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天子建州》札記一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天子建州》6-8號簡釋文作:[1] 天子坐以矩,食以義,立以縣,行以興[2],視侯量,顧還身;諸侯食同狀,視百正,顧還肩,與卿大夫同耻度;士視目恒[3],顧還面。不可以不聞[4]耻度,民之儀也。
這段話詳細描述了先秦貴族階層如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禮容規範。其中記載了“顧還身”、“顧還肩(從乇)”、“顧還面”這樣一組禮容。行禮中“顧還”之部位因行禮主體的不同而有别。不過仍有規律可尋。
簡文所列三個部位:身、肩(從乇)、面,其中身,虽然可以指整个人体,《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但在具體的禮容描述語境中,由于多與人體其它部位幷列,其所指其實更爲具體。從文献看,身可以指頸以下大腿以上的部分。《論語·鄉黨》:“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上》:“頸以下股以上亦謂之身……以今尺度之,中人頸以下股以上約有一尺八寸,一身之長也,再加九寸,爲一身之半,則二尺七寸矣。”“面”所在人体位置显然在“身”之上。可見,簡文書寫者所提及的人體部位如“身、肩(從乇)、面”,大致上是按照由下往上的规律排列的。
類似的情形其實也見于《君子爲禮》7號簡:
頸[5]而秀。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肩)[6]毋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廢)、毋詹(檐)[7],身毋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偃)、毋倩(靜)[44],行毋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眡)、毋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足毋偏[8]、毋高。
該簡也是一組具體的禮容規範。對應的人體部位爲:頸、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肩)、身,其中“頸”所在位置其實與《天子建州》“面”很相近。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提及人體部位排列描述順序與《天子建州》6-8號簡恰好相反。作爲中間部分的“肩(從乇)”,其位置顯然相當于“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肩)”。可見“肩(從乇)”在人體中位置大致處于“頸”、“身”之間。具體來說是“頸”與“下股”之間。這是從禮容規範中所描述人體部位相對應的角度所作的推測。下面看看“肩(從乇)”已有的考釋情形。
“肩(從乇)”是整理者的已有的意見,也認爲是“䏿”字異構。但由于與“䏿”字形上的差別,整理者始終沒有釋爲“肩”,而是與《爾雅·釋親》的“䏿”聯繫,幷認爲指小腿肚子。這顯然超過了“頸”與“下股”之間的範圍。
劉洪濤先生釋爲“肩”應該可從,不過對字形沒有多作說解。陳偉老師認爲: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疑是從“乇”得聲的字,恐當釋為“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說文》:“顱也。從頁乇聲。”從還身,到還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再到士的還面,需要轉動的部位越來越小。
按:顱指頭蓋骨。《戰國策·秦策四》:“首身分離,暴骨草澤,頭顱僵僕,相望于境。” 鮑彪 注:“顱,首骨也。”這也超過了“頸”與“下股”之間的範圍。
我们認爲整理者隸定作“肩(從乇)”可從。整理者以爲“肩(從乇)”是“䏿”字異構,大概是受到了《君子爲禮》7號簡“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肩)”的影響。而“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讀作“肩”,正如季旭昇先生所指出來的是參考了宋華强先生的意見。爲了便于討論,我們把宋華强先生的意見引述如下[9]:
“肩”字初文本像牛肩胛骨的形狀[10],後來加上了意符“肉”,而象形部分的寫法則越來越像“戶”。如時代屬于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之間的《石鼓文·車工》“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字作“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11],所從“肩”旁上部象形部分雖然與“戶”還有明顯的不同,可是已經有向“戶”形發展的苗頭了。到了戰國晚期的秦系文字,“肩”字原來象形的部分就已經與“戶”無別了[12]。新蔡簡時代在戰國中期,所用文字代表的時間應該更早[13],大約和石鼓文的時代相當或稍晚
近代中国历史经典故事
。雖然秦、楚兩系文字的具體寫法多有不同,可是容或存在一些類似的形體演變現象。我們所討論的這個字左上方所從似“戶”而非“戶”,與石鼓文“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字所從“肩”旁上部相類,應該也是肩胛骨象形向“戶”形轉變過程中出現的過渡性形體。《說文·肉部》說:“俗‘肩’從‘戶’。”竹簡爲日常書寫所用,本來就是俗體滋生的溫床,楚簡文字中“肩”字或“肩”旁出
中国历史故事相关内容
現把象形部分訛寫爲“戶”形的趨勢是很正常的。
再看字義。“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字書所無,可以分析爲從“攵”,“肩”聲,在簡文中當讀爲“肩”。“肩背”幷稱的症候名在古醫書中是很常見的,如《黃帝內經·靈樞·經脉》“氣盛有餘則肩背痛”;又《五邪》“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又《論疾診尺》“肘後獨熱者,肩背熱”;又《素問·金匱真言論》“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秋氣者,病在肩背”;又《髒氣法時論》“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等等,不具引。可見把“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改釋爲“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而讀爲“肩”,于文義上是很妥貼的。
可見“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應分析爲從攵,肩聲,并讀作“肩”。“肩(從乇)”,也應該是從“肩”聲的字,在簡文中也當釋爲“肩”。至于肩、乇兩者聲韵關係不是太近,爲什麽要從“乇”尚待進一步考慮。
(編者按:[1]斷句參考陳偉:《〈天子建州〉校讀》,簡帛網2007年7月13日。以下引陳偉老師文皆出此。
[2]劉洪濤先生改釋爲“興“,参看《讀上博竹書〈天子建州〉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12日,以下谈及劉先生意見皆出此。單育辰先生(《佔畢隨錄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28)讀作“繩”,引《禮記·哀公問五義》“行中矩繩”、《孔子家語·五儀解》“行中規繩”爲證,可從。
[3]目恒,似可與《君子爲禮》6號簡“目毋游,定視是求”相對應。典籍中有“目極”一詞,指用盡目力遠望。《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雖然“目恒”改釋爲“目極”問題不大,不過“目極”于文意似乎不大適合,此存疑。
[4]聞,似可讀作“問”。《禮記·曲禮》:“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問耻度”與“問禁”、“問俗”、“問諱”用例相近。
[5]何有祖:《上博五〈君子為禮〉試讀》,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
[6]季旭昇
书籍中国历史故事推荐
:《上博五芻議(下)》,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
[7]“詹(檐)”參看劉釗:《〈上博五•君子爲禮〉釋字一則》,簡帛網2007年7月23日。范常喜:《說文“檐”與楚文字合證》,“北大中文論壇/古典文獻學版”(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182165&highlight=%2B%C2%E4%D2%B6%C2%FA%BF%D5%C9%BD)
[8]禤健聰:《上博楚簡五零劄(二)》,簡帛網2006年2月26日。
[9]宋華强:《由新蔡簡“肩背疾”說到平夜君成所患為心痛之症》,簡帛網2005年12月7日。
[10]原注:裘錫圭:《說“
《天子建州》札記一則
凡有疾”》,《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1期。
[11]原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九卷,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第146頁。石鼓文的時代問題參看
中国历史人物黄忠故事
裘錫圭:《關于石鼓文的時代問題》,《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第1期。
[12]原注: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第997頁。湯余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58頁。
[13]原注:新蔡簡的年代學者一般認爲在戰國中期(《新蔡葛陵楚墓》,第180—184頁。李學勤:《論葛陵簡的年代》,《文物》2004年第7期),所用文字形體的産生當早于抄寫時間。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665.html
以上是关于《天子建州》札記一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天子建州》札記一則;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