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三 郭店楚簡字體分類臺灣周鳳五先生曾將郭店楚簡分為4類:第一類有9篇,即:《老子》甲、乙、丙3篇、《太一生水》、《五行》、《緇衣》、《魯文公問子思》,《窮達以時》、《語從四》。第二類4篇,即:《成之聞之》、《性之命出》、《尊德義》、《六德》。第三類3篇,即:《語叢一》、《語叢二》、《語叢三》。第四類2篇,即:《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並認為:第一類書法體勢帶有“蝌蚪文”的特徵,是楚國簡帛的標準字;第二類出處齊魯儒家經典抄本,但已經被楚國所“馴化”,帶有“鳥蟲書”筆勢所形成的“豐中首尾銳”的特徵,為兩漢以下《魏三體石經》、《汗簡》、《古文四聲韻》所載的“古文”之所本;第三類用筆類似小篆,與東漢服虔所見的“古文篆書”比較接近,應當就是戰國時代齊魯儒家經典文字的原始面貌;第四類與齊國文字的特徵最為吻合,是楚國學者新近自齊國傳抄、引進的儒家典籍,保留較多齊國文字的形體結構與書法風格。[1]
下面將在周鳳五先生的郭店4類字體的基礎之上作進一步的探討。為了便於分析探討,先選擇郭店4類的標本如下: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老甲8緇4五10 成13語一22唐6忠3
圖版釋文(從左到右)分別為:標本老甲8:不可志(識)是以為;標本緇4:可頪(類)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等):標本五10:不能兌(悅)亦既見;標本成13:子之於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教):標本語一22:生於道;標本唐6:之道也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堯);標本忠3:生不伓(倍
断剑中国历史故事
)死也大。
下面結合以上所選擇的標本圖版,對郭店楚簡4類字體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首先主要是對第一、三兩類作進步的分析;其次是對有關字體的來源作進一步的研究。
第一
中国历史故事手抄报内容怎么写的
類字體,標本見上圖版老甲8、緇4、五10號簡文。這一類可進一步分成2小種,以《老子》甲、乙、丙3篇、《太一生水》為第一種,姑且名之為“郭店老子體”;以《緇衣》、《五行》、《魯文公問子思》,《窮達以時》、《語從四》為第二種,姑且名之為“郭店緇衣體”。後者結體比前者略長,筆劃也較前者平直一些,折筆也多一些,如“可”字,隸變程度略顯深一點。不過,其中《五行》第10、11簡中有幾個美術字,這種字所從的偏旁見於包山簡,請參看上包山圖版標本第84反號。這幾個字大體屬於篆書範圍。
第二類字體,姑且名之為“郭店成之體”,標本見上圖版成13號簡文。
第三類字體,標本見上圖版唐6、忠3號簡文。這一類可進一步分成2小種,以《唐虞之道》為第一種,姑且名之為“郭店唐虞體”。以《忠信之道》為第二種,姑且名之為“郭店忠信體”。前者結體偏長,後者結體偏短,後者折筆多於前者,隸變程度比前者深。
第四類字體,姑且名之為“郭店語叢123體”。標本見上圖版語22號簡文。
上面我們在周鳳五先生郭店4體分類的基礎作了進一步的種類分析,下面將就郭店4類6種有關問題作進一步探討。
周鳳五先生郭店楚簡分類時,將第三類與第一類作為兩類分是對的,第三類雖某些字有齊魯文字的特點,但其與第一類不是書體的差異,而是書手風格的差異。第四類用筆類似小篆,在楚簡帛文字中隸變程度較淺。究其來源,應主要是繼承楚國金文《秦王鐘》、《荊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鐘》字體類風格而來。這些姑且不去深究。周鳳五先生所說的第二類,即《成之聞之》、《尊德義》、《性自命出》、《六德》等4篇的書體,尚存在爭議,下面將就這一字體重點進行些探討。為了方便討論再截錄這4篇中有代表性的文字來進行分
中国历史的屈辱故事
析。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圖版釋文(從左到右)分別為:“丌(其)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辭)唯(雖)”(《成之聞之》5);“有可得”(《成之聞之》12);“矣而弗”(《尊德義》29);“句(後)作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待)”(《性之命出》1);“宔(主)勿(物)取之”(《性之命出》5);“臣亡(無)”(《六德》39)。
以上是從郭店楚簡《成之聞之》等4篇中所截引的字例。這些字例通過放大,一望可知,是一種美術字類型的文字。這類字我曾作過研究,屬於隸變中的書體楚垂露篆。[2]這種書體還可從年代比郭店楚簡晚的楚金文中見到。如戰國晚期安徽壽縣出土的楚考烈王(西元前262-前238年)的銅盤銘文就有這種字。引證如下: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圖版銘文的釋文(從左到右):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嘗)共(供)為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3](形聲字,從出月聲)酓(熊)王楚。
