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综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秦汉-“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综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综述
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狮子山楚王陵管理处联合发起并组织召开的“秦汉兵马
朗读不朽的中国历史故事
俑比较暨两汉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8月21日至8月24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来自陕西、江苏、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湖北、山东、江西等地的8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等单位发来了贺信、贺电。
秦汉时期上接三代,下启唐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秦汉时期的各项制度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研究秦汉时期的兵马俑和两汉文化,将会促进秦汉史研究的不断深化。这次学术研讨会选择在徐州召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徐州和西安同属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秦汉时代两个著名的城市。秦始皇以咸阳为都,向东攻取六国,奠定了统一的基础。汉高祖刘邦兴起于今徐州辖内的沛、丰,最后向西夺取咸阳,缔造了强盛开放的汉王朝。因而徐州在两汉时期盛极一时,先后有13代楚王和5代彭城王在此定都,留下了大量的汉代文化遗存。特别是徐州狮子山出土的大批汉代兵马俑,与秦陵兵马俑并称为二十世纪考古的重大发现。通过实地考察、对比探讨秦汉时代的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兵马俑,将有益于秦汉文化领域的研究。
这次研讨会的特点是用比较的方法对秦汉文化及两汉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对秦汉陶俑的比较,对两汉文化的比较,可以看到秦汉文化的承继和发展,不仅能重新认识以前的研究结论,而且还会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会议共收到论文55篇,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论述了秦汉时期三批兵马俑反映出的文化特色和两汉文化的有关问题。大会首先进行的是分组讨论。在小组会上,代表们发言积极认真,讨论问题深入而广泛。在随后1天半的大会发言中,共有20位学者作专题发言,与会学者就其论文进行提问和辩论,会场气氛十分热烈。会上会下,代表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个别问题争论相当激烈。学者们集中讨论的问题有以下八个:
1.秦汉兵马俑的比较研究
这次会议有25篇文章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主要涉及到秦汉时期陶俑艺术风格及制作方法、彩绘工艺、兵马俑坑的性质、秦汉兵马俑在形体和规模、兵种方面的主要区别等。秦俑博物馆袁仲一先生的《秦兵马俑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分析了秦汉兵马俑出现的时代背景、秦汉兵马俑的性质、秦汉兵马俑的主要区别等问题。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王恺、葛明宇的论文《秦汉兵马俑之对比研究》从俑坑概况、俑坑建筑、俑的种类、战争形式的变化、制作工艺、彩绘、塑造艺术等七个方面分析了秦汉兵马俑的异同。河南大学龚留柱教授的《秦汉兵马俑文化传承的臆测》认为秦陵兵马俑、杨家湾汉兵马俑、狮子山汉兵马俑有可能是分别用来祭祀始皇陵庙、长陵原庙、楚王陵庙的祭祀坑。江西师大黄今言教授的《秦俑研究中若干问题之辩释》,提出秦俑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四号坑的属性当是未建成的“武库坑”、有关总体布局与左中右三军、俑坑的营造时间和意图等。徐州博物馆刘照建、张玉副研究员的《秦汉兵马俑形体差异探源》分析了秦汉兵马俑形体差异的原因,指出这是由于前者受人殉制度的影响,后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少工程量的结果。秦俑博物馆刘占成、芦建华的《秦汉兵马俑比较研究》从秦汉兵马俑的内涵、从葬作用、塑造艺术风格三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区别。秦俑博物馆蒋文孝、党焕英的论文《秦汉兵马俑比较二题》、秦俑博物馆赵昆、兰德省的《秦汉陶质兵马俑制作比较》、秦俑博物馆蒋文孝的《秦兵俑与阳陵汉俑性别刻画之比较》、西安半坡博物馆王鹰副研究员的《秦汉陶俑艺术的比较研究》、秦俑博物馆容波、孔利宁的《秦兵马俑与汉阳陵兵马俑彩绘层髹漆工艺对比研究》、秦俑博物馆孟中元的《自然科学技术与秦兵马俑学术研究》、秦俑博物馆何宏的《从阳陵的考古成果看秦陵新出陪葬坑》等也就秦汉兵马俑的对比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2.秦汉军事
这一专题的论文涉及到秦汉时期的军功爵制、兵种、秦汉骑兵的主要装备、秦汉军俑服装等问题。河南大学朱绍侯教授的
中国历史爱国人物故事会
