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字
魏宜輝
南京大學文學院
清華簡《繫年》簡93:“齊莊公光率師以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欒盈”,其中“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字整理者隸定作“逐”,以為“跟從”之意。註釋中或將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隸定作“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1]網友暮四郎採用此說,認為“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當讀作“踵”,跟隨之意。[2]
將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字理解為“跟從”、“跟隨”之意顯然是正確的,但以上兩說對於
中国历史故事中的国家
字形的分析都有問題。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所從的“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旁,應當就是陳
景点地图中国历史故事
劍先生《金文“彖”字考釋》中討論的“彖”字。我認為,簡文中的“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字似應讀作“跟隨”的“隨”。彖古音為透母元部,隨為邪母歌部,讀音關係很近。陳劍先生認為,“彖”字在絕大部份銘文中應讀為“惰”。[3]這個看法是很有道理的。隨、惰為諧聲,從彖的“

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字讀作“隨”在音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史記·晉世家》:“八年,齊莊公微遣欒逞於曲沃,以兵隨之。”簡文的記載正與《史記》同。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第178頁,註釋7,中西書局,2011年。
[2
有关于中国历史的小故事
]暮四郎:《簡93:“
中国历史故事广播稿600
齊莊公光率師以~ 欒盈”~的釋讀》,“簡帛網”,2011-12-22,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63
[3]陳劍:《金文“彖”字考釋》,載《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第253頁,線裝書局,2007年。
点击下载附件:
![]()
0997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978.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故事-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簡93之“辶彖”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