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一、《鄭子家喪》乙本字跡研究
上博七《鄭子家喪》是2008年末公佈的一篇重要文獻,上博七裏共收入兩個抄本,整理者稱之爲甲本、乙本。這兩個抄本所抄的內容是一樣的,乙本雖有所殘損,但據甲本文字正好可以補足。
《鄭子家喪》所記述的是鄭國子家弒其國君靈公,楚莊王以其顛覆天下之禮爲由圍困鄭國,後晉國發兵救鄭,與楚國戰於兩棠,晉軍大敗的故事。簡文所記載的事件也見於《左傳·宣公十年》。在已公佈的上博簡中,內容上含有楚王故事的文獻除了此篇,還有上博四的《昭王毀室·昭王與龔之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與《柬大王泊旱》,以及上博六的《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與《平王問鄭壽》。
我們在對《鄭子家喪》乙本字跡特徵考察時發現,其字跡與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三篇字跡特徵具備同一性,[1]爲了方便比較,先將能代表這兩種字跡特徵的字列舉出來:
保
於
今
亡
而
臧
就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莊王等三篇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莊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莊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1
將
不
邦
告
榖
敢
夫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莊王等三篇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莊7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莊9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壽6
下面的這些字出現的次數比較多,我們就把它們一一舉出,而不用表格的形式列舉:
子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7
莊申: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壽: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奠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壽: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殘)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心”符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莊申: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8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9
鄭壽: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止”符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7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7
莊申: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8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9
鄭壽: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通過上面對比,這些篇大部分字跡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20分钟
特徵是具備同一性的。當然,《鄭子家喪》乙本中也有很少的一部分文字的寫法不同于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三篇。據考察這些寫法不同的文字有以下三個:“之”、“帀”、“爲”。
之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7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7
莊申: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7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7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8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9
鄭壽: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我們先用數字標示出“之”的四個筆劃: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鄭子家喪》乙本的“之”字與《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三篇的“之”字差異在於:乙本的“之”字3筆末端距4筆较遠,如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筆與4筆所成角度較大,有些近乎垂直。如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三篇的“之”字3筆末端距4筆很近,如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筆與4筆所成角度較小。不過這幾組字跡還是有相似性的,即它們的筆劃搭配比例特徵較爲相似,[2]如:1筆與4筆交叉位置多在4筆最右端,如图所示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筆劃運向特徵相似,[3]這直接導致了“之”字的1筆與4筆所成角度大致相類。
帀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7
鄭壽: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帀”字在《鄭子家喪》乙本中凡五見,在《
中国历史故事光武中兴