《秦汉简牍与军功爵制研究》认为秦汉简牍的出土和研究解决了军功爵制研究中的许多难题,如军功爵制的颁赐程序、赐爵的累计方法、“士伍”的身份等。秦俑博物馆徐卫民研究员的《军功爵制与秦社会》一文从军功爵制研究中分析了秦兵马俑的爵级。首都师大宋杰教授的《战国秦汉的“陷陈”》认为战国秦汉时期的“陷陈”不仅泛指攻破敌阵,而且还代表军中敢死队、或用少数精锐打乱敌人队形的一类战术。“陷陈”的出现与铁兵器的流行、轻车锐骑的使用和指挥艺术的进步有关。秦俑博物馆王关成副研究员的《秦汉时期骑兵的发展》指出汉武帝时代骑兵空前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统治者重视、国力增长、骑兵装备进步、马匹增加和加强训练等综合因素促成的。秦俑博物馆申茂盛、阎红霞的论文《试论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铜质“鸡鸣戟”——从铜质分铸联装戟到铁质“卜”字戟的过渡形式》结合考古资料分析了秦汉时期戟的变化过程。江西师大陈晓鸣的《两汉边防集兵方式述论》指出两汉集兵方式的变化反映了两汉由“兵农合一”向“兵农分离”的过渡,由义务兵役制向世兵制的演变。
秦汉军俑服装。学者们根据已获得的秦汉时期出土军俑的考古资料,探讨了秦汉军服与民服的界定与区分,秦汉铠甲质地、形制与结构的变化。秦俑博物馆许
中国历史故事题目
卫红副研究员的《秦汉军俑服装散论》认为秦汉军俑所见服饰的一些细节。和当时的民众服装有共同之源,这反映出古代军民同源的理论。中央党校王子今教授的《秦陵步兵俑的“行縢”》分析了关于秦陵步
兵俑“行縢”研究中的成绩,并提出仍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如行縢的来由、“行縢”使用的对象与范围、“行縢”的形制(包括质料、长度、宽度、缠束方向等)、“行縢”对交通史的意义。秦俑博物馆张卫星馆员提交《秦与西汉甲的初步比较》,从出土文物研究秦汉铠甲的质地、性质、结构的发展变化。秦俑博物馆党焕英的《秦汉军俑服饰之变化及其服装供给》针对秦汉服装的供给问题,提出秦军队服装多是自备,汉代则由官方供给。秦俑博物馆张卫星、袁红蕾的《先秦至汉初胄的初步比较》对比研究了先秦至汉初胄的变化过程。
3.秦汉文化的比较
主要讨论了文化的基本内涵、秦汉时代三批兵马俑(秦陵兵马俑、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反映出的文化特色。咸阳师院雷依群教授的论文《秦汉兵马俑文化比较研究》认为秦汉兵马俑的差异反映了各处历史文化渊源、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的不同。陕西历史博物馆张铭洽研究员的《谈秦汉帝王鬼神观念的异同》认为秦汉兵马俑的区别在于秦人以完全现实的鬼神观看待阴世,汉人以符号化的鬼神观看待阴世,这反映了秦汉帝王鬼神观的不同。秦俑博物馆孔利宁、彭文的论文《秦俑、楚俑、汉俑——从考古资料看汉文化对秦文化、楚文化的继承》,从分析“俑”入手,比较了秦俑、楚俑、汉俑的质地、造型、种类和特点,指出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军事科学院黄朴民的论文《秦汉兵学的建树及其文化特征》分析了秦汉时期兵学文化繁荣的表现以及兵儒合流对后世的影响。华中师大赵国华副教授的论文《论汉初兵学文献整理的成就》也是这方面的成果。
4.汉承秦制的问题
秦俑博物馆张文立研究员提交的《秦制汉承论》,认为秦汉帝王经过近百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春秋开始的制度文化整合,由此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徐州师大王云度教授的《从秦汉兵马俑看汉承秦制》认为从秦汉兵马俑的对比研究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到“汉承秦制”的深层内涵。徐州师大王健教授的《秦政到汉政的历史转型问题》一文从秦汉政治之间的递嬗出发,认为秦汉政治之间有继承又有转折,从而聚焦于事功与伦理之间的张力来疏释这种转型的内在理路和外在情境。
5.两汉文化研究
徐州师大汤其领教授的论文《汉代徐州地区的宗教传播》指出早在两千多年前徐州就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各地文人来此传经授道,徐州因此而成为儒佛道文化传播的基地,并培养了多位汉文化传播精英。南京师范大学晋文副教授提交《略论汉代的“〈春秋〉大一统”理论》,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春秋》大一统”理论的确立,是汉代政治理论建构中一个重要内容。所谓“《春秋》大一统”,包括政治一统和文化一统两个方面。《史学月刊》编辑部洪煜的《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社会风俗的影响》指出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奢侈之风日盛,官吏从商,官商勾结,导致社会更加腐败。另一方面,农民的负担日益沉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洛阳工学院薛瑞泽副教授的《汉代“连逮”现象的社会影响》认为汉代的“连逮”现象是承秦的“连逮”而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巩固中央政权。到东汉时期,这种现象开始风行,这与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有关。南开大学刘敏教授的《略论汉初学术研究发展之概况》探讨了汉初由于社会环境宽松而导致学术的迅速发展。还有秦俑博物馆任伟《两汉王朝对归附少数民族的军事防范与管理》、徐州师大王欣《西汉三公籍贯分布变迁考》分析了西汉前、中、后三个时期三公籍贯分布形成及其变迁的原
中国历史童话故事图片
因。秦俑博物馆申茂盛副研究员的《试论西汉初期汉廷对诸侯国军队控制的加强——从狮子山出土兵马俑谈起》,从汉兵马俑分析的角度论述了西汉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扬州大学王永平副教授的《略论蜀汉时期之学术风尚》考察了蜀汉统治者的文化修养与思想文化政策及蜀汉时期侨、旧人士的学术风尚与文化建树。阜阳师院吴海涛副教授的《略论两汉时期淮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论述了两汉时期淮北地区经济文化发达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6.秦汉史研究
