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西汉陵寝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汉朝-西汉陵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西汉陵寝
概论
西汉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时代。汉民族就形成于这个时代,汉民族的名称也由此而来。由于秦代仅存在了十五年,因而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的完善、确立和巩固,应该说是完成于西汉。西汉王朝自高祖刘邦到平帝刘衎,共经历了十一个皇帝。除文帝和宣帝分别葬于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和杜东原上外。其它九个皇帝葬就葬在汉长安城北的咸阳原上。这九座帝陵东自高陵县马家湾乡,西至兴平县南位乡,东西一线排开,绵延百余里。由东向西依次为:景帝阳陵、高祖长陵、惠帝安陵、哀帝义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昭帝平陵、武帝茂陵。西汉皇帝陵墓,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最高丧葬。
西汉帝陵的这种分布形式,是受到汉代昭穆制度的影响。依照汉代学者的推衍,西汉十一个皇帝的昭穆序列为:高帝、景帝、昭帝、宣帝、成帝为昭位;惠帝、文帝、武帝、元帝、哀帝、平帝为穆位①。依古礼,应当是葬区中间为祖位,然后左昭右穆依次排开。文帝和宣帝依此便不能进入咸阳原陵区。因为惠帝和文帝都是刘邦之子,均属穆位,惠帝已葬于高祖长陵之右,文帝就只能另辟陵区。宣帝为昭帝堂孙,按照辈分,昭帝以下,应为其子、侄一辈为帝者入葬。而宣帝却是“孙”辈,与昭帝昭穆序列相同,祖孙一体,亦不能进入同一陵区,昭帝也只好在杜东原另辟壁地。
西汉帝陵的形制比较规整。据《汉旧仪》及《皇览》等书记载,西汉帝陵一般占地7顷,墓冢修筑于陵园中心,高12丈。地下墓室深13丈,墓室为方形,通向地面有四门,四门设置联剑、伏弩等暗器,以防盗掘。死者口含蝉形玉石,身着金缕玉衣(用金丝连缀玉片而成的葬服),纳于贵重的梓木棺(称为梓宫)中。梓宫外随葬车、马、丝绸、金银、玉石、珠宝、米谷、兵器、货泉、器皿等。然后四周堆垒层层上好的柏木,木头皆向梓宫,即所谓“黄肠题凑”。文献的这种记载,已有不少被考古发掘所证实。考古工作者曾对汉太上皇陵及宣帝杜陵进行钻探,发现其陵墓各有四条墓道、每条墓道正居每面中央民又曾对高祖长陵、景帝阳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等陵园进行测量,发现其平面均为正方形,门阙在四面墙垣正中。由此可知,西汉帝陵的基本模式为:地下墓室为方形,墓宫四方中央开门(称羡门),由此四门通往地面四条道路(称羡道),四条羡道又向墓冢四周延伸出四条道路,四条笔直的道路直通四周围墙正中的司马门,门外有巍峨的双阙。整个陵园布局的构思简洁明快,线条洗练。位于陵园中心的墓冢呈复斗形,上小下大,沉稳注重,一派肃穆景象。
西汉帝陵的地下墓室,至今未正式发掘。但从河北满城发掘的西汉中山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镶玉漆棺,北京大葆台发现的由一万五千多根柏木堆垒而成的黄肠题凑汉墓,可以推知帝陵的金缕玉衣、黄肠题凑之奢华。史载汉武帝的金缕玉衣,更在玉片上别出心裁地雕缕出龙凤龟磷等吉祥的动物形象,这些当然是诸侯王望尘莫及的了。
作为帝陵的一整套礼制建筑,寝殿、便殿、陵庙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西汉奉行“日祭于寝,月祭于庙,四时祭于便殿”的陵寝制度。寝殿摆放亡者的神座,守陵人要像奉生者一样,“日四上食”。便殿里存放皇帝生前的衣物器皿,四时于此祭祀。陵庙放死者牌位,每月要从便殿中取出皇帝生前的衣冠,到陵庙中祭祀一番;陵庙每年还要举行二十五次祭祀,其中有一次特别隆重的太牢祭祀。寝殿、陵庙与帝陵密不可分,因而其位置一般距帝陵很近。汉初高祖依秦制,将寝殿,便殿建于陵园之内,惠帝以后,将之移于陵园墙垣之外,但距离不远。陵庙,除高祖、惠帝庙建于长安城、文帝庙在长安城南外,自景帝开始,便改为在陵旁立庙了。
在帝陵旁设置陵邑,以保证陵园各项用度及陵区的繁荣,是西汉前中期一度奉行的制~度。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为消弭东方的反抗势力,大量迁徙关东豪强到关中,其中很多人被迁至长陵。长陵邑人口最多时达到18万口人。此后,惠帝、景帝、武帝、昭帝均在陵旁置邑(文帝、宣帝也置陵邑)。因而人们又称咸阳原帝陵区为“五陵原”。至元帝时,为缓和社会矛盾,才废止了迁民实陵的制度。
西汉的皇后陵一般在帝陵之东,故称“东园”。除刘邦与吕后的墓冢建在同一陵园这一特例之外,西汉一代皇帝与皇后均各自起陵园。
帝陵的营建如此煞费苦心,却难逃兵火。西汉末赤眉军入长安,除文帝霸陵因传说皆以瓦器随葬而未被破坏外,其余西汉帝陵全被盗掘。东汉末年,董卓胁持汉献帝南迁长安,“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西晋末年,长安饥民又挖开了长安城东南的霸、杜二陵。因此,今日人们所见西汉帝陵,墓冢仍高大雄伟,地下的墓室中恐怕已是面目全非了。
2、汉之先世太上皇万年陵
3、本朝诸帝陵
(1)高祖刘邦长陵汉高祖刘邦长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之北的咸阳原上,坐北朝南,长陵北依奇峰林立的九*山,南与富丽堂皇的长乐宫、未央宫隔渭水相望,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整个长陵陵区由陵园、陵邑和功臣陪葬墓三大区域组成。陵墓附近曾经出土过属于西汉时代的“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和“长陵西神”文字瓦当,因此证实了这里的陵墓确为长陵。
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沛县人。父刘(火瑞),原名刘季,当皇帝后,改名刘邦。他曾任泅水(今江苏省沛县东)亭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布衣提三尺剑有天下”的皇帝。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揭竿而起,反抗秦王朝统治时,他积极响应,率兵攻克沛城,自称“沛公”。刘邦起义部队初属项梁,后来他的军事力量迅速壮大,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成为反秦的两支主力。楚汉战争中,他叱咤风云,最后打败西楚霸王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时年55岁。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于长乐宫,葬于长陵。
《汉书·地理志(上)》记载:“长陵,高帝置”。可见刘邦生前已为自己选址,修了陵墓。长陵与长安城隔渭河遥相对峙,南北相距27里。晴天丽日,如果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的高台上,巍峨的“长陵山”清晰可见。史书记载,刘邦称帝后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陵园略呈方形,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长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三辅黄图》),折合今天长度为3150米。围绕陵园有高大的墙垣,东西南北四面墙均于正中开门。考古工作者据此对陵园四周进行测量,发现陵园平面为正方形,每边长780米,周长3120米。实测的结果与文献记载大体吻合。陵园的四面墙壁均有遗存,其中距高祖陵80米的西墙保存得最好,尚有高3米、长600米左右的一段墙赫然矗立。西墙下4米的深处,还发现了五条水道并列的一组排水管。这种房脊形的水道高宽各50厘米,为秦汉时常用的标准水道。现存长陵陵园南墙长225米,宽7米,西墙长200米,宽9米,北墙长600米,宽9米,经实测,陵园边长约为780米,周长3120米,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陵园内还建有豪华的寝殿、便殿。寝殿是陵园中的正殿,殿内陈设汉高祖的“衣冠几杖象生之具”,“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续汉书·祭祀志》),完全像皇帝生前时一样侍奉。
汉高祖刘邦陵冢位于陵园偏西处,形如覆斗,为夯土迭筑而成,陵墓封土的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长方形。底部东西153米、南北135米,顶部东西55米,南北35米,封土高32.8米。这与古代文献的记载大体相近。陵前立有清乾隆年间毕沅所书”汉高祖长陵”石碑一通,陵冢下是刘邦安寝的地宫,《汉旧仪》载:汉代皇陵地宫是“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六车六马,皆藏之。四方外涉,东石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夜龙、莫邪剑,伏驽,设伏火。”入梓棺时,皆珠襦玉匣,连以金缕。长陵现未发掘,地宫内部结构不详。
