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三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抗日战争-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三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三十)
走向抗战|蒋日记周周读 30:其实,蒋介石曾为“庐山谈话”的公开方式操碎了心
(1937年7月18日—7月24日)
7月17日,蒋介石在第一期庐山谈话会第二次共同谈话上,报告国府对卢沟桥事变所采取的方针及其个人对事变发展的判断,并于19日公开发表《告全国国民书》,是为“庐山谈话”。
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明确宣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明确表达了对于“抗战到底”的态度和决心。
抗日战争-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三十)
蒋介石庐山谈话
但是,战争关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发表强硬宣言的背后,是蒋介石反复斟酌和权衡的纠结。
“七七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所持的态度基本上为“能和则和,不能和则战”,为实现“以战求和”的战略,他在积极动员备战的同时,亟思对日表明中国的决心和立场,期望日军能“知难而退”。
事变发生后,蒋即指示外交部发表申明书,宣示中国政府对事变的态度和立场,后因故迟迟未发。但蒋并未就此打消此想法。7月13日,蒋初拟对日宣言的内容:
甲、维持冀察政委会现状与人事。乙、塘治协定范围以
中国历史故事听写
外地区之驻兵不能受限制。丙、倭在平津一带驻兵地点及其行动应遵守辛丑条约。
即维持事变前的基本格局。16日,蒋再命幕僚陈布雷代拟对日宣言。蒋对日本态度的判断如下:
倭寇既备大战,则其权在倭王,若我宣言能感动彼倭,或可转危为安,是较之平时,权在下级与前哨者当易为力乎?其次,卢案已经发动十日而彼徘徊威
中国历史记载的爱情故事
胁,未取正式开战,是其无意激战,志在不战而屈之一点,此其外强中干之暴露也。若果不能避免战争,则余之宣言发亦无害,故发表为有利也。
蒋介石认为,日本也在为是否扩大战争而犹豫,他发表声明或能使其“不战而屈”,而且,如果日本执意战争,则发表声明也无害。但是,蒋仍较为谨慎,提醒自己注意“宣言对倭寇影响为利为害,应再研究”。17日,庐山谈话会召开,蒋再次考虑宣言的发表问题:
倭寇使用不战而屈之惯技暴露无余,我必以战而不屈之决心待之,或可制彼凶暴,消弥战祸乎。
告国民书发表后之影响,是否因此引起战争,决不致此,我表示决心之文书,似已到时间,此中关键非常心所能知也。人以为危,而我以为安,更应使倭寇明知我最后立场,乃可戢其野心也。
18日,蒋约汪精卫、张群等“商谈对倭交涉与宣言稿”。同时,蒋亦在考虑改变宣言发表的方式,预定“发表为卢案告国民书,或为改谈话式”,并嘱咐陈布雷“改正宣言方式”。
19日,在接获何应钦、高宗武等人与日方谈判的报告后,蒋认为已是宣示中国立场的时机,决定发表告国民书,“再不作倭寇回旋之想,一意应战矣”。蒋对自己苦心孤诣的决定颇为自得:
人之为危,阻不欲发,而我以为转危为安独在此举。但此意既定,无论安危成败在所不计。惟此为对倭最后之方剂耳,惟妻独赞成吾意也。
抗日战争-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三十)
蒋介石庐山谈话发表
次日,各报刊出蒋介石庐山谈话演讲词。蒋十分关注日方对宣言的反应:
7月20日 倭寇之弱点,…… 对余宣布之讲演是否即下哀的美敦书,或进一步强逼,当视其今、明两日之态度,可以全明矣。
7月21日 倭寇虚实与和战真相可于今日表现,如过今日尚无最后通牒或坚强动作,则我国精神战胜者十分之八,而形式胜利尚在其次也。然而此次集中一点作最后之反攻,危则危矣,此乃攻心之道,运用在乎一心也。
庐山谈话发表一周后,蒋不无得意地记道:“倭阁见余谈话后,开紧急阁议二次,皆不能决
课外书中国历史故事
策,以后无论其和战,精神战胜已属于我矣。”
中共方面,积极朝着共同抗战的方向,延安召开援助平津抗战将士市民大会,毛泽东出席。毛在7月24日致电朱德、彭德怀等人,汇报国共关于改编的谈判情况。
蒋介石1937年日记
7月18日星期日 晴
雪耻 紧急时更须宽缓,此治国平乱与对敌惟一之道也。
预定:一、属布雷改正宣言方式;二、查庞部何日到沧州;三、倭倭寇检查津邮,强占招商码头;四、倭机飞平漠路,射击我列车。
注意:一、倭武官间接表示求见商谈,其用意何在;二、对倭备忘录,我主张仍由中央交涉。如就地解决,亦必须中央之许可,以为缓和余地;三、对沈等保释;四、对共党态度。
上午,到海会暑训团,行毕业典礼,在赤暑之下主讲二小时之久,不觉甚倦,可知身体复元矣。午宴聚餐训话后,即回牯岭,商谈对倭交涉与宣言稿。
7月19日 星期一 晴阴
雪耻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预定:一、见辞修与天翼;二、问高部已到何地;三、史顾问回京;四、征求各省长官意见;五、于部到鲁接防,电问向方;六、电冀鲁,定明日回京。