上面圖版銘文中的“楚王酓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就是傳世文獻中的楚考烈王熊元(金文作酓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4]。簡文和金文兩相對比,可以看出二者都屬於一種書體,即書體楚垂露篆,筆勢取縱,誇張垂露,生動自然。如簡文中的“矣”、金文中的“以”上部的書法如出一人之手;簡文中的“有”、“得”、“弗”、“作”、“宔”、“取”等字的縱筆長寫,與銘文中的“楚”等諸字的縱筆長寫,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二者也存在差異,但這種差異不是書體間的差異,而是因為書寫材料不同而略相異趣。
總之,郭店楚簡《成之聞之》、《性之命出》、《尊德義》、《六德》等4篇的書體應為久已失傳了的楚國特有的一種書體,即“楚垂露篆”。
四 上博楚簡字體分類(上)上博楚簡已出7冊,通過綜合分類研究,全部書體大致可分為7大類22小種。同一大類的字體將以該類第一小種字體名(或加“等”字)作為大類名稱。每一小種的字體作品往往分別見於不同書冊,字體命名除個別突出者外,一般都將以先見篇章命名,後見者將附於先命名的字體之下。
1.“上博孔子詩論體”類 這一大類,在上博簡中共有9篇。為了便於討論,選擇標本如下: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上1詩論20 上2子羔11 上2魯邦1上3中弓3 上7吳命1上3彭祖1
圖版釋文(從左到右)分別為:標本上1詩論20:帛之不可迲(去);標本上2子羔11:也遊於央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台);標本上2魯邦1:乃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失)者型(刑):標本上3中弓3:女思老丌;標本上7吳命1:速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殃)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來);標本上3彭神祖1:彭祖曰句是。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上6競公2上1緇衣18上5弟子5
圖版釋文(從左到右)分別為:標本上6競公2:是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吾)所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望);標本上1緇衣18:珪(圭)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玷)之尚可;標本上5弟子5:老不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復)。
這一大類在上博簡中共有9篇,即:上博1《孔子詩論》、《緇衣》、上博2《子羔》、《魯邦大旱》、上博3《中弓》、《彭祖》、上博5《弟子問》、上博6《競公瘧》、上博7《吳命》。這一大類可稱之為“上博孔子詩論體”。標本見上圖版。
在詩論體這一大類中,上博1《孔子詩論》、上博2《子羔》、《魯邦大旱》3篇,如出一人之手,為此種書法的佳作。概括這3篇的字體特點:其一,字形取向方匾,傾向右上;其二,筆劃比較平直,中豐首尾尖,尖頭藏鋒;其三,折筆較多,雄健有力。隸化程度較高,屬於古隸範疇。此種字體應主要是繼承楚國金文《秦王鐘》、《荊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鐘》,及郭店楚簡“老子體”、“語叢123體”的風格發展而成。
上博7《吳命》篇,與《詩論》等3篇字體最為接近,若不仔細觀察,或以為與《詩論》等3篇同出一人之手。其實此篇與《詩論》等3篇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尖頭不藏鋒,鋒芒畢露。比看上面圖版中《吳命》與《詩論》等3篇標本字的尖頭就能會意這一點。除此之外,其他特點均與《詩論》等3篇相同。
其他5篇:上博6《競公瘧》,尖頭藏鋒;上博3《中弓》、《彭祖》、上博5《弟子問》,除少數尖頭藏鋒外,大都尖頭露鋒;這4篇文字結體大都不如《詩論》3篇規範。另外,上博1《緇衣》雖屬第一種但與正宗的“孔子詩論體”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此篇書體在字形取向、筆劃大體具備詩論體的基本特徵,但規範性不夠,尤其是下折筆欠佳。不過從全篇“而”作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不”字多作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來看,二字取向雙肩方折筆劃,與全篇一致還是比較強調文字上部折筆的。
2.“上博孔子見體”等類 這一大類,有“上博孔子見體”、“上博民之父母體”、“上博天子建體”3種。選擇標本如下: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上6孔子9 上2民之14 上7武王5 上7武王1 上1性情2 上6天甲13
圖版釋文(從左到右)分別為:標本上6孔子9: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仁)而進之;標本上2民之14:以畜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萬)邦;標本上7武王5:以獸(守)之及於;標本上7武王1:黃帝耑(顓);標本上1性情2:智(知)義者;標本上6天甲13:於帀(師)者三。
這一大類在上博簡中共有3篇,即:上博6《孔子見季桓子》、上博2《民之父母》、上博7《武王踐阼》(細粗字體、正寫字體)。共同特點:橫向筆劃比較平直,流行頭尖尾粗橫及頭尖尾尖粗橫。
第一種,可名為“上博孔子見體”。上博6《孔子見季桓子》,標本見上圖版。為此種書法的佳作。其書體特點:其一,字形取向方形,間或長短相間;其二,筆劃平直,粗細懸殊,橫向多粗筆;其三,橫畫頭尖尾粗,尖頭多藏鋒,粗尾見筆力。其四,折筆較多,剛勁有力。隸化程度較高,屬於古隸範疇。在繼承了包山楚簡229號等字體發展而來,具有實用兼美術的雙重價值。