吕后陵在高祖陵东南280米,封土形状与高祖陵相同。其封土底部东西150米、南北130米,硕部东西50米、南北30米,封土高30.7米。西汉的帝后合葬,是所谓“同茔不同穴”,即埋在同一墓地,但各自起坟,而且绝大多数皇后是单独修筑陵园,只有长陵为帝后共用一个陵园。这可能是为了表明刘邦与吕雉这对昔日的患难夫妻生死相依,甘苦与共吧。吕后是刘邦微时之妻,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彭越惨败,刘邦落荒而逃,吕雉被俘,在楚营作了两年多的人质;刘邦建汉朝之后,仍南北征战不已。吕雉与萧何坐镇长安、她巧设计谋,诛杀了威震天下、对刘邦威胁最大的两员虎将—韩信和彭越,有力地支援了刘邦的事业。刘邦与吕后绝非一般的帝后关系可比,他们永相厮守,是很自然的。刘邦死后,吕后专权,立其子刘盈为帝(惠帝),剁去刘邦生前爱姬戚夫人手足,挖去双眼,置于厕中将其害死,又以鸩酒毒死其子如意。惠帝死后,吕后大封吕氏宗族,独揽天下。她称制八年,病死于长乐宫,合葬长陵。1976年,吕后陵附近出土“皇后
中国历史艺术故事
之玺”一方,可能是吕后之物。
在刘邦陵北130米处、吕后陵北350米处,以及吕后陵正南、距南墙30米处,各有一处大型建筑遗址,出土了许多遗物,如各种形式的卷云纹瓦当,印有“宫二”、“宫十四”等文字的瓦片等。这应当是当时寝殿、便殿一类的礼制建筑。寝殿是汉代皇帝或皇帝陵园中的主要祭祀场所,殿堂正中摆放亡者的神座,陵园中的宫人要象侍奉生前的皇帝、皇后一样,每天恭恭敬敬地送上四次饮食,这就是“日祭于寝”的礼仪制度。便殿是寝殿旁边休息闲宴的场所。寝殿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前后,众多的参与者可在此休息;另外便殿中还存放着皇帝(或皇后)生前用过的衣物,供四时祭祀。
陵园以北350米处是长陵邑所在地,位于今咸阳市韩家湾乡怡魏村。陵邑略呈长方形,城墙用夯土筑成,南北长,东西宽。《关中记》载:“长陵城有南、北、西三面城,东面无城,随葬者皆在东,徙关东大族万家,以为陵邑。”今遗址处南、北、西三面城墙遗迹仍存,陵邑南墙部分与陵园边墙重合,东面没有城墙建筑。故城南墙长1245米,现存残迹长1100米,宽9米,中段有门洞遗迹。西墙长2200米,现存残迹长1000米,宽9米,墙中间亦有西门遗址,门址宽15米,夯层坚固如石。北城墙多被破坏,断断续续保存着部分墙迹,最长一段为200米,宽7米。北墙与南门相对处有北门遗迹。《汉书·地理志》载,刘邦生时就迁徙大姓和贵戚之冢于陵邑中,让其供奉陵园,陵邑户口多达五万零五十七,人口达七万九千四百六十九。近年在长陵邑范围内曾发现树木双兽纹半瓦当和大量瓦片堆积、水管道、生产工具等。从文献记载和这些残留的废墟、出土文物,可以窥见当年陵邑朱檐彩栋、深宫广院、车马人熙的繁荣景象。
陵园以东,是功臣陪葬墓群。在西汉诸陵中,长陵陪葬人数之多,陪葬墓格局之规整,在汉代帝陵中是绝无仅有的。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死后多陪葬长陵。陪葬墓从陵园东门一直到泾河岸边,广延15华里。据说,当时陪葬的有100多人,现在尚可见到的还有70多个墓冢。每个墓冢占地不多,但墓冢之间前后左右的行列间距大致相当,排列得井然有序。陪葬者大都是跟随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和近亲王侯。最知名的有萧何、盲参、周勃,周亚夫、张耳等人。陪葬墓的封土较帝后陵小得多,形状有覆斗形、圆锥形、山形三种。
在陪葬墓区的中心位置,曾经出土“齐一宫当”、“齐园宫当”。“齐园”文字瓦当。这说明在陪葬区内还有“齐园”建筑。《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称帝后,封八子为王,“子肥为齐王,王七十余城”。刘肥是刘邦宠爱的次子,母曹夫人以子显贵,死后陪葬长陵,并为之建筑园寝。出土的“齐园”等瓦当便是曹夫人寝园遗物。
1965年冬,在长陵陪葬墓中,出土了驰名中外的3000彩绘兵马俑。在陪葬墓区发现东西两排,两两相对的11个土坑,土坑内是排列有序的1800余步兵俑、580余骑兵俑,还有许多陶盾牌、兵器和车马饰。步兵俑葬于5个坑内,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44.5厘米,相当于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那么高。虽不是真人原大,但个个威武十足。他们身披各式用绚丽的红、白色描绘出甲片的黑色销甲,有手持戈或盾,左手握拳下垂。骑兵俑葬于6个坑内,他们身着红、白、绿、紫等颜色的服装,上面还有彩绘的图案,大多也披着黑色铠甲。所骑之陶马形象逼真,有的俯首贴耳,似安然待命;有的昂首嘶鸣,似急欲出征。
这批兵马俑显然是殉葬用的。那么,它们究竟是为谁殉葬的呢?为揭开此谜,1970年,考古工作者对陪葬坑北边不远处的两个大墓冢进行了考古发掘,从中发现了钟、磬等乐器,彩绘漆木车、漆箱等用具。特别重要的是从两座墓中发现了两百余枚玉片,个别玉片的四角小孔里还有残留的银丝。可知死者大概是身穿银缕玉衣下葬的,身份相当高。有学者参照《水经注》的记载,认为这两个墓是周勃、周亚夫父子的墓,应当是可信的。周勃为沛人,从公元前209年便跟随刘邦起事。他为人质朴少文,深得刘邦信任。刘邦临终前预言将来“安刘者必勃”。果然,在诸吕图乱、刘氏之朝岌岌可危之际,周勃作为手握重兵的太尉,立即与丞相陈平谋划,诛灭了诸吕,迎立了文帝,为刘氏王朝立下了一大功劳。周亚夫也是一位勇冠三军的将领。文帝临终告诉太子刘启,若一旦有危急,可以周亚夫将兵。刘启(即景帝)即位的第二年,东方地区便爆发了七国之乱。周亚夫受命出征,三月之内平定了酝酿已久、声势浩大的叛乱。周氏父子对安刘定国,功劳可谓大矣!在汉代,重要的军事将领死后,朝廷给以隆重的礼遇。以军阵送葬。杨家湾庞大的陶俑群,正象征着为死者送葬的军队。以周勃、周亚夫父子的武功以及他们在汉初政局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得此威武军阵送葬,在当时该是名正言顺的吧!
西汉灭亡后,历代帝王曾对长陵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今二千多年过去了,高祖长陵仍以高大雄伟的姿态,屹立在咸阳古原上。
(2)惠帝刘盈安陵汉惠帝刘盈(前211—前188年),字满,父刘邦,母吕后。六岁立为太子,十六岁即皇帝位,在位8年(前195—前188年)。惠帝为人“仁弱”,朝政为其母控制。20岁时被迫娶其姐鲁元公主不到7岁的女儿张焉为妻。史载,惠帝即位之初,对吕后残杀戚夫人及子如意事极为不满,再加之不称心的婚姻,使之精神忧郁,遂“日饮为淫乐,不听政”。公元前155年,病死,年仅23岁。葬安陵。
汉惠帝安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约17.5公里的韩家湾乡白庙村南,西邻汉哀帝义陵,东距汉高祖长陵3300米。
安陵呈覆斗形,封土为夯土筑成,高28米,底边南北宽140米,东西长163米,顶部东西长50米,南北宽29米。据文献记载,安陵还建有“园寝”,但今未发现遗址。安陵之北是安陵邑故城,现属咸阳市韩家湾乡白庙村。陵邑四周有夯土筑成的城墙,至今仍存残墙断垣。陵邑东墙呈曲尺形,保存较好,长445米,宽9米,高2至3.6米,垣墙中部,建有门阙,遗迹犹存。西墙保存较差,仅在城西北角残留一段,北墙东西各留一段,墙中央门阙遗址清晰可见,南墙仅东段残留。在北门和东门遗址,考古工作者曾采集到朱绘云纹瓦当,以及其他常见的汉云纹瓦当。《关中秦汉陶录》卷二录有惠帝安陵附近出土的“安邑琱柱”瓦当,推测这些瓦当应是当年营建陵邑的建筑材料。
安陵西北270米处有一墓冢,有学者认为,这是孝惠帝张皇后陵。陵冢呈长方覆斗形,高8米,底部东西长70米,宽63米,陵冢顶部呈正方形,边长28米。张皇后是刘盈的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与惠帝是甥舅成婚。这是吕后为巩固吕氏的地位而决定的一桩政治婚姻。然而张皇后的前景并未如吕后安排得那般美妙,吕后死去之后,她的兄弟子侄封侯为官者差不多全被刘姓皇族所杀,张皇后也被废处北宫。她倍受寂寞孤独之苦,于前163年死去。被合葬于安陵。
安陵之东是陪葬墓群,现存12座,大多为圆锥形。见于文献记载的陪葬墓有:鲁元公主、张敖、名相陈平、张仓、袁盎和文学家杨雄等。陪葬墓布局基本是东西一线,目前能辨认名位的有鲁元公主和张敖墓。鲁元公主墓底边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20米,高19米,规模近于帝陵。
在安陵东2000米处发现了一座陪葬墓,围绕墓圹四周有用砖砌筑起来的陪葬沟。从已发掘的南面一段9米宽的陪葬河来看,南北排列的六行中,最北边的一行为武士俑,高44-46厘米,身着色彩绚丽的军服。其余5行,每行由西向东均由陶牛、陶羊、陶猪组成,这9米长的范围内,共出土了武士俑84件,陶牛46件,陶羊125件,陶猪23件。而这个陪葬沟东西共长21米,南北宽19米。1950年该墓遭到破坏时,发现四面陪葬沟内都有陶俑,而且种类不同,西边陪葬沟东部还有舞蹈俑。若从已发掘的这9米宽的陪葬沟所出土的陶俑密度来计算,估计整个陪葬沟之中的陶俑总数约在3000件之上。那么,这座墓的主人是何身份?这种以陶人,陶牛、陶羊,陶猪环绕墓穴深入的陪葬形式究竟有何含义?诸多疑问,只有待以后考古发掘的研究了。
安陵以北900米处,是安陵邑。陵邑为长方形,东墙和西墙现在仍有若干遗存。安陵邑的居民除迁楚国之外,还迁徒了关东以歌舞为生的艺人五千户。迁徒艺人守陵,开始于此。这大概是因为惠帝生前郁闷不乐,常以歌舞消愁,吕后以此慰籍她儿子的在天之灵吧!
