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中国近代史-评「十年建国」(1928-1937)《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二篇

  • 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历史,国民政府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16 03:33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中国近代史-评「十年建国」(1928-1937)《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二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近代史-评「十年建国」(1928-1937)《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二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评「十年建国」(1928-1937)《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二篇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一度为人民带来希望,但不足十年便是日军全面侵华,南京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严格意义来说,自1928年,北伐完成,中国名义上归于一统,至到1937年全面抗日为止。这段称为「十年建国」的时期,不足十年只有八、九年而已,对于「十年建国」不少西方学者总结为「黄金的十年」(Golden Decade),认为南京政府在各方面都有显着成就,可称之为近代的黄金时代,此说广为台湾史家所接受。又有某些学者,或许是受到政治意识形态所影响,过份强调政府的负面因素,更有甚者视其成就如无物。平情而论,1928-1937的十年内,南京政府的统治,比之民国建立后的16年(1912-1927)或抗战以后至政府迁台的后13年(1937-1949)的纷扰局面,也可说得上是「黄金十年」。然若就其弱点作出分析,则亦有学者指出其所处实为「外强中干」的困境。因此,本文主题乃针对「十年建国」是否可称得上为「黄金的十年」作出分析,并列举当中重要的建设成就及其中一些局限来加以说明。
(一)
就建设方面,我们以或具时代意义,或对日后抗战有重要贡献为准则,分述如下:
一、政治军事方面
就政治建设而言,南京政府在前四年(1928-1931)主要致力于巩固政权,经中原大战(1930)后,中央政府大致压制了地方的军事势力集团,及在各方面亦有所发展。自1912年以来,地方势力割据,政治动荡、战事不断,直至南京国民政府占领北京,在1928年10月3日开始训政,同时实施五权分立制度,又实行地方自治制度,又于1930年废除「道」,改三级制为二级制,但其实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主要目的是巩固蒋介石的统治。
反而,在军事方面倒有显着的成就。除了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外,又扩充了军事教育,并改革海陆空军。更重要是建立了新的征兵制度,1928年拟订了「征兵制实行准备方案」,1933年6月17日公布兵役法,至1936年3月1日付诸实行,行微募并行,到1937年下半年,共征70多万入营[1]。一改清未民初来,非专业的募兵制度,实行专业化,为日后抗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以上为十年建国政治军事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关税自主权,收回外国租界
自第一次中英战争(1840-1842)后,列强加于中国值百抽五的固定关税率,故废除关税限制是国民政府成立以来的目标之一。1928年7月7日全国财政委员会宣布以下的指导原则;已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取代,而尚未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根据法律程序予以废除或重新签定,划定关税、货物出厂的统税(棉花税、面粉税、卷烟税等)、烟酒税、印花税归中央,田赋、营业税、执照税归各省。同年7月24 日,政府成功争取美国率先签订一项平等友好的关税协议,惟必须与其它国家享受之待遇毫无分别,随后德国(8月17日)、比利时(11月22日)、意大利(11月27日)、英国(12月20日)、法国(12月22日)等国相继效法,名义上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同时承认国民政府[2]。1929年日本民政党上台,中日关系有所缓和,1930年5月6 日中日订立关税协议,实行互惠税率,中国承认无担保债款,亦承认西原借款,为中国获得关税自主的代价。
1931年一月起,政府宣布废除厘金,提高海关税则。由1932年起,原存外国银行的海关税款,始集中于中国中央银行。海关行政人员改用华人,盐务人员中洋员亦逐渐裁减。中央政府的年总收入由1929年的3亿2千万银元,增加到1937年的8亿7千万银元,增幅达158%。
在争关税自主之时,国民政府亦成功收回部份外国租界。1926年6月15发表对外宣言,透过外交途径改立不平等条约。在国民政府及王正廷等人努力下,英国分别于1927年2月同意放弃汉口和九江的租界,1929年2月放弃镇江租界,1930年4月放弃威海卫租界,同年9月亦放弃厦门租界,同时美国退回庚子余额赔款作为教育与建设基金。1931年收回了比利时在天津的租界,踏出「外争国权」[3]重要的一步。这些成功的例子一定程度上为1943年英、美自动放弃所有与中国不平等条约,中国收回损失权益奠下基础。
同时,根据1928年10月的协议,意大利、比利时、丹麦、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在原则上同意放弃领事裁判权,但实际上只有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等国,1931年5月政府所颁布管辖在华外人条例則如同空文。[4]
简言之,自晚清以来,中国国势衰颓,对外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南京政府在关税及租界皆取得一定的成效,虽然有限,但比之与鸦片战争后,国力不振,任人渔肉及北洋政府时期签下「21条约」等国耻,算是取得了一点成绩,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以上为十年建国外交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交通、通讯等方面
另外,邮政和电讯上方面亦有所成就。1921年,全国邮政局不足一万,邮路总长40万公里。1935-36年间,邮局增至14,000间,邮路总长584,800里。在军阀期间受到严重损害的电报线得到了恢复,长途电线由1925年的4,000公里增长到1937年的52,200公里。
航空事业方面也有一定的成績。航空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进步意义,是中国当代航运建设的重要里程碑。1930年筹建了中国航空公司,由中美合资,在上海与成都、上海与北平、上海与泉州、四川与昆明之间开通了航线。1931年,中德合资了欧亚航空公司,经营上海至新疆,北平至广州、北平至兰州和西安至成都等四条航线。1933年,由西南各省经营西南航空公司,经营广东至广西,砍广至昆明、福建等航线。此可说是中国航空客运史上的新一页,是民国以来以至抗战时期不可比拟的[5]。
更重要是,南京政府十年期间,共筑新鐡路3,793公里(不包括东三省在内),而1936年王1937年7月的一年半时间中所完成的铁路合共2,030公里,年平均建1,353公里,是1927年至1935年八年半时间中年筑路速度的6.5倍。而过往筑路带有外国势力控制的成份,因此路线分布极不

