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范蠡-饶恒久:范蠡生平考论

  • 范蠡,公元前2000年,十一年,三国,道家文化研究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2 08:33
  • 小虎历史故事网

范蠡-饶恒久:范蠡生平考论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范蠡-饶恒久:范蠡生平考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饶恒久:范蠡生平考论


内容提要:本文考证范蠡籍贯为楚南阳郡宛地三户里,范蠡青少年时在三户和宛地度过。二十岁左右与宛令文种相知,南阳之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可能对他的思想产生直接影响。二十五岁以后与文种相邀赴越,但直到四十岁左右才为勾践所用。此后深谋二十二年,灭吴成就霸业。六十三岁左右功成身退,可能游于齐地经商,后卒于陶,享年八十二岁或八十七岁。本文所考证范蠡的年龄段及生平事迹,与史籍所载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合,为深入研究范蠡思想提供了较清晰的时空坐标;为研究“黄老之学”的形成、揭示“黄老之学”的真实内容及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生活于春秋末期、战国初年的范蠡,先前不大为学术界所重视,但近几十年,随着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入,特别是马王堆帛书、郭店竹简等地下资料的不断发现,学术界日益感觉到了范蠡的重要性。1990年,李学勤先生指出: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因袭了《越语》,所以“《越语下》又应该比《黄帝书》早一个时期”。“如果《黄帝书》确不迟于战国中期,《越语下》就当是战国前期的作品,和范蠡的时代相近,其所述范蠡的思想应该是接近实际的。”[1] 1992年,陈鼓应先生说:“从现有资料看,范蠡是老子发展到源与战国初而盛行于战国中期的黄老之学的重要环节,范蠡可能是黄老之学的创始者,也可能是老学到黄老之学的重要中间环节,可是,如此重要的老子与范蠡的关系问题,学界却根本没有人去探讨。[2]
笔者不揣鄙陋,爬梳搜罗,仅成大略,或许对范蠡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一、范蠡籍贯考论
关于范蠡的籍贯,主要有“徐人”和“楚宛三户人”两说。
“徐人”之说,仅见《史记集解》引《列仙传》曰:“蠡,徐人”。王博博士信从其说,他认为:“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吴灭徐,范蠡此后可能先赴南阳宛地,故有南阳人、宛人的说法。后又赴越,越乃夏后,与徐渊源颇深,故范蠡欲助越灭吴,以报灭国之仇。惟其有如此之动机,故助勾践灭吴后,能功成身退,浮于五湖。”[3] 王博先生此说,仅据《列仙传》而推想之,似乎证据不足。而且调和两说,认为范蠡先为徐人,后为宛人。但据笔者考证,范蠡在吴灭徐之后不久就来到了越国(详见下文),似乎没有足够时间从“徐人”再转变为“宛人”;又把范蠡二十余年深谋厉行之动机归系于遥远的夏代,更无直接或间接的材料可以证明,令人颇感渺茫曲迂。
“楚宛三户人”之说较为可信。
《吕氏春秋·当染》高诱注:“范蠡,楚三户人,字少伯。”
《史记正义》引《会稽典录》曰:“范蠡,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宛令,遣吏谒奉。”后来文种又“驾车而往”,登门拜谒。又引《吴越春秋》云:“蠡字少伯,乃楚宛三户人也。”
《史记集解》引《太史公素王妙论》曰:“蠡本南阳人。”
《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曰:“范蠡其始居楚也,生于宛橐,或五户之虚。”按:“五”,钱培名《越绝书札记》疑为“三”之误。
《水经注》卷三十一载:
氵育水之南,又有南就聚,《郡国志》所谓南阳宛县,有南就聚也。郭仲产言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小,相承名三公城,……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后汉末,有范曾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讨黄巾贼至此祠,为范蠡碑,文勒可寻。夏侯湛之为南阳,又为立庙焉。
魏起鹏先生据此认为,即以“祠为故宅”可信,故宅未必即籍贯所在地。范蠡籍贯以三户为是。[4]
关于三户之地望,赵师逵夫先生言之甚明,他说:“三户属宛而不在宛,在丹水以北的故商密,其地正在故之丹阳。丹阳为通称,三户为邑名。”[5] 后来,他在《西周末期楚都丹阳考》一文 [6] 中,又详细考察了清人宋翔凤、今人童书业等人的论述,并结合近二十年来在淅川县发掘的地下资料,从而更加具体地指出:丹阳“其地当在今河南省西南部丹水北边、丹淅二水之间”。