(3)文帝刘恒霸陵刘恒(前203—前157年),是刘邦第二子,母薄姬,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和朱虚侯刘章等粉碎了吕氏宫廷政变,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时年25岁,在位23年(前179—前157年)。病死,葬霸陵。
西汉的11座帝陵,9个座落在长安城北的咸阳原上,只有2座位于长安城东南。文帝霸陵便是其中之一。文帝之所以葬在这里,主要可能是受当时昭穆制度的限制。所谓昭穆制度,即“父为昭,子为穆,孙复为昭”,在宗庙中的牌位以及墓冢的辈次排列中,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咸阳原上,汉高祖刘邦居长陵,安帝惠陵居长陵西,下边若安帝的儿子为皇帝,居长陵东,正符合昭东穆西的礼制。但文帝是刘邦和薄姬的儿子,与惠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同属穆位。在陵区内的位置便不好安排,文帝只得另辟陵区了。
汉文帝灞陵,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东南57里,位于今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隅,即今瀑桥区毛西乡杨家屹塔村,当地人称为“凤凰嘴”,白鹿原地处灞、浐二水之间,南连巍峨的秦岭,北临蜿蜒曲折的灞河。
霸陵“因其山,不起坟,”地面上没有封土。在白鹿原原头的断崖上凿洞为玄宫,其中以石砌筑,坚固异常。修筑起来可能比平地起家的长陵、安陵省工,但仍是一项相当浩大的工程,当时朝廷任命了“郎中令武(张武)为复土将军,发近县见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藏郭穿复土属将军武。”由于霸陵是斩原为家、凿崖为墓,所以陵墓排水成了个重要问题。《长安志》卷十一引《关中记》记载:霸陵之上“为池,池有四出道以泻水”,这该是霸陵的部分排水设施。
文帝治霸陵“因山为陵”,除了力求“节俭”,更是为了陵墓安全。有一次,文帝携带慎夫人到霸陵,群臣前呼后拥。他看到修筑中的霸陵,不无感慨他说:“‘嗟乎!以北山石为停,用拧絮斯陈,囊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日:‘善,。释之前进日:‘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铜南山犹有鄙;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棒,又何戚焉’!”文帝十分赏识张释之这番话,可见,文帝“节葬”,“因山为陵”,“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其中无可欲”,确保安全。
灞陵园建筑情况,文献记载甚少,今地面也未发现陵园遗迹,只能在只鳞片爪的史料中窥见一点踪影。灞陵陵园史称“盛德园”,内建寝殿、便殿。山陵位于陵园之中。陵墓“因其山,不起坟”,依山凿掘墓室。《史记·张释之传》载:“上(文帝)至灞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纻絮斫陈絮漆其间,其可动哉!”足见文帝依山为陵的目的是防止日后被盗掘。
山陵内部结构,今不得其详。据明朝何仲默《雍大记》载:“至元辛卯(1291年)秋,灞水冲开灞陵外羡门,冲出石板五百余片。”由此推知,灞陵墓门、墓道和墓室可能是用石板垒砌而成。营建山陵时,为防止水患,墓室“上有四出道,以泻水”,但经漫长的时间,水道被沙石堵塞,已失去泻水作用,所以墓门早年就被水冲开,今墓室结构已不可辨认。陵前矗立宋元以后的石碑二十五通,今也多已散失。
汉文帝在历史上是位号称“清廉”的皇帝,史载汉文帝曾指令“置灞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为饰”,但这并非事实。西晋末年,长安尹桓、解武等数千户饥民“盗发汉霸,杜二陵(杜陵为宣帝陵),多获珍宝”。以致于晋愍帝惊奇不已,问大臣索琳:“汉陵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东西呢?”索琳答道:“汉代的皇帝即位一年后就开始营建陵墓,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使用,三分之一应酬宾客,三分之一就专门用于帝陵的营建和随葬品的收集,怎么能不奢侈呢?这两个陵在汉陵中还是比较俭省的,这也是百世应当汲取的教训啊!”由此看帝来,文帝的薄葬,不过是表面文章而已。
据《咸宁县志》载,灞陵陵邑在陵园东南的曹家堡一带,而灞陵故城在灞桥镇一带。但由于灞河几经改道,灞河边的灞陵故城遗址已难寻找。近年有关专家根据有关文献,对灞陵故城再次进行调查,在今谢王庄北、新寺村的高地上发现大量汉代砖瓦和“长乐未央”残瓦当。据当地百姓讲,10多年前在该地打井时,在地下2公尺深处挖出用卵石铺的地面,路旁还铺有方砖,在附近还发现大量夯土层地基。据此推断,这里可能是当年的灞陵故城遗址。
灞陵东北1公里左右,有汉文帝窦皇后陵。窦皇后陵园垣墙为夯土筑成,今在园内发现大量建筑遗存,有西汉筒瓦、板瓦、云纹瓦当等,可以想见当年陵园中必有较大规模的殿堂建筑。陵冢位于陵园正中,现高19米,周长564米。陵园之东有从葬坑多座,现发掘36座,出土了造型优美的彩绘陶俑、陶罐和马、牛、羊等动物骨骼。
灞陵西南有文帝母薄太后的南陵。因陵冢西隔渭水遥望汉高祖长陵,故史书有“东望吾子,西望吾夫”的说法,当地百姓称为“望子冢”。南陵陵冢呈覆斗形,现高29.5米,周长为560米。陵冢四周有夯土筑成的陵园垣墙,垣墙正中建有门阙。陵园西北有从葬坑数十座,现清理20余座,出土陶俑、陶罐、陶棺多件。
文献记载,有窦皇后的女儿馆陶公主,外孙女孝武陈皇后、董偃等亦陪葬灞陵。
灞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六朝及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
(4)景帝刘启阳陵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孝文帝子,母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皇帝位,时年32岁。在位16年(前156—前141年),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崩于未央宫,葬阳陵。
汉景帝阳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肖家村乡东张家湾北,渭水与泾水会合处,西距汉高祖长陵约6公里。是咸阳原上西汉帝陵中最东边的一座。因修陵时,该地属弋阳县,故名阳陵。
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历来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盛世,有“文景之制”之称。他在位期间,继续实行“与民休息”政策,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并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实行“削潘”,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加强中央集权,为西汉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作出贡献。
阳陵的陵冢为夯土筑成,呈覆斗形。“山方百二十步,高十丈”(《三辅黄图》)。今经实测,陵冢底部边长为160米,顶部东西54米,南北55米,封土高31米,陵园每边长4l0米,4面中央各辟一门,4门距帝陵封土均为110米。4个门的门道和门外的双阙遗址今天还清晰可辨。门两边有配廊,以方砖铺地,廊道外为卵石铺设的散水。陵园垣墙正中均有夯土筑成的条形门阙,除北边门阙今已被削平外,东、西、南门阙遗址保存较好。东、西二门阙,底部东西20米,南北40米,高4.15米。南门阙底部东西20米,南北10米,高5米,东、西、南三门阙宽分别为18.5米、12.6米、14米。在东阙门中间原有1米多宽的河卵石路面,直达陵前。
阳陵东北450米处,有个高25米的墓冢,那就是景帝王皇后陵,王皇后为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人,幼年丧父,随母迁居长陵。初嫁金王孙为妻,生一女,后被景帝(当时为太子)纳入宫中,生三女一男,立为夫人。景帝六年(公元前157年)封为皇后,立其子刘彻为太子。汉武帝刘彻即位,尊其为皇太后。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卒,合葬阳陵。王皇后陵与景帝阳陵形制相同,但规模略小,陵基边长158米,顶部东西48米,南北45米,高26米。陵园亦呈方形,边长320米,陵园四门阙遗址保存较好。
汉景帝与王皇后陵园,占地总面积达350亩,在陵园范围内,分布大量绳纹板瓦、筒瓦、花纹砖和“与天无极”、”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瓦当,可见当年陵园内有许多豪华的建筑。
汉景帝庙称“德阳宫”,位于阳陵南约400米处。该地现存一建筑遗址,东西长120米,南北宽约80米。遗址中心部分最高处,发现一石板,当地群众称为“罗盘石”,圆盘中心有“十”字形凹槽,经测定为正南北向,估计此物是宗庙祭祀的用物。
阳陵陪葬墓群分布在陵园之东,共34座(北面两座),北起高庄,南至梁村,东达咸阳原尽头马家湾,现存墓冢11座,
(5)武帝刘彻茂陵刘彻(前156—前87年),父刘启,母王皇后。刘启死后继位,时年17岁,在位54年(前140—前87年),病死。葬茂陵。
汉武帝茂陵,位于陕西省兴平县东北15公里的咸阳原西端。北隔险峻挺拔的九嵕山,南眺巍峨绵延的秦岭山脉。陵上苍松翠柏,密密层层,陵前立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汉武帝茂陵”石碑一通。碑文隶书,苍劲有力,端庄深厚,与宏伟高大的陵墓风格协调一致,浑然一体。
