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郎當”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蕭旭:“郎當”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蕭旭:“郎當”考
“郎當”考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台
提要:本文考察“郎當”一詞,並系連其同源詞。
關鍵詞:郎當;蘭單;䰐鬖;同源詞。
郭在貽曰:“‘蘭彈’亦作‘ 蘭殫’……聲轉又為‘䰐鬖’、‘拉塔’… …又作‘儖儳’、‘藍攙’……聲轉又為‘郎當’……至於此詞含義,則或為疲弊不振,或為潦倒、頹唐,或為形貌醜陋,當視上下文意而定,未可拘泥。”[1]郭氏又曰:“‘蘭彈’有作‘闌彈’者,有作‘闌單’者……聲轉又作‘ 䰐鬖’、‘拉塔’… …聲轉又作‘郎當’……又有作‘潦倒’者……”[2]錢鍾書曰:“‘闌單’音轉而為‘郎當’。”[3]“郎當”一詞起源甚早,當謂“郎當”音轉為“闌單”,郭、錢二氏傎矣 [4]。蔣禮鴻曰:“復有‘闌單’、‘潦倒’、‘郎當’……斯皆聲轉義通,同條共貫者矣。”[5]王鍈曰:“‘闌單’與‘郎當’聲同韻近,應為一聲之轉。”[6]張曉華謂“郎當”與“零丁”同源,東漢寫作“琅當”、“鋃鐺”,唐代寫作“琅璫”,宋代寫作“郎當”、“狼當”,明以後慣用“郎當”[7]。諸說尚不全面,茲為訂補。
“郎當”音轉為“闌單” [8],又音轉為“䰐鬖”、“儖儳”,三者又各成子系統,下文系連其同源詞,補諸家所不及。至於黄生、蔣禮鴻、郭在貽謂音轉為“拉塔”、“潦倒”、“落拓”、“龍鍾”、“彾 㣔”、“鹿獨”、“ 路亶”等形,本文不復涉及。戴淮清曰:“‘郎當’轉入聲則失去ng聲而變為‘邋遢’lada。”[9]則誤。
1.“郎當”考
“郎當”最早字形戰國時寫作 “琅湯”,《管子·宙合》:“以琅湯淩轢人,人之敗也常自此。”丁士涵曰:“琅,讀爲浪。浪,猶放也。湯,讀爲蕩。蕩,《説文》作愓,云‘放也。’”[10]其義為放蕩、遊逛、無檢束也,同義連文[11]。清·張慎儀《蜀方言》:“不歛攝曰琅湯,讀若浪蕩。”[12]清·翟灝《通俗編》卷2:“按今以不歛攝曰琅湯。”[13]1935年《蕭山縣誌稿》:“人不歛攝曰琅湯。”[14]字或作“浪蕩”,《新唐書·逆臣列傳》:“巢從子浩,衆七千,為盜江湖間,自號浪蕩軍。”宋·正受《嘉泰普燈錄》卷28:“樓頭浪蕩無拘撿,鐵笛橫吹過洞庭。” 此例“浪蕩”修飾無拘撿,其義甚顯豁。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1《方言》:“曠大不拘束曰浪蕩,音朗倘。 ”[15]《江南志書·江寧縣》同[16]。字或作“浪湯”,宋 ·黄震
东汉中国历史故事简介概括
《黄氏日抄》卷4“子之湯兮”條:“湯,他浪反,為是蓋堂字去聲,至今俗亦有浪湯之說。”字或作“浪宕”,《廣弘明集》卷6:“致使浮遊浪宕之語,備寫不遺。”又卷 7:“佯狂浪宕。”《法苑珠林》卷 56:“浪宕隨時,㠝岏度日。”《續古尊宿語要》卷5:“一身浪宕無拘撿,閙市門頭恣意遊。” 清·周靖《篆隸考異》卷4:“𧻴,俗,篆作宕,浪宕,逸遊也。”字或作“琅璫”,《舊唐書·張薦传》:“琅璫空來,蔑視紀綱。”字或作“浪當”,清·郝懿行《宋瑣語·言詮》:“今人以浪抗爲不牢固之意,此之所言似謂浪當無檢也。”[17]字或作“郎當”,《𩀱字轉音·連綿》:“郎當,浪遊無節。”[18]清·范寅《越諺》卷上:“火燭郎當,戒火之辭。”[19]蓋謂戒火燭之蔓延無節也。重言作“浪浪宕宕”、“郎郎當當”、“浪浪蕩蕩”,南唐·宋齊邱《玉管照神局》卷上:“原夫郎郎當當者,地閣瘦尖;氣氣智智者,天庭飽滿。”《景德傳燈錄》卷20:“問:‘如何是不動?’尊師曰:‘浪浪宕宕。’”《五燈會元》卷6作“浪浪蕩蕩”。字或作“踉䟫”,《玉篇》:“ 䞴,䞴趟,踉 䟫也。”字或作 “𧻴趤”,《集韻》:“𧻴, 𧻴趤,逸游。”《古音駢字續編》卷3:“𧻴趤,浪蕩。”趤亦作𧼮,《玉篇》:“𧼮,前走。”《集韻》:“𧼮,走貌。”清·張慎儀《蜀方言》:“往復閒步曰𧼮。”姜亮夫曰:“𧼮,走也。昭人言緩行小步曰𧼮𧼮。又或別寫作踼,即𧼮異文。”[20] 音轉為“儻蕩”、“儻𦳝”,《漢書·史丹傳》:“丹爲人足知,愷弟愛人,貌若儻蕩不備,然心甚謹密。”顏師古注: “儻蕩,踈誕無檢也。”又《陳湯傳》:“陳湯儻𦳝,不自收斂。”顏師古注:“儻𦳝,無行檢也,𦳝音蕩。 ”