湖北省社科院的张正明先生经多年研究认为:楚之鬻熊(商末周初)的部众所聚居的丹阳,就是公元前312年秦楚大战之地的丹阳,其地在豫西南,位于丹水之阳。由丹阳向西北行,入陕西之东南,过武关,越蓝关,可到西伯姬昌所辖之地。鬻熊之子熊丽率部南徙,以湖北南漳县西北部靠近谷城县边界的雎山一带作为新居。熊丽之孙熊绎(周成王之时)所居之丹阳与荆山相近,荆山在湖北的西部、睢山的南方。丹阳应在睢山与荆山之间,蛮河中游近上游之处,即今南漳县城附近。[7]
二位先生所考丹阳之地望,大体相同,其说可信。
综上所说可知:范蠡,字少伯,籍贯为三户邑,即故之丹阳,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北。故属于南阳郡,郡治在宛地。故宛城就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区[8],所以文种为宛令,得“遣吏谒奉”,又“驾车而往”,登门拜谒。若据《水经注》引《郡国志》的说法,大概文种与范蠡成为知己后,就邀请范蠡住在宛城。这与其籍贯为三户并不矛盾。
二.范蠡生平事迹考论
范蠡的事迹,特别是晚年归宿,学界多有异说[9]。但是,其主要事实在史籍中言之凿凿。最早最系统的记载是《国语·越语》,《吴语》亦可为重要的补充和左证,之后是司马迁的《史记·勾践世家》、《吴太伯世家》、《货殖列传》;《左传》对吴、越之争几十年间的主要事件、时间都有明确而较详细的记载,与《越语》、《勾践世家》所载大体相吻合。此外,《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淮南子》、《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书中的相关记载及汉唐引书,均可作为参考。
综观范蠡一生,其行迹大体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入越之前的佯狂负俗
范蠡入越之前的情况,不见于先秦典籍。但是,我们从后世的一些记载中可推知其大概。
《越绝书·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曰:
范蠡其始居楚也,生于宛橐,或伍户之虚。其为结童之时,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然独有圣贤之明,人莫可与语,以内视若盲,反听若聋。大夫种入其县,知有贤者,未睹所在,求邑中,不得其邑人,以为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泛求之焉。得蠡而悦,乃从官属,问治之术。蠡修衣冠,有顷而出,进退揖让,君子之容。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志和意同,胡越相从。
《史记正义》引《会稽典录》说:
(范蠡)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宛令,遣吏谒奉。吏还曰:“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种笑曰:“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驾车而往,蠡避之。后知种之必来谒,谓兄嫂曰:“今日有客,愿假衣冠。”有顷种至,扺掌而谈,旁人观者耸听之矣。
又,《史记正义》引《吴越春秋》云:
大夫种姓文名种,字子禽。荆平王时为宛令,之三户之里,范蠡从犬窦蹲而吠之,从吏恐文种惭,令人引衣而鄣之。文种曰:“无鄣也。吾闻犬之所吠者人,今吾到此,有圣人之气,行而求之,来至于此。且人声而犬吠者,谓我是人也。”乃下车拜,蠡不为礼。
据上述材料可以大致推知三点:一,文种于楚平王时为宛令。据《左传》,楚平王熊居元年为公元前528年,在位十三年,卒于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九月;二,范蠡为“结童”之时行为痴狂,然而有独见之明,大受宛令文种赏识。故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此前皆为结发垂髫之童子。所以可知在楚平王之时(前528——前516)范蠡年龄不超过二十岁.由此上推二十年,为公元前536年,楚灵王五年,鲁昭公六年,为范蠡出生时间;三,范蠡年轻时生活很贫困,自己拿不出体面的衣冠,需向兄嫂借用。但独有所学,胸怀霸王之道,不为乡里常人所理解。后为县令文种所遇,引为知己。二人相约共勉,欲去楚赴越,共建奇功。
第二阶段:深谋灭吴的伟烈
1、范蠡入越的时间:
