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首发)程燕安徽大学中文系一
《武王践阼》简八有一字作: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上博七《释文》将此字隶作“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释作“渊”。按:从字形上看,此字并不是“渊”,而应释作“深”
孩子要知道的中国历史故事
。字形与郭店简“深”非常近似: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郭店•五行46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郭店•五行46
《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根据辞例
如何总结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将以上诸形释作“深 ”,非常正确。(151页)上博七水形是横写的,上有一横笔,应为饰笔。从“宀”从“水”会深之意。
“深”在古文献中可以作为“深
中国历史上意难平的故事
渊” 之省称。《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抱扑子·外篇·诘鲍》:“临深履薄,惧祸之及。”故简文“深”可以理解为“深渊”之义,今本与之相对的字作“渊”。
二
《武王践阼》简四“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原篆作: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复旦读书会隶作“
革命小故事中国历史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观)”。[1]按,上博简“观”字或作: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上博二•子11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上博三•周24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上博四•曹34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上博五•鮑2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上博六•競9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上博四•内10
以上形体所从“雚”与上博七简四“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下部所从完全不同,故复旦读书会所释仍有可商之处。
本篇五号简还有一字作: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复旦读书会认为此字:“从‘人’,从 ‘心’,从 ‘䀠’,當隸定為‘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當然也可能有借筆的情況,即左邊从‘見(下部立人形)’,其上‘目’形借用右邊‘愳’所从一‘目’形。後一種分析似於義為長,不過為書寫方便計,暫時還隸定作‘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 ”[2]按,“见”旁与“目”旁古文字中常义近互换,例不赘举。故此字可能就是从“心”,“䀠”声的字,即“愳(懼)”。
不难看出,简四“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所从偏旁与上揭“愳”字所从有相似之处。因此简四“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可分析为从“宀”、“瞿” 声,疑读作“䀠”。《说文》:“䀠,左右视也。从二目。读若拘。又若良士瞿瞿。”(四上七)
[1]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网站,2008年12月31日。
[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网站,2008年12月31日。
点击下载附件:
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0271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083.html
以上是关于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程燕-程燕:上博七《武王践阼》考释二则;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