“郎當”又引申為頹敗、疲軟、不成器之義。清·李翊《俗呼小錄》:“湖州以桑葉二十斤爲一箇,杭州柴四圓箍爲一轉,人之頹敗及身病摧靡者云郎當。”[21]《江南志書·松江府》:“郎當,今呼人之衰憊者。”又《太倉州》:“ 郎當,不強健也。”[22]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6:“魏鶴山《天寶遺事詩》云:‘紅錦綳盛河北賊,紫金盞酌夀王妃。弄成晚嵗郎當曲,正是三郎快活時。’俗所為快活三郎者,即明皇也。小説載明皇自蜀還京,以駝馬載珍玩自隨,明皇聞駝馬所帶鈴聲,謂黄幡綽曰:‘鈴聲頗似人言語。’幡綽對曰:‘似言三郎郎當,三郎郎當。’明皇愧且笑。”宋·王灼《碧鷄漫志》“三郎郎當”作“陛下特郎當”,並釋云:“特郎當,俗稱不整治也。”[23]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1《方言》:“敗事曰郎當。”[24]清·黄生《字詁》:“ ‘郎當’之轉口即‘籠東’,輕轉即‘彾㣔’,‘籠東’之搭舌即‘龍鍾’,‘郎當’之仄聲即‘落托’,大抵皆失志蹭蹬之意,特古今方言轉口有異耳。”[25]宋·趙令畤《侯鯖錄》卷8引張文潛《雪獅絶句》:“六出裝來百獸王,日頭出處便郎當。”宋·朱熹《答黃仁卿書》:“今日弄得朝廷事體郎當,自家亦立不住,畢竟何益!”《朱子語類》卷 130:“張文潛軟郎當。他所作詩,前四五句好,後數句胡亂填滿,只是平仄韻耳。”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11:“師云:‘郎當屋舍沒人修。’”今俗語云“軟不郎當”,“不”為襯音字。清·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2:“吳中謂生菜宿而黃者曰黃姑郎當。” [26]“郎當”状其頹敗、萎黄也。字或作“狼當”,《朱子語類》卷 83:“當時厲公恁地弄得狼當,被人攛掇,胡亂殺了,晉室大段費力。”又卷90:“卻被項羽來殺得狼當走。”今吳方言有 “瘪皮郎當”、“沒竅郎當”之語,又有“破布郎當”之語[27],“郎當”正疲軟、不成器之義。俗語“吊兒郎當”,或作“弔二郎當” ,亦言“吊兒不郎當”,“不”亦為襯音字。“吊兒”即“屌兒”,男具也。郎當,不振舉、疲軟也。今吳語有“郎裏郎當”之語,謂不振作也。“吊兒郎當”、“郎裏郎當”喻懈怠、散漫、無檢束也。今吳語又謂敗事、裸體為“吊郎當”、“吊子郎當”,正存古義[28]。字或作“琅璫”,宋·文天祥《至揚州》:“此廟何神三十郎,問郎行客忒琅璫。”字或作“浪蕩”,1925年《獻縣誌》:“俗謂物壞曰浪蕩。” [29]
“郎當”又引申為寬大、寬長之義。《雙字轉音·連綿》:“郎當,長貌。”[30]粵語“夯不郎當”、吳語“夯白郎當”[31],統括之詞也,“不”、“白”為襯音字。字或作“俍偒”,《廣韻》: “俍,俍偒,長皃。”《韻學驪珠》卷上:“偒,俍偒,長貌。”[32]清·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7:“俍偒,音浪倘。《廣韻》:‘俍偒,長貌。’案:俍偒,長而不束也。吳中謂草薦卧人曰俍偒鋪(去聲);話長曰一俍偒。”[33]今吳方言猶有“一大俍偒”之語,“大”音“惰”,形容物長或物多。又有“長不郎當”之語[34],“不”為襯音字。俗作“浪湯”、“浪趟”,《金瓶梅》第 68回:“小爐匠跟着行香的走--瑣碎一浪湯。”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處的民間灶書《郭丁香》:“ 跪下男來跪下女,跪下男女一浪趟。”吳方言又謂物直而長曰 “直俍偒”、“直不俍偒”,“不”亦為襯音字。字或作“琅璫”,宋·陳師道《後山詩話》引楊大年《傀儡》:‘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郎當舞袖長。’”陳師道《後山集》卷23引作“琅璫”[35]。“郎當”、“琅璫”正形容舞袖之長。馬思周、劉亞聰謂“郎當”無“寬大”義,釋為“擺蕩”[36],失之未考。宋·蘊聞《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14:“(僧問):‘嘉州大像鼻孔長多少?’ 師云:‘長二百來丈。’進云:‘得恁麼郎當?’師云:‘爾川僧自合知。’”姜亮夫曰:“郎當,累贅煩多之義。”[37]或作“鋃鐺”,姜亮夫曰:“昭人言累贅曰鋃裏鋃鐺。”[38]
“郎當”用以命名物事,字形則變易甚夥。或作“鋃鏜”、“鋃鐺”、“琅璫”、“琅當”、
