方则是主智,“中西双方思想的对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主德与主智的对比,是道德与知识的对比,亦即伦理与科学的对比”。[58]
何兆武在思维类型的差异上去把握中西史学思想,只是他没有过多着笔比较研究中西史学理论的具体问题,而将主要精力用以追寻可以运用于现时代的历史思维、历史思想的普遍性原则;他对于这些史学理论根本问题的直接表达,[59] 则是实践着他的理想,即无论中学、西学,皆为我所用,令其在现实的实践中一同书写一部知性与德性相结合的思想史和世界史。
朱本源和何兆武对于中西学术或史学思维类型的反思与自觉,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最后20年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的主要方向,在这个方向上的另一位研究者刘家和同样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在比较研究中对于比较者的理论立场有着自觉;以史学思维类型为对象考察中西之异同。
对于自身研究的立足点和理论前提进行反思,现在可以认为是史学理论研究者的一种必备的素养。1996年,刘家和在更大范围地展开中西史学比较研究之前,就预先在《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一文中,讨论历史比较研究的限度问题。他首先从逻辑的角度出发,认为无异之同与无同之异,均不具备比较研究的条件。[60] 比较研究首要目的在于辨异同、明一多。同中见异、异中见同,都是比较研究通过处理研究对象彼此之间的特殊性与普遍性问题而将历史研究推向深入的指导性思维方式。然而,“历史的比较研究的局限性,就在于其自身离不开有意识的角度选择。因为,既有角度的选择,就必然有视域的规定性。而规定即否定,在选定视域以外的,自然就是被忽略的。因此,如果我们不是清醒地认识这种局限性的存在,那么就必然会把自己一时比较研究所得视为绝对真理,从而陷于一种盲目自信的状态”。[61] 由于这种局限之存在,历史比较研究者须得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向未来开放,因为随着条件的变化和发展,人们会有新的视角,而比较研究也必定获得新的发展。
在《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一文中,刘家和的思考循着历史主义的思路更进一步,在反思了托马斯·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有关不可公度性的思考之后,他梳理了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并试图给予历史比较一种认识论上的说明。其结论有六:1.比较是不可公度性与可公度性的统一;2.比较研究中,如果可公度性意味着“相同”的话,不能由比较对象之间局部要素的可公度性推导出整体的可公度性;3.比较对象的可公度性与不可公度性随着比较者设定的比较范围或概念层次而变化;4.比较研究意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5.由于
中国历史故事五十几集
比较范围的选择、可公度性及语言分类结构是比较者主观预构的结果,因而,事物的本质并非外在于比较者的客观存在,而有赖于比较者的理论构想;6.比较研究必须以某种认同为基础,同时意在生成新的认同,但这绝不意味着追求一种毫无差异的认同;相反,保持差异是比较研究成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源泉。[62]
贯穿上述两文的是刘家和日益深化的历史主义思想,在他的头脑中,历史主义思想涵盖的某些要素,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蕴涵在古代中国史学之中,同时又获得过近代欧洲自维柯、赫德尔、德罗伊森、狄尔泰以来历史主义思潮的滋养。像柯林武德所说,“历史哲学应该包含那些思考历史的人心中普遍地和必然地产生的思想”。[63] 对于历史比较理论的这种一般性问题的探讨,本身表明刘家和如同朱本源和何兆武那样,认识到它不是一个中学或西学的特殊性问题,而是凡比较研究者都不得不进行思考的普遍性问题,也是一个中西比较史学家都不可回避的历史哲学问题。刘家和正是在形成这样一种历史哲学的过程中,在有关历史比较理论的高度抽象的认识论分析的基础上,展开更为具体层面的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研究的。
“真”与“用”、“常”与“变”、“一”与“多”、“普遍”与“特殊”等等,这些逻辑上存在的矛盾概念正是萦绕在中西史家头脑中的一般性问题。刘家和对于中西史学理论具体问题的比较研究随之展开。
在讨论史学的求真与致用问题时,刘家和以丰富的例证表明,中西古代史学均看重史学的求真与致用这一问题,但区别在于,“古希腊哲学家是以为真理只有从对象的永恒状态中来把握的,而中国古代的学者却以为真理只有在对象的运动状态中才能把握”。[64] 在这样的思想之下,中国传统史学注重在动态过程中实现史学的求真与致用之功。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史家较之西方史家的不足之处在于,他们对于求真与致用的限度缺少深入的理论思考,以至史学对于经世致用的追求也不时以滥用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对于“真”的考索也只是流于“实录”与“直书”的简单理解。
司马迁有“通古今之变”一说,刘家和认为,这一认识表明司马迁领悟了史学之用及其限度,但未及透彻说明。“历史的过程中既有其‘通’,又有其‘变’,非‘通’无以见其‘变’,非‘变’又无以成其‘通”’。[65] 刘家和通过分析“古”“今”这两种“实际”之间存在的张力来说明“真”与“用”之分别作为史学之体用,即“史学作为知识系统来说,其内容为过去的实际,其目的在于求真;而史学作为价值系统来说,其功能在于为今人的实际服务,其目的在于求善。如果换一个说法,那就是,史学之体在于其为真,而史学之用则在于其为善”。[66] 如此的判断,是刘家和对于史学之根本性质的一种见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对于史学之本质的宏观视野,他开始探索中西史学在历史中各自曾经存在的理论偏向。
刘家和对于“通”与“变”这一对中国传统史学概念的辩证理解很快将其引入到有关“变”与“常”的分析之中。司马迁承《周易》之变通思想,其“通古今之变”之“通”,既有“通晓”客观历史之“通体”过程的两重含义。司马迁以历史之变说明历史之通之常。[67] 如果说“通”或“常”是指的那种历史之常规,那么,以“变”来说明它,则说明中国传统史家对于历史性思维有了足够的自觉。这种认识很快又在《论通史》[68] 一文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并且真正延伸为中西传统史学根本特质的概括和阐述。
