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 甲骨文,古文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27 20:06
  • 13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吉林大學)
《郭店楚簡·語叢三》45號簡有字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原文是“化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犯)也”《郭店楚墓竹簡》隸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2]裘錫圭先生認為或許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是“難”字之訛。[3]論者多从裘先生之說。[4]此字屢見於傳抄古文,《說文》古文和《古文四聲韻》中,都有與此形相近的“難”字: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說文》卷四[5]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竝《王存乂切韻》(《四聲韻》19頁)[6]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古老子》(《四聲韻》60頁)
雖然《段注訂補》看出上引《古文四聲韻》諸形體與《說文》“難”字古文同字,但對這一古文形體自來無善解,不知其所从。[7]徐在國先生正確指出,郭店簡“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為《說文》“難”字古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字所本。[8]劉釗先生疑“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爲“難”字的異體或訛體。[9]現在看來,“難”字寫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不是偶然訛誤,是異體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它是“難”的異體字,構形該如何解釋?下面我們試作一些推測。
“難”在《說文》的鳥部:“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鳥也,从鳥,堇聲。(那干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或从隹。”除上列古文外,《說文》尚有兩個古文,都是“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的變體。現在通用的“難”从“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此類形體春秋時期已經普遍使用。例如齊太宰歸父盤:“以祈眉壽霝命難老”(《集成》10151),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鍾“余臣兒難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等。在睡虎地秦簡中,“難”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異體並出,漢簡中,情況類同。在“難”字的衆多異體中,“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實屬首見。“難”何以从“壴”?我們先調查一下“壴”在楚文字中的用法,看其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是否有聯繫。
“壴”在《說文》卷五立爲部首:“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从豆。壴之屬皆从壴。”部內收“彭”“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等字外,還收有“尌”字。大徐本所附《唐韻》“壴”音中句切,古音在侯部。這實際上是把“鼓”字初文“壴”和“尌”字省形“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混訛爲一了,是《說文》中常見的“同形異字”現象。研究《說文》的學者很早就指出“壴”像鼔形,[10]經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的驗證,已是不疑的事實。侯部的“壴”實際就是“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的訛變,它在楚文字中已經存在。
《上博二·孔子詩論》第15簡“及其人敬愛其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中国历史故事课堂

(樹),其保(褒)厚矣”,其“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字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簡文是論《召南·甘棠》的,原釋文對該字的隸定和釋讀都很準確。[11]裘錫圭先生在《釋“尌”》一文中,肯定了前人“尌”是从“权(象以手植木,即“尌”字初文)”“豆”聲的說法,指出“尌”字的左半由“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變來,與“鼓”字初文“壴”本不相關涉;文章詳細分析了“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與“壴”混訛的過程,指出《詩論》中的“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可視為“尌”之省。[12]在楚文字中,“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與“壴”混訛的時間比較早。春秋晚期王孫遺者鐘、王孫誥鐘、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鐘等銘文中的“喜”所从的“壴”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與《詩論》中的“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基本同形。从字形上講,“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所从的“壴”不排除是“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的可能性。但“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在傳抄古文中是“難”的重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的音、義與“難” 都聯繫不上,可見,其所从的“壴”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無涉。
作爲“鼓”字初文的“壴”在楚文字中例子很多。
曾侯乙墓鐘磬銘文,用作音階名的“壴”,有 “鼔”、“敼”等不同寫法,“壴”象鼓形,實即“鼓”之初文。[13]
“壴”在構字中多作表意偏旁
“彭”在《說文》中在“壴”部,是鼓和鼓側三撇表示擊鼔之聲嘭嘭然,三撇為鼓聲之標誌。[14](漫畫中還常常以此手法表示物體發出聲音。)“壴”顯然是鼓字初文。楚文字中 “彭”字習見,不煩舉例。
“鼔”在《說文》卷三“攴”部:“鼔,擊鼔也。从攴,从壴,壴亦聲。”楚文字中,“鼔”字亦習見。在曾侯乙墓鐘磬銘銘文中用作音階名外,皆用作鼓擊之“鼔”,例如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鐘中“永保鼔之”或“千歲鼓之”等,皆是。
《說文》卷五立有“鼓”部:“鼓,郭也。春風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从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雷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皐鼓、晉鼓皆兩面。凡鼓之屬皆从鼓。”我們在題爲