汉武帝刘彻,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汉武帝则在汉初七十年休养生息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一改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政治原则,奋发有为,对外积极开拓,对内锐意改革。他统治期间,削夺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北征匈奴,出兵两广,征服西南夷。还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果敢之举,将西汉王朝推向了它的鼎盛时期。但是,武帝晚年生活奢侈糜烂,崇尚神仙方术。汉武帝一方面企盼“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屡屡派人到东海求仙人,达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为了死后能同人间一样奢华,他不惜耗尽天下人力物力营造自己的寿陵。汉武帝从16岁当皇帝,到71岁死,在位54年,营建茂陵就长达53年,到他下葬时,墓边开始建陵时栽的树木已可以合抱了。由于累年装进的金银珍玩太多,墓中已很难再塞进去随葬品了。在汉代帝陵中,无论是建筑的雄伟,还是墓室中物品的丰富,都是首屈一指的。
茂陵是咸阳原上西汉帝陵中最西边的一座。陵园为方形,由内外两城组成,占地178020平方米,边长430米,城墙四周都建有门阙,内城东、西、北三个门阙遗迹,今仍然清晰可见。陵园正中,是武帝的墓冢,封土堆高高隆起。西汉帝陵封土一般底部边长170米、顶部边长50米、封土高30米左右。而茂陵的封土堆底部边长230米,封土堆高达46.5米。陵园茂陵封土为陵,陵冢为覆斗形,位于陵园正中,今高46.5米,封顶平处东西39.5米,南北35.5米,底边东西231米,南北234米。在陵冢周围,原有富丽堂皇的寝殿、便殿等。1975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这里采集到大量当年营建寝殿的建筑材料,有虎纹和玄武纹条砖、丹凤纹和龙骨纹空心画像砖、大型青玉兽纹铺首和琉璃壁等,青玉铺首制作精美,面饰“四神”浮雕,下有双眼、齿纹和环鼻梁,原是寝殿大门上的装饰。还出土一个完整的十二文字瓦当,外圈八字为”与民世世,天地相方”,内圈四字是“永安中正”。从文字意义上判断,当是寝殿建筑的遗物。这些建筑材料的出土,表明当年寝殿建筑是极为壮观的。
武帝厚葬金玉,幻想在死后仍象在人间一样挥金如土,守卫茂陵的茂陵邑达6万余户,27万多人。
在茂陵东南350米处还有白鹤馆遗址。白鹤馆是寝殿的附属建筑,以供墓主游乐,今传为白鹤冢,是一个不规整的长方形土台,东西约为53米,南北40米,高5米,附近遍布汉代砖瓦残块以及红烧土,据史记载,茂陵周围还建有供墓主游乐的“驰逐走马馆”和“西园”,今地面已无遗迹可寻。
在距白鹤馆约500米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沟渠,长500米,宽10米,深5米。多雨季节,水可蓄于
中国历史故事书佳句
渠中,避免水害的侵袭。干旱季节,渠水又可用以浇灌园中林木,满足宫人用水的需要,一举两得,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才能和智慧。
陵园东面是武帝的原庙,称”龙渊宫”。寝殿与原庙间有一条规整的通道,称为“衣冠所出之道”。每当祭祀时,把武帝的衣冠由寝殿迎出,经此道送进庙中,接受百官谒拜,祭奠后又经此道将衣冠送回寝殿安放。
封土堆下的地宫是陵园的主要建筑。《汉旧仪》载:地宫占地一顷,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每边长二丈,墓室4面各设有能通过6匹马驾之车的墓道。各墓道门还埋设暗剑、伏驽等机关以防盗。墓室内置梓棺,“柏黄肠题凑”,四周充沙,以防潮。地宫内还充满了大量稀世珍宝。武帝去世后4年,墓室中的玉箱,玉杖就被人盗出,在长安街上出售。西汉末年,赤眉军入长安,茂陵被掘开,数以千万计的义军搬运连日,但“陵中物不能减半”。到西晋时,“犹有朽帛委积,珠玉未尽”②。唐末黄巢起义入长安,茂陵的大量珍宝再次散落四方。今茂陵周围出土的“铜漏壶”、“犀牛樽”、“鎏金马”等珍贵文物,很可能是当年地宫所藏。所以,茂陵富丽堂皇的地下玄宫,大概只剩下一具腐骨了!
陵园东南是茂陵邑遗址,始建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为了繁华茂陵附近的经济,汉武帝不断迁徙“郡国豪杰,及资三百万以上”者于邑中,由于人口逐年增加,后改邑为县,户数多达六万零八十六,人口有二十六万。近年在茂陵县基址发现建筑遗存和五角形水道、石子路面等设施,可见当时茂陵县相当繁荣。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于长安五祚宫,入殡未央宫前殿。史载,梓棺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以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之蛟龙玉匣”。
“武帝遗寝峙荒墟,名将佳人左右扶”,茂陵陪葬墓现发现13座,除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墓在茂陵西北外,其余陪葬墓均在茂陵以东。文献记载,陪葬茂陵的有公孙弘、上官安、上官桀、敬夫人、李延年等,其中能确定名位时有:卫青墓、霍去病墓、金日磾墓和霍光墓李夫人墓俗称英陵,又名“习仙台”,当地百姓称为“磨子陵”。《三辅黄图》载:”李夫人墓东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今李夫人墓呈长方形封土,在距墓顶13米处内收成台,台东西各边宽3.5米、南北各边宽4.5米,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
茂陵东北面较近的是名将卫青、霍去病墓。卫青(?—前106),曾先后7次率军出击匈奴,斩敌5万余。霍去病(前140—前117),是卫青的外甥。前119年,两人经东西两路大军深入北方大沙滇,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卫青在漠北击败匈奴单于,汉兵北至*颜山赵信城(今蒙古杭爱山以南)而还。霍去病军出塞2000余里,与匈奴左屠耆王接战获胜,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临瀚海(今贝加尔湖)而还。两路远征军的巨大胜利,迫使占据河西走廊的混邪王、休屠王投降,立下了赫赫战功。百余年来,汉朝北方所受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为褒奖卫青、霍去病的赫赫战功,武帝特设大司马位,拜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膘骑将军。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殁于军中。武帝甚为伤感,为了表彰他的战功,出殡之日举行了隆重的送葬仪式,“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从长安到茂陵四十公里的路上旌旗蔽日。军队整齐地排列道路两旁,文臣武将身着丧服,恭候迎送。为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德,卫青墓修成庐山(*颜山亦名庐山)状,霍去病墓修成祁连山(霍去病曾出击匈奴于祁连山)状。帝霍去病墓的封土上还堆放着巨石,墓前陈列着石人、石马、石虎、石象、石牛,石鱼等。现冢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霍去病墓”石碑一通。封土上还堆放着巨石,墓前陈列着石人、石马、石虎、石象、石牛,石鱼等14件。其中“马踏匈奴”石雕通高168厘米,长190厘米,是霍去病墓石刻群的主像。它以一人一马的形象,概括了霍去病抗击匈奴的伟绩。石马昂首站立,马腹下边仰卧一人,手持武器,拼命挣扎。造型简洁,寓意无穷。
霍去病墓前的这组大型石雕作品,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时间最早、最完整的大型陵墓石刻艺术珍品。它们都是用巨石,按其自然形状顺势雕琢而成。刀法含蓄有力,刻工流畅,线条清晰,寓意深刻。有的注意形式,有的突出表象,有形有态,生动活泼,是难得的西汉石雕珍品。
如今,霍去病墓已辟为“茂陵博物馆”,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茂陵顶上四顾,两边20多个陪葬墓正静静地躺在原野之中。茂陵陵区不断有新的珍贵文物出土。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一匹闪闪发光的鎏金铜马和一座精巧别致的鎏金鎏银竹节熏炉,就出土于武帝的姐姐—阳信长公主的从葬坑中。
(6)昭帝刘弗陵平陵刘弗陵(前94—前74年),字不,汉武帝少子,母赵婕妤。刘彻死后继位,时年8岁。在位14年(前87—前74年),病死,葬平陵。年号始元、元凤、元年。
汉昭帝平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大王村附近,咸阳原西端。
刘弗陵是武帝最小的儿子,少年聪慧,很得武帝的喜爱。当武帝病重时,打算立他为太子时,却耽心他年龄幼小,可能会出现母后专权的局面,于是先逼死了他的生母赵婕妤,然后才立他为太子。武帝死后,年仅8岁的刘弗陵当上了皇帝,由霍光、桑弘羊等辅政。在位期间,镇压了兄姊和上官架、上官安的叛乱,多次下诏削减国家的财政支出,减免百姓的田租田赋,继续推行“重本抑末”政策,移民屯田,多次派兵击败匈奴与乌桓的侵扰,加强了边防。一系列措施居然使武帝晚年动荡不安的局面逐渐稳定下来。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六月壬申,葬平陵”,终年21岁。
由于昭帝突然发病死去,这使得主管帝陵营建的官员非常狼狈,因为他的陵墓还没有认真营建,于是赶快租用了三万辆牛车,从渭河滩拉沙,构筑地下墓室。仓促归仓促,昭帝平陵的随葬品仍是十分丰富的。当时由霍光主持昭帝丧事,墓室中金银珠玉,应有尽有。
平陵在茂陵东边12里,封土堆高29米。平陵陵园呈正方形,垣墙边长三百八十米,四面正中各有阙门,与陵冢相对。现东,南二门阙犹存,门阙呈条形,用夯土筑成,夯层厚为6至8厘米。陵园西北角有面积较大的建筑遗址,残存大量汉代砖瓦,还有方形沙石质柱础和砖砌八角形水井,估计是守陵人员的居室。
昭帝陵冢位于陵园正中,形如覆斗,陵顶内收形成二台。陵基为正方形,底部边长46.8米。它的东南665米处是昭帝上官皇后陵。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前87—前37),她虽贵为皇后,其实也很不幸。她6岁入宫当皇后,15岁时昭帝死去,此后一直比较孤独,于52岁病死,合葬平陵。可能是由于霍光的位高势重,她的陵园比昭帝陵园规模还要大一些,陵园边长420米(昭帝陵园边长为370米),陵园四门距封土堆均为125米,封土高26.2米。
