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敦煌文书中所见的乞巧节习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七夕节-敦煌文书中所见的乞巧节习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敦煌文书中所见的乞巧节习俗
七夕节-敦煌文书中所见的乞巧节习俗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又称作七夕节、女儿节。分隔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于每年这一天晚上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千古流传,家喻户晓。敦煌文书《大唐新定吉凶书仪一部》(编号S.6537):“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以此日会于河汉之间。”其实,牛郎、织女本是星宿之名,牛郎星为天鹰座α星,织女星为天琴座α星,二星隔银河相望,在七月夜空中显得分外明亮夺目,每每引起人们的浮想遐思,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考之史籍,早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即吟咏此二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更是以其真挚的情感、平直生动的语言,牵动了人们的几多情思,寄托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乞巧节风俗约自秦代成形,迨及唐宋其风更甚。
卷帙浩繁的敦煌文书中留下了不少有关乞巧节习俗的记载,显现了唐宋时期丰富多彩的乞巧民俗活动盛况,弥足珍贵。其主要节日习俗有:
1.庭院设供。每逢乞巧来临,人们都要将庭院洒扫干净,院中张挂锦彩,陈设香案,献供花
含有大量中国历史故事的游戏
果饮食。唐代陈鸿《长恨歌传》:“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花,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间尤尚之。”《文苑英华》卷794附《丽情集》:“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缯绮,树瓜花,陈饮食,焚香于庭,谓之乞巧。三拜毕,缕针于月,衽线于裳。”敦煌《七夕乞巧诗》(编号S.2104)中一首:“七月佳人喜夜情(晴),各
中国历史故事演讲稿简短
将花果到中庭。为求织女专心座(坐),七巧楼前直到明。”
2.穿针乞巧。早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即记此俗:“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天宝遗事》:七夕“妃嫔各执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敦
中国历史故事20个世纪
煌《杂抄一卷》(P.2721):“七月七日何谓?看牵牛织女,女人穿针乞巧。”《七夕乞巧诗》中另一首:“乞巧望天河,双双并绮罗,不犹(忧)针眼小,只要月明多。”七夕之夜,妇女们对着新月穿针,展示技艺,乞巧求福,顺利穿过者为得巧。当然所穿之针并非通常的缝纫用针,而是专门制作的多孔之针,或用名贵的金、银、鍮石(黄铜)等材料制成。魏晋以前多为五孔针和七孔针,盛唐以来皆用九孔针。有些人家还专设针楼,或曰乞巧楼、七巧楼,庭院中设乞巧台,专供穿针乞巧之用。《时文规范》(S.2832):“七月七日,属以蝉方噪树,鹊正填河,牵牛渡银汉之辰,织女上针楼之夜。”上引S.6537文书“节候赏物”一节记载:“七月七日赏金针、织女台、巧果花、炉饼。” 织女台即乞巧台。
3.拜月祈愿。七夕之夜,人们均可在月下祀拜祈愿。相传是夜牛郎、织女银河相会时天门开启,于此时祈愿是最为灵验的。七夕祈愿最有名的例子应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事。《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仅皇室如此,民间七夕祈愿亦盛,人们所祈之愿当然并不限于爱情,凡与切身利益相关者均可拜求。敦煌《云谣杂曲子共三十首》(P.2838)中专有一首《拜新月》:“况当秋景,蓂叶初敷卉,向登新楼上,仰望蟾色光迟回,愿玉兔影媚明镜匣,参差斜坠橙波美。犹怯怕衔半钩耳,万家向月下,祝告深深跪……”秋日蓂叶初敷、半钩新月之时,正是七夕之夜,千家万户仰望蟾色,跪拜新月,祈求未来的美好。
4.求赐良缘。未婚男女每逢七夕总要设案祈祷,乞求天赐良缘。《五更转》(S.1497)通篇以诗文的形式,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描述了七夕之夜唐代少女盼望与牛郎相会的心境。诗云:“每年七月七,此时受夫日。在处敷尘结交伴,献供数千般。今晨连天暮,一心待织女。忽若今夜降凡间,乞取一教言。”在七夕“受夫”之夜,首先希望织女出现,能给以教诲,而萦绕在少女心头的是与牛郎的会晤。看着流星不时地划过夜空,总能激起少女们怦然心动,“奔逐向前迎”,以为真的是牛郎降临了,可总是一次次落空,“不知牵牛在哪边,望作眼睛穿”。在焦灼不安的等待中,从一更天一直等到五更天,“哪边见牵牛?看看东方动,来把秦筝弄”。在东方欲晓时分,只好借助秦筝来倾诉自己的满腔幽怨。“看看到来秋”,期盼着来年今夕能如愿以偿。少女心中盼牛郎,儿郎所求的自然是像织女这样的女子,故而后世又将七月七日称作“情人节”。
5.宴饮赋诗。除牛郎织女相会外,七月七日还是魁星老爷的生日。魁星俗称文曲星,主文章、文运,尤为读书人景仰崇拜。为之七夕之夜读书人还要祈拜魁星,其中宴饮赋诗为不可或缺的内容。节日赋诗,既可娱乐身心、沟通感情,又可展示才华、切磋交流,遂成风气。《全唐诗》中即辑录大量文人的七夕诗作,如唐高宗时陆敬、沈叔安、何仲宣等就曾应制各作《七夕赋咏成篇》,唐高宗本人亦有《七夕宴悬圃二首》。上引《七夕乞巧诗》即是敦煌七夕宴饮仪式上的一组赋诗,该件文书的序言中即说得清楚:“是千门求富之辰,乃巧女七夕之夜。辄奉诸贤,宁无谁思,遂述七言。”当夜“诸贤”在座,一起饮酒赋诗,共度良宵,情趣盎然。
上述习俗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如今天甘肃的一些地方,仍流行着七夕之夜设香案、陈瓜果、拜织女、即兴作诗,以及“迎巧”、“占影测巧”、“送巧”、供奉纸糊的“巧娘娘”等活动。
乞巧溯源
农历七月七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喜蛛乞巧,漂针乞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乞巧用的针有双孔、五孔、七孔、九孔各种。七夕晚上,姑娘们在月光下穿针,谁先穿过,谁就能“得巧”。乞巧节还有拜月、七姐会、储水、庙会、晒物、听悄悄话、沐浴等活动,因各地习惯不同而相异
中国历史故事儿童合集
。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乞巧的习俗大约在汉代就有了,后来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古代文献中有关乞巧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牛郎星、织女星在文献中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直到曹魏之际才渐渐将牵牛织女星人格化,并逐渐增加内容,使得故事日益丰满。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见于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梁朝七夕乞巧的风气特盛,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将乞巧与牛郎织女相会结合到一起:“常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借天帝钱下礼,久不还,被驱在营室中。天河之东有织女,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惟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李并成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22/550531.html
以上是关于七夕节-敦煌文书中所见的乞巧节习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七夕节-敦煌文书中所见的乞巧节习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