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 北大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1 08:4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悉起臣僕,發傳約載。趣遽觀望,行步駕服。(簡6+簡7)
整理者:“此‘傳’爲傳達之意。‘傳’另有留傳、流傳之意,……‘發’、‘傳’在‘布散’上有字義之聯繫。……成玄英疏

中国历史故事的题目

:‘約,謂契誓也。’契誓、契約之辭亦稱‘載辭’。《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鄭玄注:‘約劑,要盟之載辭及卷書也。’載,即‘載辭’之‘載’。”[1]
按:整理者對“發傳約載”一句的解釋似求之過深。後文“行步駕服”,整理者言“‘服’亦有‘駕’義”,由此可知前文“發傳約載”當與車駕有關。
簡文“發傳約載”,應爲兩個並列式的動賓結構,“傳”、“載”皆

民间故事如何介绍中国历史

爲名詞。《爾雅·釋言》:“馹、遽,傳也。”晉郭璞注:“傳,傳車驛馬之名。”《周禮·秋官·行夫》:“掌邦國傳遽之小事。”清孫詒讓注:“秦漢以後,凡事急行乘曰傳、曰馹。”《説文·車部》:“載,乘也。”《慧琳音義》卷一四“千載”注:“載,車載。”所謂“發傳”,即遣發傳車,“約載”則是指準備車輛,相當於傳世文獻中的“約車”,《戰國策·秦策二》:“王其爲臣約車并弊。”漢高誘注:“約,具也”。《史記·魏公子列傳》:“乃請賓客,約車騎百餘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狄署賦賨。(簡14)
整理者:“署,《説文》:‘部署,有所网屬。从网,者聲。’徐鍇《説文解字繫傳》曰:‘署,置之言羅絡之,若罘網也。’《玉篇》:‘署,置也,書檢,部署也。’”[2]
按:整理者似認爲簡文中的“署”當解作“部署”、“置”義。恐不確。
欲明“署”義,需先明“賨”義。《説文·貝部》:“賨,南蠻賦也。”《晉書·李特載記》:“巴人呼賦爲賨。”整理者引以上二書作解,此甚是,簡文14中“賨”與“賦”當爲同義連言。與簡14内容相近的文字,又見於北大簡8+簡9:“漢兼天下,海內并厠。……戎翟(狄)給賨,百越供織。”此處的“賨”與“織”對文,當特指某種紡織品(“百越供織”或與《尚書·禹貢》“島夷卉服,厥篚織貝”有關)。《後漢書·南蠻傳·巴郡南郡蠻》:“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蠻夷,始置黔中郡。漢興,改爲武陵

中国历史中的成语故事

。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簡8中的“賨”當即特指上述“賨布”。
由是可知,“賨”與“賦”渾言無别,析言則殊,前者可特指作爲賦税交納的布匹。既明此,可知“狄署賦賨”的“署”實當作“題寫”講。《墨子·號令》:“悉舉民室材木瓦,若藺石數,署長短小大。”《漢書·蘇建傳》:“ 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顏師古注:“署,表也,題也。”所謂“署賦賨”,即直接或另行在作爲賦税交納的布匹上寫明產地、長度等情況。出土文物中有相應的實物。比如1979年在敦煌馬圈灣出土一件西漢帛書(編號爲T12:067),狹長如帶,上題墨書一行:“尹逢深,中殽左長傳一,帛一匹,四百卅乙株帀。十月丁酉,亭長延壽,都吏稚,釳。”[3]又如20世紀初斯坦因在敦煌地區烽燧遺址中發現的一件東漢帛書,上題:“任城國亢父縑一匹,幅廣二尺二寸,長四丈,重廿五兩,直錢六百一十八。”[4]以上兩件帛書都明確記錄了布帛的數量、長度及價值等情況。如果它們不是直接從原布帛上裁下,就很有可能是作捆紮特定數量的布匹之用。尤其是東漢帛書的內容及形製,也許更接近西漢簡《蒼頡篇》所描述的“狄署賦賨”的情況。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顾颉刚中国历史故事一共几万字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麴)
(簡15)
按:末一字存殘畫,當爲“米”旁的上半部分(可參同書簡69的“糈”字)。該殘字爲韻脚字,與簡15“謷”“窯”(宵部)二字相叶。結合殘畫與韻部推斷,殘字或爲“糟”字(幽部),屬幽宵合韻。
《說文·米部》:“糟,酒滓也。”《急就篇》:“糟糠汁滓稾莝芻。”顔師古注:“糟,酒粕也。”王國維云:“《急就》一篇,皆用《蒼頡》正字。”[5]此言雖不免絕對,但“糟”乃秦漢時期的常用字,見於《蒼頡篇》的可能性自然較大。不過,整理者已指出“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櫱、麴”都指酒麯[6],“糟”與此三字雖然相關,但終究義别,《蒼頡篇》用此字頗有湊韻之嫌(類似的情形在北大簡中似不鮮見)。

汁洎流敗,蠹臭腑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簡30)
整理者:“汁,《説文》:‘液也。从水,十聲。’洎,《玉篇》:‘灌釜也。肉汁也。’……‘流敗’亦可讀作‘流弊’,即相沿而成弊端。劉晝《新論·傷饞》:‘饞諂之流弊,一至於斯。’”[7]
按:簡文中的“洎”當爲“肉汁”義,《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御者知之,則去其肉而以其洎饋。”唐孔颖达疏:“添水以爲肉汁,遂名肉汁爲洎。”《玉篇》所云“灌釜”乃動詞義(可參《史記·封禪書》:“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裴駰集解引徐廣曰:“灌水於釜中曰洎。”),不當取。簡文中的“汁”亦非一般性的液體,當與肉汁或其他食物湯汁有關,如《急就篇》:“糟糠汁滓稾莝芻。”
整理者對於後文“蠹臭腑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
”的解釋甚佳,此四字的意義都與腐爛、變質、生蟲有關。由此可知,前文“敗”當指食物變質,如《論語·鄉黨》:“魚餒而肉敗,不食。”《後漢書·仲長統傳》:“清醇之酎,敗而不可飲。”故簡文中的“敗”無煩改字。而“流”字頗不易解釋,不知該字在簡文中作名詞,還是形容詞用。如爲名詞,“汁、洎、流”則或爲三字連言,但具體含義待考。
(編者按:本文到達收稿信箱時間爲2015年11月15日17:28。)[1]《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76頁。
[2]《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壹),第84頁。
[3]《敦煌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發掘報告》,《敦煌漢簡》下,中華書局,1991年,第66頁。帛書圖版見彩版三。
[4]《敦煌漢簡》(中華書局,1991年)編號為1970A號,帛書見圖版195;考釋見羅振玉、王國維《流沙墜簡》,《王國維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00-101頁。
[5]王國維《重輯蒼頡篇序》,《王國維遺書》第4册,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第342頁。
[6]《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壹),第85頁。
[7]《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壹),第98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032.html

以上是关于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北大-北大藏西漢簡《蒼頡篇》札記(二);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7833.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