平王問鄭壽》中僅出現一次。對照《鄭子家喪》甲本,“帀”字寫法與乙本無異。我們推測這也許是《鄭子家喪》乙本抄手受到了底本影響而寫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或者是該抄手抄寫“帀”字的習慣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其在抄寫《平王問鄭壽》時受了底本影響而寫“帀”字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
爲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莊申: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7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8
鄭壽: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爲”字在《鄭子家喪》乙本與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三篇中的差異在於最右邊的“象”符寫法上,不過仔細觀察后,我們發現《鄭子家喪》乙本抄手在書寫最左邊的“爪”符時,用筆還是有一定相似性的,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
雖然上文我們已指出上博七《鄭子家喪》乙本與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三篇字跡特徵相一致,但這裡我們也舉出了“之”、“帀”、“爲”這三個字字跡上的差異,也許這是該抄手抄寫《鄭子家喪》乙本與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三篇在時間上的差異造成的。這種現象在上博簡中是常見的,如上博一《孔子詩論》與上博二《子羔》、《魯邦大旱》爲同一抄手所抄,在《孔子詩論》中“而”字有兩種寫法,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簡10)與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簡23)形,該抄手在抄寫《子羔》、《魯邦大旱》時,卻把“而”字寫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子羔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魯邦3)。不過,這種現象也有可能是抄手受底本影響而使文字的寫法有所不同。
二、《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對照研究
我們在確定了上博七《鄭子家喪》乙本與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三篇爲同一抄手后,更加有利於對《鄭子家喪》甲、乙本進行字跡對比與文字考釋。從字跡特徵角度對內容一致、字跡不同的甲、乙兩本進行考察,比較它們的抄寫方式,對研究先秦時期文獻的傳抄有很重要的價值。《鄭子家喪》甲、乙本的抄寫情況可先看整理者對它們的描述:
甲本完整,各簡上下端平齊,長三十三·一至三十三·二釐米,……滿簡書寫,各簡字數在三十一至三十六字不等。……字體工整,字距緊密。
乙本數簡殘損,長三十四釐米至四十七·五釐米不等,……滿簡書寫,字距疏朗。書體與甲本不同,顯然不是同一抄手。……各簡書寫字數爲二十八至三十四字不等。[4]
不過據我們觀察,除整理者所言之外,甲本和乙本的抄寫還有一些不同之處:
一、抄寫速度的變化。從字跡筆劃的變化程度看,《鄭子家喪》甲本相對乙本的書寫速度要慢許多,甲本文字結體緊湊,乙本文字結構疏朗,不僅單字如此,兩本的整篇文字布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這從甲本全簡長三十三·一釐米左右,每簡寫有三十一至三十六字不等,而乙本全簡長四十七·五釐米左右,卻最多只寫有三十四字即可以看出。並且甲本用墨較重,這是由於甲本抄手的書寫速度較慢而造成的,乙本的字跡墨色較淡,這是由於乙本抄手書寫速度加快時所呈現出的效果。[5]
二、誤字。乙本在簡4將“畏”字誤作“思”字,“沒”字誤作“及”字等。如下表:
沒
畏
丁[6]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甲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從上表可見,《鄭子家喪》乙本有一些字形上的訛誤,但甲本抄手所抄內容基本未出現訛誤,并在乙本出現錯誤的地方均是正確的。
值得一提的是,《鄭子家喪》甲、乙本簡2中的“光”字都寫作類似“炎”形,[7]如下: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甲本
我們這裡暫時還不能把這個字歸入誤字之列,因爲在已出土的竹簡中,多字同形的例子很多,這與抄手用字習慣有很大關係,如“而”和“天”字在竹簡中字形是相混的,可是在同一抄手的用字系統里是不相混淆的。[8]“炎”與“光”在字形上也是很相近的,如果說乙本抄寫的錯誤多,誤把“光”做“炎”是很有可能的,不過甲本在糾正乙本的基礎上還未將此字改正,那麽,很有可能這兩個抄手(或者其中之一)書寫“光”字的習慣就是寫作“炎”形,不過我們并沒有看到這兩個抄手所書寫的“炎”和“光”的更多字形,所以我們只能做猜測至此。
三、用字不穩定。
《鄭子家喪》乙本抄手習慣上將“而”字下面的兩豎筆向內彎曲寫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而甲本抄手的書寫習慣是將“而”字下面的兩豎筆向外彎曲寫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見下表: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殘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甲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本簡4中“而”字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形,這顯然是受到了乙本“而”字寫法的影響。乙本因簡4“而”字的缺失造成乙本“而”字僅出現兩例,不過,在《平王問鄭壽》簡2中“而”字亦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這證明了將“而”下面的兩豎筆向內彎曲的寫法是乙本抄手的書寫特徵。
“命”字在《鄭子家喪》全篇中共出現三次,甲、乙本都出現了兩種寫法。如下表: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甲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命”字在《鄭子家喪》乙本簡5的寫法是在簡3的寫法下多加了一橫,這種寫法在上博二《從政乙》簡1中出現過,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簡5上兩處“命”字寫法一致,我們認爲簡3上的“命”字寫法應是受到底本影響而至。而“命”字在甲本簡5中出現的2個“命”字只有最後一個“命”字的寫法與乙本簡5寫法相似。這應該是甲本的抄手在抄寫過程中受到了乙本字跡的影響造成的,他在簡5中第一個“命”字還是按照自己的抄寫習慣書寫,抄寫第二個“命”字時不自覺地受到了乙本的影響,在“命”字下多加了一筆。