中国历史故事兄弟相残作文

《釋包山簡中的“彭”》的小文中對“壴”、“鼔”、“鼓”三字間的關係已經做了說明,在此爲了行文的連貫再簡單說明一下。从上面引文中可以看到,《說文》把“壴”、“鼔”、“鼓”三字分置三部,義各有當。从字形上說,“壴”是表意

中国历史故事抄写图片高清

初文,是鼓的象形,“鼔”與“鼔”都是擊鼔的象形,是合乎道理的。但就文字的使用情況看,三字間一直沒有明確的區別,應當是異體關係。現在,不論名詞還是動詞,一律寫作“鼓”,是符合文字使用的實際情況的。我們在下面的行文中,以“壴”和“鼔”表示楚文字“鼓”字的不同寫法,以示與通行“鼓”字的區別。
《說文》从“鼓”的字,楚文字从“壴”。 “鼙”《說文》訓為“騎鼓”。信陽遣冊3號簡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 田河釋為“鼙”[15],甚是。“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所从的“壴”,正是“鼓”的初文。
“壴”作為表意偏旁,其上部有時聲化為 “午”,例如包山95號簡的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可隷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釋為“鼔鼗”,二字均見于《說文》。“午”是疑紐魚部字,與見紐魚部的“壴(鼓)”的讀音很近。這可以从另一個角度證明“壴”是魚部字無疑。
上文用很多篇幅說明了“壴”在楚文字中是“鼓”字的初文,古音在魚部。但其音、義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也無法聯繫起來。
在楚文字中,“壴”還可以通“喜”。
在郭店簡《老子丙》、《性自命出》、《六德》等篇中,“壴”字習見,[16]全部讀作句尾助詞“矣”。[17]裘錫圭先生指出簡文是以“壴”為“喜”。[18]
从“喜”的字也可以从“壴”。
《說文》的“憙”,“ 从心从喜,喜亦聲。”楚簡中皆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其上部的“壴”相當于《說文》的“喜”。
郭店簡《唐虞之道》有“歖”字,凡三見,用法均與《老子丙》等簡中的“壴”相同,讀作句尾助詞“矣”。此字即《說文》“喜”字古文 “歖”,又見於小徐本“欠”部:“歖,卒喜也。从欠,喜聲。”大徐本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研究《說文》的學者對此二形的正誤做了不少考辨。據上列“壴”、“喜”在構字中通用的情況看,大徐、小徐當各有所據,“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 與“歖”也當是一字之異。
我們把上述“壴”通“喜”的情況表列如下:
壴(矣) (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喜 歖(矣) (憙)
雖然“壴”與“喜”通用,但之部“喜”的音義與“難”也很難聯繫上。我們還得另尋其他途徑。
甲骨文有“壴”字,有些用法與“鼓”無別。[19]這種用法在楚文字中得以延續,上文已經詳細論列。“壴”在甲骨文中還有另外一種用法。卜辭中有从“壴”的 “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學者很早就把“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或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與《說文》“艱”字的籀文聯繫起來,釋爲“艱”。[20]其辭例大都是貞辭“有來艱”或“亡來艱”。[21]例如:
貞:今日亡來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艱)?《合集》23805
……來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艱)自方 《合集》24151
唐蘭先生對此有詳細的論述: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字……卜辭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字,用為艱難之意,《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紹天明即命,曰:‘有大艱於西土’”。與卜辭正合。《易·大有》“艱,則無咎”,是艱與咎有殊也。卜辭多借壴、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嬉等字為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壴,其聲也。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从壴聲之說詳上(見該書“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字條下)。周時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字變為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毛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鼎、不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簋均然。後人以喜聲不諧,故改从艮聲作艱,而囏字遂無人知其从壴聲,且亦不通行矣。艱字不知始於何時,以金文猶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言之,殆當在宗周以後矣。[22]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 “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讀為“艱”的例子也很多:
癸巳卜,×貞:旬亡咎?王占曰:有祟,其有來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气(迄)至五日丁酉,允有來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自西……《合集》6057正
貞,其自南有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合集》24147
唐蘭先生對讀作“艱”的从“壴”諸字的音義也做了深入的探究: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字既不能釋爲象形象義,自當爲形聲也。卜辭時代,一部分諧聲系統尚未紊亂,故壴、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四字,同音通叚,足見壴、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之同諧壴聲也。及周以後,或入侯部、或入之部,或入諄部,分崩離析而不可複合矣。[23]
大量的證據可以證明甲骨文中从“壴”聲的字是可以讀為“艱”的。
過去我們知道“艱”、“難”二字的音與義有密切的聯繫
在《說文》中,“難”的正篆“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以及另外兩個古文均从“堇”聲。在後世字書中,有許多从“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的字,古音一般都在舌音元部,如:本文所討論的“難”以及“漢、暵、熯、歎、歎”等。《說文》無“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字,凡从“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聲的字小篆均作“堇”;《說文》卷十三堇部的“艱”字篆文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與“堇、勤、饉、謹、瑾、槿、覲、蓳、勤、廑”等字都在牙音文部。“艱”應當是個雙聲字。也就是說,在小篆中,“艱”、“難”二字都是以“堇”為聲旁的,這是有所依據的。古文字材料中,“堇”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在構字中,通用無別,實際上反映了二字古音的密切關係。古文字中“艱”、“難”二字左面所从的偏旁或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或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或作“堇”,這些形體及其音讀我們可以另外探討,但“艱”“難”二字讀音相近是可以肯定的。《詩經》音系文、元分部大家已經接受,但古書中文、元通轉的例子也不乏其例。例如文部的“覲”與元部的“見”就互有異文。[24]
艱”與“難”古今都是同義詞。古書中,以“難”訓“艱”的例子很多,[25]在《尚書·顧命》、《詩經·王風·中穀有蓷》等較早的文獻中,“艱難”就同義連用了。現代漢語中 “艱難”一詞就是由同義語素構成的。
現在我們知道“難”字異體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它與艱字異體 “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在字形上也有聯繫,二字都有从“壴”的異體。
“艱”