“郎當”、“狼當”、“桹檔 ”,指長鎖鏈。《説文》:“鋃,鋃鏜,瑣也。”《説文繫傳》作“鋃鐺”。《漢書·王莽傳下》:“以鐵鎖琅當其頸,傳詣鍾官。”顏師古注:“琅當,長鏁也。”清·王先謙曰:“以鐵鎖琅當其頸,猶言以鐵鎖鎖其頸耳。”[39]《玄應音義》卷12:“鋃鐺:《說文》:‘鋃鐺,鎻也。’經文作‘狼當’,非體也。”西晉·竺法護譯《生經》卷1:“於是族姓子,棄家牢獄,鋃鐺杻械。想著妻子,而自繫縛,不樂梵行。”宋本作“狼當”。後漢·迦葉摩騰共法蘭譯《四十二章經》卷 1:“人繫於妻子寶宅之患,甚於牢獄桎梏鋃鐺。”宋、宮本作“郎當”,明本作“桹檔”。《文明小史》第6回:“黃舉人早已是黑索郎當,髮長一寸,走上堂來,居中跪下。”長鎖鏈之所以命名為“鋃鐺”者,《六書故》云:“鋃,鋃鐺,長鎖也。《漢書》作‘琅當’,曰:‘以鐵瑣琅當其頸。’鋃鐺之為物,連牽而重,故俗語以困重不舉為鋃鐺。俗謂之鏈。”清·范寅《越諺》卷上:“大肚郎當,牽連困重之狀。”[40]“鋃鐺”即古之鎖,本指以鐵環相勾連而成之鏈條,用以拘系罪人,正是牽連困重之狀。方一新指出:“‘狼當’當讀作‘鋃鐺’。”[41]“鋃鐺”是專字。馬思周、劉亞聰謂“鋃鐺”取義乎“掛上、套上” [42],未得語源。范崇峰謂得義於擬聲,亦未是[43]。《玄應音義》卷5“鋃鐺”條引《通俗文》:“錘頭曰鋃鐺。”蓋亦取困重不舉為義。或作 “稂𥢷”,《集韻》:“𥢷,稂 𥢷,禾皃。”指禾秀不成者,亦取義於頹敗、疲軟、不成器。宋·龍輔《女紅餘志》:“郎當,浄櫛器也。 ”此條命名櫛梳為郎當,豈由“不整治”反其義而名之乎?余未知也,待訪博雅。字或作“狼湯” 、“浪湯”、“浪蕩”、“蒗蕩”、“蒗𦿆”、“ 莨菪”,渠名。蓋取義於放蕩。《説文》:“濄,濄水,受淮陽扶溝浪湯渠,東入淮。”段注:“ 湯,《韻會》作蕩。前《志》作‘狼湯’,《水經注》作‘蒗𦿆渠’,《集韻》作‘蒗蕩渠’,皆音同字異耳。”[44]前《志》即《漢書·地理志》,《類聚》卷9、《白帖》卷6引《地理志》並作“浪蕩渠”。《廣韻》:“蒗,蒗蕩,渠名。”《水經》卷5:“洛水……又東過滎陽縣北,蒗 𦿆渠出焉。”《太平寰宇記》卷52引作“莨菪”。《水經注》卷23:“隂溝即蒗𦿆渠也。 ”《御覧》卷63引作“浪蕩”。或作“鋃鐺”、“琅璫”、 “琅鐺”,指鈴鐸。命名之由,余未知也,亦待訪博雅。唐·段成式、張希復《聖柱聯句》:“上衝挾螮蝀,不動束鋃鐺。”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夜深殿突兀,風動金琅璫。”一本作“ 琅鐺”。唐·彥謙《詠葡萄》:“滿架高撐紫絡索,一枝斜嚲金琅璫。”此二例指鈴鐸或鈴狀物。唐·李賀《榮華樂》:“金蟾呀呀蘭燭香,軍裝武妓聲琅璫。”此例用為象聲詞,由名詞鈴鐸而來。或作“桹檔”,《龍龕手鑑》:“桹檔,上音郎,下音當,木名也。”《可洪音義》:“桹檔:上勒堂反,下得郎反,䲃頭。”二者命名之由待考。《可洪音義》卷9:“根檔:上音郎,正作桹,下都郎反。” 鄭賢章曰:“根檔,聯緜詞,與‘鋃鐺’同。”[45]“根”當為“桹”之誤,鄭氏猶隔。或作“䕞薚”、“䕞𦿆”、“ 莨𦳝”、“ 莨菪”、“蒗蓎”、“莨𦿆”、“ 莨蕩”、“蒗蕩”,毒藥名。《玉篇》:“䕞,䕞薚,藥。”《廣韻》:“𦿆, 䕞𦿆,毒藥。”《集韻》:“䕞,䕞𦿆,艸名。或作𦺫。”《六書故》:“莨,《説文》曰:‘𦳝草,支支相似,葉葉相當。’《史記·倉公傳》曰:‘飲莨𦳝藥一撮。’别作蒗。”《玄應音義》卷7:“䕞𦿆:《埤蒼》:‘毒草也。’經文作蓎。非體也。”此條為《入楞伽經》卷 9《音義》,檢經文作“如中莨菪人,見諸像大地”,宋本作“蒗蓎”,元、明、宮本作“莨𦿆”。《舊唐書·安禄山傳》:“酒中著莨菪子。”唐·慧光《大乘開心顯性頓悟真宗論》卷1:“即如人食莨蕩子於空中覓針。”宋·延壽《宗鏡錄》卷86:“如食蒗蕩,妄見針火。”宋·紹曇《五家正宗贊》卷2:“奪得錦標去,從分禪莨𦿆拾花針。”毒藥之所以命名為“䕞薚”者,《本草綱目》卷17云:“時珍曰:莨菪一作䕞𦿆,其子服之令人狂狼放宕,故名。”諸物命名,皆取其聲,用意一也。倒言則作“蟷蠰”、“螗蜋”、“堂蜋”、“𧒾蠰”、 “螗螂”、“螳蜋”、“蟷蜋”,《尔雅》:“不過,蟷蠰。”郭注:“蟷蠰,螗蜋别名。”鄭樵注:“蟷蠰即螗蜋也。”《說文》:“𧒾, 𧒾蠰,不過也。蠰,𧒾蠰也。 ”段玉裁曰:“皆螗螂別名。”[46]《說文》:“蜋,堂蜋也。”段玉裁曰:“堂蜋與𧒾蠰一語小異耳。” [47]《玉篇》“蜋,螳蜋。”《龍龕手鑑》:“蟷,音當,蟷蜋,亦螗蜋也。 ”
2.“蘭單”考
