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张祥浩: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顾炎武-张祥浩: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祥浩: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张祥浩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取士制度,在其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中,以其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渐由兴盛走向衰朽,以至不得不被废止。研究科举制度盛衰的发展规律,可以为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提供历史的借鉴与经验。
一、科举制的创立与生命活力
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科谓科目,举谓举士,科举即通过科目考试而取士。这是我国最重要的取士制度。史称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度,由州郡岁贡士人,隋炀帝始设进士等科考试取士。入唐,发展为进士、明经、俊士、明法、明算、明学,据说有五十多科,其中最重要的是进士、明经两科。进士科重在考诗赋,亦考帖经,类于现在的填空。以及时务策,类于现在的政治时事。明经则考帖经、墨义、时务策。其中的墨义类于现在的默写。顾炎武《日知录·科目》说:“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德、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吏科,此岁之举选也……见于史者凡五十余科。”[1]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文章的社会风习,唐代的进士科最受士人的重视,因而科举考试也常常被称为考进士。
隋唐的科举制,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取士制是截然不同的取士制度。所谓九品中正制,中正指典选举的官,因为标榜公正不偏,故称中正;九品是将士人判为九个品级,让朝廷按等第取用,故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在历史上,九品中正取士制度,虽说并不是一开始即以家世用人,一如晋卫瓘所说,“魏氏承颠复之运,起衰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2]但在世家大族操纵中正的情况下,它就渐渐变成了“计资定品”,专以家世为贵了。晋代刘毅批判九品官人说:“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抉上……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3]在魏晋南北朝之世,九品中正制是世家大族垄断官职,操纵政权的工具。
隋唐推行科举制,士人经由考试而入仕,这就结束了魏晋以降凭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体现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为庶族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入仕道路,其为广大庶族士人所欢迎与拥护,是不言而喻的。唐代孟郊在登科后作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种登科后的得意,即反映了这一情况。在隋唐,以贫寒之身而摘取进士的桂冠,被称为登龙门的不乏其人,故隋唐的科举制度显现了生命的活力。孙中山先生曾把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视为中国对世界文明的特出贡献。他说:“中国自世卿贵族门阀荐举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尤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著日月。朝为平民,一试得第,暮登台省;世家贵族秘不能得,平民一举而得之。谓非民主国之人民极端平等政治,不可得也!”又说:“官吏非由此出身,不能称正途。士子等莘莘向学,纳人才于兴奋,无奔兑,无徼幸。此于酌古酌今,为吾国独有,而世界所无也。”[4]孙中山所看到的,正是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职,为庶族士人开放政权的积极意义。