此外,用作“使”字的“囟”字在《鄭子家喪》乙本中只有一種寫法,甲本出現了兩種寫法。如下表:
乙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甲本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5
“囟”字就是“思”字,“思”字通作“使”字,甲本簡5將“囟”字徑作“思”字,這應該是甲本的抄手根據自己的理解直接將此字寫作“思”的結果。
四、脱文。
《鄭子家喪》乙本簡2出現了一處脫文,據甲本可知缺“今”一字。這應該是甲本抄手在校讀乙本後補足的結果。如下: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乙本簡2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甲本簡2
通過上述的誤字、用字不穩定、脫文現象對《鄭子家喪》甲、乙本的字跡進行考察(抄寫速度的變化雖然不能做爲證據,但可以同以上三個方面配合使用),我們推測上博《鄭子家喪》甲、乙本的抄寫情況是:《鄭子家喪》乙本的抄寫者根據一個底本進行抄寫,而《鄭子家喪》甲本的字跡受乙本的影響較多,應該是在乙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對後抄寫完成的。
三、利用字跡研究對《鄭子家喪》進行文字釋讀
研究抄手的字跡特徵不僅對文獻的傳抄有很重要的價值,對文字的釋讀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鄭子家喪》中有一些文字的形體較爲獨特,對這些字的釋讀,學者意見不一,不過我們發現,如果從字跡角度著眼,會對它們的考釋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我”
在《鄭子家喪》乙本簡4中“我”字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而甲本簡4對應位置上的文字寫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下文作A。
此字的考釋各家說法不一:
整理者未釋此字;復旦讀書會認爲此字的上半是“余”字的訛體,即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被抄成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形;[9]陳偉先生釋作“夷”,認爲這個字是從“尸”從“示”的,即鄭靈公之名;[10]陳先生後又將此字隸作“夷”, 讀爲“余”。[11]
從字形上看,A上面所從的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形與“余”和“尸”都是有很大差別的。並且,A的上半部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形,而非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中国历史故事集河伯娶妇
形。我們在確定了《鄭子家喪》甲本是依據乙本爲底本抄寫之後,認爲這個字也應該是“我”字。首先,乙本不存在抄寫錯誤,將此字寫作“我”在字形上是沒有問題的;其次,從全篇來看,甲本依據乙本爲底本抄寫的同時,並未出現過多的異文,所以這個對應的位置上就應該是“我”字。不過,A在字形上與乙本中相應的“我”字是有很大差異的。其原因是由於字形訛變造成的,下面我們就字形試對這個字進行闡釋:
“我”字在楚簡中常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形,和A形區別較大。不過,我們知道楚簡中的“義”字是從“羊”從“我”的,在包山簡中“義”字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49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66
郭店簡中“義”字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語叢一5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語叢三6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殘 7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殘8
上博六《天子建州》中“義”字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乙6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甲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甲6
“義”字下面所從的“我”均作下形: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這個“我”符的寫法與A十分相近。“我”字上部的“戈”符訛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形,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形左邊略有殘缺,以致於與“戈”符有些差異。[12]並且“我”字下部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寫得較爲豎直,就訛作“示”形了,上博六《天子建州》乙本簡6中“義”字中的“我”符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其下面的三劃寫的就比較豎直了。所以A字還應該釋作“我”。
二、“弗”
《鄭子家喪》里有這樣一句話:“家顛覆天下之禮,弗畏鬼神之不祥,戕賊其君。”其中的“弗”字在甲本簡4中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弗”字的這種寫法是竹簡中常見的,如: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鬼神4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鬼神4
“弗”字在《鄭子家喪》乙本簡4中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下文作B1
這個字在《平王問鄭壽》簡6末尾也曾出現過,此字略有漶漫,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下文作B2