在昭帝与上官皇后的陵园中间,有一条宽5米的道路,将两陵连接起来。考古工作者在路的两侧分别发现了东西向排列的成组玉器,每一组相距约2米,均由玉壁和玉圭组合而成,每组都是中间放一枚玉壁,四周均匀围绕七、八个玉圭,圭尖一致朝向中央的玉壁。这些玉器肯定是为当时的祭祀而埋。
平陵陵邑位于陵园东北,今李都村、庞村一带。《汉书·宣帝纪》载: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第二年又“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今在陵邑遗址内发现当年制骨、制陶作坊遗迹和部分建筑遗址,出土较多有火烧和锯过痕迹的骨料及板瓦、瓦当、残陶器、铜鼎、铁铧、镢、镂角、逼土等、遗址内汉瓦残片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由此推测,当年陵邑内建筑必是栉比麟次,相当繁华。
平陵东南是汉昭帝“徘徊庙”遗址,庙建筑在一个高3米的夯土台上,今台上仍有汉代板瓦和筒瓦、方格纹方砖、凤纹空心砖、“长生无极”瓦当等,平陵东侧是陪葬墓群,今封土保存较完整的有11座,保存较差的12座(其中1座在陵北)。据文献记载,陪葬平陵的有夏侯胜、朱云、窦婴、张禹等,但具体名位难考(7)宣帝刘询杜陵刘询(前91—前49年),字次卿,父史皇孙,母王夫人。刘弗陵死后继位,时年18岁。在位26(前74—前49年),病死,葬杜陵。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玉凤、甘露。黄龙。
汉宣帝杜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镇南,(氵矞)、浐两河之间的鸿固原上。这里林深草茂,是当时著名的游览狩猎区。汉宣帝酷爱这里的自然环境,故选此作为陵域。
刘询是武帝的曾孙。他出生仅几个月,祖父戾太子因被人诬告诅咒武帝而自杀,他的父母惨遭杀害,襁褓之中的刘询也被收入狱中。幸得当时的一位小官员丙吉暗中派狱中两个女犯人给他喂奶,才保住了刘询的一条命。后遇到朝廷的大赦,他的皇族身份得到恢复。昭帝死后,霍光等人先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因昌邑王荒淫无度而废黜,霍光便迎立已年满18岁的刘询为帝。
汉宜帝刘询在位期间,采用一系列顺应民心的措施,先后以魏相、丙吉、黄霸、于定为相,整顿朝纲,减轻徭赋,赈济贫民,降低盐铁价格,对外联络西域36国,大破匈奴。在位24年,边境安定,国内富庶,被后世史家称为“中兴之主”。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十二月,崩于未央宫,宣帝未在咸阳原西汉帝陵陵区建陵,一是因为宣帝是昭帝堂孙,依照昭穆排列,昭帝刘弗之下应为宣帝的父亲史皇孙一辈人,才能昭穆为序;而宣帝为昭帝的孙子辈,在昭穆序列上一致,同一陵区内就无法安置。其二因其非帝正嗣,故未葬祖陵兆域,单独起陵于鸿固原上。
杜陵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东原上(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村南)。杜陵因建于杜县而称杜陵,元康年开始营建。陵园呈正方形,每边垣墙长330米左右,墙基宽约3.4米,4面垣墙正中各辟一门,由门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构成。已发掘的东门遗址位于陵氮以东110米处,门址的门道和陵氮东墓道相对门道在门址中部,南北各有夯筑的长方形门墩和左右塾、的穷土台相连,把门道分成内外相同的两部分,门墩四角都有柱槽,至今磨光的柱石犹存。在塾的东西中位,置有南北向隔墙,把塾分为大小相等的前后两部分。左右塾周围是地面呈斜坡状、方砖铺地的廊,廊道外有卵石散水。在东门遗址还出土了方砖、长方砖和长条砖,有的砖上刻划有几何纹和小方块坟。还有大量表面为直绳纹、内为布纹的筒瓦和“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瓦当等建筑用砖瓦,反映了当年门阙建筑相当宏丽豪华。
杜陵陵冢位于陵园正中,是用夯土筑成,呈覆斗形。现高29米,底边长为170米,顶每边长50米。杜陵东南186米处有寝殿建筑遗址。殿堂建筑在一个东西长51.2米、南北宽29.6米的夯土台基上,南北置3门,东西各有1门。殿堂四周建有宽2.1米、方砖铺地的长廊。廊外有卵石散水。在该遗址处曾出土大量砖瓦建筑材料和鎏金铜构件。
陵墓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墓道(当时称为羡道)通向地下墓室。每条羡道宽8米,四条羡道形制基本相同。由此,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西汉帝陵以墓冢为中心的整个陵园的布局。
杜陵寝园位于陵园东南,四周筑有墙垣,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73米,南北长120米,规模相当大。寝园由寝殿和便殿两大建筑组成,寝殿是其主体建筑,位于寝园西部,它东西107.8米,南北110.6米。大殿筑于长方形夯土台基之上,通宽(东西)13间房屋,进深(南北)5间。东西各一门,南北各三门,各门道均为方砖铺地。大殿台基四壁有壁柱,壁柱下有磨制光滑的础石,为牢固起见,柱基还箍上了八角形的鎏金铜锧。
杜陵东南575米处是宣帝王皇后陵。王皇后陵园中的寝殿和便殿也经过了考古发掘,它们的形制与帝陵相同,但规格明显低于杜陵。建筑材料也比较粗糙。
杜陵陪葬坑位于陵园之北。1982年冬,考古工作者钻探出3个形制各异的陪葬坑,并对其中一个进行发掘。该陪葬坑由主室和东室两部分构成,主室深5.5米,东西8.7米,南北8.4米,分成中厢和东、西、南、北四个边厢。东室在主室东南,南北3.2米,东西2.35米。发掘时曾发现盗洞12个,坑内遗物被盗严重,残留遗物也多被破坏。
(8)元帝刘奭渭陵刘奭(前76—前33年),字盛,父刘询,母共哀许皇后,刘询死后继位,时年28岁,在位17年(前49—前33年),竞宁元年(公元前33年)五月,病死于未央官,葬渭陵,终年43岁。葬渭陵,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汉元帝渭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周陵乡新庄东南。
刘奭多才多艺,善史书,鼓琴吹箫,柔仁好儒。为太子时,以宣帝“持刑太深”,劝用儒生,遭宣帝疏远,曾预言:乱我家者,太子也!”刘奭继位后,号令已出,便不理会宣帝那一套,他“征用儒生,委之以政”,重用贡禹、韦玄成、匡衡等名儒为丞相,力图稳定政局;又以宫女王嫱(昭君)嫁与匈奴单于,恢复了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为缓和关东豪强与西汉朝廷的紧张关系,元帝甚至大胆地放弃了汉初以来迁徙关东豪强以充实关中帝陵的制度。竟宁元年(前33年)44岁的元帝便病死了。
渭陵始建于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陵园近方形,南北四百一十米,东西四百米,四周有夯土筑成的垣墙,垣墙正中各置阙门,与陵冢底边正中相对。陵园四门距陵园正中的封土堆约为110米左右。陵冢位于陵园之中,呈覆斗形,冢底边长约115米,冢顶边长50米,高25米。今陵冢顶部已塌陷,面积约400平方米,深约2米。
在渭陵北300米处,发现一建筑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遗址地面土层清晰,汉代残砖碎瓦比比皆是。建筑墙基、平铺方砖的居住面和路面遗迹犹存,并出土了一批玉雕和其他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建筑布局和出土文物推测,此遗址可能是渭陵寝殿或者是原庙建筑。
渭陵西北380米处,有一座高13.5米的墓冢,四周有墙垣,每墙均于中央辟门,门外有双阙。从其位置和规格来看,应当是元帝皇后王政君的陵园。王皇后名政君,成帝母,元帝为太子时选入宫,元帝即位立为皇后。就是她的侄子王莽建立了新朝。王政君养尊处优,一直活到84岁才去世,整整比元帝多活了40年。
陵园东北约350米处,有孝元傅皇后合葬陵。傅皇后原为上官太后才人,元帝即位立为捷好,不久更立为昭仪。因其为人有才略,深得元帝宠爱。元帝死后,随子定陶王归国。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崩,合葬渭陵,称孝元傅皇后”。今傅皇后陵,当地群众称为”塌塌家”,底边东西约150米,南北约100米,残高2米。
渭陵东北500米左右,是陪葬墓群。陪葬墓排列有序,东西4行,每行7座,当地群众称为“二十八宿墓”,《咸阳县志》称为“七妃墓”,现存墓冢12座。据文献记载,王凤、王莽妻、冯奉世等陪葬渭陵,但今名位难考。
《汉书·元帝纪)载: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下诏,罢置陵邑。今在渭陵周围未发现陵邑遗迹,与文献记载相符。
近年来,渭陵西北360米处的一个汉代建筑遗址屯发现了一批精美的文物。其中有用玉石雕刻的奔马、熊、燕、狮、辟邪等。其雕刻之精,体裁之广,是汉代玉雕中少见的。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玉辟邪。辟邪的形象由狮子演化而来,它作为神兽驱鬼避邪,在中国古代有深刻的影响。而渭陵出土的玉辟邪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辟邪。
(9)成帝刘骜延陵刘骜(前51—前7年),字太孙,汉元帝长子,母王皇后。刘奭死后继位,时年19岁。在位27年(前33—一前7年),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崩于未央宫,葬延陵,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汉成帝延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严家窑。
刘骜3岁立为太子,好经书,曾从张禹受《论语》。他是一个著名的荒淫皇帝。他在做太子时,就以好色出名,当上皇帝后,委政于外家,不理朝纲,致使外戚势力进一步增长,政治日趋腐败,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民众不堪其苦,山东、河南、四川等地相继爆发了农民和铁官徒起义。面对这一残局,成帝索性不管民间疾苦,整日斗鸡走马,沉湎于酒色之中。44岁便病死于宫中。