第二種,可名為“上博民之父母體”。上博2《民之父母》 、上博7《武王踐阼》(細粗字體)如出一人之手,為此種書法的佳作(《武王踐阼》夾雜有“正寫字體”,其標本見上圖版)。其書體特點:其一,字形長短相間,筆勢浪漫飄逸;其二,筆劃粗細懸殊,橫向多粗筆;其三,橫畫多頭尖尾粗。在繼承了中後期金文楚垂露篆及郭店楚簡成之體發展而來,屬於美術字的範疇。
第三種,是上博1《性情論》(第1-3號簡上的微粗字體)、上博6《天子建州(甲本)》可稱之為“上博天子建體”,標本見上圖版。上博6《天子建州(甲本)》為此種書法佳作。主要特點:字形取向方匾;筆劃平直,橫畫最具特色,有頭尖尾粗的,也有兩頭尖的粗橫。雅朴清勁,具有包山楚簡第229號等字體風格。
3.“上博君子為禮體”等類 這一大類,有“上博君子為禮體”、“上博曹沫之陳體”、“上博容成氏體”、“上博姑成家父體”4種。選擇標本如下: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上5君子1 上5君子3上4曹沫19 上4曹沫21 上2容成52上5競建2 上5姑成3 上5季庚14
圖版釋文(從左到右)分別為:標本上5君子1:君子為豊(禮);標本上5君子3: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也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諺-顏);標本上4曹沫19:者三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教)之;標本上4曹沫21: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之)錄(祿)毋;標本上2容成52:者(諸)矦(候)之帀(師);標本上5競建2:臣之辠(罪)也昔;標本上5姑成3: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得)而事也不;標本上5季庚14:之傳等(志)告康。
這一大類屬於美術性較強的字體雜類。在上博簡中包括:上博5《君子為禮》、《姑成家父》、《季庚子問於孔子》、《競建內之》、上博4《曹沫之陳》、上博2《容成氏》。此類可分為以下4種。
第一種,有上博5《君子為禮》,可稱之為“上博君子為禮體”,《君子為禮》屬於佳品,標本見上圖版。主要特徵:字形長短相間。除“之”、“毋”縱向筆劃頭部尖細之外,大都頭粗尾細。這種頭粗尾細的筆劃,除“弗”字豎筆似蝌蚪外,皆以折筆法起筆。與郭店語叢123體主要差異,郭店語叢123體多用中豐兩頭尖的筆劃,上下均顯張揚,而本字體多用頭粗尾細的筆劃,下部呈顯開朗。整體清勁秀麗,“而”字作

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
,大有舞動之感。雖篆意較濃,因折筆較多,比郭店語叢123體隸變程度深。兼有實用和美術的雙重價值。
第二種,有上博4《曹沫之陳》,可稱之為“上博曹沫之陳體”,標本見上圖版。主要特點 :字形長短相間,總體取向方匾。其匾方取向的字及長體字的主體部分接近“上博天子建體”的風格;使用較多的中豐首尾尖的筆劃造型,又兼有“郭店語叢123體”的風格,但沒有“郭店語叢123體”的那樣上下張揚。大多數字隸化程度較深。總體看來具有實用兼美術的雙重價值。
第三種,有上博2《容成氏》、《競建內之》,可稱之為“上博容成氏體”,標本見上圖版。主要特點:字形取寬式,橫向的筆劃比較平直,主要使用短而肥的折筆法起筆造型。“又”、“女”、“民”,及偏旁“又”、 “女”的主斜畫,間或為中豐首尾銳的筆劃。整體呈現肥厚剛健,別居一格。兼有實用和美術的雙重價值。隸化程度較深,屬於古隸範圍。
第四種,有上博5《姑成家父》、《季庚子問於孔子》,以《姑成家父》作品為佳,可稱之為“上博姑成家父體”,標本見上圖版。主要特點:字形取匾方,主要使用折筆法起筆中間纖柔的筆劃為主造型。短短的肥筆與纖柔的筆法,錯落有致,加上布白緊湊,整體呈現茂密遒勁,兼有實用和美術的雙重價值。隸變程度較深,屬於古隸範圍。
(編者按:*本文受到中國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出土文獻與楚史研究”(08JJD770095)的資助。
[1]周鳳五:《郭店竹簡的形式特徵及其分類意義》,《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楚簡文字的書法史意義》,《古文字與商周文明——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字學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
[2]羅運環主編:《荊楚文化》(中華地域文化大系本)北京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2006年;《論失傳已久的垂露篆》,《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研計會論文集》臺灣萬卷樓2002。 [3]羅運環:《論楚國金文月肉舟及之止出的演變規律》,《江漢考古》,1989年2
中国历史上真实奇闻故事
期。
[4]羅運環:《論楚國金文月肉舟及之止出的演變規律》,《江漢考古》,1989年2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245.html
以上是关于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孔子-楚簡帛字體分類研究(二);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