二、科举制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历史上的任何制度,皆是救一弊又生一弊,以其能救前代之弊,故有存在与发展的理由,以其本身又有弊病,故又不免为后世所批判与相应的制度所代替。科举制度的历史发展,亦是如此。至宋明,它在发展中,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即以阅卷而言,唐代参加考试的士子并不多,进士科每次100人录取1~2人,录取的上限为20人,参考的人数在1000~2000人之间。明经科录取率高一些,每10人录取1~2人,总数不得超过100人,参考的人亦仅只1000多人。总计两科,每次参考的人数在3000人上下。但是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参考的人数急剧增加。宋太祖以降,即进士一科,每次录取的总数在200~300人,多时达500~600人。据丁文编《中国行政制度史》的资料,唐太宗在位23年,录取进士205人,宋徽宗在位25年,录取进士5500余人,录取的人数即翻了二十多倍,参考的人数亦是水涨船高。宋徽宗宣和六年,礼部试进士至1万5千人,赐第805人[5]。宋代朱熹说:“旧时此中赴试时,只是四、五千人,今多一倍。”[6]朱熹所说,当是一般的情况。至明,参考的人数就更多了,而每次考试都要经过3场,虽然3场的内容各朝并不相同,但每一考生都有3份卷子则是相同的。这样,以每次参考人数5000人计,就有1万5千份卷子,如以朱熹所说的人数计,就有3万份卷子。如此,阅卷就是一个极为繁重的任务。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其难度可想而知,如何合理地批阅这么大量的卷子,就成为主考部门面临的大问题。
早在唐代,柳宗元就指出,由于主考官无力认真阅卷,录取必然要流于名不副实,或者说,取非其才。他说:“若今由州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不能十一,即僵仰疲耗,目眩而不欲视,心疲而不欲营,如此而曰吾能不遗士者,伪也。”[7](P628)他主张士人要先造成自己在社会上的名声,以此引起主考官的关注,其卷子才会为主考官认真审阅,以博得录取的机会。在柳宗元时代,由于参考的士子相对地少,阅卷的艰难还不是十分突出的问题,但他看到由于阅卷的草率,必然会造成该取不取,不该取而取的现象,则是敏锐的。
柳宗元所说的这种情况,在参考人数急剧增长的宋代,就变得十分突出。欧阳修指出,应考人数既众,试卷既多,阅卷必然要是非纷杂。阅卷官心劳目昏,取舍不能不失于草率。他说:“今日考勤官者非不欲精较能否,务得贤材而常恨不能如意,大半容于缪滥者,患在诗赋策论,通同杂考,人数既众,而文卷又多,使考者心识劳而愈昏,是非纷而益惑,故于取舍往往失之者,此有司之弊也。”[8]虽然考官从主观上说欲精较能否,但事实上,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当地批阅那么多文卷,则是不可能的。欧阳修所看到的,与柳宗元是同一问题。不同的是在宋代,随着参考人数的增多,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由是,欧阳修提出淘汰取士的改进办法。他主张把现行的先诗赋后策论的科考顺序,改成先策论而后诗赋。策论比之诗赋,更容易区别彼此的高下优劣,先考策,将其中文辞鄙恶,文意颠倒,不知题意,不识故实,答非所问,误引事实,虽能成文而理
中国历史故事楚平王
识乖诞,或不中程式的七种人先行淘汰。假设每次参考的有2千人,这样就可淘汰500~600人。余下再试以论,又仿此前的方式再加第二轮淘汰,这样又可去掉200~300人。剩下的1千余人进入诗赋考试,设使录取在1/4,2千参考者录取500人,经淘汰后只有1千多人参加诗赋考试,取《百就容易了。因为经二轮淘
经典中国历史儿童故事大全
汰,最后的阅卷量大为减少,考官不至劳昏,由是审阅较精,而使童年不晓事之人无由得进,庶几可以革除旧弊而得其才。
但欧阳修的淘汰取士法并没有为当局所采取。或许是推行起来并不容易。比如说,参考的士子皆来自全国各地,经淘汰才能参与下一轮考试,滞留京城的时日必长,这对参考的士子来说,是极不方便的。而且在最后一轮中被淘汰的士子,心理必难平衡,如此等等。故欧阳修的改革方案,并未见实行。
三、试文的八股化与科举制的衰朽
在科举考试的发展史上,为解决这一阅卷量大的难题,八股文便应运而生。
今人多憎恶八股文,客观地说,它是为解决阅卷的困难,作到公平取舍而出现的。所谓八股文,是应试的一种文体,亦称时文、制艺或制义。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和大结部分组成。破题是说破文章的要义,承题是阐明、申述破题提出的要义,起讲为议论之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是全文议论。在这四股中,都有两组排比对偶的句子,故称八股文。顾炎武《日知录·试文格式》云:“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传之格。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为何而发此言,谓之原起。至万历中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掳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1]
八股试文起自何年,各家说法不一。明正式行科举考试是在洪武三年(1370)。据说朱元璋曾命刘基拟定八股程式。顾炎武谓始于成化(1465年)以后,大约是洪武年间未成定式,至明宪宗成化以后始成定式。可以说,八股文将科举的试文程式化、格式化,它的直接目的,是为阅卷提供有法可依的标准,从而减少阅卷的工作量,并使录取客观化、公正化。
作为一种文体,八股可以说是一种创造。但千万人为之,就成祸害。顾炎武《日知录·程文》指出:“文章无定格,主一格而后为文,其文不足言矣。唐之取士以赋,而赋之末流最为冗滥。宋之取士以论策,而论策之弊亦复如之。明之取士以经义,而经义之不成文又有甚于前代者,皆以程文格式为之,故日趋而下鼌。董公孙之对所以独出千古者,以其无程文格式也。欲振今日之文,在毋拘之以格式而俊异之才出矣。”[1]顾炎武在这里指出的是,文无定法,一有定法,文就不成其为文了,士陷于程式之文,士就不成为其为士了。
更为严重的是,八股试士造成社会拟题的衰败学风,顾炎武说:“今日科场之病,莫甚乎拟题。且以经文言之,初场试所习本经义四道,而本经之中,场屋可出之题不过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书简介