读中国历史故事创编格律诗

平均,而南京政府则主要针对内地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当中如粤汉、浙赣、同浦路等,尚有苏嘉、沪杭甬、京赣、黄埔等路,均对于日后抗日战争打下了基础,若非如此,东南沿海一旦沦陷,国防、工业无法彻退,军队、物资亦无法输送,就以粤汉路为例,加上配合京漢、广九,中国80%的补给即依赖此路,广州失守前的十五个月,共送部队200万人次,物资70万顿,而沪杭在「8‧13」时,共开列车1,346次,运50个师。若非此时打下了抗战的基础,在此以前全面抗日,是否会如日军所言,「三月亡华」实未可知也。又政府在铁路外债的整理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减轻晚清以来受制于外人的不利因素。
此既有时代意义,又对抗日亦有所贡献。同时取得了巩固国防建设的目的。
四、财政金融改革
1914年中国始推行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但传统习惯使然,银两仍然是主要的交换媒介,两种货币幷行引起了混乱和纠纷,因两者之间的兑换率受地区和季节有不同的变化,例如通商口岸与内陆有很大差异,南方与北方亦有一定的分别等。南京政府遂于1933年4月4日,由财政部长宋子民进行经济改革,下令废除银两货币单位,以0.715(两)兑换一(元)的汇率,又设立全国经济委员会,以处理外资资

中国历史故事之断箭

金的管制。[6]
美国1929年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于1934年起大量收购白银,国际市场银价的急剧上升,当时中国入超依然严重,加上中国白银急剧外流,人民纷以钞票兑现,通赈横流,工业与外贸受严重打击。1935年11月3日,政府采用英国财政学家李滋.罗斯(Leith-Ross)的建议,全面改革币制,以银本为汇兑本位,与美金、英镑联系,严禁银元流通,统一货币发行,实行白银国有化。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的25%储备发行新货币,定为「发钞银行」,1936年2月增加农业银行,共为四行,打破由三十多间在通商口

中国历史儿童故事司马光

的外国银行独占外汇。当时「法币」一元折合0.1203镑或0.295美金[7],同年2月,一套十进制,名为「镍币」的辅币投入流通,镍币分成五分,一角和两角,还有一分和0.5分两种铜板。[8]
1934年拥有一亿元资金的中央银行,成为负责保持货币稳定的国家核心银行,但商股多于官股。而拥有四千万元的中国银行负责外汇管理,至于拥有二千万元的交通银行则负责协助国内工商企业的发展,中国农业银行则经营价值五千万的农业信用和土地抵押业务,而前三行获准无限制地买卖外汇,目的是稳定汇率。从此,政府控制了全国三分之二银行,这在中国史上第一次银行由政府控制,时政府约有8亿银元。这场改革使现代经济加强于中国政府的财政影响之下,幷使政府有可能逐渐地控制信贷,同时其对中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价值的稳定,作出很大的贡献[9]。据郑会欣先生研究,1935年的币制改革,是意味着国民政府摆脱日本控制,而转向英、美的措施[10],此幷非单纯是经济改革,而是代表中国着对日本侵略的响应。
简言之,金融事业发展是现代化的前提,此当时大抵奠定了基本的格局与成绩[11],这是无论与前后时代都是較具成績,有其时代意义。
五、工业方面的发展成就
工业诸经济方面是十年建国中最显著的成就。1931年至1936年中国工业(除东三省),以年率6.7%的增长[12]。各种轻工业、重工业都取得成绩,以长兴煤矿产额为例:
1927  20,919顿
1928  128,750顿
1929  184,641顿
1930  208,970顿
资料来源:王樹槐〈浙江長興煤礦的發展,1913-1937〉,《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1987年6月,頁345。
此当为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其余者亦大多相类,可见南京政府成立后煤矿开发之成果[13]。另方面,新式的铁炉产额由1927年232,278到1931年的1,497,887顿,尽管1931年东北沦陷,失去中量天然资源,但十年建设中工业仍有显

收听中国历史故事

著进步,其中1926至1936年的成长率7.6%,1928至1936年的成长率为8.4%,1931至1936年的成长率为9.3%。经济活动在世界经济衰退下仍有如此发展,更为可贵。
由此可见,是时工业发展实属发展迅速,故台湾学者张玉法认为,当时经济发展的成绩,比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亦毫不逊色。[14]此外,教育的发展,新生活运动,政治、文化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上文只择符合要求者,其它不在此详言。
小结
简而言之,上文对南京政府执政时代的各种重要成就作出简单交代,当中或具时代意义,或对日后抗战有重要贡献。由此观之,比较于北洋政府时期终日混战,又或与外国勾结,大举外债(如西原借款),纵有建设,亦受人摆布,而日后抗日战争时期,亦难有正常之发展,故在此背景下,相对对后的恶劣环境,「黄金十年」说,应可成立。但要注意「十年建设」中,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段为1928-1931,注要着眼于军事活动方面,至于1931-1937,则外有日军侵占东北四省,建立伪满洲国,便中国失却了大量的天然资源,而经济政策不得不转向国防;内有1932-1935的农材衰退,就此有言,对国民政府过于苛求,是不设实际的。
同时,加州大学徐中约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总结为十年建国为「外强中干」[15]。徐教授认为南京政府表面看到「外强」一面,但一切尚末成熟,而内里问题处处,挑战重重,实有其「中干」的一面。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22/549350.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近代史-评「十年建国」(1928-1937)《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二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评「十年建国」(1928-1937)《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十二篇;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0543.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