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熊月之:百余年前《中东战纪本末》对甲午战败的反思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近代史-熊月之:百余年前《中东战纪本末》对甲午战败的反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熊月之:百余年前《中东战纪本末》对甲午战败的反思
甲午战争无论在中国近代史上,在日本近代史上,还是在整个远东国
中国历史与故事名人
家关系历史、乃至整个世界近现代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具有界标性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可以从多方面研究的事件,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需要反复阅读、不断回味的教科书。对于日本来说,没有甲午战争,就没有十年以后的日俄战争;没有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这两次战争中获得巨额的战争横财,日本就不至于在日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走上军国主义不归路。对于中国来说,没有甲午战败,就没有清末救亡运动,没有百日维新与义和团运动,也就没有辛亥革命。没有甲午战败,中国整个二十世纪历史都将是另外一种面貌。
甲午战败之后,清廷就开始总结战败原因,诿罪于李鸿章,谓其应负全责,拔去其三眼花翎,褫夺黄马褂。李鸿章则间接诿过于朝廷,谓用于战备的军费不足。参战的将领则互相推诿,或指责其它军舰避战遁逃,或批评上峰指挥失当。这些总结,都是将战败归罪为当事的个人或少数人因素。
从稍微后一点时间看,整个戊戌维新运动,都可以看做是中国社会对甲午战败的反思。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富国六法、养民四法、教民四法,后来又增加练兵强军的主张;梁启超所作《变法通议》,强调快变、全变、主动变、彻底变,呼吁兴教育、伸民权;严复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一组文章,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谭嗣同作《仁学》,指出专制制度是中国败弱之根源。这些反思,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1、军事落后;2、经济不振;3、政治腐败;4、教育落后;5、民气衰弱; 6、此前变法不彻底。
今年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远东出版社与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参考消息报社合作出版的《甲午殇思》,对甲午战败作了全面的反思,归纳起来,有以下十条:1、清廷专制制度腐败;2、统治者昏庸,内斗不已;3、国家战略意识落后,对日本军事实力估计严重不足;4、军事变革观念落后,一味消极防御; 5、缺乏现代意识军事思想家;6、军风腐败,士兵精神状态低迷;7、缺乏战略保障能力;8、缺乏现代情报意识;9、文化积弊难返、教育制度落后;10、人民国家意识薄弱,一团散沙,缺乏尚武主义。
对于甲午战败的反思,清末那一代人比较切近,今人则比较宏远,有如看山,远近高低各不同。
对于甲午战败的众多反思中,有一种声音长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就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等人的意见。那是一种既有切近感受、又有宏远眼光的反思。
提要
林乐知等人的反思,集中体现在他与中国学者蔡尔康译编的《中东战纪本末》一书
用古文字写中国历史故事
中。这部书1896年4月(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出版,初编八卷,1897年增出续编四卷,1900年又出三编四卷,初编、续编、三编合计十六卷。
林乐知的反思,与康有为等人相比,最为突出的地方,是他对中国国民特性与中国文化的批评。这些批评,如果放在五四时期,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放在戊戌维新以前两三年,那就十分显眼。
1、《中东战纪本末》有两方面内容最为震撼人心,一是有关战争过程资料的披露,二是对于中国落后方面的批评