据《国语·越语下》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所载与此相同。勾践三年,即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10]可知至迟勾践三年范蠡已经在越国。那么,他何时入越呢?《国语》、《史记》皆无载。然据《史记正义》引《越绝书》云:范蠡邀文种、冯同共入吴,“此时冯同相与共戒之:‘伍子胥在,自余不能关其词。’范蠡曰:‘吴越之邦,同风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彼为彼,我为我!’乃入越”。按:《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员如吴”。鲁昭公二十年,乃公元前522年。又《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王僚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吴王僚五年,即鲁昭公二十年,《史记》与《左传》所记伍子胥如吴时间相合。准此,范蠡入越之时,不会早于公元前522年(楚平王七年),也不会晚于勾践三年,即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还可以把时间范围再缩小一些:伍子胥初入吴时,并未得到重用,而是“鄙以待之”[11],王引之《经义述闻》曰:“鄙以待之,谓退处于野以待之”,故《吕氏春秋》逸文曰:“退而耕于野”[12]。直到专诸刺杀王僚后,公子光(阖庐)代立为王,“王阖庐元年,举吴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13],鲁昭公三十一年,“始用子胥之谋”。[14] 贾谊《新书·耳痹》亦曰:“阖闾见而安之,说其谋,果其举,反其听,用而任吴国之政也”。[15] 而阖庐元年,乃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三十一年,乃公元前511年。只有到此时或稍后,吴子胥在吴国的地位才能达到“自余不能关其词 ”的程度。所以,范蠡入越不应早于此时,即公元前514——前511年之间。又,据《越绝书·外传记范伯第八》载,文种、范蠡初入越时,大夫石买“居国有权”,向越王勾践进谗言,欲使勿用范蠡。“于是范蠡退而不言,游于楚越之间”。直到后来,“石买益疏,其后将兵于外,遂为军士所杀。是时勾践失众,栖于会稽之山,更用种、蠡之策,得以存”。石买被杀的具体时间,《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所言甚明:“勾践与吴战于浙江之上,石买为将……斩杀无罪,欲专威服军中,动摇将率,独专其权。士众恐惧,人不自聊”。结果被伍子胥击败,越军逃回,“还报其王,王杀买,谢其师……越栖于会稽之山,吴追而围之[16]。勾践喟然用种、蠡计,转死为霸”。可知石买于勾践三年被杀。据此,则范蠡入越时间还要早于勾践三年。
如上文所考,范蠡于楚平王时(前528——前516年之间)年龄在二十岁左右,到鲁昭公三十一年(前511年)稍后,大概已经入越,其时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到了勾践三年,即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栖于会稽山时,范蠡年龄为四十岁左右。这与《越语下》所反映的范蠡思想和性格的成熟程度恰好相吻合。
2、存越灭

中国历史故事手册

吴的深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曰:“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按:《国语·越语下》记载:“越王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越王不听,兴师伐吴,兵困于会稽而后悔之,乃召范蠡而谋之,至鲁哀公二十二年冬越灭吴,前后达二十二年。这二十二年间,范蠡的行事、言语于史籍清晰可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入吴为奴、忍辱存越阶段(鲁哀公二年——鲁哀公五年):
如上文所言,范蠡敏锐地感觉到了吴越因辟地相居,风俗民情、文化背景相同,争霸势不可免且时机已到,所以与文种等好友相邀入越,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当时,辅佐吴王的伍子胥也十分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他多次向吴王进谏说:“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17]“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致于是矣”[18]。然而,经过二十余年的磨练,年届四十的范蠡其志已经不在一战之得,一时之利,而在谋求根本性胜利,成就霸业。可是,刚刚即位的勾践被一时的胜利(勾践元年的欈李之战)冲昏了头脑,“未盈而溢,未盛而骄”[19],主动兴师伐吴,结果大败困于会稽山,已成束手待毙之势。这对于志向远大、主动赴越以求建功立业的范蠡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然而,范蠡的英雄本色、人格魅力也正是从这时起,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谋之于越王,卑辞尊礼以事吴王,甚至建议越王及王妃、亲近之臣数百人入吴为奴;范蠡自己也主动请求随王入吴为奴。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似乎勾践未入吴。而《越语上》明言:勾践“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亲身为夫差前马”。《越语下》亦言勾践“令大夫种守国,与范蠡入宦于吴”。《韩非子·喻老》亦言“勾践入宦于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故能杀夫差于姑苏。”《越绝书·外传本事第一》云:“越王勾践属刍莝养马”,“反邦七年,焦思苦身,克己自责,