成帝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3l年)初春,开始在长安城西北的渭城延陵亭部修陵,因此取名“延陵”。
《汉书·成帝纪》载:延陵始建于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十年后,延陵即将落成,耗资已达亿万之巨,成帝突然心血来潮,想改换葬地,便借口延陵风水不好,说延陵南方有一片竹园,恐冒犯延陵地气,于是在鸿嘉元年(前20年),决定在长安城东的新丰县戏乡步昌亭附近重建寿陵—昌陵。并于第二年“徙郡国豪杰柴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大规模营建,耗费巨资。史载,营建昌陵取东山之土“贵同粟米”,致使“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灾异屡降,饥馑仍臻,流散冗食,馁死于道,以百万数。公家无一年之畜,百姓无旬目之储,上下俱匮,无以相救”(《汉书·谷永传》)。今在西安市东北部与临潼交界处,仍存一面积达三平方公里的土丘,土丘上有一个面积达一百平方米的矩形大土坑,当地百姓称之为”八宝琉璃井”。巨坑之下二十米有坚实的夯土层,可能是当年地宫的建筑物,在土丘的西北角,现在还遗留大量汉代瓦片、砖块和瓦当。由此可见,当年昌陵规模之大,气势之雄伟。
建造五年之后,已花费巨万,天下匮竭,而陵墓的主体工程—地下墓室和陵园司马门还未完工。成帝震怒,问罪于负责陵墓营作的将作大臣解万年,因他当初曾保证昌陵三年可成。早就对昌陵营作不满的大臣们乘机纷纷上奏,说昌陵是借土它处,“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成帝的灵魂将来也不得安宁。而原来的延陵“据真土,处势高敞”,应还复旧陵,停止徙民。成帝无奈,只得下诏罢昌陵之作。
延陵的再度营作,仍极尽豪华。延陵陵园略呈方形,垣墙边长约四百米,四面垣墙正中均建筑门阙,今除南门东阙已毁外,北、东、西门阙遗迹犹存,陵冢位于陵园正中,形如覆斗,陵基边长约172米,高31米。今日延陵(咸阳市周陵乡严家窖村),封土堆高31米,陵顶中央陷下一个3米深的大坑,可能是墓室被盗导致的陵顶塌落。陵冢正南有清毕沅所书“汉成帝延陵”石碑一通。
延陵东北约600米处,有汉成帝班婕妤墓,当地群众称为“丑女坟”或“丑娘娘坟”。班婕妤是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姑母,她博通经史,为人端庄大方,常作赋抒发伤感之情。留传今日的还有《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行》三篇。成帝死后,她以婕妤的身份守园陵,死后陪葬于延陵附近。陵高14米,呈复斗形,陵基周围曾出土云纹瓦当和其他汉代砖瓦残块。
延陵之西还有一大冢,疑为许皇后陵。许皇后是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候嘉女,成帝为太子时入宫为妃,即帝位时立为皇后。《汉书·外戚传》载:“后聪慧,善诗书”,得宠于成帝。赵飞燕入宫后,为了夺得皇后的宝座,便向成帝谮告许皇后,结果被册收皇后玺,废居昭台宫。缓和元年(公元前8年),“赐药自杀,葬延陵交道厩西”。
延陵陪葬墓大多分布在陵东1500米处,共七座,今名位难考。
(10)衷帝刘砍义陵刘欣(前35—前1年),元帝庶孙,定陶王刘康之子,母丁姬。刘骜死后继位,时年29岁。在位7年(前7—前1年),病死,葬义陵。年号建平、元寿。
汉哀帝义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南贺村东南,刘欣是元帝的庶孙,定陶共王和丁姬的儿子。因成帝无子,刘欣的祖母、元帝傅昭仪多方活动,力劝成帝让刘欣续嗣。于是在公元前8年,刘欣被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成帝就去世了,刘欣即位,他在位期间,为了缓和社会危机,曾以师丹为大司马,实行“限田、限奴婢”政策。规定诸王、列侯以至百姓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结果遭到了贵族们的激烈反对,只得不了了之。在政府重赋和地主兼并的压迫之下,百姓“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建平二年(公元前6年)又接受夏贺良“改元易号,可得廷年”的建议,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然而社会危机并未因此而缓和,哀帝也在农民的反抗声中死去,终年二十六岁,葬义陵。
义陵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今垣墙残高1米左右,宽约0.7米。北垣墙正中现存一门阙,其余三面垣墙门阙已无遗迹可寻。据《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二年(2年),“乙未,义陵寝神衣在柙中,丙申旦,衣在外床上,寝令以急变闻,用太牢祠。”可见义陵亦有寝殿、便殿设置,并设有寝令管理陵园。但今陵园内未发现殿堂建筑遗迹。义陵陵冢位于陵园正中,覆斗形封土堆高约30.41米,陵基边长为175米。
陵园东北620米处,有哀帝傅皇后合葬陵。傅皇后是孔乡侯傅晏女,刘欣即皇帝位后,立其为皇后。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傅皇后遭王莽陷害,废为庶人,“就其园自杀”。今墓冢高19米。
义陵陪葬墓分布在陵园之东和陵园之南,共有15座。近年在义陵附近曾出土“高安万世”瓦当。据《汉书·佞幸传》载,哀帝宠臣董贤曾被封为“高安侯”,推测“高安万世”瓦当应是董贤陪葬时建筑用瓦,但今名位难考。
(11)平帝刘衎康陵刘衎(前9—5年),父刘兴,母卫姬。刘欣死后继位,时年9岁,在位7年(前1—5年),中毒死,葬康陵,年号元始。
汉平帝康陵,位于元帝渭陵西北,成帝延陵东北,今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大寨之西。
平帝是元帝的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和卫姬之子。因哀帝无子,大司马王莽便立这个九岁的刘衎为帝。在位期间,外戚王莽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此时已是西汉王朝的尾声,王莽取代汉朝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王莽将平帝母子分开,杀尽了平帝舅家的亲戚;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做皇后。平帝渐渐长大,对王莽的专权及阴毒日渐不满。王莽得知后,便于元始五年(公元5年)十二月,趁腊月应给皇帝上椒酒的机会,在酒中放了毒药。平帝饮了毒酒后死于未央宫。王莽篡夺帝位,改国号为“新”。同年,葬平帝于康陵,终年14岁。
康陵陵园略呈正方形,陵园边长420米,四面垣墙之中建有阙门,但今已无遗迹。康陵冢形如覆斗,近冢顶内收成台,台面距冢顶5.5米。陵冢通高26.6米,陵基边长约210米。
平帝王皇后合葬陵位于康陵东南570米,封土堆高10米,陵冢形如覆斗,陵园略呈长方形。在平帝死去,王莽逼她再嫁时,执意不从。到各地起兵讨伐王莽,焚烧未央宫时,她说:“我有什么面目再见汉家?”便自投火中而死。
(12)、孺子婴
六、新莽与刘玄陵寝1、王莽2、淮阳王刘玄七、十六国时期陵寝(1)前秦宣帝苻坚墓自东汉末年以来,社会动荡,战乱频频,原游牧于西北边远地区的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中原,散布于各州郡县,和广大汉族人民杂居。到西晋末年,统治阶级为争夺政权引起“八王之乱”,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乘机崛起,争城略地,相继建立了很多政权,其中较重要的十六个,史称十六国时期。
在十六国中,以氐族苻氏在长安建都的前秦最为强盛。前秦自公元351年至394年,历四世六主,44年,后为羌族姚苌的后秦所灭。苻坚(公元338~385年)字永固,又名文玉,略阳临渭(甘肃秦安东南)人。自传学多才智,有经国济世之志。及长被封为东海王。公元357年发动兵变,废杀残暴昏君苻生(苻坚伯父苻健之子),自称大秦天王。苻坚是氐族的杰出政治家,自动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博学有大志。上台以后,大胆提拨汉族寒士王猛为丞相,打击氐族贵族、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任人唯贤;恢复魏晋士籍,争取汉族地主支持,并笼络其他各族上层分子;禁老庄玄学和图谶神学,广立学校,选郡国精通儒学者光任学官、令公卿、贵族、百官子弟以及宿卫战士、宫中后妃入学受业,苻坚亲自到太学考问学生经义,选拔优异者为官;重视农业生产,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允许百姓渔猎;开泾渠灌溉田地。经过这些措施,大大加速了氐族的汉化过程,同时使关中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各族人民都得到了休养生息。即所谓“盗贼止息,币藏充盈,典章制度,靡不悉备”。从公元370年到376年,前秦经过十七年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先后灭前燕、略仇池、占晋汉中取成都、克前凉、定代地,用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及长江上游地区,其版图“东及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声威大震。域外62个国家遣使来长安和前秦通好,畸称“四夷*服,凑集关中,四方种人,皆奇貌异色”。只有东晋占有东南一隅,与秦隔江对峙,分庭抗礼。
公元383年秋,苻坚不听王猛生前遗言以及众臣的劝阻,一意孤行,妄图一举灭晋。苻坚调兵遗将,号称百万大军,亲自指挥,直逼东南,与晋军淝水交战。晋军将领谢石、谢玄及刘牢之以八万兵士应战,但广大汉族人民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进攻下,团结一致支持晋军。这样,在民心向背及秦军种种失误的情况下,晋军大败秦军,苻融(苻坚弟)被杀,苻坚亦被流矢所中,逃回关中。