刘家和比较了西方的“普世史”(universal history,general history,total history等)传统和中国的“通史”传统,其不同之处在于,“普世史固然必须以时间为经,但其重点却在共时性的普世的空间之纬;通史固然必须以空间为纬,但其重点却在历时性的时间之经”。[69] 中西史学有着人文主义的共同特点,但它们又存在着极大的区别,即古代西方如柯林武德所分析的,其史学重实质主义,追求获得一种静态的永恒的认知;而古代中国,其史学富有历史主义倾向,追求变中之常,在历史运动之动态中把握真知。
同中见异,异中见同,通过对于中西史学中这些概念内涵的异同分析,刘家和逐步形成了他对于中西传统史学的基本认知框架。这一框架在历史思维类型上的不同表现,就是古代西方的逻辑理性与古代中国的历史理性之间存在的差异。
刘家和在《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一文中,论证了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在殷末至周初与道德理性保持了一致性;在西周后期至秦,则背离了道德理性而符合于自然理性;到汉代,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重新结合,并与自然理性兼容。[70] 对于古代西方来说,是逻辑理性而不是历史理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它同样是在与道德理性和自然理性的相互关系中发展。刘家和将中国传统史学思维的核心归于历史理性,而将西方传统史学思维的核心归于逻辑理性,这与朱本源最终将中西史学思维类型的差异定位在求善与求真差异上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为我们理解中西史学提供了合乎情理且论据充分的认知框架。
无疑,将理性分解为历史理性、逻辑理性、道德理性和自然理性,并界定它们各自的内涵,分析探讨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更有利于我们精确和细致地考察研究对象之间的类型差异。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以我们现时代具有的逻辑理性为前提展开的研究,由于其意图在于认识不同历史情境中事物的变与常,因而它又在史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中贯彻了历史理性思维。对于刘家和而言,历史理性、逻辑理性之间如何融贯,以及它们与道德理性、自然理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乃是当今史学理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现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跨文化交流的核心问题。我们在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中进行的每一个个案分析,都可以以这样的视角加以解析,并使得我们可以从研究对象的实际与我们现实的实际之间存在的“古今之变”中,领悟历史的真谛。[71]
在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进程中,海外学者的介入不算晚。当年杜维运、汪荣祖所要纠正的那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史学的误解,已经对这种介入的资料有一番说明。如今,朱政惠更有长文《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72] 令我们得以概览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史学的关注。然而就更为专门也足够深入的中西史学理论比较而言,海外学者涉足浅淡的情形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转机,甚至呈现出一股小小的热潮。这多有赖《历史与理论》杂志的推动。
1994年,葛朗特·哈代在《一位古代中国史家对现代西方理论能有所贡献吗?——论司马迁的多重叙事》文中表明,他写作此文,或者说要进行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的意图在于,或许借鉴中国,可以为那些想摆脱西方传统历史写作和思维模式的西方学者开拓出新的道路。[73] 哈代在路易斯·明克和海登·怀特的叙事理论背景下思考中国史学,他将司马迁的本纪、世家、列传、表、书视为五种视角不同的叙事形式;他认为,《史记》给西方读者最初的冲击往往是:其历史记述没有统一的叙事表达(narratire voice)、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融贯性和可追踪性、常常不在一个单一的叙事中记述事件、记述前后也经常不一致。[74] 但这些令西方学者感觉怪异的地方,尤其是不一致的多重叙事,却是可能给传统西方历史写作带来新思维的源泉。哈代借助于威廉·福克纳和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运用多重表达(multiple voice)的笔法来类比司马迁的历史写作。他以《史记》中对于魏豹的多重表达为例证认为,司马迁的多重叙事体现出一种对于人物与事件的更为情境化的理解模式,它不追求传统西方意识上的那种客观性。这与明克与怀特所倡导的多重叙事理论近似。于是,哈代便为叙事理论在未来西方史学中运用的可能性求得一个来自中国的实践例证。此外,《史记》之“真”不像西方学者那样是力求“客观”,恰恰是因为司马迁接受了儒家春秋笔法,他对史实的准确性与叙事的一致性方面的要求并不是西方传统史学理论能够解释的,这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历史是一种道德评述,过去的事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加以阐释并且没有最终定论,还有就是许多事情未知可存疑不论。
哈代借《史记》中的史学理论思想来为西方史学的后现代主义动向提供佐证,这与我们在20世纪初以介绍西方史学引导中国“新史学”意图是一致的。以历史主义为思想基石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赋予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在历史写作中合法的地位,它隐约和刘家和所阐述的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理性传统有暗合之处,但这种理论的意义恰恰需要在实践中证明。哈代以司马迁的文本及其阐释充当证明,旨在加速后现代主义思想引导的史学实践,以一种传统的中国历史思维来丰富当代西方历史思维,以促成进一步的史学变革,而这种变革的方向对于全球跨文化交流成为现实的情境而言,很有可能就是朝向构成一种超越中学、西学的历史新思维。
