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 甲骨文,金文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8-31 21:03
  • 101
  • 小虎历史故事网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金文中有一字,作如下之形:
A1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鄂侯馭方鼎)A2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秦公簋)A3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麥尊)
據筆者所見,《金文編(四版)》、《新金文編》、《集成》釋文、《集成引得》、《銘圖》、《商周金文摹釋總集》等大型著錄或字編類的工具書或將其釋定為“坏”,括讀為“坯”,或將其按原形摹寫而括讀為“坯”。唯《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一依原形摹寫,并未括讀,態度比較審慎。似乎釋“坏”或者讀“坯”之說,有較大的影響,我們認為這種釋法及讀法有一定問題,也似未見有學者專門討論這個字,故我們在這裡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敬希方家指正。
此字所從又見於甲骨文的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取自《新甲骨文編(增訂本)》: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合22464)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中国历史故事有多少个人物

(合26898)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合35438)
甲骨文中還有以此為部件的字,於此不贅,此字在卜辭中多用為祭名,與卜辭中的“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表示的是同一個祭名,而多見于出組及黃組卜辭,王子揚先生指出:
卜辭用來表示“䄆祭”之“䄆”的形體很多,大致有“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等……用“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表示“䄆”是出組二類和黃組卜辭用字上的一個特色[1]。
趙平安先生在《續釋甲骨文中的“乇”、“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兼釋舌(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的結構、流變以及其他古文字資料中從舌之字》中著重討論這三個形體及在卜辭中的用法[2]。結合趙、王兩位先生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得出甲骨文中的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是以“乇”作為聲符的結論。  
那麼上揭A諸字也就應該往“乇”聲上考慮,我們最開始認為上揭A諸字是甲骨文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的變形,後來蔣玉斌先生告知,他在一篇文章中也討論過這個字,不過他認為A諸字所從右旁是“土”與“乇”的合并寫法[3],我們認為其說有理。也許有人會拿甲骨文中的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合22055),即謝明文先生釋為“乇”字異體的這個字形[4]和A2右邊形體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作比較,來說明A2右部所從確為“乇”字變體。但是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字是否為“乇”字異體,學者間觀點亦不相同[5],故于此持保留意見。
A諸字在銘文中的辭例如下:
唯還自征,在A1。                 《集成2810》
十有二公,在帝之A2。             《集成4315》
王令辟邢侯出A3侯于邢。          《集成6015》
A1用為地名,《集成》釋文等在A3後斷句,應該也是以A3作為地名看待。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驗證,下文,我們將其釋讀為“堵”字后,仍有其它的解釋方案。我們初步認為此字當從乇得聲,它表示的詞應該就是文獻中的某些“堵”字或者“緒”字。
乇在透紐鐸部,者在端紐魚部,古音相近,可以相通,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就是《郭店簡·緇衣》及《上博簡·緇衣》中與今本“著”對應之字,皆用從厇之字表示。《天子建州》中的“邦君建之以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中的“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也有學者主張讀為“都”[6],是很有道理的。楚簡中此三字依據其表示的詞及偏旁來看,它們可能分別是“緒”、“睹”、“堵”的形聲字。需要補充的是,有學者將《晉公盤》(銘圖續0952)中的“建宅京師”中的“宅”及“宅”字要破讀為“都”,網友“月下聽泉”先生已指出實無必要[7]。我們同意“月下聽泉”先生的看法,《何尊》“宅之中國”,《大雅·文王有聲》“考卜維王,宅是鎬京”中的“中國”及“鎬京”都可以與盤銘中的“京師”作同一性質看待,所以,我們不能因此將上面的“宅”都讀為“都”。
下面我們來看文獻中的“堵”或“緒”:
《魯頌·閟宮》:“奄有下土,纘禹之緒”“至于文武,纘大王之緒”。
《商頌·殷武》:“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叔夷镈》:“咸有九州,處禹之堵”。
《曾侯與編鐘》:“代武之堵,懷燮四方”[8]。
《詩經》中的三個“緒”字,《毛傳》、《鄭箋》都似將其訓為“業”,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認為“‘處禹之堵’亦猶《魯頌》言‘纘禹之緒’”[9],其說可信。《殷武》中的“緒”,可以訓為“業”,劉洪濤先生最近對“有截其所,湯孫之緒”所涉詩意有過深入討論,他解釋這句話時說:“‘有截其所,湯孫之緒’相當于《常武》的‘截彼淮溥,王師之所’,謂在荊楚之地取得勝利,這是湯之子孫的功業”[10],但是我們仍然傾向于將其與《曾候與編鐘》的“堵”相聯繫。而無論是“纘禹之緒”,亦或是“纘大王之緒”,其中的“緒”字都可以與“代武之堵”的“堵”合觀。
《秦公簋》“十有二公,在帝之堵”中的“堵”,可以與《殷武》“天命多辟,設都于禹之績”中的“都”聯繫來看,“都”與“鄙”字在先秦都有城邑的意義,秦地處西垂,“在帝之堵”,猶《閟宮》之“禹之緒”,與多辟設都鄙

中国历史故事手绘书

同樣的意思。
《麥尊》“王令辟邢侯堵侯于邢”,我們考慮“堵”也要破讀為“都”,這裡用為動詞,亦即“建都鄙”,我們雖然沒有在文獻中找到“都”後面直接加地名來表示建都鄙的例子,但是我們可以拿與“都”相近的“鄙”來類比,《沬司徒疑簋》(集成04059)“誕令康侯鄙于衛”,是大家較為熟悉的例子。另一方面,先秦把大城邑稱謂“都”,後來“都”特指“國都”,文獻中有“都”用為“作都城”的例子,如《史記·秦本紀》“十二年,作為咸陽,築冀闕,秦徙都之”,我們可以反推在先秦語言中用“都”作為“建都鄙”應該是有可能的。尤其的重要的一點是,《殷武》“設都于禹之績”中明確說了“多辟”所建的就是“都”。
 [1] 王子揚:《甲骨文字形類組差異現象研究》,中西書局,2013年,P31-32頁。
[2] 趙平安:《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商務印書館,2009年,P37-41頁。
[3] 此由蔣玉斌先生告知。
[4] 謝明文:《讀卜辭札記》,轉引自《新甲骨文編(增訂本)》後記。
[5] 金赫:《甲骨文札記二則》,復旦網,2016年4月21日。
[6] 以上并見白于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匯篹》,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P449頁

岳飞与中国历史故事对比


[7] 以上并見吳鎮烽:《晉公盤與晉公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
對讀》,文章評論區“海天”、“曰古氏”、“月下聽泉”三位先

以色列教授讲中国历史故事

生的發言,復旦網,2014年6月22。
[8] “伐”及“堵”字釋讀參董珊:隨州文峰塔M1出土三種曾候與編鐘銘文考釋,文章評論區陳劍先生的發言,2014年10月4日。
[9] 王國維:《古史新證》,清楚大學出版社,1996年,P1-2頁。
[10] 劉洪濤:《甲骨金文“截”字補釋——兼釋<詩經>中的“截”字》,《出土文獻》第9輯,中西書局,2016年,P37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3月22日09:20。)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649.html

以上是关于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甲骨文-據楚簡說金文中的“堵”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8078.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