淝水战后,北部中国又一次陷入动乱之中,各族贵族乘机反秦自立,鲜卑族贵族慕容垂乘机叛乱,在河北恢复燕国;羌族首领姚苌也起兵反叛。不久慕容冲攻打长安,苻坚慌忙率骑数百带领妻子儿女出奔至礼泉县北的五将山,企图集聚力量,东山再起。但不久被姚苌所擒,后缢死在新平,即今彬县大佛寺南静光寺内。
据《元和郡县志》载:“坚为姚苌所杀於新平城,遂葬焉”。《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载:“初长安之将败也,坚中*将军徐嵩、屯骑校尉胡定各聚众五千,据险筑堡以自固。及苌害坚,嵩等以王礼葬坚於二堡之间”。《邠州志》载:苻坚墓“在州西三十里”。经考察苻坚墓位于今彬县西南三十里的水口镇九田村。墓冢保存较好,茔域占地面积约四五百平方米。墓冢为斜长形,南端高3米,宽7米,北端高2米,宽3米,南北总长21米。当地群众称为“长角冢”。说苻坚原是游牧民族,长角即取义于畜牧牛、羊的意思。今墓前犹存墓碑一通,上刻:“前秦国王苻坚之墓”。苻坚墓1957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县文化馆及当地文保员负责保护。
后秦太祖姚苌原陵姚苌(公元330—393年)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姚弋仲子,后秦创建者。姚苌先祖,世代为羌族酋长,苻坚时归前秦,官至龙襄将军,封益都候,屡立战功。公元383年苻坚于淝水之战大败以后,次年姚苌反叛,起兵渭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年号白雀。后占距北地(今耀县东南一带),储备粮饷,养兵备战,静观前秦与西燕(慕容泓)相争。公元385年前秦军败,姚苌乘机占领长安,苻坚败走,姚苌俘苻坚于礼泉五将山,后杀苻坚于新平。白雀三年(公元386年)姚苌称帝,国号大秦,都长安,改年号建初。史称后秦。姚苌在位期间,连年和盘据在陇东的姚登(苻坚族孙)交战,屡战屡胜,有战功。建初八年(公元393年)死。谥武昭皇帝,庙号太祖。葬原陵。
据《高陵县志》载:“姚苌原陵在县西北十里,积灰为之,方几一里,俗称灰堆坡”。经考察即今高陵县通远乡灰堆坡村西南,位在高仰田地内,封土已无存。这里实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文化层约四、五米厚,房址、灰坑及墓葬等重要遗迹时有暴露,陶片遍地皆是。姚苌的原陵当初即营建在这处史前遗址所在的台地上。
后秦高祖姚兴偶陵姚兴(公元366年—416年)字子略,*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姚苌长子,继姚苌为后秦国君。公元394—416年在位。姚兴,在前秦时任太子舍人。后秦建国后被立为皇太子。姚苌每次出征都留姚兴守长安。公元393年姚苌死时正值苻登攻打后秦,姚兴密不发丧,待至次年击败苻登后才即帝位,攻元皇初。
姚兴在位22年,勤于政事,治国安民。他即位不久就下令释放因战乱而自卖为奴婢的平民,使很多人获得自由,从事农业生产;重视发展经济,兴修水乎,关心农事;提倡佛教和儒学,广建寺院,邀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讲学译经,支持法显赴印度等国取经访问,轰动一时,遂使长安成为当时全国的佛教中心。同时姚兴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校,集中在长安求学的学生有一万数千人,并设律学(司法学校)于长安,招收各郡县官吏就学,学业优秀者派遣回去任狱讼官:在官吏中提倡廉政严惩贪官。由于实行了这些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有效措施,遂使关中经济取得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使后秦国力日益强盛。随着国家的富强,姚兴在军事上也取得了辉煌战果,他先后消灭了前秦(苻登)、西秦(乞伏国仁)、后凉(吕光)的势力,使西方安宁;同时东与北魏、东晋抗衡。弘始元年(公元399年)率兵攻打东晋,一举攻陷洛阳,迫使晋军南撤,晋之淮、汉以北纷纷降秦,使统治疆域迅速扩大,西至河西走廊,东至徐、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淮、汉流域。后因连年出征,国力不足,增收杂税,引起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又加姚兴诸子不和,太子姚泓懦弱,爱子姚弼骄横,遂使政局不稳。于公于416年姚弼谋反欲篡位,被杀。同年姚兴病死,谥文桓皇帝,庙号高祖,墓曰偶陵。姚兴死后,皇太子姚泓继帝位,于公于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后秦亡。
《十六国春秋后秦录》载:“姚兴葬偶陵”。《高陵县志》载:“偶陵在县东五里大纪村。经考察即今高陵县东药惠乡麦张村附近。
大夏世祖赫连勃勃嘉平陵赫连勃勃(?—公元425年),本姓刘,字屈子,匈奴族铁弗部,十六国时期夏国创建者。公元407年—425年在位。赫连勃勃骁勇骠悍,善骑射,多智谋,称雄漠北,早年归附后秦姚兴,深得姚兴信任。历任骁骑将军,奉车都尉,持节、安北将军,并封为五原公。后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出镇朔方。是年杀害岳父没亦干*没亦干部众群众。弘始九年(公元407年)反叛后秦,起兵自立。称大单于,大夏天王,年号龙升,并改姓赫连氏,取名勃勃。公元413年改元凤翔,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今靖边县北白城子),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同时重用后秦降将王买德为谋士,设置百官、衙署,建立健全国家制度,图谋发展。赫连勃勃生性残暴,草菅人命,杀戮无度。凡造兵器完成后必杀工匠,死者数千;经常自立城头,手执弓剑,见不顺眼者,辄杀之,臣下进谏,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泓投降国亡。赫连勃勃乘晋军刘裕还军东返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公元418年即帝位于霸上,改元昌武,又改为真兴,仍定都统万城,长安为南都,命太子赫连贵镇守,赫连贵为“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等。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璝所杀。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璝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谥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
赫连勃勃葬地,史载不详,只有世传,仅供参考。清嘉庆《延安府志》载:“赫连勃勃疑冢,在延川县东南六十里白浮图寺前。有七冢,相传为夏王疑冢云”。《延川县志》载:“白浮图寺,在县城南六十里,寺前有七冢,前人以为夏王疑冢”。《延绥榄胜》也载:“白浮图寺,在(延川)城南七十里处,相传赫连勃勃葬地”。现仅存二冢,位于延川县稍道河乡古里村东1.5公里处。墓地北临交口河水,东西南三面环山塬,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二冢间距18米,冢呈椭园形,高10米,长径17米,短径9.6米,周长60米。冢北200米处为白浮图寺遗址,近年村民建起一座简易庙宇,内塑赫连勃勃像。1991年9月延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妥善保护。
八、南北朝时期陵寝
西魏文帝元宝炬永陵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王朝。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结束了十六国割据局面,统一北方。由此形成了南北方的对峙局面,开始了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朝指依次更替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南北朝的分界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对峙达170年之久,直到隋文帝杨坚统一为止。在南北朝时期建都陕西的有西魏和北周两个王朝,均为鲜卑族所建政权。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曾统一北方近100年之久,但其后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各地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反抗。致使王朝内部分崩离析,一些王公贵族和军队首领起兵割据,大将高欢进兵洛阳,把持朝政。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心当高欢的傀儡,于公元534年逃奔长安,投靠长安将领宇文泰。高欢另立北魏宗室元善见为傀儡皇帝,将都城迁往邺城。从此,北魏一分为二,都邺城者称东魏,都长安者称西魏。
西魏王朝建立不久,于公元535年7月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另立其堂弟元宝炬为帝。宇文泰为大丞相,尚书令,独揽朝政。元宝炬(公元507—551年),北魏节闵帝孙,京兆王元愉子,母杨氏。及长,于530年封南阳王。魏孝武帝时,任太保、尚书令。公元534年随孝武帝投奔关中,不久,孝武帝被害,宇文泰拥立其为帝。改元大统,都长安,有原北魏洛阳以西领土及益州,襄阳等地。西魏开国,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北有突厥,南有梁朝,东有东魏,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元宝炬和宇文泰在此形势下,决心实行改革,振兴关中,富国强兵,改变不利局势。他们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吸收汉族知识分子从政,破格提拔重用武功名门汉苏武之后苏绰为大行台右丞,度支尚书兼司农卿、领著作郎,身兼数职,总管国家财政、农业及朝廷枢密事务,位在群臣之上。元宝炬和宇文泰得到苏焯的才华如鱼得水,锐意推新政,采纳苏绰筹划,建立计帐(租赋予算)、户籍制度;创立府兵制;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改定官制。又提出六条为官原则:“先修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刑狱,均赋役”,令官吏熟记,不通者,不得为官。又置鼓、笔、纸于宫城门外,以求过失,让百姓提意见。