任用贤人”。可见勾践确实曾入吴为奴。为奴三年之中,越王尚且“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甚而至于如《吴越春秋》所载,为博得吴王信任,勾践亲口尝吴王之粪便以预测病情,则侍奉、保护越王的范蠡,其艰险、苦难、屈辱之状可想而知。《越绝书》、《吴越春秋》中所述,虽有后人附会之处,然其情其状应在必然之中。特别是当吴王说要赦免范蠡之罪,欲使之“弃越归吴”时,范蠡平静而明确地予以回绝,泰然返回石室囚牢之中。这种选择,这种信念、操守,与范蠡毕生之行事、独立人格相一致,所以,应该是可信的。
越王、范蠡君臣以其超乎常人的忍辱、坚定,终于赢得吴王的同情、懈怠,于鲁哀公五年被赦归国。按:《史记·越世家》载:“二岁而吴归蠡”。《越语下》:“三年而吴人遣之”。韦昭注:“勾践以鲁哀元年栖会稽,吴人与之平而去之。勾践改修国政,然后卑事夫差,在吴三年,而吴人遣之,此则鲁哀五年也”。以《越语下》及韦昭之说为是。考《越语下》记时叙事曰:“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与范蠡入宦于吴”,勾践元年为鲁定公十四年,三年乃鲁哀公元年;又曰:“三年,而吴人谴之”,指在吴三年而归越,则为鲁哀公五年;又曰:“四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指自吴返国之后又四年,乃鲁哀公九年;又曰:“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指返国五年后,乃鲁哀公十年;又曰:“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今申胥驟谏其王,王怒而杀之”,则为返国六年后,乃鲁哀公十一年,恰与《左传》、《吴语》相合。可证《越语下》的记时是准确而连贯的。韦昭注所系之年也是可信的。
准此,勾践、范蠡君臣入吴时间在鲁哀公二年,前493年。为奴三年,于鲁哀公五年(前490年)离吴返越。此时,范蠡已经四十六、七岁了。
此一阶段,乃范蠡保存越国不致彻底灭亡的关键时期。若非如此,而后之强越灭吴成就霸业,皆无从谈起。诚如司马迁评赞伍子胥之言:“非烈丈夫孰能致此乎!”[20]
(2)柔弱自持、强越待时阶段(鲁哀公五年——鲁哀公十三年)
越王君臣被赦归国,死里逃生,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历史奇迹。夫差与之有杀父之仇,伍子胥又多次向夫差指出:“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21]“(越)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矣。”[22] 然而,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这恰如周文王之囚于羑里而复得生还。其实,范蠡辅佐勾践存亡国、灭强吴的谋略与历史上姜太公辅佐周文王阴谋修德以倾殷政的谋略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大概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巧合。
越王君臣一踏上国土,范蠡就开始给越王谋划“节事”强吴之计:内政方面,遵从自然规律,不误农时,开辟田野,发展生产,充实府库,让利于民,增强国力;繁殖人口,扩大兵源,抚民保教,提高国民素质。外交方面,卑弱以自持,柔顺以事吴,同时接好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静观守志,以待时机。这一战略方针是针对死而复生的越国面对强大到可以北上称霸中原的吴国这样一个严峻现实而制定的。然而,要在近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牢牢坚持这一战略方针,敛翼匿形以待时,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是很难做到的。果然,四年后(鲁哀公九年),勾践就有点耐不住了,急于起兵伐吴。范蠡认为时机不到,“强索者不祥”,建议“王无早图”[23]。以后几乎每过一年,越王都要催问一次,急不可耐,甚至向范蠡大发雷霆。范蠡每次都向他清楚地分析利害得失,苦劝勾践耐心等待。并且故意麻痹、怂恿吴人,以骄逸其志。如,《左传·哀公十一年》(前484年)载:“吴将伐齐,越子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賂。吴人皆喜,唯子胥惧,曰:‘是豢吴也夫!’”同时,有意促使敌国君臣之间、国民之间、与诸侯之间矛盾的最尖锐化,等待大的自然灾害给吴国造成经济上的重大压力,以创造敌我双方力量对转的局面。