中国历史故事绘本插画作品

、“難”二字音、義、形都有如此密切的關係,我們懷疑是同一個詞不同時代的不同寫法。从古文字材料看, “艱(“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囏”等)字只見於西周以前的古文字材料,而“難”字晚出,主要見於春秋以後的出土文字材料。从故訓材料看,古書中“艱,難也。”或“艱,亦難也”的訓詁很多,符合以今釋古的通例,而“難,艱也”僅見於工具書中,是存古現象。春秋以後的文獻中,除去刻意仿古的作品,“艱”已經很少單獨使用了,取代它的就是“難”字。“難”及其異體“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 、“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等从文字構形上看,說其本義是“鳥”是合理的,但在實際使用中,其“本義”文獻無徵,“艱難”義或“艱難”的引申義是其常用義。如若這樣,既然“艱”可以用“壴”作聲旁,“難”字用“壴”作聲旁也就不很難理解了。楚簡“難”字異體作“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正可與甲骨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等字所从的“壴”相呼應,是“壴”字元部讀音留下的痕跡。
另外,在西周金文中,艱字从“喜”, [26]與《說文》籀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相同。楚文字中从“壴”的字多有从“喜”的異體,从這個角度也可以說明“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从“壴”的合理性。
A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集成》 300.4A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淅川下寺圖版一九五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信陽2·3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乙三38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集成》320.5A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淅川下寺圖版一九八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包山145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三133
我們也可以把上列圖片的隸定比列於下:
壴 鼔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27]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中,“壴”與“喜”用作地名或人名通用無別;[28]“艱”在甲骨文中从“壴”,在西周金文字中从“喜”。 “難”字古文从“壴”旁,我們可以理解爲上承甲骨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等字中“壴”的音義;也可以理解爲與金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和《說文》籀文“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中的“喜”旁通用。楚文字有些字,與甲骨文或西周金文間有更直接聯繫,學者已多有論述。
从“壴”的字在楚文字中有魚部、之部、元部和侯部的讀音,也就是唐蘭先生所說的“分崩離析”,其中有些現象已經可以充分地解釋。“壴”逐漸被“鼓”、“鼔”等取代後,其魚部的讀音逐漸模糊,另一個同形字的讀音乘虛而入,那就是侯部的“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侯部音最爲晚出。在較早的文字系統中,還有近似于古音系統文部(或元部)的讀音。文、元部讀音在西周以後逐漸消失,从“壴”的“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等字也被淘汰,“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或許是商代文字“壴”之“艱”音的孑遺和流變。至于“壴”字之部的讀音,从商代到戰國綿延不絕,其與“喜”間的關繫,尚待進一步研究。
補記: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字一直延續到漢代。今本《周易·噬嗑》卦九四爻辭中的“利艱貞”,阜陽漢簡《周易》101號簡作“利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貞”[29]。另外,65號簡是《大有》卦初九爻辭的殘文,釋文將※釋爲“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
”[30],可疑。細察字形,似與“難”字相近。此字今本作“艱”。