经过这些改革和整顿,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遂使西魏的财政收入,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大大加强,不但巩固了政权,而且已经具备了抵御外侵的能力。公元537年十月东魏高欢亲率20万大军分三路攻打西魏,宇文泰以一万精兵迎战,血战沙苑(今大荔县南),一举打败高欢。使东魏一厥不振,元气大伤,彻底消灭了高欢,占领关中,西取长安,灭亡西魏的梦想。而东魏在沙苑战后却是国力强威,蒸蒸日上,一派欣欣向荣的形势。宇文泰乘胜率兵东进,占领了山西、河南东魏的大片地区。此后又趁南方的梁朝内乱,攻取了巴蜀和江陵,使西魏疆域扩大到四川和湖北一带。公元551年三月元宝炬病死于长安乾安殿,终年45岁,葬永陵。谥文皇帝。元宝炬在位期间,名为皇帝实行傀儡,但他能够和宇文泰默契配合,使西魏很快富强起来,也算是一点功绩。
西魏文帝元宝炬永陵,位于今富平县东留古乡何家村东北。冢高13米,周长230米,陵园地面建筑无存,仅有古兽一对(獬豸),位于冢南200米处,西侧的头向东,高1.9米,身长1.93米,胸阔0.72米,东侧的已迁展在西安碑林石刻馆内。据传还有古人及其它石刻,现已毁。这对石兽是我国早期的重要艺术作品,在古代石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文帝合葬者有皇后郁久闾氏和工弗氏。距永陵东25米处有陪冢一座,高5米,周长112米,已遭破坏。陪葬者是谁,说法不一,有说是帝妹平原公主明月的,有说是废帝元钦的。据永陵附近民间传说,文帝安葬时,平原公主送葬,不幸暴葬陵前,即陪葬陵侧。由此,至今当地乡俗认为姊妹为弟兄送葬不吉。
永陵目前保护尚好,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有一定保护范围,由县文物局、文化馆专职保护。
附记:
公元524年北魏孝武元修被宇文泰毒死于长安,葬云陵;公元554年西魏废帝元钦被宇文泰毒死于长安,葬地史无记载;公元557年西魏恭帝元廓被宇文觉杀于长安,葬地不详;公元578年北周灭北齐,北齐后主高纬被俘,后被杀于长安,葬地史无记载。此4帝或被杀或被毒死于长安,其葬地理应在长安附近。
北周先世文帝宇文泰成陵北周先世文帝宇文泰成陵宇文泰(公元507—556年)字黑獭,鲜卑族,世为部落酋长。十六国时期宇文部曾被鲜卑族慕容部击败,宇文部从蒙古草原展转进入中原,与汉族杂居。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军事首领及王公贵族乘机起兵,青年宇文泰随父兄参加起义,失败后被北魏收编,率众进入关中。在部下及关陇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宇文泰的势力很快壮大起来,被任为侍中、关西大都督成为关中的军事统帅。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心当高欢的傀儡,投奔宇文泰,不久被害。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政权。元宝炬和宇文泰默契配合,使西魏国富兵强,沙苑一战使东魏一败涂地,日渐衰落。公元551年元宝炬死,宇文泰拥立太子元钦为帝。公元553年元钦密谋杀宇文泰,泄密被宇文泰废其帝位,后被毒死。宇文泰又立文帝元宝炬第四子元廓为帝,公元554年正月即皇帝位。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于今淳化县西北云阳宫,次年其子宇文觉废恭帝,自称周天王,都长安,史称北周。同年宇文觉葬父于成陵。追遵为太祖,谥文皇帝。
宇文泰成陵,据《周书、文帝本纪》载:“太祖文皇帝,魏恭帝三年冬葬於成陵”。《周书,皇后列传》载:“元皇后合葬”。《关中胜跡图志》载:文帝成陵“在富平县凤凰山南”。经考察在今富平县宫里乡宫里小学院内。陵冢现高12米,周长142.8米。冢上植有松柏杂树,郁郁葱葱。冢前有清毕沅立的石碑一通,保存完好。另有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立的“大宋新修后太祖文皇帝庙碑”残石,保存校内。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
中国历史故事之八百字
重点保护单位。
3、北周武帝宇文邕孝陵北周建国之初,局势不稳,朝廷大权由宇文护(宇文泰侄子)把持。宇文护专横跋扈,于公元557年九月废孝闵帝宇文觉,后杀之,死年16岁。又拥立文毓(宇文泰长子)为帝。宇文毓聪明有胆识,待人宽
中国历史上诚信的故事作文
厚,有人君之量,宇文护忌之,置毒于糖饼中,毒死,死年27岁。公元560年宇文毓临死遗诏传帝位于邕(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于公元560年4月即帝位,由晋公宇文护辅政,护名为宰相,实为周主,朝廷大权独揽。
宇文邕(公元543年—578年)字祢罗突,生于同州,母叱奴氏。幼好学,聪明有气质,泰异之,曰:“成吾志者,必此儿也”。12岁,封辅城郡公,闵帝即位(三晋宇文觉)拜大将军,出镇同州,明帝即位(长兄宇文毓),近柱国,投蒲州刺史,后为大司空,进封鲁国公。公元560年即帝位后,对宇文护已经连杀其两个兄长心怀不满,更不甘心当傀儡皇帝,忍辱12年之久,于公元572才联合宇文直(邕之同母弟)杀了宇文护及其子弟亲党。宇文邕开始亲理朝政。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有作为的皇帝。亲政以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求富国强兵。在政治上他几次下诏释放奴婢和杂户,解放社会生产力;在军事上废除自西魏以来府兵完全由鲜卑人充当的民族限制,吸收广大汉族人民参加军队,扩大了兵源加强了军事力量,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融合;禁佛、道二教,罢沙门、道士,皆令还俗,使数百万[寄生的僧、尼、道士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事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国家收入;颁发《刑书要制》严惩贪污盗窃;提倡节俭,常穿布衣,寝布被,后宫不过十余人,拆除华丽宫殿,将建材赐予贫民。
经过几年的努力,北周国力日渐强盛,统一北方完成父亲宇文泰未竟事业的条件已经具备。公元576年,北周武帝亲率十万大军渡河东征。途中军纪严明,规定砍伐树木、践踏庄稼者,一律处斩,受到北齐百姓欢迎。又规定凡来降者,一律封赏,使北齐将士降者不绝。邕又亲临前线,见军上有光足行者,脱靴赐之。加之指挥果断,将士奋勇向前,所向披靡。公元577年正月攻陷邺城,擒北齐王高纬,北齐亡。公元578年与南朝的陈军战于彭城,俘其主帅吴明彻,全歼陈军,尽取陈之淮南及江北等地,把疆域扩展到长江沿岸。接着又北伐突厥,积劳成疾,于公元578年6月病死长安。在位19年,死时36岁。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孝陵。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孝陵,具体地点,史载不详,地面又无封土,适逢1993年及1994年接连被盗后,考古部门才进行正式发掘。根据发掘出土的武帝孝陵志石、墓室棺椁遗迹,武德皇后志石及天元皇太后金玺等,判定此墓确为北周武帝与皇后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孝陵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东南约1000米处,西距唐顺陵约1500米。墓葬总体坐北向南,墓道全长68.4米,由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及甬道、土洞式单墓室组成。这样的形制,与已发现的北周皇室、贵族、大臣的大、中型墓大体相同。孝陵虽经多次盗掘,但出土物仍很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百件之多。其中有各类陶俑150多件、陶瓷器近40件、玉器8件、铜带具1套、金器21件及志石2合。金器中的“天元皇太后玺”尤为珍贵,纯金,重802.56克,獬*钮,正方形玺面,边长4.45、宽4.55、盒钮通高4.7厘米。玺面篆书阳刻“天元皇太后玺”6字。章法独特,世所罕见。二合志石,一为“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一为“周武德皇后志铭”,志面阴刻“大隋开皇二年岁次壬寅四月甲戌朔二十三日甲未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祖谥曰武德皇后其月二十九日壬寅合葬于孝陵”。证明确为北周武帝与皇后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
参考文献:
陕西省考古研究等:《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2期附记:北周(公元557—581年)自孝闵帝宇文觉开始,历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静帝宇文阐,共5帝,25年而亡。《北史》和《周书》关于北周帝陵的记载极为简单,仅可知孝闵帝葬静陵、明帝葬昭陵,武帝葬孝陵,宣帝葬定陵,静帝葬恭陵。但具体位置不详,加之北周帝陵不封不树,地面没有标志,也无石刻仪卫,陵园建筑等,岁月流逝,后世全不知其踪迹了。孝陵的发掘和发现,为我们寻找北周其他四座帝陵提供了重要线索。从武帝孝陵地望来看,北周帝陵均应在孝陵附近,即今底张镇一带。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8/526335.html
以上是关于汉朝-西汉陵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汉朝-西汉陵寝;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