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综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博物馆-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综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综述
彭文
2009年10月9日¬—11日,在西安召开了“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130余位,收到论文85篇,内容包括了秦史、秦文化及秦俑研究的许多领域,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现对研讨会情况做一综述。
研讨会收到的论文,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秦史、秦文化发展的讨论,另一部分是对秦陵、秦俑的研究。袁仲一先生、吴永琪先生、黄留珠先生分别就近年来的秦俑研究、秦俑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和秦文化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
提交本次大会的关于秦史
中国历史故事人物名字英文
、秦文化方面的研究论文涉及了军事史、政治制度史、文学艺术史、科技史和历史地理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热点问题,是学者们关于早期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相关讨论。除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徐卫民教授对三十年来早期秦文化研究进行综述、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赵化
中国历史从古至今的故事集
成教授做了关于《早期秦文化探索》的主旨发言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天恩博士提交的《秦早期对关中东部经营试析》一文,关注秦国从宪公三年到穆公二十年在关中东部经营的历史,说明了在这70年间,秦人虽经营艰难,但却不断强大、发展壮大的事实;田亚岐研究员以《早期秦文化多元因素逐步形成及其特点》为题,将早期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王志友等先生的《西畤的发现及相关问题》一文,通过对西山遗址畤祭遗迹发现的推断,探讨了秦畤祭产生的时间和形式、参与者、牲体的处理方式、立畤祭祀的原因等相关问题,为找寻早期秦文化的发展脉络做出了努力;陈昭容女士、史党社先生针对“秦子”的问题,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得出了“秦子”即为春秋早期秦文公之子静公的结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王建新教授还提出了秦公一号大墓的主人应该是秦哀公的新观点。
对秦文字和秦简牍的多角度研究,也是本次与会者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王辉先生在《秦族源、秦文化与秦文字的时空界限》一文中,从考古发现的秦文字出发,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了秦族源、秦文化与秦文字之间发展演变的关系;日本学者藤田胜久先生、韩国学者金庆浩先生,则以对里耶秦简的研
新中国历史小故事及感想
究为基础,就秦代地方政府的运作和行政制度展开了研究;陈治国先生以张家山汉简为研究视角来补证秦律,论据充分。
在秦陵、秦俑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开阔思路,通过将秦陵与汉陵进行的对比,探讨了秦始皇陵的选址、封土和陪葬坑被焚毁等问题。刘卫鹏在《秦孝文王寿陵位置》中,根据文献记载和钻探调查情况推测,所谓西汉平帝的“王皇后陵”有可能是孝文王的寿陵,为我们研究秦的陵园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视角;朱学文先生认为,秦陵的选址基于秦人的发展历史、秦人的礼仪文化、秦国的国力及嬴政的个性等综合因素;刘占成先生则以最新的测量数据,对秦始皇帝陵的封土进行了专题研究;党士学先生依据秦陵铜立车提供的信息,分析了秦代铜车“绥”和“把”的形制、材质及装配关系,探讨了两组配件的释名、用途、力学结构和使用方法,解决了铜车登车的具体问题;日本学者惠多谷雅弘、鹤间和幸、村松弘一等先生,公布了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秦始皇帝陵研究的成果。
文物保护是文物研究的基础,同样也是本次大会关注的一个主题。周铁研究员介绍了近十年来在秦俑彩绘保护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张志军研究员则通过将秦俑彩绘技法与战国、秦代漆器技法进行的比较,提出秦俑彩绘技法源自漆器制作技法中的髹画工艺的新观点。
在为期一天的小组讨论中,每位代表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碰撞出了更多的思想火花。同时,一批青年学者也展示了他们的风采,他们向大会提交的论文,不仅见解独到,而且立论有据,让我们更坚定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条件的信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后晓荣博士,利用考古发现的秦文物和战国秦汉城市考古等有关资料,结合文献,考证了秦陇西郡设县的情况,填补了史书之缺佚;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的吴立行博士,通过对多件秦俑个体制作工艺的考察,归纳出秦俑的标准化、规范化制作,主要以官方需求为前提的结论。
本次研讨会思想活跃、气氛热烈、内容丰富、学术民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有一些遗憾,如在秦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交流方面,本次大会没有学者对此提交论文;在秦代科技史的研究方面,仅有刘克明博士提交的《秦代技术思想初探》一文有所涉及,说明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再如有些学者虽然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但立论仍需寻找更多有力的证据。
学者们在对提交的论文进行讨论后,还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商讨,如对昭墓制度出现时间的
中国历史故事黄帝
讨论、对夏太后是否是神禾塬大墓主人的争论,以及对绳纹瓦当、布纹瓦当作为断代标准的讨论,等等。同时,学者们还对秦俑博物馆今后的学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并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应进一步运用新的现代科技手段,恢复秦陵修建前的土地面貌,以与秦陵修建后的地貌进行比对研究,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秦陵的内涵提供基础;在秦陵周围进行区域性调查,在对所划分的区域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秦陵的整体规划等问题。秦俑、秦文化的研究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本次学术研讨会,我们还完成了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大会选举产生了28位常务理事,为学会补充了新鲜血液,增添了学会的活力。我们相信,调整后的学会领导班子,将对今后秦俑学、秦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到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彭文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陈列部 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8/525733.html
以上是关于博物馆-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综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博物馆-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综述;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