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補談“欒氏”
中国历史故事好书分享
玉器偽銘的來源
姚卞蒍
江蘇泰州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張永山研究員最近在清華大學出土文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内容
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出土文獻》第一輯上發表了《“欒氏”玉器的發現及其家族的興衰》一文(下以“張文”指稱) [1]。此文所披露的5件玉器(張文編為I—V,計璧四件,璜一件),皆有陰刻銘文,據張文研究,這些玉銘都是“轉錄其他青銅器銘文,……玉璧和玉璜上陰刻的玉銘摹錄自欒書缶和叔簋銘文,往往在摹錄的行文中或加或減去一個或幾個文字”。這些意見是符合實際的。
但張文依據所謂“地礦寶石鑑定專家”的鑑定結論,以爲“排除了當代人在古玉上加刻玉銘的可能性”,並認爲“這種轉錄青銅器銘文的做法是首次發現,值得重視”,筆者認爲是沒有必要的。這5件玉銘顯然都是偽銘。
只要稍具青銅器銘文常識的讀者在讀了張文所作玉銘釋文之後,都會感到銘文文字錯誤、語句不通的問題極爲明顯。張文也已指出其中摹刻欒書缶和叔簋銘文時“文字跳躍、文理不順”,“摹刻失誤”,“毫無道理可言”。[2]雖然張文沒有發表這些銘文的清晰拓本,但在張文所附的玉器黑白照片上,仍可比較清楚地看出一些銘文的字跡。這些字形可謂“四不像”,既不是商、西周的字體,也不是春秋戰國的文字,極爲拙劣,顯然是沒有什麽古文字學知識的人照葫蘆畫瓢的僞作。
儘管如此,張文卻仍信之為真,並說II式玉璧“B面的玉銘與欒書缶銘文毫不相干,這可能是一件已失傳的青銅器銘文,原文是否如此,已不得而知。”張文還對這段銘文中所謂“王”、“子王”、“亳帝乙君”等的含義進行了許多解釋與闡發,進而認爲“這件器物銘文很可能是商末周初之物”、“是宋人的遺物”等等 [3]。可見,張文其實尚未搞清楚II式玉璧B面銘文的僞作來源。
其實要找出這段銘文作僞的青銅器銘文範本,並非難事。張文所作II式玉璧B面銘文的第五、六、七三字分別是“未”(張文未釋)、 “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這後兩個字極爲怪異,
北京导游讲中国历史故事
古文字裏沒有見過,但把這兩個字的摹本上下拼在一起成爲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大家就很熟悉了。這個字僅見於商器四祀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集成》5413)。有了這個綫索,筆者可以把這件偽銘中每一個字的來源確定下來。它們全部是來自四祀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文,只是被前後錯亂雜抄,致使文句完全不通。筆者按照張文釋文原序,排成下表來作一比較:
II式玉璧B面銘文
四祀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文
説明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截取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字中間部分作偽,此字原形在147頁圖IIB上可辨出。
天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大”字之誤摹(將上部摹成圈形), 此字原形在147頁圖IIB上可辨出。
聞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此字為張文誤釋, 原形在147頁圖IIB上可辨出,所摹即“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字。
遘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以上4字,在四祀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文第3行亦連續出現。
未(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作偽者誤以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未”字右下撇上泐痕為筆劃。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作偽者誤拆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字形。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己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尊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張文說這個“尊”字 “本來是左從阝,右從酉”(150頁注3),其實是將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5行的“酉”字和6行相鄰的“易”字的右半筆劃誤合為一字的結果,參看左圖。
王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以上6字,在四祀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文第5行亦連續出現(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實為5字)。
獲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此字張文誤釋,從 147頁圖IIB上可辨出當為“隹”字,此字乃摹四祀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文第7行末字。
其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因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6行“易”字右半被誤認為“尊”字左半的“阝”旁,故“易”字的三點被誤認為“三”。
三
貝
子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第1行第2字。
王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第1行第3字。
尊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第1行第5字。
亳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所謂“亳”字,在 147頁圖IIB上可辨出當為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第2行第1字“文”和第2字“武”之“戈”旁的誤合、誤釋。
帝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第2行第3字。
乙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第2行第4字。
君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諦審147頁圖IIB,此字當為張文誤釋,原摹即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銘第2行第5字“宜”。
由此可見,連同II式玉璧B面銘文在内的所有這五件玉器銘文,沒有問題都是質量很次的現代僞作。張政烺先生極力主張二祀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四祀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外底長銘皆為僞作,有不少學者贊同張先生的說法,[4] 但迄未定論。如果張先生這種意見是正確的,II式玉璧B面銘文真可謂偽中之偽。
雖然筆者不懂古代玉器,但鑒於上述原因,我對張文所謂“地礦寶石鑑定專家”所作“玉器上的銘文及其他紋飾上,均分佈有灰白色成器後風化透閃石層”的鑑定意見深表懷疑,也對這些“專家”對玉器的鑑定能力和鑑定態度存疑。這些玉器本身是否可靠,也希望有考古專家來一辨真僞。
本來是不值得為這樣幾件極為粗劣的偽銘費時間寫文辯駁的。但作爲一個讀者,筆者衷心希望今後不再出現這些明顯假造的材料蒙
中国历史西方神话故事简介
混過關以至於浪費大家的時間,所以寫了上面這些意見供大家參考。
[1] 張永山《“欒氏”玉器的發現及其家族的興衰》,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一輯),上海文藝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中西書局2010年8月,第145—157頁。
[2] 張文,第150、152頁。
[3] 張文151頁、156頁。
[4]張政烺《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其卣的真僞問題》,收入《張政烺文史論集》,中華書局2004年4月,第753— 759頁。
点击下载附件:
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0742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961.html
以上是关于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玉-姚卞蒍: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