作为著名的翻译家和教会教育家,1868年江南制造局内设翻译馆,广方言馆移入局内,林乐知兼译书。同年创办并主编《教会新报》(周刊)。1874年9月更名《万国公报》。1882年于上海创办中西书院并任监院。1887年林乐知加入同文书会工作。1889年2月《万国公报》复刊。
林乐知等人的反思,集中体现在他与中国学者蔡尔康译编的《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中。这部书1896年4月(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出版,初编八卷,1897年增出续编四卷,1900年又出三编四卷,初编、续编、三编合计十六卷。
中东,指中国与日本。此书是中日甲午战争资料、评论汇编。初编卷一为中日战事由来,追溯了自明朝以来的中日关系,近几十年间的中日冲突;卷二是清廷有关的上谕、奏折;卷三是日方资料及有关电文,包括明治天皇的画像;卷四卷五是交战、谈判的有关文件;卷六至卷八是林乐知、蔡尔康等人关于战事及各种问题的议论,包括林乐知的《中日朝兵祸推本穷原说》、《治安新策》上、中、下,蔡尔康的《新语》之一至十三,李佳白的《上政府书》。续编卷一是王文韶、盛宣怀、刘坤一等人有关奏疏;卷二卷三是战争期间有关电报;卷四是中外人士有关议论。三编译载了英国兵部炮兵司主事蒲雷写的《东方观战纪实》,以及美国驻华使馆、中国驻英使馆有关战守和议的电文、李鸿章的奏疏等。书中摘录了英国、德国、法国、俄国、美国、奥地利
谁书写了中国历史故事
、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近四十种不同报纸上的评论和报道。主要内容是关于战争中及战后,各国行动及态度变化。卷首有林乐知小像,林乐知、王韬、沈毓桂、蔡尔康的序言,凡例,卷末是林乐知的跋语。林乐知、蔡尔康自述此书的写作动机:
中东之战衅起于东,而祸中于中。林君爱莫能助之心,见于辞色。蔡君隶籍震旦,尤不禁泣下沾襟。方事之殷,共献良谟,互抒谠论,业既未蒙采用,和局大定,尤冀以见闻所及,效惩前毖后之忠,因撰是书。无讳饰,亦无偏倚。其《治安新策》七篇,尤为精神团结,且采西方善政,思弼成东土新猷者,类多要言不烦,实事求是。(林乐知、蔡尔康同著:《广学兴国说》,《新学汇编》卷一,广学会1898年版,第52页。)
《中东战纪本末》有两方面内容最为震撼人心,一是有关战争过程资料的披露,二是对于中国落后方面的批评。
书中以极其丰富的、具体的资料,说明在中日战争中,清朝政府如何在战前,对日本的军事装备、侵略野心了解不够,掉以轻心,乃至毫无根据地狂妄自大,蔑视日本,以为日之于我,卵不敌石;战争爆发以后,如何张皇失措,应对无方,退舍于牙山,避道于鸭绿江,纵敌于大连湾,沉舰于大东沟,让险于旅顺口,丧师于威海卫、刘公岛,甚焉者,前线虚报战绩,京师深信不疑;失败以后,如何相顾失色,束手无策,不明国际之情势,不谙谈判之原则,允苛刻之条约,失地赔款,后患无穷。资料显示,战争以后,英吉利改袒强国,俄罗斯强委巨债,法兰西私索土地,德意志谋夺商权,日本则日益坐大;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中国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这些由中外电文、奏疏、文件组成的资料,有根有据,凿然可信,它不啻向世人宣示,中国在战争中败北,决不仅是武器不如人,也不仅是指挥失当,而是清朝的体制有问题,中国的文化有问题。
2、人心隐种乎祸根,险象遂显结乎恶果,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非日本之能败中国也,中国自败之也”
《中东战纪本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批西人对中国时局的评论,其中以林乐知的《治安新策》篇幅最大,措辞也最为尖锐。《治安新策》共分八章,即上之上、下,中之上、中、下,下之上、下,载于《中东战纪本末》初编卷八,后有单行本行世,名曰《兴华新义》。《治安新策》的内容可分两个部分,一是对中国国民性的批评,二是对变法维新的建议。
林乐知在《治安新策》中自称:我作为一个美国人,寄籍中国近四十年,经历过太平军的战争、英法联军战争、中法战争和最近的中日战争;我曾环游地球三次,到过各大国京城,于世界各国新政有所考察;在中国,我曾南自广东,北出张家口而入蒙古,于中国风土人情,留心多年,对中国目前处境,有感于怀,不得不说:
仆于中国诚知之深而爱之至也,不谓自初来以迄于今,中国内治外交,无一事出人头地,而且江河日下,岁月骎骎,流极既衰,日本难作,向不甚以荣名显者,到此而竟以辱名显;向不甚以上等称者,到此而竟以下等称。呜呼噫嘻,寄籍之久,关心之切,如鲰生者,尚忍代为讳疾忌医,而坐视沉疴之中于膏肓哉!