范蠡的这一系列战略方针经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吴王夫差认为越国已经不足以为大虞[24],开始享乐、纵欲,扩张、称霸。据《左传》载,早在鲁哀公元年八月,楚大夫子西就说:“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

中国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

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同时,夫差连年对外用兵。鲁哀公元年秋八月侵陈。六年春,又伐陈。七年,吴征百牢于鲁,杜预注:“吴欲霸中国”。八年三月,吴伐鲁。秋,吴城邗(今扬州市北),沟通江淮(今之运河即古邗沟水)。十年春,吴会鲁等国伐齐南鄙,未得志。十一年五月,吴再度会鲁伐齐,战于艾陵(今山东莱芜县东),齐师败绩。十三年夏,吴与鲁、晋会于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勉强成为盟主。与此同时,由于战略上的重大分歧,吴国君臣之间出现尖锐的矛盾冲突,终致鲁哀公十一年底,夫差杀了重臣伍子胥,朝野震动,君臣离心。于是,越国卑弱自持、守志而待的时机到了:吴晋黄池之会,“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调动精锐五万伐吴,大败吴师且杀吴太子友。冬季,吴国不得不与越国讲和。
范蠡经过长达八年的守志待时,终于促成了吴越之间力量的根本转变,使得越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这时,范蠡已经五十五岁左右了。
(3)战略进攻、立断灭吴阶段(哀公十四年——二十二年)
越乘黄池之会而袭吴的严峻事实似乎仍未引起夫差的重视,“夫差还自黄池,息民不戒”,反而仍忙于和周天子讨价还价,谋求霸主虚名[25]。哀公十五年,楚伐吴,与越国形成对吴国的前后夹击之势。哀公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童书业先生认为“是时,楚人已侵入吴境矣”[26]。于是,范蠡认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对越王说:“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惟恐弗及”,越“遂兴师伐吴,至于五湖”[27]。哀公十七年三月,“吴子御于笠泽”(今太湖之吴凇江),结果,越人大败吴师[28]。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此时的吴人,尚可主动向越人挑战。所以,范蠡认为吴师仍处于“刚强而力疾”的状态,力劝勾践忍一时之激奋,图根本大计,谋求“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声名章明”的最佳效果,固守不与吴战,等待决战的最佳时机[29]。终于到了哀公二十年十一月,“越围吴”[30]。然而善于深谋因势的范蠡,仍采用围而不打的战略,“居军三年(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吴师自溃”[31]。此时的吴王夫差完全变成了二十二年前的勾践,如法套用勾践当年的办法,卑辞、尊礼向越王求和;不可思议的是,勾践竟然也动了恻隐之心,“欲许之”。范蠡力谏,多次向勾践陈述厉害,最后干脆当机立断,不待王命,“左提鼓,右援桴”,擂鼓进军,直捣吴王姑苏宫,力迫夫差自杀[32],彻底消灭了吴国,成就了越国霸业。
4、功成身退、泛舟江湖的飘逸
勾践依靠范蠡、文种等人的深谋和才干,起死回生,重造了一个强大的越国,消灭了强大的敌手;勾践二十余年几乎唯范蠡、文种之计是从,特别是当范蠡不待王命,亲率大军立断灭吴之时,就已经决定了范蠡、文种的两种归宿,这是帝王家天下社会中的历史必然。范蠡选择了第一种:他不贪求勾践“与子分国”的许诺,也不畏惧越王“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的威胁,曰:“君行制,臣行意”,飘然而去[33]。其直接原因在他给文种的信中说得很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的这种预见并非多疑,很快就被严酷的事实证明了:“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34]——选择了第二种归宿。文种的悲惨结局,还有十一年前伍子胥的死不瞑目,更加衬托出范蠡的明智。实际上,早于范蠡的老子已经反复讲过“功成身退”的道理,范蠡与老子大概有师承关系,[35] 深知其中利害,所以功成之后飘然而去。正如《易·乾·文言》所说:“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唯圣人乎!”
