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隋唐宋元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隋唐宋元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隋唐宋元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 引浊放淤
我国北方不少河流的含沙量很高,它们多发源或流经于黄土高原。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极易遭到水流的侵蚀和分割,暴雨时期
梅兰芳和中国历史故事
,大量泥沙被冲人河流之中。如著名的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的泥沙流向下游,黄河陕县段河水终年平均含沙量达37.7公斤/立方米,平均每年有16亿吨泥沙被送往下游,海河也是一条多沙的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区的永定河、漳河和滹沱河。此外,黄土区的一些山谷水含沙量也相当高。
我国古代人民在开发北方多沙河流水利时,注意同时用水和用沙,水沙并重。黄河、海河流域兴修的灌渠,自先秦以来都是“且溉且粪”,用水灌溉,用泥沙施肥和改良土壤。一些地区不仅用浑水淤灌,还开发以用泥沙为主的农田放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简单
淤,到北宋熙宁期间在当时政治形势的推动下,发展成空前规模的放淤主潮,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技术经验。这种开发利用多沙河流的水土资源,变洪害为洪福,用淤泥造田的技术,在世界水利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第一节 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
一、北宋熙宁以前的引浊放淤
放淤,又称淤田及引洪漫地,是将多泥沙的洪流,引入低洼荒地和瘠薄盐碱地使泥沙沉积、淤填的一种水利技术,兼有造田、肥田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人工放淤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先秦时陕西富平赵老峪已实行引洪漫地了,距今2300年。万历《富平县志·水利》记载,自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后,奖励耕战,水利工程渐有兴修,赵老峪引洪漫地即大致开始施行,经过多年漫淤,把原来“地土高燥”的穷乡僻壤,变成“土润而腴”的肥沃良田。到公元前230年,秦灭楚之后,秦始皇把赵老峪洪漫地赐给有功的大将王翦,“流曲大川为方百里,秦王翦美田千顷之地”。据调查,赵老峪洪漫区最初主要在顺阳河下游的流曲、美原一带,元、明时移向西北上游地区,规模更大。现在洪漫的方法是将赵老峪河床作为洪漫总于渠,旁分支渠24条,引洪口计37个,在各引水口前修筑有砂石导洪堤。田间工程主要是筑埂修埝,田块大小不等,一般认为十亩一块较好。洪水引入田块后,让洪水落淤。每年平均漫水深度0.3米,平均落淤厚度0.06米[1]。另外陕西的定边八里河、礼泉赵镇等也是古老的引洪漫区。
早期利用河淤在《管子·轻重乙》中有反映,称“河淤诸侯,亩钟之国”。应指战国时诸侯国利用河水淤灌和放淤,土地变得肥沃的现象。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辨土》说:“下田则尽其汙。”下田应指低而瘠薄的田地,“汙”指积水、浑水。此句既有低田要尽量将积水排除之意,还有努力进行放淤,“以洼为突”,改良土壤之意,这是另一种“尽其汙”的方法。又《吕氏春秋·乐成》记载魏襄王时史起在邺地引漳灌溉事,“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稻粱”。在盐碱严重的低地种稻,也会采用放淤和淤灌的措施。
战国后期,秦国在关中平原修建了引泾灌溉工程郑国渠。《汉书·沟洫志》称:“渠成而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钟。”唐代颜师古注释说:“注,引也。阏,读与淤同。填阏,谓壅泥也。言引淤浊之水灌咸卤之田,更令肥美,故一亩之收至六斛四斗。”亦进行了放淤改良盐碱地的工作。
汉代武帝时穿渠引汾水和黄河淤溉皮氏(今山西河津县西)、汾阴(今万荣县西南)、蒲坂(今永济县西南)地区的“河壖弃地”,改茭牧地为农田五千顷(《汉书·沟洫志》)。这河壩地实为低下地,所以要进行改土,当时兴修渠道主要是引洪漫滩淤田。
唐代,实行引汴水放淤有较大发展。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记载“熙宁中,初行淤田法”时,他“出使至宿州,得一石碑,乃唐人凿六陡门,发汴水以淤下泽,民获其利,刻石以颂刺史之功。则淤田之法,其来盖久矣”。下泽即沼泽地,通过放淤,淤高了地面,改良了土质,民众大为获利。汴渠两岸开斗门淤灌农田的记载,在白居易《白氏长庆集·(甲乙)判》中也有反映。文中说:“转运使以汴河水浅,运船不通,请筑塞两岸斗门。节度使以当军营田,悉在河次,若斗门筑塞,无以供军。”为此成为一件需要判决的事情。
