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二十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近代史-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二十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二十三)
走向抗战|蒋日记周周读23:东瀛一举一动,牵动着蒋介石的心
(1937年5月30日至6月5日)
华北事变之后,日本加速其全面侵华的步伐,不断增加在中国的驻屯军数量,中日关系极度紧张,一触即发。此时的蒋介石,一方面着手研究日本对华政策,积极准备抗战,一方面仍对日本改变对华政策抱有幻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针对日本外务省发文承认《九国公约》之效力,蒋在5月11日思考:“倭外务省发表九国公约为有效之意义何在。”为了解日本政策意图,蒋于5月9日至11日连续约见日本问题专家王芃生,讨论日本对华政策,并在5月22日的日记中感慨:“倭之近态亟应分析”。应蒋的要求,5月23日,王芃生就日本对华策略向蒋提出了报告,其结论部分有如下内容:
总之,日本内阁将临时议会延至七月开会者,除内部新党运动及向各界疏通,分化反政府势力,以冀苟延政权外,同时极力向外求出路,故在此时极为严重关头,倘因其失败而掀起险恶政潮,则对华出兵或以伪国名义进攻华北,甚至依其演变及国际形势许可,或以海空军威胁华南,挑拨反动,掀起内乱,以牵制中央,迫我承认苛求,亦非绝对无有之事。故由现在至今冬国际局面及日本均在大转变之时期,或好或坏难以预言。然在我外交、内政上则不可不积极运用于有利之途,尤其军事上之妥速布置,不独有备无患,亦可预缉戎心也。
根据王芃生的分析,此时正是日本内政外交的严重关头,日本很可能为转嫁内部矛盾而对华出兵,他提醒蒋“现在至今冬国际局面及日本均在大转变之时期”,建议蒋做好外交和军事上的双重准备,以备不患,其分析可谓独到准确。
蒋介石对日本内政及对华政策变动非常关注,但从蒋日记中对日本对华政策举动及内阁变动等问题的思考看,他仍对中日关系的走向抱有和平幻想,甚至希望寄托外国的斡旋与干涉上。
蒋在5月最后一周的“反省录”中写道:
倭寇决不愿自动放弃冀东,至察北则更不可能矣。对倭非由国际环境变化逼不得已时,则无从下手调整也。
可见。蒋仍将中日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国际环境的改变,或者说寄希望于英、美等国的干涉上。也是在5月份的“反省录”中,蒋甚至直言:“对倭外交并无进步,由英间接运用,乃为最后一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当吉田茂对国民政府表示,冀东与华北问题可同时解决时,蒋即在6月2日的日记中猜测,日本的态度的改变“是英国从中周旋乎”?
中国近代史-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二十三)
近卫文麿
1937年6月1日,日本内阁改组,近卫文麿组阁上台。
中国历史故事人物事迹简介
对此,蒋在6月2日写道:
倭阁改组,近卫文麿组阁,倭政尚未到极端关头,犹有转回余地,此为倭之利,然吾亦得有准备时间,亦非害也。
蒋对于近卫的组阁成功最初的判断是,日本内政仍有希望走上正轨,还不至出现王芃生所分析的最坏情况,至少在时间上中国还能有备战的余地。在6月4日的日记中,蒋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李达
进一步分析:
近卫倭阁结城辞绝,是财阀与经济界不合作之表示,其以后经济之难关应注意。又此次内阁必较历来强固,对华之政策亦更坚决而积极也。
在一周的“反省录”中分析道:“倭阁改组近卫组阁,于中国仍无损益,如其能取和缓政策,则于我争得时间矣”。蒋的分析较为务实,希望中国能从近卫组阁的改组中获得更多的备战时间。
1937年蒋介石日记
五月三十日 星期日 阴
雪耻 愤怒是贬损了自己的身分,沾污了他人的人格。小子戒之。
预定:一、整顿军事杂志社。二、筹备国防会议。三、对川军各代表意见。四、设计国务审(计)议局。五、会商对共产方针与办法。六、设计暑期会客各军。七、召贺衷寒来见。八、物色特区人选。
注意:一、对川步骤,不如由其下层发动 甲、停征钱粮。乙、停派鸦片消数。丙、预算不足之数,由中央认筹。 丁、六个月内为整军期间,照三中全会实行
春秋前的中国历史故事简短
。戊、整军完妥后,再交缓署全权办理。二、对共方针。
上午,批阅,研究政局与各项方针。下午,到美国学校听音乐。
五月三十一日 星期一 晴 温度六十二度
雪耻 集中专门人才,使之努力于国计与民生,乃为今日之急务。
预定:一、国务审议会。 二 、产业调查设计执行监察与检查之组织。三、军事机构之改造。四、行政机构之改造。五、对倭、对俄外交之检讨。六、对川问题之研究。七、新疆外蒙考察团。
注意:一 、对共条件 甲、国大会前,宣传与组织停止活动。乙、应防军阀与侵寇借口容共为名,攻击中央,故暂不公开。丙、组织国民革命会,双方各推 代表五人。丁、共党宣言中,须提停止宣组一节。二、共党已有取消党名之表示。