范蠡何时隐去?据《越语下》言,灭吴而反,至于五湖,范蠡向勾践告辞而去。《越绝·外传枕中》亦曰:“越王既已胜吴三日,反邦未至”,中途休息时,范蠡“立志入海”。若准此,则范蠡的隐去,应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年底[36]。时年六十三岁左右。而《史记·越世家》却说:越灭吴后“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轻装乘舟而去。若据此,则范蠡之隐去大概在鲁哀公二十七年前后,因《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曰:“(哀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陘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童书业先生认为:“是时越至少已得鲁、宋、卫、邾等国之归附,成为东方盟主矣”[37]。若准此,范蠡隐去时的年龄在六十八岁左右。
范蠡隐去之于何处?《越语下》仅言“遂乘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而《史记·越世家》则说范蠡“浮海出齐”,改变姓名为鸱夷子皮[38],先是父子耕作而很快致富,后来似乎还作过齐国国相,又辞相位而去,间行止于陶。陶为何处?司马迁未曾明言,殆其时为人所尽知。然而后人多有异说。或曰乃今之山东定陶县,或曰在距离定陶不远之陶山,或曰在泰山近处之肥城[39]。然而皆无确证可令人信服。我们现在也只能据司马迁的记载,知道他晚年在齐地度过。
据司马迁的记载,范

汉林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答案

蠡去越如齐之后,主要经商,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用于商战谋略中,故所谋必成,“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但是钱穆认为司马迁好奇博采于战国策士之虚构。然钱氏亦为猜度之辞。《战国策·秦策三》明言“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长为陶朱公”,《史记·越世家正义》言:“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在陶为朱公”[40]。《史记·越世家索隐》亦云:“范蠡自谓也。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以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上述众说殆有所据。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范蠡视金钱亦如功名,为身外之物,“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所以司马迁盛赞之曰:“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41]。太史公“非苟去而已”之言,可谓得范蠡之神韵。观其如越、为奴、灭吴、隐去、经商、散财,皆非苟且被动之举,而在笃行己“意”。这种士人独立人格精神之高扬,堪为千古标范。秦之李斯、汉之张良、蜀之孔明,皆可令世人与之相比较而叹惋之。
至于范蠡与西施之事,后人传为千古美谈,甚至演义为小说,编演为戏曲,且越传越走样,然于史似乎没有太多根据,唯《吴地记》载:“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42],但有人认为此乃东汉人附会之说。谭家健先生《西施小考》一文引据大量秦汉古籍证明:“西施当确有其人,而非东汉人所附会”。同时,谭先生引北齐祖班所编《修文御览》所引《吴越春秋》逸文:“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认为“鸱夷”当指鸱夷子皮,即范蠡后来的别号。“浮西施于江”,即泛于江,非沉之于江。[43]。谭先生证明西施确有其人,其说可信;其说西施随范蠡泛舟于江,也仍然是东汉以后人们的一种传说,未见有确凿的证据。
范蠡的卒年不可确知,据司马迁之言,范蠡“卒老死定陶”,而且还说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这样,我们只能从范蠡隐去之年算起,再加十九年,大概是他的卒年。但由于范蠡隐去的时间司马迁的记载与《越语下》不同,则其卒年就出现两种可能性:公元前454年或前448年。享年八十二岁或八十七岁。
三、范蠡生平大事年表
综上所考,我们可以大致列出范蠡生平事迹年表如下:
前536年(鲁昭公六年,楚灵王五年):范蠡出生于宛地三户邑。其时孔子十五岁。
前516年(鲁昭公二十五年,楚平王十三年,吴王僚十一年):宛令文种见范蠡,范蠡年龄在二十岁以内。
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楚昭王五年,吴阖闾四年)稍后:范蠡邀文种入越,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孙武始以《兵法》十三篇见阖闾。
前494年(鲁哀公元年,楚昭王二十二年,越勾践三年):勾践兵败栖于会稽山,始重用范蠡、文种等。范蠡年龄四十刚过。
前493年(鲁哀公二年,楚昭王二十三年,越勾践四年):勾践、范蠡君臣入吴为奴。
前490年(鲁哀公五年,楚昭王二十六年,越勾践七年,吴夫差六年):勾践、范蠡君臣离吴返越。是年范蠡四十六、七岁,为勾践谋划强国待时大计。
前486年(鲁哀公九年,楚惠王三年,越勾践十一年,
吴夫差十年):勾践欲起兵伐吴,范蠡劝阻。是年范蠡已经年届五十。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楚惠王五年,越勾践十三年,吴夫差十二年):吴再次伐齐,战于艾陵。越王君臣朝见吴王,君臣皆有贿赂,进一步麻痹伍人。夫差杀伍子胥。
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楚惠王七年,越勾践十五年,吴夫差十四年):吴、晋黄池之会,越师乘机袭击吴国,大败之,杀吴太子等,年底吴、越讲和。是年范蠡五十五岁左右。