在哈代以后,我们注意到有更多的西方史家与东方史家[75] 一道,都希望通过认识和比较不同类型的中西印(度)历史思维,追求并构成当代历史研究的新思维。这是一种超越中西传统史学思维之局限的新思维,也是在跨文化交流之中才可能形成和具有实践可能性的新思维。在《历史与理论》之后十余年中呈现的两组与中国史学相关的专题文章中,[76] 我们更能够感受东方和西方学者的这种共同愿景。德国历史哲学家耶尔恩·吕森是其中主要代表。
同在1996年,吕森像刘家和一样,将对于比较理论的反思当作深入讨论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的前奏。如果说刘家和探讨的是历史比较何以可能的问题,吕森则要回答历史认识过程中的哪些内容可以纳入比较之中。
在《跨文化比较历史学的若干理论分析》中,吕森尝试为跨文化比较历史学提供一种理论的基础,以此避免在比较研究中,来自不同文化的学者赋予各自文化传统中的历史思维一种优先性。吕森认为:“通过回忆、解释、表现过去,各民族理解了他们现在的生活,并形成了对他们自己及其世界的未来的看法。在这种基本的和人类学的普遍的意义上,‘历史’是某种文化对于过去的解释性回忆,它成了一种为现在的群体定向的方式。在当下为了文化定向而理解过去是一种基本的和基础的过程,说明该过程的理论是跨文化比较的起点。”[77] 这是吕森历史哲学关注的最根本的问题,正是在当下为了文化定向而理解过去的过程中,各文化促成了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产生,也藉此通过历史叙述令过去生成了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又有许多要素是不同文化共同具有的,我们可以比较这同中之异,如在共时性上可以比较的要素有:有关历史叙述的文化实践类型,历史感知或意义的类型,历史意识的状况,历史意识的内在策略与运作,历史感知的种种传统,历史学的表现、媒介、种类及其形式,历史定向的不同功能;在历时性上可以比较的要素则与历史中的种种变化相关,如不同文化处理过去的内在合理化过程,历史认同的形成过程等。
吕森试图提出一种历史意义生成的普遍性理论充当历史比较的前提,尽管这种做法看起来是要抓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位理想主义者的努力是有价值的。吕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因为,在逻辑上这一不可为之事在现实实践之中却是必需的。假定并追求一种跨文化的普遍意义仍然是我们的理想,它同时是我们研究的起点和终点,没有它,我们就丧失了赋予现实以意义的根源。这种类似于康德认识论转折中的对于理论作为认识世界之必要前提的看法,为吕森及其同行带来了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的丰富题材。例如,黄俊杰就以历史之意义生成的方式,讨论史学在构建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生活哲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传统历史思维是一种道德思维,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带有隐喻性质的类比性思维(analogical thinking),它常以部分代表整体(pars pro toto),并具有融贯性;二是具体性思维。中国与西方遵循的是不同的意义生成模式。[78] 吕森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中国和西方的传统历史思维均有着同样的逻辑,即范例式的意义生成逻辑(the logic of exemplary sense-generation)。倒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这种范例式的意义生成逻辑开始转变成发生学式的意义生成逻辑。[79] 穆启乐在与黄俊杰的讨论中,就以吕森所言历史思维和历史编纂所提供的文化定向能力,对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进行了比较;他也进一步将吕森在“范例式意义生成”中的范例分解成“作为例子(case/instance)的范例”和“作为典范(model/paragon)的范例”,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从后者,而古代希腊从前者。[80]
自晚清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本文蜻蜓点水式的描述一定不足以令读者概览全貌。这百余年的历史也是中西文化交流最为炽烈的历史,尽管这样的印象目前更多是以中国学者的感受而言。相信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力的不断强大,有关中西比较的研究才会表现出更多旨在超越中西之特殊性的普遍追求,但指向未来共同性的任何研究,都不得不立足于对历史之差异的尊重,这便是历史比较研究的依据所在。
致谢:文章修订过程中,得到课题组刘家和先生、张越教授、彭刚教授不吝赐教,在此特表感谢。
注释:
[1] Axel Schneider and Susanne Weigelin- Schwiedrzik ed.,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History and Theory, Theme Issue 35, 1996;Jrn Rüsen ed.,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ical Thinking”,in History and Theory, Vol. 46,2007, No.2.
[2] 参见张越的《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开展与深化》、李勇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回顾》,两文均载瞿林东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6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 参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34—282页。