“蘭單”或作“蘭彈”、“闌彈”、“蘭驒”、“闌殫”、“攔單”、“闌單”,疲軟委頓貌。《類聚》卷64晉·束晳《近遊賦》:“乘篳輅之偃蹇,駕蘭單之疲牛。”唐·鄭棨《開天傳信記》:“(蘇頲)立呈詩曰:‘兔子死闌殫,持來掛竹竿。’ ”宋·王讜《唐語林》卷3引作“闌單”,《太平廣記》卷 175、宋·計敏夫《唐詩紀事》卷 10引作“蘭彈”,《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 2引作“闌彈”。馬思周、劉亞聰謂“闌單” 同“郎當”,作形尾,“死闌單”猶言“嗝兒屁郎當”[48],失之。唐·盧照隣《釋疾文》:“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獨蘭驒兮不自勝。”《文苑英華》卷355注:“蘭驒,二字疑。”蓋未得其誼,所疑不當。《全唐文》作“蘭單”。唐·劉知幾《史通》卷2:“將恐碎瑣多蕪,闌單失力者矣。”《全唐文》卷260張冽《對京令問喘牛判》:“俄逢躉芥之凶,復屬闌單之變。”敦煌寫卷P.2539唐·白行簡《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 “袋闌單而亂擺,莖逼塞而深切(攻)。”以上均疲軟義。清·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 5:“案蘭彈,彈讀若攤,死而柔也。今吳諺狀物之死而柔者曰蘭彈。”[49]今吳語尚謂軟綿綿為“蘭彈”[50],正存古義。宋·陶穀《清異錄》卷下:“諺曰:‘闌單帶,疊垛衫,肥人也覺瘦巖巖。’闌單,破裂狀;疊垛,補衲蓋掩之多。”闌單帶,指腰帶寬鬆。腰帶鬆軟,蓋由於破裂也。故陶氏自注云:“闌單,破裂狀。” 錢鍾書曰:“闌單帶,言带之柔弛貌。”[51]
唐·張鷟《朝野僉載》卷 2:“上麥索,下闌單。”宋·朱勝非《紺珠集》卷3引作“攔單”。《太平廣記》卷 140引《廣神異錄》:“不怕上蘭單,唯愁答辯難。”此二例指一種拘系罪犯的刑具,即鋃鐺,指長鎖。敦煌寫卷S.516《歷代法寳記》:“和上又說偈:‘婦是没耳枷,男女蘭單杻,你是没價奴,至老不得走。’”此例“蘭單”、“杻”皆用如動詞,言加上鎖鏈杻械。
倒言作“𦧴𦧼”,《集韻》:“𦧼,𦧴𦧼,語不正。”蓋𦧴𦧼指舌頭疲軟,故釋為言語不正也。
3.“䰐鬖”考
《廣韻》:“鬖,䰐鬖,毛垂。”《集韻》:“䰐,䰐鬖,毛長。”又“ 鬖,䰐鬖,髮垂貌。”今吳語謂邋遢、不整潔為䰐鬖[52],即由毛髮長引申而來。字或作“㺝㺑”,敦煌寫卷P.3906《碎金》:“㺝㺑:音毯,下糝。”S.619《碎金》:“㺝㺑:立(音)懢傪。”《廣韻》:“㺑,㺝㺑,犬聲。”《龍龕手鑑》:“㺑,㺝㺑,犬吠聲也。”當指犬吠凶惡貌[53]。字或作“繿縿”,宋·法泉繼《證道歌頌》卷1:“相逢不用笑繿縿,有時抖擻閑提起,勝得空披錦綉衫。”字或作“䰐縿”,元·劉壎《隠居通議》卷 8引劉鏜《觀儺》:“蒺藜奮威小甶服, 䰐縿揚聲大髽哭。” “䰐縿”同 “㺝㺑”。倒言則作“㺑㺝”,《廣韻》:“㺑,㺑㺝,犬吠也。”字或作“藍參”、“髧鬖”、“
蕭旭:“郎當”考
鬖”、“躭珊”[54] 。
又音轉為“𩈵𩈻”,《玉篇》:“𩈵,𩈵𩈻,面長貌。”《廣韻》:“𩈵,𩈵𩈻,長面。”字或作“𨊔𨊝”,《集韻》:“𨊔,𨊔𨊝,身長貌。”
又音轉為“儖儳”,《廣韻》:“儖,儖儳,形皃惡也。”《集韻》:“儖,儖儳,貌惡。”明·童冀《述志賦》:“將矢辭以自誓兮,懼羣言之儖儳。”清·范寅《越諺》卷下:“《廣韻》:‘儖儳,惡貌。’越譏才弱者曰 ‘儳頭’……‘頭’者,越諺語助多用此……《越言釋》必借‘鑱頭’,當歸失之於鑿。” [55]按“儳頭”當作“孱頭”,《玉篇》:“孱,愞弱也。”與“儖儳”無涉,范說非也。字或作“𥃢𩖌”,《集韻》:“𥃢,𥃢𩖌,頭貌。”又“𩖌,𥃢𩖌,頭貌。”字或作“藍攙”,《太平廣記》卷252引《玉堂閒話》:“藍攙鼻孔,真同生鐵之椎;靦甸骷髏,宛是熟銅之鑵。”
字或音轉作“藍衫”、“襤 𢁘”、“ 襤衫”,唐·沈汾《續仙傳》卷上:“藍采和,不知何許人也。常衣破藍衫,六銙黑木,腰帶闊三寸餘,一腳著靴,一腳跣行。”《太平廣記》卷214引《野人閒話》:“昔吳道子所畫一鍾馗,衣藍衫,鞹一足,眇一目,腰一笏,巾裹而蓬髪垂鬢。”此二例“藍衫”當形容衣服破舊,與表示藍袍之“藍衫”同形異詞。考《廣韻》:“𢁘,衣破襤𢁘。”《玉篇》:“𢁘,衫破皃。”宋·趙叔向《肯綮錄》引陸法言《唐韻》:“衣弊曰襤𢁘,音三。”[56]明·陳士元《古俗字略》卷2:“𢁘,衣破襤衫。𢁚,同上。”[57] 清·毛奇齡《越語肯綮錄》:“形惡曰儖儳,物薄大曰䆾䆱,衣之破敝者曰襤 𢁘,皆越人語。”[58]《續仙傳》“衣破”連文,“衣破藍衫”即《廣韻》之“衣破襤 𢁘”也,亟當一辨。今江西客話謂破衣為“爛衫”、“爛衫衣”[59],“爛衫”當作“襤𢁘”。
字或音轉作“䆾䆱”,《玉篇》:“䆾,䆾䆱,薄而大也。䆱,䆾䆱。 ”《廣韻》:“䆾,䆾䆱,薄大。”又“䆱,䆾䆱,薄大。”《集韻》:“䆾,䆾䆱,匾薄也。”又“䆱,䆾䆱,薄而大也。”“匾”同“扁”。清·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 5:“䆱,音𡊢。《廣韻》:‘䆱,䆾(音藍)䆱,薄大。’案:薄大,淡泊而多也。吳中凡往訴而反受多言之責者曰一匍 䆾䆱。” [60]清·范寅《越諺賸語》卷上:“䆾䆱,(音)藍灘,薄而大。越謂物不收檢。”[61]《集韻》:“䆾,䆾䆱,深穴。”又“䆱,䆾䆱, 深穴。”“深”與“長”、“大”之義相因。字或作“蘫𦸁”,《廣韻》: “𦸁,蘫 𦸁,瓜葅。”倒言則作“𦸁蘫”,《集韻》:“𦸁, 𦸁蘫,瓜葅。”蓋取薄大之意以命名瓜葅也。字或作“壏埮”,《集韻》:“壏,壏埮,地平而長。”又“ 埮,壏埮,地平而長。”諸詞並同源。