《历史研究》编辑部宋超研究员提交《秦汉时期北河战略地位考察》,认为秦汉时期汉匈民族曾围绕着北河地区展开激烈争夺,北河在汉匈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秦俑博物馆张仲立研究员《〈吕氏春秋〉薄葬思想与秦始皇陵厚葬》指出秦陵修造过程的变化与秦国统治思想的变化有关,这导致秦陵的修筑最终违背了陵墓早期主持者吕不韦的薄葬原则。秦俑博物馆史党社馆员的《秦史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认为自商周以来,秦人一直处于戎狄之中,秦族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长期交往中,使秦民族成分和文化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使秦社会融合了大量的少数民族,而且也使秦文化更加多元和丰富。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秦兵马俑反映出的秦兵源这一传统话题。苏州大学臧知非教授的《墨子、墨家与秦国社会》认为墨家“从事”一派在秦国得以重用并为秦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是为秦国研究攻防技术以并付诸实践,二是参与秦官营手工业的生产与管理。秦俑博物馆郭睿姬馆员的《秦汉龙凤纹概述》从出土实物分析了秦汉时期龙凤纹的特点。
关天秦汉人物评价的论文有两篇。北京大学刘华祝副教授的《论蒙恬》全面考释和评价了蒙氏家族以及蒙恬的功过是非。江西师大卢星、赵明教授提交的《论耿秉在汉灭北匈奴之战中的战略思想》重新评价了耿秉的地位和作用。
7.今后的研究课题
华中师大熊铁基教授在讲话中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比较研究,不但要进行纵向的比较,而且要重视横向的比较,特别是要着重研究与秦汉时期同时代的罗马帝国军队建制、军事装备等问题,这样才能将秦汉军队与罗马军队进行比较。此外还应注意秦汉时期前后的比较,仔细对比研究秦汉将帅、将领与步兵的关系等,在这方面要进一步清理、考究原有成果,努力创造新成果。秦俑博物馆袁仲一研究员在论文中提出兵马俑坑的定名问题,他认为,秦汉帝王及贵族墓葬的陪葬坑中出土武士俑群者数量很多。这些武士俑群算不算兵马俑?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了,将会对研究秦汉的葬仪制度有重要意义。江西师大黄今言教授在论文中提出秦兵马俑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四号坑的性质、秦俑各坑的总体布局、俑坑的营造时间等须进一步研究。徐州师大王云度教授在讲话中指出要进行综合对比,特别是秦与汉、中原与楚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比较。秦俑博物馆史党社馆员在文章中提出应重视秦史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秦俑博物馆田静副研究员的《秦汉兵马俑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回顾了秦汉兵马俑比较研究的状况,提出应重视秦汉文化的对比研究,因为秦汉时代的三批兵马俑,就是秦汉文化的反映。
8.有关楚王陵的一些问题
也是这次会议的热点,与会代表结合考察提出了很多问题,也谈到不少新的观点。如楚王陵原来计划的样式是怎样的?采石场与墓葬建制的关系、诸侯王军阵的编制、楚王陵作为陵园,其组成部分有哪些?小组会上有人提出楚王陵“天井”的作用问题,代表们就此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有学者认为这是墓葬建制中“前朝后寝”制度的反映,“天井”代表前厅,象征着朝廷中的议事厅,以前只是作为竖穴墓来看待的。这是目前比较新的观点,因为迄今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诸侯王的墓葬,没有参照资料,所以有些问题至今仍未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徐州博物馆副研究员梁勇的《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印章封泥与墓主的几个问题》评论了学界研究楚王墓出土“楚祠祀印”的有关结论,通过分析楚王墓中出土的印章指出该墓的墓主应是刘郢客。
在4天的研讨会中,代表们就秦汉兵马俑反映出的文化特色、秦汉陶俑塑造艺术和制作工艺、秦汉兵马俑军阵、秦汉军事制度、秦汉骑兵装备、汉承秦制、秦汉丧葬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总之,通过这次研讨会,不仅深化了以往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待研究的课题,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很多思路。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实地考察了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博物馆、徐州市博物馆、龟山汉墓、汉画像石馆、北洞山汉墓、戏马台等汉代遗址和文物。这些精美绝伦、内涵丰富的文物和遗址,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秦俑博物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9/527652.html
以上是关于秦汉-“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综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秦汉-“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综述;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