[4] 参见刘家和:《论通史》,《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3—10页。
[5][6]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五种》,台北:里仁书局,1982年,第10、3页。
[7][8][9][10][1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五种》,第12—13、10、75、79、184页。
[12] 参见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6、77页。
[13][14] 参见李大钊:《史学概论》,见瞿林东编:《史学要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73、296页。
[15] 在历史认识论上,李大钊的认知可以说达到了20世纪初中国史学的高峰,他对于历史及历史事实随着理解之不同而变化的看法,也要远远超越他的同时代人。不过,李大钊的这类观点,多直接来源于他对西方史学理论的阅读和理解,中国史学更多为他提供的是反面的例子。李大钊超越同时代多数历史学家历史认识水平的这一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证明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相对于那时普遍流行的实证主义史学观之优越性。
[16] 参见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见《胡适文存》三集卷二,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第187—206页。
[17] 参见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见《胡适文存》二集卷一,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第1—29页。
[18] 胡适:《信心与反省》,见《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81页。
[19] 参见胡适:《校勘学方法论——序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见《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第135页。
[20][21] 参见何炳松:《历史研究法》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3、3—4页。
[22] 何炳松:《历史研究法》序,第6页。
[23] 李思纯:《〈史学原论〉译者弁言》,见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史学原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译者弁言第2页。
[24] 柳诒徵:《国史要义》,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第2页。
[25] 柳曾符、柳定生编:《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3页。
[26] 参见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灵乌的历史哲学》、《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见《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如余英时所言,两文在收入文集时,均有所修正。本文以此版本为准。另Collingwood除引文中仍袭用余英时译“柯灵乌”外,其它处均用目前通行译名“柯林武德”。
[27][28][29] 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灵乌的历史哲学》,见《历史与思想》,第236、244—245、223页。
[30][31] 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介绍柯灵乌的历史哲学》,见《历史与思想》,第243、245页。
[32][33] 余英时:《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见《历史与思想》,第178—179、183页。
[34][35] 余英时:《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见《历史与思想》,第203、206页。
[36] 参见杜维运:《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
[37] 参见杜维运:《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第10—49页。
[38][39] 参见杜维运:《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第221—266、225页。
[40] 参见杜维运:《中西古代史学比较》,第31—54页。
[41] 杜维运:《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之“原序”,第7页。
[42] 余英时:《一个人文主义的历史观》,第246页。
[43] 杜维运:《史传通说》序,见汪荣祖:《史传通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vi页。
[44] 汪荣祖:《史传通说》,第11页。
[45] 汪荣祖:《史传通说》,第38页。
[46] 亦用古巴比伦之例,但极少,在此忽略。
[47] 参见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48] 参见朱本源:《“〈诗〉亡然后〈春秋〉作”论》,《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2、3期;《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3、4期;《孔子历史哲学发微》,《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1、2期。
[49] 朱本源:《“(诗)亡然后(春秋)作”论》,《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第49页。