注意:一、应战宣言即发,再不作倭寇回旋之想,一意应战矣;二、对沈等之处置,宜早解决;三、对共党之收编应即解决;四、对冀宋与鲁韩之安慰与奖勉;五、战斗序列之核发。
本日心苦而身乐,闻喜多对敬之谈话与高宗武之报告后,决定发表告国民书。人之为危,阻不欲发,而我以为转危为安独在此举。但此意既定,无论安危成败在所不计。惟此为对倭最后之方剂耳。惟妻独赞成吾意也。决定明日回京。
7月20日 星期二 晴
雪耻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上午除照常工作外,往别林、汪,宴客。下午三时由牯岭下山,五时由九江飞南京,七时前到京。
预定:一、电孔回国;二、令可亭来见;三、令各国大使来见;四、军训教官归校长指挥,并应特别训练常识;五、蒙王封号;六、财政与战费之筹备。
本日倭寇仍对芦沟桥不断砲击。
注意:一、财政金融之筹备;二、共党问题;三、沈案了结;四、宋、冯心理与态度;五、倭寇之弱点:甲、对何梅协定不敢速提;乙、志在华北局部而不敢扩大;丙、战事最多限于局部;丁、空军尚不敢正式使用;戊、对余宣布之讲演是否即下哀的美敦书,或进一步强逼,当视其今明两日之态度,可以全明矣。
本日倭在芦沟桥等处不时炮击进攻,仍不为动,则明日乃可无事乎。
7月21日 星期三 晴
雪耻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倭寇虚实与和战真相可于今日表现,如过今日尚无最后通牒或坚强动作,则我国精神战胜者十分之八,而形式胜利尚在其次也。然而此次集中一点作最后之反攻,危则危矣,此乃攻心之道,运用在乎一心也。
预定:一、军事会报;二、会各部长;三、派建(健)群赴平;四、彻查假充征兵之雇主;五、痛斥市府;六、字林西报之中央电稿;七、广播电台之整顿。
注意:一、倭间接要求我对近卫之宣言响应,与间接表示与宋交涉范围不出于我最低立场之四条,其弱点益露矣;二、对英使说话太直,无论如何知交,对外交立场应留有旋转余地,不可自行束缚也。
本日除例行公事外,对财政金融与外交皆有准备。见敬之致梅津之函件,愤恨又不能自制,何愚劣益此,于此痛心之至。
7月22日 星期四 晴
雪耻 和平应植基于正义之上。
(要言)应钦愚劣私陋,毋使预闻政治,否则害国误国,必此人也。
预定:一、壮丁动员演习;二、倭寇军用密本之研究;三、粮服统一机关与议决,令,实业部设计呈报;四、见刘为章、健群;五、沪市长问题;六、发战费;七、谈话会改期。
中国历史故事伟人
注意:一、宋复电之请示用意;二、应停止军运;三、芦案了结乎,当非如此之易;四、中央军撤兵时机必待倭寇同时举行;五、何梅谅解事须抄交英使;六、德、意态度不良,益露矣。
上午,会客批阅,闻芦沟桥三十八师撤退,而未知宋与倭交涉之内容究为如何,不胜惶虑。阅何致梅函稿而更愤激,何愚劣至此,诚贱种也。下午,军事会报研究战事、财政,批准发行国库券。
7月23日 星期五 晴
雪耻 “玩强敌倭寇于股掌之上,使之进退维谷”,芦事以不涉政治条件为限度。
预定:一、发刘为章川资; 二、川、桂出兵问题;三、派林蔚到石家庄部署;四、见谷季(纪)常等;五、焦晋与焦洛铁道之速修;六、李维果、仲武来见。
注意:一、倭阁近卫属秋山派宫崎来接洽,而且要求极密,果为何事;二、明轩只报告十一日与倭方所协商之三条,而对十九日所订细则尚讳莫如深,似不加深究为宜,使其能负责也;三、从速完成沧石防线;四、倭寇已悟中央部队既入河北,对彼华北独立阴谋已受重大打击,不能达成目的矣。
上午,会商对宋复电办法,批阅。下午,批示空军作战计划,处理一切。
7月24日 星期六 晴
雪耻 余妻筹备空军,协力谋国之尽诚,世无其匹也。
预定:一、派军校大队长以上人员受暑训;二、见张冲商共部收编事;三、赵师仍由平汉车运为宜;四、川军何时可出,及其人数几何。
注意:一、倭寇今夜以前之求战,较前更急,而今夜则忽求和,彼或知余已同意于宋哲元之三条件所致乎?可知外交与军事皆瞬息万变,不可执一而终,但不能不有一定目标耳;二、在和战未决之前对倭要着,须使国际空气笼罩,使彼有所顾忌,不得不从速撤兵耳;三、以后当注重撤兵与交涉问题。
本日,运用军事与外交费尽心力,而倭寇之形势险恶,亦于昨、今两日为甚,以彼恐我反对宋哲元所订条件与不肯撤兵耳。下午,会英使,派林蔚赴石家庄主持。
毛泽东在1937年
7月18日 出席延安市抗日救国会召开的延安市援助平津抗战将士市民大会。
7月23日 写就《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
7月24日 致电朱德、彭德怀等人,汇报国共关于改编的谈判情况。
《竺可桢日记》中的1937年
7月18日 在庐山海会寺参加集会,听蒋介石演讲建国主要工作。
7月19日 参加国立大学校长谈话会,交换战时如何处置意见。
7月20日 参加教育组会议讨论,汪精卫报告教育建设及国防教育、特重教育等问题。
7月21日 在牯岭游览
7月22日 离开牯岭至南昌。
7月23日 在南昌参加省政府中膳。傍晚乘车回杭。
7月24日 回到杭州,为教师聘任问题焦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0913.html
以上是关于抗日战争-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三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抗日战争-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三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