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楚惠王十年,越勾践十八年,吴夫差十七年):越兴师伐吴,兵至于五湖。
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楚惠王十一年,越勾践十九年,吴夫差十八年):三月,越伐吴,吴师迎战于笠泽,双方夹吴凇江而阵。越人大败吴师。范蠡已经年届六十。
前475年(鲁哀公二十年,楚惠王十四年,越勾践二十二年,吴夫差二十一年):十一月,越围吴,但范蠡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令吴师自溃。
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楚惠王十六年,越勾践二十四年,吴夫差二十三年):年底,越灭吴,夫差自杀。是年范蠡六十三岁左右。随后,范蠡即泛舟五湖,隐去。
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楚惠王二十一年,越勾践二十九年):越王实现霸业。若依司马迁之说,范蠡于此时前后隐去。时年六十八岁。
前465年:越王勾践卒[44]。
前454年:范蠡卒,享年八十二岁[45]。
前448年:范蠡卒于此年前后,享年约八十七岁[46]。(依司马迁之说)。
--------------------------------------------------------------------------------
[1] 见《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浙江学刊》1990年1期.
[2] 《论〈老子〉晚出说在考证方法上常见的谬误》,《道家文化研究》四辑。
[3] 《论黄帝四经产生的地域》,《道家文化研究》三辑。
[4] 《范蠡及其天道观》,《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1995年版.
[5] 《文史》二十五辑,《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
[6] 见《屈原与他的时代》。
[7] 《楚史》30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 参见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1期。
[9]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10] 《国语》韦昭注、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越勾践元年考》、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皆同。
[11] 《左传·昭公二十年》。
[12] 《左传纪事本末》卷五十《补逸》引《吕氏春秋》。
[13] 《史记·吴太伯世家》。
[14]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15] 转引自王洲明、徐超《贾谊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 张宗祥《越绝书校注》:“‘退’

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英语作文

疑‘追’字之讹”。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
[17] 《国语·吴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8] 《越语上》。
[19] 《越语下》。
[20] 《史记·伍子胥列传》。
[21] 《吴语》。
[22] 《左传·哀公元年》。
[23] 《越语下》。
[24] 《吴语》。
[25] 《吴语》。
[26] 《春秋左传研究》11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7] 《越语下》。
[28] 《左传·哀公十七年》。
[29] 《越语下》。
[30] 《左传·哀公二十年》。
[31] 《越语下》。
[32] 《越语下》。
[33] 《越语下》。
[34]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5] 《汉书·艺文志》曰:文子系“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史记集解》引《范子》曰:“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范蠡与老子、文子的关系正是学术界一个热门话题。
[36] 《左传·哀公二十二年》曰:“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
[37] 《春秋左传研究》118页。
[38]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否定此说。
[39] 参见程兆奎《肥城陶山范蠡墓》,《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
[40] 佚文,见《小万卷楼丛书》钱培名《越绝书札记》。
[41] 《史记·货殖列传》。
[42] 见钱培名《越绝书札记》。
[43] 见《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4] 依据《竹书纪年》。
[45] 依据《越语下》。
[46] 依据《史记》。
(本文刊于《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6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2587.html

以上是关于范蠡-饶恒久:范蠡生平考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范蠡-饶恒久:范蠡生平考论;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351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