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汉代斗鸡趣谈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汉代斗鸡趣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汉代斗鸡趣谈
郑 彤
我国关于斗鸡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因斗鸡而引发的一
中国历史故事超长完整版
场政治风波。据《史记
中国历史上虚假的故事
·鲁周公世家》记载:“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季平子(季孙氏)与郈昭伯是邻居,二人在斗鸡时,季氏往鸡翅膀上撒了芥子粉末,郈氏也给鸡的后爪套上金属尖刺,双方因此发生争执,季平子一怒之下侵占了郈氏的
中国历史三大传说故事简短
宫地。郈昭伯跑到鲁昭公那里去告状,鲁昭公早就对季平子的专权跋扈不满,便借此事讨伐季平子,欲置其于死地。结果是叔孙氏、孟孙氏联手救了季孙氏,杀死郈昭伯,“三家共伐公”。鲁昭公逃亡到齐国,公元前510年客死在晋地的乾侯。另据《战国策·齐策一》描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由此可以看出,斗鸡是鲁国、齐国贵族的一种娱乐活动,斗鸡的驯养在中国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到了西汉,斗鸡之风更盛。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谈到: “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斗鸡具有赌博性质,通常要分出胜负,胜者赢钱,输家掏钱。因为有利益之争,所以,斗鸡时的气氛还是很紧张的。
河南南阳英庄出土的一块汉代画像石上,便生动地再现了斗鸡时的精彩瞬间。画面中央的伞盖下放有二樽、二盘,盘内堆放果品。两只雄鸡体型相当,身躯高大健硕,小冠,脖颈细长,喙尖而利,前胸宽阔,大腿肌肉发达,小腿粗壮有力,爪细而长,属于典型的斗鸡身材。二鸡怒目相视,昂首屈腿,正欲决战撕杀。两只鸡的身后各站一人,唆使斗鸡,此二人身后还各站有一个侍卫(图一)。
山东是斗鸡的发源地。在东平后屯一座新莽时期壁画墓中(M1),便有一幅“斗鸡走狗图”。画面上两个男子相向而立,中间有二狗、二鸡,作追逐、相斗状。其
中国历史故事叶至善
中两两相对的斗鸡的刻画十分传神。左侧鸡的颈部羽毛炸起,弓背屈爪,伺机跃起前扑;右侧鸡引颈张喙,体态威猛,随时准备接受挑战(图二)。
与上述剑拔弩张的描绘不同,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的斗鸡图,现场气氛要轻松得多。画面上一二十个男人围坐成一圈,悠然闲聊,仆人或者双手捧鸡,或者拱手站立一旁。因壁画斑驳,场地中央只见到一只鸡,另有4只鸡,分布在壁画的左下角,均体型较小,神态温顺(图三)。可见,不同地域斗鸡的风俗也不尽相同。
斗鸡的饲养也很讲究,要求有单独的鸡舍,喂以特殊的饲料。汉代已有专门驯养斗鸡的人,叫作“斗鸡翁”。据《汉书·张汤传》记载,张汤死后,“上自处置其里,居冢西斗鸡翁舍南”。
《史记·高祖本纪》云,刘邦作了皇帝后,其老父时常闷闷不乐,刘邦便让手下人问其原由。太上皇回答,我“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汉宣帝年少流落在民间时,虽然“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由此可见,斗鸡在当时的民间颇为流行。有意思的是,宣帝与其皇后也同斗鸡有缘。据《汉书·外戚传》记载,王皇后的父亲奉光“少时好斗鸡,宣帝在民间数与奉光会,相识。奉光有女年十余岁,每当适人,所当适辄死,故久不行”。宣帝即位后,将其召入后宫,封为倢伃。霍皇后被废后,宣帝立王倢伃为皇后。
不仅皇戚贵胄,一些高官及其家属也沉迷于斗鸡。《史记》载,袁盎是文帝、景帝时期的权臣,后不被重用,遂“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另据《汉书》载,眭弘是汉昭帝时的大臣,他 “少时好侠,斗鸡走马,长乃变节,从嬴公受《春秋》”。酷吏张汤的玄孙名叫张放,为人骄纵放恣,也曾“斗鸡走马长安中,积数年”。
汉代是一个较少受礼制束缚的时代,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寻常百姓,均沉醉于各种形式的娱乐。以东汉名臣梁统的玄孙梁冀为例,据《后汉书》记载,梁冀“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性嗜酒,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又好臂鹰走狗,骋马斗鸡”。正是这些花样繁多的游乐项目,与乐舞百戏一起,通过画像石、画像砖、壁画、陶俑等艺术表现形式,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而流传至今的游戏,除了下棋,斗鸡也算其中一个。以河南开封为代表,斗鸡现在仍然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项目。
来源: 中国文物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7/524714.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汉代斗鸡趣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汉代斗鸡趣谈;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