他从八个方面批评了中国存在的积习:
一曰骄傲。中国的声名文物,历史上确实曾经远远超过周围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酿成了中国尊己轻人之弊,直至今日,有告以他国之善政者,仍然不是说“戎狄何如”,便是说“中华不尚”。
二曰愚蠢。西方人男女无不入塾读书,塾中舆图环列,亦无不知有中国。中国读书人少,旅游人更少,多数人不明世界大势,即使是受过教育的儒生,亦缺乏天文、地产、物理等方面的常识,既不屑究心于异俗,又不肯就学于远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即退。华人有言:一物不知,儒者之耻,但实际上今日儒生所知者一物,不知者直不止万物。是故异邦之政事漫不一究,并弃天文、地产、物理诸学,而徒潜心于诗文,夫诗文诚未可厚非也,独奈局于一隅,识见终于不广。
三曰胆怯。西人对于万物都有研究,于是有格物之学,甚至日光、电影、风威、火力无不听其号令,任其驱驰,而华人则行事不思进取,不敢冒险,即使遇到日月薄食、风雷之变,亦不敢研究其理,而奉为神明,相率儆戒,遂积渐而为怯懦之尤。于物有然,于人益甚,但见五洲之梯山航海者相错于华疆,既未识其命意之所在,亦未尝考其学问,究其履厯,非怵之为异类,即畏之为凶人,平时邂逅相逢避道唯
中国历史故事app下载安卓
恐不速,遇到兵刃既接,炮火轰天,必然齿战股栗,彻底失败。
四曰欺诳。泰西教法,戒打诳语,倘或甘冒不韪而为证人所破,甚至予以重罪终身不齿。华人则习为故常,任意铺张,凭空结撰,且阅其禀牍,读其奏疏,种种支离掩饰。遇有战事之际,军书旁午,尽成官样文章,直至莫可弥缝,犹欲无中生有,于实事求是之道不啻相去天渊。且己既以欺诳之心待人,又乐受人之欺诳而不疑,是以拜佛烧香冀徼冥福,缔婚安葬必卜祥征。
五曰暴虐。当官之人在法庭之上,正常刑讯之外,别创非法刑具,甚至草菅人命,罔知顾忌。军中将帅之待部曲,有如草芥,对伤兵病卒,既无军医专治,对死去之人,更乏善后措施,新鬼烦冤,旧鬼号哭。
六曰贪私。人各顾己,不顾国家,无论事之大小,经手先欲自肥,甚至军火要需,敢以煤炭代药,豆粒充弹,终酿败亡之祸。督抚自顾封疆,于邻境之安危若秦越之视肥瘠,四肢百体。了不相属,至于官吏之盘剥百姓,将校之克扣军饷,更是司空见惯。
七曰因循。做任何事情,只知拘守旧章,不愿因时变通。
八曰游惰。空费光阴,虚度日月,京官有逐日藉词乞假者,地方官员甚至有在军务倥偬之际演戏举觞者。
林乐知指出,这八大弊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骄傲必入于愚蠢,愚蠢则流于怯懦,怯懦必工于欺诳,暴虐则忘仁爱,贪私必昧公廉,因循则难振作,游惰又怎能忠敬!他认为,人心隐种乎祸根,险象遂显结乎恶果,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非日本之能败中国也,中国自败之也。”
3、从历史、世界纵横两个角度看,说明因时变法,才能摆脱危机,长治久安,反之,一味泥古守旧,后果不堪设想
林乐知从历史、世界纵横两个角度,将中国与古罗马、印度、美国等相比,说明因时变法,才能摆脱危机,长治久安,反之,一味泥古守旧,后果不堪设想。他从五个方面提出变法的建议。
一是意兴宜发越。即振作起民族自信心,认真研究、妥善处理中外交涉问题,有些事情,应该参照万国通行之常例,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国君接待外国使臣,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派遣使臣、领事分驻各国。
二是权力宜充足。这里所谓“权力”,不是指君主或政府的权力,而是指国家的实力。“凡国之以权力显者,不在武备之精良,
而在人才之众盛”,中国变通之道,当以育才为本。文中提出改革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广设新式学校和派遣大批学生出洋留学的具体设想。
