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明孝宗逝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弘治皇帝-明孝宗逝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明孝宗逝世
明孝宗朱祐樘(chēng)(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宪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8日
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死后葬于泰陵谥号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孝宗去世后传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他的童年生活却非常不幸。他的母亲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带到皇宫。纪氏端庄、聪慧,被选送内书堂学习,然后被派充内藏看护皇家典籍。宪宗朱见深一次到内藏室,问纪氏情况,纪氏不卑不亢回答的让宪宗很满意,宪宗便临幸纪氏,纪氏就此怀孕。
当时宫中最受宠的是年长宪宗17岁的万贵妃,她恃宠而骄,为所欲为。将所有妃嫔视为眼中钉,生怕别人争宠。万贵妃得知宫女被临幸并有了身孕便命人带着堕胎的药给纪氏吃,结果派去的人很好心的只让她吃了一点点,没有堕胎,不过孝宗先天体质较差很可能跟这些有关。
虽然万氏恃宠而骄霸占后宫,但很多好心的宫女和太监们照料着可怜的
太监张敏一次为宪宗梳头,宪宗看到自己的白发不禁叹道:“老将至矣,无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朱见深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说出了真情。朱见深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喜出望外,立刻派人去接儿子。纪氏搂抱着亲生骨肉,泣不成声,嘱咐朱祐樘道:“我儿一走,我就活不成了。你看见穿着黄袍子,长着胡须的人,那就是你父亲。”然后给儿子换上小红袍,长久目送着他坐上小轿子,去认自己的生父。
朱祐樘这时已长到六岁,由于长期幽禁,一直没有剪过胎发,长长的头发披散到地面上。当朱见深第一次见到自已瘦弱的儿子时,不由得泪流满面,连忙抱起他,让他坐在自己膝上,亲切地抚摸,久久地凝视,连声说道:“这是朕的儿子,长得真像朕。” 第二年,朱祐樘被册立为太子,接着纪氏暴亡,太监
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朱祐樘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官内,这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但是,朱祐樘的太子之位并没有因此而稳定下来。
有一次,万贵妃请朱祐樘去吃饭,周太后叮嘱道:“你去之后,千万不要吃东西。”因此他赴宴时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当宫人捧上汤羹时,年幼的朱祐樘想:完了,这句没教过啊!他想了一会儿,说:“我怕有毒!”万贵妃既惊又怒,一举昏倒,昏迷前嚷道:“这孩子才几岁就如此,将来还不要吃了我!”
此后,万贵妃一改对朱见深后宫生活的控制,让他去临幸后宫的妃子,妃嫔们有孕也能顺利出生,许多妃子都生下了皇子,皇子渐渐多起来。于是万氏就天天在朱见深耳边说太子如何不好,让他改立其他皇子。朱见深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便有了更换太子之意,并马上着手准备,虽然众大臣极力反对,据理力争,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朱见深换太子的决心。
这一次是老天帮了朱祐樘,正当宫中为改易太子的事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泰山地区发生地震,当时的泰山是皇太子的象征,奇异的天象一出,群臣立刻上奏“上天已经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笃信佛教的朱见深这次服软了,心中很是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朱祐樘的地位这才得以稳定下来。
也许是这种多难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增长了他的才干,锻炼了他的意志,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早熟。据说,丧母时的朱祐樘虽然仅有六岁,但却“哀慕如成人”。史学家们认为,明孝宗朱祐樘“恭仁俭朴,虚心纳谏”,而绝少“千金之
文华殿圣贤之君朱祐樘被立为太子后,朱见深非常注重对他的培养教育。九岁时,他开始“出阁讲学”,接受比较严格的教育。讲读在文华后殿进行,对他进行教育的老师都是当时的学养深厚之士,如彭华、刘健、程敏政等人。从九岁出阁讲学到十八岁即位,朱祐樘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规的九年教育。
除此之外,朱祐樘在宫中也曾接受过很多人的教育,据说当时的宫中太监覃吉对他的影响很大。九岁时,覃吉曾每天给他口授朱熹的《四书章句》。对此,《明史》中给予了很高的评
《明史》中曾收录过他的诗集五卷,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钱谦益在自己编写的《列朝诗集》中也曾收录了他的一首《静中吟》:“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周家八百延光祚,社稷安危在得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帝驾崩,太子朱祐樘即位,为明孝宗,又称弘治皇帝,是明朝一位开明皇帝。即位后的孝宗追谥生母淑妃为孝穆皇太后,并将其坟茔迁至茂陵与父皇合葬,另立奉慈殿祭祀。
不久,有太监在桂林查找到太后的留迹。原来当年李唐妹被官兵掳押进京时,曾路经城西牯牛山下古茶庵(今东安路)歇宿,在山下的清泉水池梳洗。朱祐樘闻奏,便下旨将古茶庵改名圣母寺,此泉池命名为圣母池,并责成官府精工修建,并派使臣到桂岭修建了太后的先人茔,又在桂林市建宗庙纪念自己的瑶族母亲。
圣母池口上沿井栏为八面石雕,图饰吉祥瑞兽,曾有俗名“八卦井”,又因事出皇太后,池的建筑似池似井,建筑出奇,留下了种种神秘。该池呈井状,口径达2. 30米,深7.3米,上下六层,全为条石叠砌,自上而下,分为八面。池腹稍敞,现在井底的水是污水,根本无法饮用,井壁与常井之壁大异。
在位期间,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整顿吏治:凡是宪宗亲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于是吏部尚书万安、礼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继晓等,或杀、或贬,逐出京师;获罪较轻的或贬官放逐、或流放边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同时,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应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称颂,人称弘治中兴。
孝宗在内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孝宗在位18年间,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他重用李东阳,谢迁,刘建等名臣,其三人内阁知名度仅次于朱棣时期的三杨内阁。但孝宗疏于武备,在军事上无所建树,对于北部边患没有采取什么强有力的措施。
明孝宗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伟大的皇帝!因为他不但是明朝的中兴明君,采取种种措施减轻老百姓的徭役赋税,把本已经衰败的明朝再度复兴起来,而且还是中国历史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因为母亲的悲惨遭遇让他深感皇帝拥有三宫六院的危害,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不封贵妃、美人,过着平常百姓几乎一样的夫妻生活,作为一个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这真的是非同一般。
由于先天体弱,孝宗于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1505年6月8日)卒于乾清宫,年36岁。尊谥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北京昌平泰陵。孝宗死后,“深山穷谷,闻之无不哀痛”,“哭声震野”。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hina/mcls/8875.html
以上是关于弘治皇帝-明孝宗逝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弘治皇帝-明孝宗逝世;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9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