《廣韻》:“䆾,䆾䆱,不平也。”元·陸文圭《修泮宫賦》:“或䆾䆱而不平,或䒌靘而無色。”原注:“䆾䆱, 不平貌。䒌靘,青黑也。”此訓“不平”,蓋與“薄大”之義正反為訓也[62]。
[1] 郭在貽《唐代俗語詞雜釋》,收入《郭在貽文集》卷1,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05--106頁。
[2] 郭在貽《唐詩與俗語詞》,收入《郭在貽文集》卷3,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69--71頁。又見郭氏《〈荀子〉札記》、《魏晉南北朝史書語詞瑣記》,並收入《郭在貽文集》卷3,第8— 10、26--27頁。
[3] 錢鍾書《管錐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699頁。
[4] 參見范崇峰《也說“鋃鐺”、“獨鹿”》,《洛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3年第6期。
[5] 蔣禮鴻《義府續貂》,收入《蔣禮鴻集》卷2,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頁。
[6] 王鍈《唐宋筆記語辭匯釋》,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110頁。
[7] 張曉華《“零丁”考》,《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8] 《莊子·齊物論》《釋文》:“向云:‘孟浪,音漫瀾,無所趣舍之謂。 ’《隸釋》卷5《漢成陽令唐扶頌》:“君臣流涕,道路琅玕。”卷22後漢《唐君碑》亦有此語。朱駿聲曰:“按:(琅玕)猶言闌干也。琅、闌雙聲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 1983年版,第729頁。皆可為“郎”讀“闌”之旁證。
[9] 戴淮清《漢語音轉學》,中國友誼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頁。余另作《“垃圾”考》,日本早稻田大學編《中國語學研究·開篇》第28卷,2009年4月日本株式會社好文出版。“垃圾”與“邋遢”同源,與“郎當”語源不同。
[10]轉引自郭沫若《管子集校》,收入《郭沫若全集》卷5,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1頁。
[11]可分言,《文選·江淹·雜體詩》:“浪跡無蚩妍,然後君子道。”李善注:“浪,猶放
中国历史古代故事书籍大全
也。”又引晉·戴逵《棲林賦》:“浪跡潁湄,棲景箕岑。”北方官話謂遊逛為浪,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126頁。今吳語謂閒逛、散步為𧻴或趤,參見《漢語方言大詞典》,第6782、7008頁。“𧻴”同“浪”,“趤”同“蕩”、“愓”,參下文。俗言“浪子”、“浪婦 ”,亦言“蕩子”、“蕩婦”,皆此義。但文獻中多作“浪蕩”,本字形“浪愓”未見。沈培先生來函指出:“注中舉例說明單言‘浪’有‘放’義者數例,但未舉‘愓’亦有此例,似可補充(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愓’字條)。但‘浪蕩’之‘浪’是否本字,或可斟酌。按照《說文》,‘ 浪’本‘滄浪’之‘浪’,乃水名。朱駿聲《定聲》‘浪’下曰:‘叚借爲愓。《詩·終風》:“ 謔浪笑敖。”《爾雅·釋詁》:“戲謔也。”’如此,則‘浪蕩’即‘愓愓’,恐不可信。因此, ‘浪蕩’之‘浪’的本字為何,仍需討論。又,《方言》:‘媱、愓,遊也。江沅之間謂戲爲媱,或謂之愓,或謂之嬉。’此條材料似當引用。‘放’義與‘遊戲、嬉戲’義蓋相關,皆為‘浪蕩’ 所取。”又,《說文》:‘𢠽,放也。’段玉裁說此字與‘愓’音義皆同,朱駿聲謂此即‘愓’之或體。段注又言‘愓’於《廣韻》作 ‘婸’。”沈先生意見擊中肯綮,謹致謝忱。“浪”之本字待考。
[12]張慎儀《蜀方言》(張永言點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頁。