上午,批阅,研究对共策略与造产机构及人选,下午,视察植物园。
六月一日 星期二 晴 温度五十八度
雪耻 儿童最圣洁,其前途之伟大亦无人能知其限量,故最当敬爱,更不可轻侮。
预定:一、令德经济顾问来谈。三、空校教育长与军校园团长人选。三、卫队副。四、军医署整顿与张建任副署长。五、审查成绩应指定人员平时分区主持。六、电桂永清。
注意:一、对共党与第三国际关系,应令断绝或设法间接连络,最重要者,使共党明了中国抗倭须以中国为本,而非为其他国家抗倭也。 二 、国民经济建设本部之筹办与组织。
上午,批阅,研究经济组织。正午,约季銮、岳军、立夫等谈话。下午,请杨老「推拿」起。晚与客多谈,又不能成眠也。
六月二日 星期三 雨
雪耻 以志帅气,以柔克刚。
预定:一、发起新疆考察团。二、检讨对倭外交。三、检讨对川办法。四、问上月国防工事进度如何。五、检讨经济建设计划。六、调制经济机构与人选: 立夫、筑山。七、预算之纠正。
注意:一 、倭阁改组,近卫文麿组阁,倭政尚未到极端关头,犹有转回余地,此为倭之利,然吾亦得有准备时间,亦非害也。 二 、以昨报吉田之谈话,冀东可与华北问题同时解决,是英国从中周旋之效乎。三、对俄购械问题应慎重不急。
上午,批阅,整理经济方案,下午,约谈对共与经济机构问题。
六月三日 星期四 晴
雪耻 政治胜利至七、八分为止,必须让敌人一条出路,此围攻必缺之道乎。
预定:一 、写徐信。二、见川代表。三、令立夫意见用书面报告。四、催贺速行。五、叶蓬案。六、健报封禁。七、禁止竞选。八、经济建设会之筹备。九、政治机构之拟订。十、各部短期班应归政校训练。
注意:一、力行社之改组。 二 、军、政二校及军人入会者,应即令脱离。三、 雨岩之使倭。四、对张讨款事罚偿
锲而不舍中国历史故事
事之缓办。五、委立夫为教育长。
上午,批阅经济建设各案完,下午,批阅公文,约宴来宾会议见客,晚,会餐,数日来个人研究与友朋讨论政治经济皆甚得益,身体渐痊。
六月四日 星期五 晴 温度七十六度
雪耻 对人应设身处地,则可平心矣。
预定:一、查粤钞伪币。 二 、电吴征求经济建设人才。三、电刘多荃。四、 国防教育之方案与办法。五、中央与地方之党部,应缩编其无职业者在政校授与职业之训练。六、原有党员重行考查,依其工作之努力与否,分别取舍。七、送张款。
注意:一、近卫倭阁结城辞绝,是财阀与经济界不合作之表示,其以后经济之难关应注意。又此次内阁必较历来强固,对华之政策亦更坚决而积极也。二、 对川刘函戒之。
上午,批阅,会客太多。下午,妻来枯岭。
六月五日 星期六 晴 温度七十六度 未刻雷雨夜风
雪耻 不能慎独,何以立德,何以对天,戒之。
预定:一 、建设局筹备处。二、征求各机关技术与管理专家。三、购远镜。四、军警驻海会训练。五、问党费。六、函徐完,看三民主义及民生哲学之基础。七、粤公路局应属厅。八、发张款。
注意:一 、对共警告 甲、不能提不必做之言与不能做到之事。乙、绝对服从与一致,不得擅自宣传。丙、不得任意活动与组织。了、对第三国际之限制。 二、国民革命冈盟会之组织。三、对倭之攻守。四、对各党各派之断绝。
上午,批阅,子文来见,培甥回乡。下午,约虎城等吃饭。四时会客后推拿,晚,看五年计划故事。
毛泽东在1937年
6月1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刘少奇在会上发表的《关于党与群众关系的报告》
6月4日 周恩来携带《关于御辱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以及十三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到庐山同蒋介石谈判。
6月5日 复电叶剑英并告张文彬:同意派文彬等去兰州任联络。要求顾祝同介绍文彬至青海,释回红四方面军干部,并设法收容流落民间的人员。
《竺可桢日记》中的1937年
5月30日 晨偕炯之及葆泉由云栖至琅珰岭,在太和园中膳。晚九点至性存路十四号开浙省会计人员考试委员会。
5月31日 七点乘车至钱江大桥下二龙头地方之江文理学院,晤李培恩。七点半至之江纪念周演讲,题为“中国民族复兴之途径”,讲约四十分钟。
6月1日 刚复自沪回。合作社开幕。Suhr来。董伯豪、晓峰来。下午三点开暑期讲习班筹备会。晚晤章子梅。
6月2日 晨至会计人员考场。午后至中国银行谈湘湖事,至建设厅告以浙大让渡湘湖地权于地方人士之计划。
6月3日 上下午均在考试场口试、阅卷。晚请叔永。
6月4日 上午晤张逸樵及卢亦秋。晚请军械局王鹤、查绍伯及财厅徐秘书。
6月5日 上午至绍兴,并作演讲“绍兴人之优点与缺点”。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0933.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近代史-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二十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二十三);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