可以看出,B1與B2這兩個字的字形是完全一致的。由於B2出現在全文的末尾,完全相同的字形在已發表竹簡中也未曾出現過,《平王問鄭壽》的整理者認爲這個字是“弟”字,[13]後沈培先生根據上博二《從政甲》簡2中“弗”字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而把B2改釋爲“弗”字。[14]此說十分可信,我們通過字形與文意很容易就知道《鄭子家喪》乙本B1是“弗”字,又因爲確定了《鄭子家喪》乙本與《平王問鄭壽》是同一抄手所抄寫,所以,《平王問鄭壽》中B2也爲“弗”字無疑。
三、“丁”
《鄭子家喪》有句話作:“毋敢C門而出”。C在甲、乙兩個文本中分別作:
乙本簡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下文作C1
甲本簡5: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下文作C2
整理者釋C爲“厶”字,并認爲“私門”即爲“權門”;[15]復旦讀書會釋C作“丁”字,讀作“當”;[16]何有祖先生將C隸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讀作“犯”,并解釋“犯門”即“違禁強行打開城門”;[17]程燕先生釋C作“夕”,讀作“藉”,訓爲“踏”。[18]
從字形上來講,釋作“厶”、“犯”、“夕”,與C1、C2都還有一些差異,我們認爲復旦讀書會的釋讀是正確的。下面我們對復旦讀書會的意見做一些輔助說明。
在楚簡中“丁”字的字形如下:[19]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包12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包267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包81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九M56-39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九M56-40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秦M13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秦M13
經過上文对甲、乙本字跡對照後可以看出,《鄭子家喪》乙本中出現的書寫錯誤較多,所以,僅拿乙本的C1來進行考釋是不合理的。C字的考釋只能依據書寫基本未出現錯誤的甲本的C2來進行。C2字形清楚,即“丁”字,這同上引的“丁”字比較,即可明瞭。所以,C1也應釋爲“丁
中国历史故事还有哪些
”,只不過它是一種訛變的寫法。並且,從字形上看,我們列舉出的前兩個字形與C1的寫法更爲接近,只是C1的撇筆寫得更長而已。
此文的寫作得到馮勝君師的指導和幫助,特此致謝!
(編者按:[1]福田哲之先生認爲《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與《平王問鄭壽》简1-6的字跡是由同一抄手所抄。參看福田哲之:《別筆和篇題——〈上博(六)〉所收楚王故事四章的編成》,簡帛網(http://www.bsm.org.cn)2008年11月15日。我們這裡所指的《平王問鄭壽》篇也是指簡1-6,簡7除外。
[2]所謂“搭配比例特徵”,是指筆劃在搭配組合時之間的上下、高低、大小、疏密的比例關係和相對位置特徵。
[3]所謂“筆劃運向特徵”,是指單字中若干主要筆劃運行的走向,筆劃的運向不僅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而且直接影響字的形態。
[4]陳佩芬:《鄭子家喪(甲本、乙本)釋文考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第17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5]“書寫速度特徵”,是指運筆的快慢,屬於動態特徵範疇,通過連筆多少,筆劃粗細等方面體現,速度慢則連筆少、筆劃粗,速度快則連筆多、筆劃纖細。本文所指的“書寫速度特徵”是相對《鄭子家喪》甲、乙本這兩篇而言的。
[6]關於“丁”字的討論詳見本文第三部份。
[7]“光”字爲陳偉先生釋,參看陳偉:《〈鄭子家喪〉初讀》,簡帛網(http://www.bsm.org.cn)2008年12月31日。
[8]李守奎先生在其研究生課程上曾指出此點。又可參看李守奎、曲冰、孫偉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第2-5頁、第447-456頁,作家出版社2007年。
[9]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鄭子家喪>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http://www.gwz.fudan.edu.cn)2008年12月31日。
[10]陳偉:《<鄭子家喪>初讀》。
[11]陳偉:《<鄭子家喪>通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2009年1月10日。
[12]《天子建州》乙本簡3中“義”字作
《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
,其下面的“我”符上部訛變情況與《鄭子家喪》甲本簡4中“我”字是有些相似之處的。
[13]陳佩芬:《平王問鄭壽釋文考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第26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4]沈培:《〈上博(六)〉中〈平王問鄭壽〉和〈平王與王子木〉應是連續抄寫的兩篇》,簡帛網(http://www.bsm.org.cn)2007年7月12日。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http://www.bsm.org.cn)2007年7月9日。
[15]陳佩芬:《鄭子家喪(甲本、乙本)釋文考釋》第262頁。
[1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鄭子家喪>校讀》。
[17]何有祖:《上博七<鄭子家喪>劄記》,簡帛網(http://www.bsm.org.cn)2008年12月31日。
[18]程燕:《上博七讀後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http://www.gwz.fudan.edu.cn)2008年12月31日。
[19]此處的“丁”字的寫法參復旦讀書會文,不過與C1更近的前兩例字形,復旦讀書會並未舉出。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292.html
以上是关于《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鄭子家喪》甲乙本字跡研究;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