[13]翟灝《通俗編》,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39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535頁。
[14]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249頁。
[15]顧起元《客座贅語》卷1《方言》,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88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印行,第437頁。
[16]收入《古今圖書集成》《字學典》卷145,中華書局影本。丁惟汾曰:“雷得浪蕩,豈弟樂易也。身心暢適,口中發出一種快樂之聲,其聲為‘雷得浪蕩’。‘雷得’字當作‘豈弟’,‘浪蕩’為‘樂易’之雙聲音轉。”丁惟汾《俚語證古》卷4,齊魯書社1983年版,第139頁。丁氏顯為臆說。附以待考。
[17]轉引自《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浪抗”條,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7年版,第3278頁。
[18]收入《字學三正》第3冊,明萬曆辛丑年刻本。
[19]范寅《越諺》(侯友蘭等點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頁。
[20]張慎儀《蜀方言》(張永言點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9頁。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6,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頁。
[21]收入《古今圖書集成》《字學典》卷42,中華書局影本。
[22]收入《古今圖書集成》《字學典》卷145,中華書局影本。
[23]元·陶宗儀《説郛》卷19同。
[24]顧起元《客座贅語》卷1《方言》,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88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
中国历史故事集在线
5年印行,第437頁。《江南志書·江寧縣》說同,收入《古今圖書集成》《字學典》卷 145,中華書局影本。
[25]黃生、黃承吉《字詁義府合按》,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71頁。“籠東”、“龍鍾”又音轉作“隴種”、“躘踵”、“儱偅”、“瀧涷”,參見明·方以智《通雅》卷6、清·顧炎武《日知録》卷27、清·吳玉搢《别雅》卷1。又音轉作“壠東”、“隴東”,《通鑑》卷158:“籠東軍士。”《記纂淵海》卷 60引作“壠東”,又卷61引作“隴東”。
[26]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2,乾隆四十八年留芝堂刻本,第9頁。
[27]參見蘇增耀主編《靖江方言詞典》(我為撰稿者之一),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33
中国历史故事好段落
3頁。但謂“‘郎當’加在詞語後面強調貶義”,則失之。又第 230頁,記作“朗當”。
[28]蔣禮鴻曰:“《玉篇》:‘伄,伄儅,不常也。儅,伄儅。’《廣韻》: ‘伄,伄儅,不當。儅,不中。’《集韻》:‘伄,伄儅,不當也。’又‘儅,伄儅,不常也。’ 余謂《廣韻》、《集韻》言‘不當’,皆‘不常’之誤。《廣韻》言‘儅不中’,乃‘伄儅不常’ 之脫誤……(伄儅)長言之則曰‘弔兒郎當’。”蔣禮鴻《義府續貂》,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91頁。姜亮夫曰:“《玉篇》:‘伄,伄儅,不常也。’即今昭人言‘弔二郎當’之本。二郎者,聲助字也。所謂不常者,不正常也。”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收入《姜亮夫全集》卷16,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頁。