三是道德宜纯备。他认为,应当用泰西的三伦,即天伦、人伦、物伦,代替中国的五伦。所谓天伦,是就天人关系而言的,指信仰上帝;所谓人伦,是就人人关系而言的,指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与人应该爱人如己;所谓物伦,是就人物关系而言的,指研究自然,发展科学。
四是政令宜划一。所说的政治体制问题。林乐知认为,中国政治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表面上统于一尊,实际上各省自成风气;二是下情无法上达。他主张,改革要在两方面同时进行,有些权力一定要统一,如水陆之军务,关榷之税务,书院之考政,银局之圜法,信馆之邮政,等等,有些方面应该放手让民间去办。他从人人有自主之权即自由的角度论述这个问题:
泰西有君民共主之国,更有民主之国,中国势殊事异,断难冒昧仿行,然天之生人,无不付以自主之理,人之待人,独不应略予以自主之权乎?约而言之,如兴学塾立书院之费,必须由民众公捐,官即不应染指。又如制造厂、纺织局、铁路、轮船、矿务、电报各公司,皆应听民间任意创立,官加以保护,而不加以制裁,其视为鱼肉者,更无论矣。又如有人创一新法,试之而果利于用,官宜给以文凭,任专利薮。
林乐知特别指出,要政令划一,关键一条是实行法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为一国之主,上自帝后,下及庶司百职,同隶于法律之下,分毫不敢荡轶,小民之身家性命遂皆获保于法律之中。且上既不能悖律以行私,下自不敢干律以犯分,刑赏之恩威定,神教之畏服合矣”。为了解决民情上达的问题,林乐知认为,在中国一时无法开设议院的情况下,不妨先开设一个简易的机构:“宜准民间略仿议局之制,凡读书明理、能办事、通法律之人,任民公举以入局”。于是,经商之有所不便者,务农之必应留意者,工艺之必应推广者,皆许议局商诸官长,达诸部院。
五是体统宜整饬。主要是存仁心,去暴政,禁止残暴刑讯;行恕道,禁止贩卖人口,废除奴婢弊制,严禁妇女缠足。
林乐知在序言中表达了他译编《中东战纪本末》的意图。他说,胜负本为兵家常事,关键是如何对待胜负,得当,负可变胜,不当,胜亦会变负。甲午战败,创巨痛深,正是中国幡然变法、转弱为强的契机。他,作为一个美国人,译编此书,正是为了促进中国的变法。
王韬在序言中,对林氏良苦用心,作了一番评价。
林乐知的反思,与康有为等人相比,最为突出的地方,是他对中国国民特性与中国文化的批评。这些批评,如果放在五四时期,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放在戊戌维新以前两三年,那就十分显眼。在1896年的中国,在维新高潮尚未到来之时,以如此尖锐、激烈的言词,批评中国的积习,批评中国的政治,实不多见。这些批评,出自一个外国人之口,让人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但是,揆诸实际,林乐知所说,条条于事有征,于理可通。因而,这些刺耳的批评和建议,具有巨大的震撼力。
4、林乐知于中国之病源,可谓洞见症结,此中国士大夫所不能知、知之而不敢言者
《中东战纪本末》出版以后,西人报纸发表评论:
(中日甲午战后)中国之宜速变且宜全变也,固尽人而知之矣,至于变之道,则非一人之所知,且非众人之所能尽知,惟林君乐知所著之《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为能握其要而图其益焉。夫林君者,素有心于中国政治民人之要者也,历年所著各书,多论及中国情景,斟酌尽善,信而有征,巍巍之大人,恒鉴赏之。
《中东战纪本末》出版以后,广学会将此书赠送给总理衙门,1896年7月29日,总理衙门委托两位官员复信致谢,说是总理衙门各位堂宪看了此书以后,都认为“此书著述渊博,实事求是,语固慷慨,意亦肫诚,原始要终,总不外发人深省之意,足征识见超卓,留心时务”。大臣们表示还要仔细阅读。李鸿章看了这部书,认为“它写得很好,希望它能广泛流传”。光绪皇帝师傅孙家鼐对此书极为赞赏,他在给侄婿龚心铭的信中写道:
林乐知先生人品端方,学问深邃,愚亦久闻其名。寄来《中东战纪》、《文学兴国策》二书,浏览一过,其于中国之病源,可谓洞见症结,此中国士大夫所不能知、知之而不敢言者,林牧师皆剀切指陈,在国家可谓忠荩之臣,在朋侪可谓直谅之友,能不钦之敬之、爱之重之!