数十,富家巨室,延请名士,馆于家塾,将此数十题各撰一篇,计篇酬价,令其子弟及僮奴之俊慧者记诵熟习入场,命题十符八九,即此所记之文抄誊上卷,较之风檐结构,难易迥殊,四书亦然。发榜之后,此曹便为贵人,年少貌美者多得馆选,天下之士靡然从风而本经亦可以不读矣。”[1]八股文既有固定的格式,当然可以模拟,模拟得当,就可以中选。如此,谁还去读本经呢?故顾炎武指责八股为害,有甚于秦的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不过是坑埋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而八股为害,则是祸及几代人的。
顾炎武提出更改科举考试,改八股文为答疑,考四书五经皆问以疑义,如汉唐不同经师之说,只有贯通经文者,才能回答。即令是出题答试,亦不限于治乱问题,使人不得事先模拟,必得场中所作,如此才能区别真假学问,拔取真才。或者,用唐宋诗韵亦可,因为文章可以模拟而诗韵不可模拟,从而杜绝剽窃之病。他甚至主张暂停科考数年,加以整顿,革去科举积弊。
顾炎武对科举的批判是合理的。但其改革操作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比如说改为问以疑义,不同考官之间的评判必然不同,如此,取舍必以不同考官的好恶为转移,这会不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即令停考整顿,又将从何处入手?故终满清几百年间,八股考试依然如旧,在烂泥潭里越陷越深。
到清末,八股试士可以说是百弊丛生,衰朽不堪。清末的思想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批判八股的。康有为指出,“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故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致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任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9]严复指出,八股有三害,一曰锢智慧,二曰坏心术,三曰滋游手。“总之,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破坏人才,国随贫弱。此之不除,徒补苴罅漏,张皇幽渺,无益也,虽练军实,讲通商,亦无益也。”[10](P147)
在清末,康、严二公对八股的批判,是有代表性的。以八股试士,如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终
中国历史故事管仲读书笔记
于明令废除八股。此时科举制度虽然依然保留,但废弃了八股,科举制度也就受到致命的打击。百日维新失败后,八股试士虽然又复其旧,但在清末西学东渐,新式学堂勃兴的情况下,废八股乃至废科举,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1905年,在袁世凯、张之洞、赵尔巽联名奏请下,清廷迫于各方面的压力,终于下诏停止科举。至此,在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寿终正寝,进了历史的博物馆。
[参考文献]
[1]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6)[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全晋文·请除九品用士断疏[Z].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Z].北京:中华书局,1958.
[3]全晋文·上疏请罢中正除九品[Z].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Z].北京:中华书局,1958.
[4]与刘成禹的谈话[A].孙中山全集(第1卷)[Z].北京:中华书局,1985.
[5]丁文.中国行政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1991.
[6]朱熹.朱子语类(卷109)[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柳宗元.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A].柳宗元集[Z].北京:中华书局,1979.
[8]欧阳修.论更改贡举事件札子[A].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04)[Z].四部丛刊本.
[9]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A].康有为政论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严复.救亡决论[A].严复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6.
(资料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519.html
以上是关于顾炎武-张祥浩: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顾炎武-张祥浩: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2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