二氏說誤,《集韻》“伄儅”凡4見,卷6“伄”條、卷8“儅”條並釋為“伄儅,不常”(《類篇》同),卷3“儅”條、卷8“伄”條並釋為“伄儅,不當也”。《玉篇》、《集韻》、《類篇》“常 ”為“當”誤,《廣韻》不誤。《正字通》指出:“舊註‘伄儅,不常’,非。”但未給出正解。《龍龕手鑑》:“伄,伄儅,不當貌也。儅,不中儅也。又:伄儅,非常也。”《龍龕》前解“不中儅”、“不當貌”承《廣韻》不誤之說,後解“非常”則承《玉篇》誤說,而不能分辨,故二存之。考《慧琳音義》卷37:“摒儅,《字鏡》云:‘儅者,不中儅也。今摒除之。’”儅訓不當,蓋所謂反訓。《龍龕》“不中儅”正與《字鏡》同,並可與《廣韻》 “不中”、“不當”相印證。“中”亦“當”也,並讀去聲。不中、不當,今言不適當也。“中儅 ”即“中
當”,同義連文。“中當”為中古俗語詞,《莊子·庚桑楚》:“毎發而不當。”《釋文》:“《爾雅》云:‘毎,雖也。’謂雖有發動,不中當。”陸氏以“不中當”釋“不當”也。《史記·孔子世家》:“折中于夫子。”《索隠》:“宋均云:‘折,斷也。中,當也。言欲折斷其物而用之,與度相中當也。’”《玄應音义》卷 2:“衷,中當也。”並其例。王宏源《生冷僻字彙編》:“伄儅,同‘倜儻’、‘俶儻’。”無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丁惟汾曰:“弔二郎當,佻了郎當也。弔字當作佻,二為了之雙聲音轉。《方言》七:‘佻,縣也。’郭云:‘了佻,懸物貌。’了佻倒言為佻了。郎當為下垂貌,亦佻了之音轉。”亦為臆說無據。丁惟汾《俚語證古》卷 3,齊魯書社1983年版,第94頁。師為公謂“吊”為飾物的懸吊義,“郎當”本指金石撞擊聲,引申為潦倒、頹敗之義,猥褻化為“屌兒郎當”,殊為不確。師為公《由“琅璫”說漢字的類化》,《語文研究》2006年第1期。今吳語又云“吊兒不郎當”,“不”為襯音字,尤可證“郎當”為詞,蔣、姜之說誤也。
[29]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127頁。
[30]收入《字學三正》第3冊,明萬曆辛丑年刻本。
[31]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1149頁。
[32]嘉慶元年枕流居刻本。
[33]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7,乾隆四十八年留芝堂刻本,第3頁。
[34]參見蘇增耀主編《靖江方言詞典》(我為撰稿者之一),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333頁。但謂“‘郎當’加在詞語後面強調貶義”,則失之。
[35]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43、宋·阮閱《詩話總龜》後集卷38、宋·胡仔《漁隱叢話》前集卷55、宋·蔡正孫《詩林廣記》後集卷9引並同。
[36]馬思周、劉亞聰《“郎當”詞義緒》,《北華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37]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6卷,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頁。
[38]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6卷,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1頁。
[39]王先謙《漢書補注》,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5頁。
[40]范寅《越諺》(侯友蘭等點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頁。
[41]方一新《玄應〈一切經音義〉卷12〈生經〉音義劄記》,《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
[42]馬思周、劉亞聰《“郎當”詞義緒》,《北華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43]范崇峰《也說“鋃鐺”、“獨鹿”》,《洛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3年第6期。
[44]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34頁。