原载《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
(編者按:[2]荊門市博物館 《郭店楚墓竹簡》,第211頁。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3]荊門市博物館 《郭店楚墓竹簡》第213頁。
[4]陳偉《郭店竹書別釋》第220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李守奎《楚文字編》第242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5]許慎《說文解字》第80頁。中華書局,1963年2月。本文所引大徐本《說文》,均出自此本,不悉出注。
[6]夏竦 《古文四聲韻》,第19頁。中華書局,1983年12月。下同,第60頁。
[7]參看丁福保編纂《說文解字詁林》第五冊,第4189~4193諸家之說。中華書局,1988年4月。
[8]徐在國 《隸定古文疏證》,第84頁。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六月。
[9]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第216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10]徐鍇 《說文解字繋傳》,第92頁。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11]馬承源 《孔子詩論》,馬承源主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44頁。
[12]裘錫圭 《釋“尌”》,《龍宇純先生齊秩晉五壽慶論文集》,第189~194頁。學生書局,2002年11月。
[13]裘錫圭 李家浩:《曾侯乙墓鐘、磬銘文釋文與考釋》,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上册,第559頁。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14]李孝定《甲骨文集釋》,轉引自于省吾主編《甲骨文詁林》第三册,第2781頁。中華書局,1996年5月。
[15]田河 《信陽譴冊簡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29~30頁,2004年7月。
[16]李守奎《楚文字編》第810~811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17]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原釋為“喜”,讀“矣”。 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18]《郭店楚墓竹簡》第122頁注釋21、183頁注釋36、189頁注釋1。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19]于省吾主編《甲骨文詁林》第三冊,第2776頁。姚孝遂師“壴”字按語。中華書局,1996年5月。
[20]同上,第一册,第296~297頁。
[21]參看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篡》上册,第105頁。中華書局,1989年1月。
[22]唐蘭 《殷墟文字記》第83頁。中華書局,1981年5月。
[23]唐蘭 《殷墟文字記》第80頁。中華書局,1981年5月。
[24]高亨 董治安 《古字通假會典》,第126頁。齊魯書社,1989年1月。
[25]參看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彙纂》第1905頁。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
[26]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全摹補《金文編》,第889頁。中華書局,1985年7月。
[27]白于藍 《包山楚簡零拾》,《簡帛研究》第二輯,第42~43頁。法律出版社,1996年。
[28]參看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第513~514頁。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5月
[29]韓自强:《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圖片第9頁、釋文第57頁。
[30]同上,第53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862.html

以上是关于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甲骨文-郭店楚簡“壴隹”字蠡測;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143.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31. 31
  32. 32
  33. 33
  34. 34
  35. 35
  36. 36
  37. 37
  38. 38
  39. 39
  40. 40
  41. 41
  42. 42
  43. 43
  44. 44
  45. 45
  46. 46
  47. 47
  48. 48
  49. 49
  50. 50
  51. 51
  52. 52
  53. 53
  54. 54
  55. 55
  56. 56
  57. 57
  58. 58
  59. 59
  60. 60
  61. 61
  62. 62
  63. 63
  64. 64
  65. 65
  66. 66
  67. 67
  68. 68
  69. 69
  70. 70
  71. 71
  72. 72
  73. 73
  74. 74
  75. 75
  76. 76
  77. 77
  78. 78
  79. 79
  80. 80
  81. 81
  82. 82
  83. 83
  84. 84
  85. 85
  86. 86
  87. 87
  88. 88
  89. 89
  90. 90
  91. 91
  92. 92
  93. 93
  94. 94
  95. 95
  96. 96
  97. 97
  98. 98
  99. 99
  100. 100
  101. 101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105. 105
  106. 106
  107. 107
  108. 108
  109. 109
  110. 110
  111. 111
  112. 112
  113. 113
  114. 114
  115. 115
  116. 116
  117. 117
  118. 118
  119. 119
  120. 120
  121. 121
  122. 122
  123. 123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