北宋真宗时期,知应天府(治今河南商丘南)李防“凿府西障口为斗门,泄汴水淤旁田数百亩,民甚利之”[2]。这发生在熙宁变法前六七十年,可见唐宋时引洪水淤田是常采用的方法。
山西省中部分布有一系列的断陷盆地,汾河从中穿过。中部断陷盆地的东西两侧,均为黄土山地丘陵。众多的山地和黄土高原切割后形成纵横交错的沟壑,大雨时期从山地中流出的川谷水含沙量皆很高。山西古代人民有利用川谷水放淤,变害为利的传统,发展到北宋时,已积累了较完整的经验,在不少地方进行大面积的放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七载程师孟言:“臣昔提点河东刑狱兼河渠事,本路多土山高下,旁有川谷,每春夏大雨,众水合流,浊如黄河矾山水,俗谓之天河水,可以淤田,绛州正乎县(今山西新绛县)南董村旁有马壁谷水,劝诱民得钱八百缗,买地开渠,淤浚田五百余顷,其余州县有天河水及泉源处,亦开渠筑堰(淤灌),皆成沃壤。凡土州二十六县,共兴修田四千二百余顷,并修复旧田五千八百余顷,计万八千余顷。嘉祐五年毕功,攒成《水利图经》二卷,付州县遵行。”通过开渠筑堰,汛期引多泥沙的川谷水漫地,在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河东新旧淤田达180万亩之多。这些放淤的技术经验为熙宁时大规模淤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熙宁变法与北方大规模放淤高潮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当时国家的经济处于人不敷出的困境。土地大量兼并,“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户)所占”。农民在沉重的赋税、徭役及自然灾害的威胁之下,大量逃亡,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尤以北方地区为甚。而宋政府又养着庞大的冗官和冗兵,每年还要向辽和西夏缴纳数目可观的“岁币”。为了缓和矛盾,发展生产,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于是在熙宁期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其内容主要是“理财整军”。理财的当务之急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修其水土之利”。通过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直接增加国家财富。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十一月十三日,北宋政府颁布了《农田水利条约》,自是“四方争言水利”[3]。农田水利建设形成热潮,特别是北方的放淤活动规模空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北宋前期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一直不景气。河北平原北面与契丹接壤,战备重于生产,丁壮半数服兵役和劳役,土地被监牧所占畜养战马。加上河道失修,洪水泛滥于中原大地,造成大片的盐碱荒地。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太常博士陈靖说:“今京畿周环二十三州,幅员数千里,地之垦者十才二三,税之人者,又十无五六。”[4]之后虽多次劝民垦种,但“汝、颍、陈、蔡、许、涫之间,平田万里,农夫逃散,不生五谷,荆棘布野”[5]。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监察御史何郯言:“河北一路,除沧、滨出盐外,其深、冀、邢、沼等十数州,地多碱卤,不可耕殖,民惟以煮小盐为业,衣食赋税皆出于此。”[6]北方生产呈现一片衰退的景象,政府给养仰赖东南漕运。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农田水利条约》的鼓励下,熙宁二年十一月十五月日侯叔献言:“汴河岁漕东南六百万斛,浮江溯淮更数千里……夫以数百万之众而仰给东南千里之外,此未为策之得也。臣伏思之,汴河两岸沃壤千里j而夹河之间多有牧马地及公私废田,略计二万余顷,计马而牧不过用地之半,则是万有余顷常为不耕之地,此遗利之最大者也。观其地势利于行水,最宜稻田,欲望于汴河南岸稍置斗门,泄其余水,分为支渠及引京、索河并二十六陂水以灌之,则环畿甸间岁可以得谷数百万以给兵食,此减漕省卒富国强兵之术也。”[7]这一意见被朝廷采纳,他和杨汲被任为提举开封府界常平等事,引汴水灌溉和放淤。于是大规模放淤活动就此拉开帷幕。这一活动由政府组织进行,集思广益,能较充分地调动人力,使原来存在于民间的放淤技术,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发展。
三、熙宁期间大放淤的开展和分布
