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 中国历史故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09-06 21:1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鄧少平
清華大學歷史系
包山楚簡151—152號所載案例涉及土地買賣,由於其中“儥”字的釋讀而廣爲古文字學界所熟知[1]。本文準備對其中“骨”字的釋讀提出一點意見。先將相關簡文摘引如下: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食田,病於債,骨儥之。左馭遊辰骨贾之。
李學勤先生指出:“‘儥’字見《周禮》,即今鬻字,意思是賣,可參看《說文繫傳》。‘賈’字《說文》云:‘市也’,《左傳》桓公十年注:‘買也。’”李先生對這兩個字的解釋十分精辟,但是位於其前的“骨”字該如何理解,卻有不同的意見。李先生認爲:“兩個‘骨’字都以音近讀爲‘訖’,《逸周書·皇門》注:‘既也。’訖鬻是已經賣了,訖賈是已經買了。”而劉釗先生則認爲:“兩個‘骨’字疑應讀爲‘過’。……在簡文中,‘過’是指‘過戶’。”可是,揆諸文意,上述説法都很難讓人滿意。
我們覺得,這裡的兩個“骨”字應是“肎(肯)”的形近訛混。《說文·四篇下·骨部》:“骨,肉之覈也,從冎有肉。”“骨”乃“冎”字加注義符“肉”旁而形成的分化字。《說文·四篇下·肉部》:“肎,骨閒肉肎肎箸也,從肉從冎省。”學者或謂“冎”、“骨”、“肎”古本同源[2]。楚簡中“骨”作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郭店簡《老子·甲篇》33號)、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仰天湖簡35號)等形,而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名字简短

“肎(肯)”作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上博簡《用曰》21號)、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清華簡《皇門》8號)等形,其區別與《說文》所謂的“從冎”與“從冎省”相合。上博簡《用曰》的相關語句爲“僉(斂)之不肯,而廛(展)之亦不能”,其中的“肯”字原整理者釋爲“骨”,此從晏昌貴先生釋[3]。晏先生指出,“肯”與“骨”二者最大的區別是,“‘肯’的上部是單符,而‘骨’字的上部是單符叠加”,馬王堆帛書《稱》篇“同則不肯,離則不能”,與簡文正可彼此參照。其說甚是,後來發表的清華簡

中国历史有骨气的人故事

《皇門》完全證實了這一點。
包山152號簡中的兩個字從字形上看無疑是“骨”字,可是放在簡文中卻無論如何也讀不通。它同時出現在“儥”和“賈”這兩個動詞之前,很可能是一個虛詞,將它們看作“肯”的形近訛混,無論從古文字學還是語法、文意上講都可成立。簡文“骨儥之”、“骨賈之”即“肯儥之”、“肯賈之”,“肯”相當於“願”。清人劉淇云:“肯,願辭也;心誠願之,故爲可也。《左傳·成公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漢書·高帝紀》:‘燕王韓廣亦不肯徙遼東。’”[4]簡文是說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由於債務原因,願將其繼承的食田出賣,而左馭官遊辰願將其買下。
前引晏昌貴先生文已經注意到,“骨”與“肯”的訛混在馬王堆帛書中已出現過。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行守》:“逆節夢(萌)生,其誰骨當之

中国历史健身人物故事

。”整理者注:“骨,疑是肯之筆誤,讀爲克。”[5]整理者的意見當可信從。而朱德熙先生則從語音方面對此現象作過解釋,他說:
帛書“骨”和“肯”兩個字寫法不同,可是用法相混。“肯”字中古音收-ng,但現代方言如北京、開封、沁陽、三水都收-n,有人懷疑這個字另有一個收-n的來源。帛書“肯”和“骨”混用,似乎也説明“肯”字在古代有收-n的讀法。(“肯”如收-n,那就是文部字,和脂微部“骨”字陰陽對轉。)[6]
其說頗具啓發,今試為申説。肎(肯)今在蒸部,然而據現有材料看之職蒸與微物文關係密切。傳世文獻中如“蚯(之)蚓”一作“螼(文)螾”。出土文獻典型例子如蒸部“朕”之聲符可用為文部之“寸”。“肯”故訓多為“可也”,“可”為歌部字,恰可與“骨”(物部)多讀“過”、“禍”(歌部)相比較。“肎”與“窾”關係密切,“肯綮”一作“綮肯”,又作“綮窾”(“中肯”與“中窾”、“肎肎”與“窾窾”或許也有關係)。這些例子,多以微物文為中心,輻射之職蒸與歌月元,說明肎與骨古音的密切聯繫。如此,本文所論包山簡中的兩個“骨”字也可能就是用為“肎(肯)”的,而非形近訛混。
補記:近讀李家浩先生《甲骨文北方神名“勹”與戰國文字從“勹”之字》,文中認爲包山簡中的這兩個“骨”字“疑讀為‘覬’或‘闓’”,並引《廣雅·釋詁一》“闓,欲也”及王念孫《疏證》為說,將簡文理解為:“番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繼承食田後,因患於債務,想把食田賣掉;左馭遊辰想買這塊食田。”(《文史》2012年第3期,第49、50頁,中華書局,2012

中国历史故事ppt小学

年8月。)拙文對“骨”字的解釋雖然與李先生不同,但對文意的理解則極爲一致,特此誌之。
本文初稿曾蒙程少軒、黃甜甜二位先生賜正,謹申謝忱。



[1] 李學勤《包山楚簡中的土地買賣》,《中國文物報》1992年3月22日;收入氏著《缀古集》,第152—1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劉釗《釋“儥”及相關諸字》,《中國文字》新廿八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收入氏著《古文字考釋叢稿》,第226—237页,岳麓書社,2005年。
[2] 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第347頁,商務印書館,2007年。
[3] 晏昌貴《讀〈用曰〉札記一則》,簡帛網,2007年7月27日。
[4] [清]劉淇著,章錫琛校注《助字辨略》,第173頁,中華書局,2004年。
[5]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馬王堆漢墓帛書(壹)》,第78頁,文物出版社,1980年。
[6] 朱德熙《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座談會上的發言》,《文物》1974年第9期;收入《朱德熙文集》第五卷,第90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
点击下载附件: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1124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838.html

以上是关于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鄧少平:包山楚簡152號“骨”字試解;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095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