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0 02:09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最近公佈的清華簡第二冊《繫年》第二章簡9、10有如下一個字形(下文用A表示),整理者直接釋作“京”: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相關簡文爲(釋文非嚴格隸定):
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晉人焉始啟于京師。
整理者引《公羊傳》:“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以證簡文,辭例非常好。但從字形上看,仍有疑問。A從字形上看更接近以往所見戰國文字中如下字形: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陶文)[1]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貨幣文)[2]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陶文出處同上)
以往主流的看法都是釋作“亳”(例如筆者引用這些字形時依據的三種文字編,全部都是收入“亳”字條下)。但是,從很早開始,就有學者做出了不同的解釋。吳振武先生全面介紹了各時期不同學者的意見,最後論定這類字形是從“宅”從“亭”省,當釋作“亭”。[3]由此,上面列出的陶文字形用法都得到了很合理的解釋。不過,郭店楚簡又有如下一個字形: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語叢一》簡33)
該字形(以下用B表示)所在的文例是:“禮生於莊,樂生於B。”顯然並不是用作“亭”。以往也有一些說法,[4]都不是很妥帖。最有影響的是劉釗先生的觀點,吳振武先生也指出了其中的問

中国历史a股的故事

題。吳先生將其改讀爲“寧”,並解釋說:“著名的子犯編鐘銘文在講到作鐘之目的時,有‘用匽(燕)用寍(寧)’一語,人之安寧與音樂之關係,于此可悟。既然音樂可以使人安寧,則人之安寧亦需要音樂,簡文‘樂生於寧’,即是此意。”又語譯這兩句爲:“禮儀因莊敬而生,音樂因安寧而生。”這樣也可以講通文意。簡文這八個字分論禮、樂,按照儒家一貫的主張“樂者,心之動也”(《禮記·樂記》文)來看,說B表示內心的某種狀態,是可信的。不過,和儒家典籍對讀,總覺得不夠貼切。
從A所在辭例來看,它和B一樣,都不太適合用“亭”字來解釋,因此這類字形還可以再討論。楚地出土的戰國簡冊中有如下字形: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上博五《三德》簡7,三例;簡21)
此字形(以下用C表示)四見,寫法一致,只是簡21殘斷,辭例不全,姑且不論。簡7辭例爲“皇天弗京”、“上帝弗京”(本辭例兩見),李零先生將“京”讀作“諒”,[5]陳偉先生懷疑此字“就下部而言,很像楚簡中常見的‘就’字”,并以葛陵楚簡乙四簡109字形爲例,主張將該字釋爲“就”。[6]應該說李零先生所釋,和戰國文字“京”字是很接近的,看如下字形: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陶彙》5.437)、[7]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貨幣文)[8]、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戈)[9]
可知李零先生釋C爲“京”是對的,在《三德》篇破讀爲“諒”,辭例、韻腳也都很恰當。[10]李守奎先生肯定了前引李零先生的釋讀後還提出:
“楚國的‘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字多作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所从的‘亯’與‘京’偏旁共用,是一種簡化形式。如果去掉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字中間的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所余字形就是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11]
這個“京”字和C的寫法也很接近。另外還有如下“就”字所從“京”字也值得參考: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葛陵簡乙四-96)
該字下半部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和A的區別,主要是豎筆未曾彎曲。我們知道,戰國文字有時候豎筆下垂,末尾也可以彎曲,例如楚簡中的“就”字一般寫作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葛陵楚簡甲三-137),又寫作: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葛陵楚簡甲三-56)
這種豎筆彎曲,在葛陵簡中還比較常見。由此看來,清華簡整理者將A釋爲“京”也是可以成立的。A和C差別則相對略小,只是從“高”省去“口”部的筆劃,右邊沒有往下折。不過這也有例可循: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均見包山文書簡49)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均見望山2號墓簡13)
像葛陵簡甲三-56那樣的“就”字,在郭店簡和包山簡中,豎筆下垂後沒有轉折的寫法,這可能是抄手的書寫習慣使然。與此相對的,A、B和葛陵簡乙四-96不同,它們的豎筆都彎曲了,和“乇”成爲形近字。因爲楚文字中出現了大量的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郭店簡《老子》乙本簡8)字,獨體的“京”字下部寫法與之靠攏,也許可以用“類化”現象來解釋。[12]與此平行的現象可以“年”、“帀(師)”等字爲例:

“京”
“年”
“帀”
從“乇”之字
1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A)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九店56號墓簡26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容成氏》簡5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包山簡228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武王踐祚》簡1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包山簡277[13]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容成氏》簡2“宅”
2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B)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C)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包山簡126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成之聞之》簡30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包山簡2、12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吳命》簡8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包山簡171“宅”[14]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
《成之聞之》簡34“宅”
A和C還有一個區別就是底下的筆畫運筆方向不同,這只是筆畫正、反的問題,例如表中所舉包山簡2、12的“帀”字即是這一類;B上部“宀”字頭下有接近“口”形的筆劃,這種區別也不足以將它們在字形上區分開來,可以參考本文一開始列出的“亭”字。綜上,A、C二字均應釋“京”,B也應該釋爲“京”。
A、C的文例均已見前。B所在《語叢》簡文“樂生於京”,或可按照C字讀作“諒”,訓作誠、信。試看《禮記·樂記》:
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
簡文“樂生於諒”,是《樂記》“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的另一種表述,它相對比較簡單:《樂記》提到了四種“心”能生成“樂”,而簡文只提到其中之一。不過,兩者的基本精神還是一致的,“諒”一般解作誠、信,它和易(“和易”)、直(“正直”)、子(“慈愛”)都是內心修養的優良品質。[15]上面的引文段落結束後,《樂記》還有這樣一段話:
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矣;外面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矣。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
禮、樂分主內外,固然是儒家學派極其常見的言論。值得關注的是簡文“禮生於莊,樂生於諒”,和上面這兩段引文的精神也是基本一致的。《樂記》大段的篇幅都是在討論、闡發“禮、樂”和“修齊治平”的關係,而簡文則是高度的概括。當然,並不是說這八個字和《樂記》之間有傳承關係。
現在回過頭看,A、B和篇首舉出用作“亭”的字形非常接近。A、B所從和C略有區別,C的寫法接近吳振武先生文中所說寫法和“京”字相同或相似的“亭”字。吳先生云:
“早期從‘丁’聲的‘亭’字,只出現在秦文字中。當是秦人創造的。在秦始皇用秦文字統一全國文字後,從‘宅’的‘亭’字自在淘汰之列。而與‘京’字寫法相同的‘亭’字,在與從‘丁’聲的‘亭’字并行了一段時間之後,也最終被淘汰。”
A、B是否從“宅”,可能還不能做定論。[16]但A、B、C三字都釋爲“京”,則從字形、辭例上看都是可以講通的。在清華簡《繫年》中用作“京師”之“京”;在上博簡《三德》中讀作“諒解”之“諒”;在郭店簡《語叢》中讀作表誠信之意的“諒”。
(編者按:[1]王恩田:《陶文字典》,第136頁

中国历史真实游戏故事

。又可參考湯餘惠:《戰國文字編》,第339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2]吳良寶:《先秦貨幣文字編》,第81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3]吳振武:《談左掌客亭陶璽——從構形上解釋戰國文字中舊釋爲“亳”的字應是“亭”字》,中國古文字會第十八次年會論文,2010年10月22-23日,北京。以下所引吳振武先生說,凡見于該文者不重複出注。
[4]可參考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第248頁注釋15。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
[5]李零:《三德釋文與註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第293頁。上海古籍出版

中国历史有着...故事

社2005年12月。
[6]陳偉:《上博楚簡(五)零劄(一)》,簡帛網2006年2月24日。
[7]《陶文字典》,139頁;《戰國文字編》,第341頁。
[8]《先秦貨幣文字編》,第83頁。
[9]孫剛:《齊文字編》,第110頁。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4月。
[10]王晨曦:《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三德>研究》,第37-38頁。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5月。
[11]李守奎:《包山楚簡120-123號楚簡補釋》,第209頁。《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12]此即劉釗先生所論“受同一系統其他文字影響而發生的類化”;肖毅先生稱之爲“字外同化”。說見: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第六章之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肖毅:《楚簡文字研究》第二章第四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13]此字從“糸”從“乇”,具體釋讀待考。可參考劉國勝:《楚喪葬簡牘集釋》,第64頁注釋81。科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14]此字整理者釋“反”,何琳儀先生改釋。參考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第84頁注釋43。
[15]括號中括注的詞彙,參考了楊天宇:《禮記譯注》,第50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16]在前引李守奎先生文中,李先生認爲楚文字中有從“丁”聲的“亭”字。不過李先生所舉包山簡字形所從“丁”,似乎并不是特別明顯。吳振武先生文中提到一類從圈形的“京”字,圈形可能是聲符“丁”的一種寫法。另外,吳先生說從“丁”聲是秦文字,這是很有可能的。但是A這種寫法是否從“宅”,仍不能斷言。其所從“乇”或“宅”形,可能是文字類化的結果,也可能是抄寫時所根據的底本文字造成的。在

白居易中国历史故事

楚系文字中,“京”字可能接近於葛陵楚簡中“就”字所從的那種寫法,也就是C那種寫法。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745.html

以上是关于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221.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