熙宁二年十二月在侯叔献主持下,放淤活动首先在祥符(今开封市)、中牟地区进行。翌年八月,经王安石的推荐,神宗任命侯叔献、杨汲“并权都水监丞,提举沿汴淤田”[8],给以水利专职之权。嗣后,又先后设置“沿汴淤田司”、“都大提举淤田司”等专职机构,领导淤田事务。熙宁期间放淤的范围很大,主要有河南的开封、中牟、荥泽、阳武、睢阳(今商丘南)、陈留、酸枣(今延津西)、雍丘(今杞县)、澶州(今濮阳);河北的沧州、泊州(今永年)、保州(今保定)、深州(今深县南)、永静军(今东光)、静安军(今深县南)、冀州(今冀县)、瀛州(今河间);河东的河中府(今永济西)、解州(今运城西南)、绛州(今新绛);陕西的同州(今大荔)及朝邑县(今大荔东)等地区。放淤的水源主要有黄河、汴河、漳河、洺河、沈苑河、滹沱河、胡卢河等含沙量多的河流及一些浑浊的山川水。见下页图3-4-1-1。
历史-隋唐宋元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河南地区主要引汴水淤田。汴水是联结黄河和淮河的运河,其时从河阴县(今郑州市西北)引黄河水,经开封历陈留、雍丘(今杞县)、襄邑(今睢县)、宋城(今商丘)、下邑(今夏邑)、永城、宿州、灵璧、虹县(今泗县),在青阳
镇(今泗洪)东南人淮河。其水流的混浊程度和黄河差不多。由于汴河以黄河为原,河床易淤高。熙宁年间,开封以东,下至雍丘、襄邑,汴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9],使得地上河引水淤田尤为方便。熙宁时为迅速改变京城开封周围地区荒芜的景况,对引汴水淤田不遗余力。放淤工作以引汴水放淤起始最早,熙宁二年十二月即开始了(修工程为
中国历史上的才女都有哪些故事
放淤作准备);历时最长,延续到熙宁十年,直到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六月才撤销沿汴淤田司,中止引汴放淤①。甚至连重要的漕运也可让步。如熙宁六年夏,侯叔献引汴水淤开封府界闲田,水数放之后,几乎绝流,运舟搁浅,也未追究责任[10]。熙宁八年四月,管辖京东淤田的李孝宽建议:“矾山涨水甚浊,乞开四斗门,引以淤田,权罢漕运再旬。”[11]此建议被批准实施,可见对引汴淤田的重视程度。其时引汴淤田规模很大。如熙宁三年二月中牟县曹村建水一座,可淤民田千余顷[12]。熙宁六年,因放淤后,开封以西许多“瘠土皆为良田”[13],神宗赏赐侯叔献、杨汲淤田各10顷,以嘉奖他们主持“淤田之劳”。熙宁七年,开封府淤田5600余顷。熙宁八年张景温言:“陈留等八县咸地,可引黄、汴河水淤溉。”下诏第二年差夫兴役。熙宁十年六月,权领都水淤田程师孟、都水监丞耿琬,“引河水淤京东、西沿汴田九千余顷”。七月,“前权提点开封府界刘淑奏淤田八千七百余顷”。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二月,都大提举淤田司言:“京东,西淤官私瘠地五千八百余顷。”[14]
河北地区所引淤田的水源较多,有黄河、漳河、滹沱河、胡卢河等。主要有程防负责淤田,规模也很大。据《宋史·河渠志五》记载,熙宁五年闰七月,“程防奏引漳、洺河淤地,凡二千四百余顷”。熙宁六年八月,程防又请求引水淤漳河旁地,王安石认为有利,同意冬季施工。十二月,王安石派人考察程防在河北放淤的情况,查实后上奏:“得良田万顷,又淤四千余顷。”熙宁七年正月程防言:沧州“引黄河水淤田种稻”,“深州开引滹沱水淤田”。熙宁八年四月深州静安令任迪,请求等来年刈麦后,全放滹沱、胡卢两河,又
中国历史地理的故事
引永静军(今东光县)双陵口黄河水,“淤溉南北岸田二万七千余顷”。这些建议都被批准施行了。
河东地区淤田经验丰富,熙宁期间继续发展。如熙宁八年,知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陆经奏,在辖境“淤官私田约二千余顷”。熙宁九年八月在程师孟的建议下,派遣都水监丞耿琬淤河东路田”[14]。
陕西地区淤田的面积不大,只在同州(治今大荔县)一带引黄河水放淤。
熙宁淤田活动投入的人力、财力不少。如熙宁七年淤田司引河水淤酸枣、阳武县田,“役夫四五十万”,工程规模颇大。据统计,仅从熙宁七年至十年的三年间,淤田司投入放淤的费用达“十五万五千四百余缗”[15]。年平均费用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的3‰[16],同时取得的成就也是很大的。熙宁期间放淤的总体状况见表3-4-1-1。
历史-隋唐宋元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历史-隋唐宋元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注释:
①元丰二年,为改变汴河淤塞迅速的状况,兴建运口改道工程,汴河水源改引含沙量少的洛水,黄河水不再进入汴河.故中止了引汴放淤。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22/550512.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隋唐宋元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隋唐宋元引浊放淤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1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