这年广学会年会曾谈到孙家鼐的反映:官书局主管孙家鼐和他在上海的亲戚龚太史,就这本书的优缺点作的一次讨论。这次讨论非常有意思,这位主管对该书作者作了这样的赞语:“作者非常熟悉中国的一些缺点,中国学者不是没有看到这些缺点,就是不敢讲他们的想法。林乐知博士对这些缺点描述非常详细,他讲时就像自己是中国的一个忠诚臣民,朝廷的一个真正朋友,为此,他应该受到尊重、厚爱和崇敬。”
有人称赞林乐知秉笔直书,蕴含着对中国的无限深情:
董狐直笔太史简,纪战綦真独手眼;浅人谓是抑中朝,讵识深情本无限。
伦敦会传教士鲍克思自述他的见闻:
最近,我去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旅行,在好几个地方,我受到官员们和士人们十分友好的接待。在浙江的一个衙门里,我应邀去会见一个读过《中东战纪》的官员,他要我转达对写这本书和出这本书的人的谢意。他认为这本书在结尾时提出一些教训,指出中国现时的需要,是正确的。他说,中国需要的是有新精神的人。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转折点。此前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初败于英国,再败于英法,城下之盟,割地赔款,打击不可谓不大,刺激不可谓不深。但是,相对而言,在一般士大夫心目中,那还是比较能够理解的,因为英法毕竟是西方强国,其文化、人种都与中国差异很大。这一次则不一样,对手与自己同文、同种,而且面积小、人口少,长期属自己的学生,历来为士夫所鄙夷。
本来,输给熟悉的邻居就比输给陌生的强盗更能刺激人的羞耻心,现在,输给一个不但熟悉、而且原来根本不屑一顾的岛夷,它对社会心理的震撼,是以往任何一次战败都不能比拟的。中国士大夫,都是呼吸着天朝独尊的文化空气长大的,形成民族自大的心理。这种心理,有时会成为吸收外国文化的障碍,有时也可化为民族自救、民族自强的酵母。甲午战败以后,士大夫一呼百应,群体觉醒,救亡之声,盈于朝野,就是这种民族心理的积极反映。就在这时,《中东战纪本末》出来了,这对于急切需要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内幕以及中外各界看法的士大夫,对于正在酝酿变法维新的中国社会,不啻雪中送炭,它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实在情理之中。
林乐知是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既了解中国情况,说话又可以较少顾忌。林乐知视野宏阔,比较了解国际大势,了解外国特别是欧美世界对甲午战争的评论。这是林乐知对甲午战败的反思既切近又目光宏远的原因所在。
(作者系上海历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
来源: 《深圳特区报》2014年07月22日C4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3170.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熊月之:百余年前《中东战纪本末》对甲午战败的反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熊月之:百余年前《中东战纪本末》对甲午战败的反思;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