[45]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第568頁。
[46]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66頁。
[47]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66頁。
[48]馬思周、劉亞聰《“郎當”詞義緒》,《北華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49]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5,乾隆四十八年留芝堂刻本,第7頁。
[50]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1445頁。
[51]錢鍾書《管錐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699頁。
[52]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7475頁。
[53]參見蕭旭《敦煌寫卷〈碎金〉補箋》,韓國《東亞文獻研究》總第 4輯,2009年6月出版。
[54]參見顧學頡、王學奇《元曲釋詞(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年版,第309頁。
[55]范寅《越諺》(侯友蘭等點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頁。
[56]趙叔向《肯綮錄》,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嘉慶南匯吳氏聽彝堂刻藝海珠塵本。
[57]萬曆歸雲別集刻本。
[58]毛奇齡《越語肯綮錄》,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李塨等刻《西河合集》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94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136頁。此數語又見毛氏《古今通韻》卷6,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7冊。
[59]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371、4375頁。
[60]胡文英《吳下方言考》卷5,乾隆四十八年留芝堂刻本,第6頁。
[61]范寅《越諺》(侯友蘭等點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頁。
[62]沈培先生來函指出:“大作謂‘䆾䆱’前言‘平而長’,後言‘不平’,互相矛盾,初疑所引《廣韻》當有誤,‘不平’或當作‘薄平’。後查《正字通》卷七曰:‘䆱,徒寒切,塔平聲。《韻會》:“䆾䆱,匾薄也。又薄大。”又去聲,音淡,不平也。’可見‘䆾䆱’當有二義,讀音也不相同。因此,跟‘壏埮’等同源的應該是前一義的‘䆾䆱’。當然,‘䆾䆱’之二義 ‘匾薄’、‘薄大’與‘不平’是否正反為訓也可考慮。”沈先生意見擊中肯綮,謹致謝忱。 “䆾䆱”之“不平”與“薄大”二義,蓋即正反為訓也,詞義既變,故讀音也不同。
附記:
1、本文承友人龐光華博士指正非一,謹致謝忱。
2、本稿完成後,得讀《語言研究》2010年第1期董志翹先生《同源詞研究與語文辭書編纂》一文。董先生謂“郎當”、 “闌單”皆為“了𠄏”之音轉,云:“本為‘懸物貌’,引申指懸掛之物,物懸則長,引申之,則有‘長’義,‘懸長’引申之則有松垮、破弊義、疲軟無力之義。再引申之,則有失志蹭蹬等義。再引申之,則有放浪不羈、不務正業義。”所指引申方向與本文正相反,錄以備考。
3、本文承沈培教授指正,今將沈先生意見采入記於注釋中。
本文刊於日本《中國語學研究·開篇》第29卷,2010年9月日本株式會社好文出版。這裏是修訂定稿。
点击下载附件:
蕭旭:“郎當”考
0743“郎當”考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956.html
以上是关于蕭旭:“郎當”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蕭旭:“郎當”考;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