[50][51] 朱本源:《“〈诗〉亡然后〈春秋〉作”论》续,《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第59、151页。
[52][53] 朱本源:《孔子历史哲学发微》续,《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第24、26—27页。
[54] 朱本源:《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第37页。
[55][56] 何兆武:《所谓中学与西学》,见《何兆武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26、29页。
[57][58] 何兆武:《中国传统思想与近代科学》,见《何兆武学术文化随笔》,第93、98页。
[59] 参见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思考》,《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历史学两重性片论》,《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历史两重性片论》,《学术研究》1998年第2期;《对历史学的反思》,《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60] 刘家和:《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
[61] 刘家和:《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62]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3] R. G. Collingwood,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p.357.
[64][65][66] 刘家和:《史学中的求真与致用问题》,《学术月刊》1997年第1期,第113、115、117页。
[6
中国历史上奇闻怪事的故事
7] 参见刘家和:《论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68][69] 刘家和:《论通史》,《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3—10、6页。
[70] 参见刘家和:《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
[71] 在以下三文中,作者进一步从个案分析中不断证实这种理论假设。这三篇文章是:刘家和、李景明、蒋重跃:《论何休〈公羊解诂〉的历史哲学》,《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刘家和:《从“三代”反思看历史意识的觉醒》,《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1期;蒋重跃、刘家和:《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学术研究》2007年第4期。尤其在《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之中,作者在总结孔、孟、荀有关“变”与“常”、“天”与“人”、“古”与“今”之中的历史性思想之时,还分析了“性”与“习”作为历史之常与变之根本原因的问题,从而给予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一种贯穿着历史理性的阐释。
[72] 参见朱政惠:《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史林》2006年第4期。
[73][74] Grant Hardy, Can an Ancient Chinese Historian Contribute to Modern Western Theory?The Multiple Narratives of Ssu-Ma Ch’ien, in Hisotry and Theory, Vol. 33 February, 1994, pp. 20-38,23-24.
[75] 除中国史家之外,日本史家佐滕正幸,印度史家Ranjan Ghosh也积极投入其中。
[76] 1996年,《历史与理论》杂志请施耐德等组织了“比较视角中的中国史学”专栏,2007年,该杂志请耶尔恩·吕森组织了“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思维”专栏。
[77] Jrn Rüsen, Som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Intercultural Comparative Historiography, pp.8-9. 中译文可见陈新译:《跨文化比较历史学的若干理论分析》,见瞿林东主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4—2005年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8] Chun-Chieh Huang, The Defining Character of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in History and Theory, Vol.46, No.2 Ma
中国历史故事己亥建储
y, 2007,pp.180-188.
[79] Jrn Rüsen, Crossing Cultural Borders: How to Understand Historical Tinking in China and the West, in History and Theory,Vol.46, No.2 May, 2007, pp.189-193.
[80] F.-H.Mutschler, Sima Qian and His Western Colleagues: On Possible Categories of Description, in History and Theory, Vol.46, No.2 May, 2007, pp.194-200.^
原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京]2010年6期,转自史学研究网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22/550748.html
以上是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