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吳祺:釋“蝃蝀”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书-吳祺:釋“蝃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吳祺:釋“蝃蝀”
释“蝃蝀”
吴 祺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在谈及双声联绵词时,举了“蝃蝀”一词,查知“蝃蝀”即彩虹的别称。但对于“蝃蝀”为何是“虹”却没有给出解释。本文运用联绵词语源知识,力求得出“蝃蝀”为“虹”的真正原因。
“蝃蝀”即“虹”。这一词的出现年代可以上溯到《诗经》时代,《诗经·鄘风·蝃蝀》:“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东汉毛亨传曰:“蝃蝀,虹也。”[1]
“蝃”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作“螮”,两字音义皆同,仅仅是字形不同。《说文》:“螮蝀,虹也。”“蝀,螮蝀也。”又“虹,螮蝀也,状似虫。”[2]《尔雅》:“螮蝀谓之雩,螮蝀,虹也。”郝懿
中国历史演义故事连环画
行注:“俗名谓美人虹。虹者,《说文》云螮蝀也。《诗》作蝃蝀。”[3]又见《释名·释天》:“虹,攻也。纯阳攻阴气也。又曰蝃蝀,其见每于日在西而见于东,啜饮东方之水气也。”[4]
“蝃蝀”是联绵词,并且属于双声联绵词。“联绵词习惯上又叫作连绵词或联绵字、连绵字,是指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解释的词。”[5]在古汉语中,单音节词是占主导地位的。那么,由两个音节连缀起来的联绵词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本文就联绵词“蝃蝀”与“螮蝀”的起源,兼谈探求联绵词起源的一些方法。
王卫峰在《联绵词的词源探求》一文中指出:“联绵词的书面形式和词义多无联系,因为大量的联绵词转化为文字时,人们只依其声,而不注意其形义关系,松懈的形义联系则不利于人们理解和使用语词。”[6]他在文中举的一个例子很有启发性的:“螃蟹”为联绵词。“蟹”字的来源是“解”,因为蟹这种生物在一生中会不断的脱壳再长出新壳,这一特性即为“解”。而“螃”则来源于“旁”字,因为螃蟹是横着
中国历史故事的故事
向两边侧行的。因而,人们称这种生物为“螃蟹”。后来人们为“旁解”二字分别加上表义形符“虫”,于是写作“螃蟹”。因此,探求“螃蟹”这类联绵词的语源,就必须从语音语义两方面综合考虑,方能全面探源。
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序》中说:“窃以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聚类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又云:“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王念孙道出了训诂的精髓。因而在探求联绵词语源的时候,多从声音角度入手。前人探求“蝃蝀”来源正是运用了语音上的联系。
然而,人们在创造联绵词的时候,往往会在联绵词的最初写法上添加形符,以增强其表义性,使人在看到某一联绵词的时候就能立刻知道它是指哪一类事物。如蟋蟀指虫类;薡蕫指草类;徘徊与行走义有关;崔嵬与山势有关,等等。虽然增加了形符义类更加明显,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联绵词的起源。因而要探求这一类联绵词的起源,就应该反而求之,去掉其表义形符,再加上语音上的联系,来推求其起源。由此可知,语音语义二者相结合才是全面探求联绵词语源的方法。
“蝃蝀”和“螮蝀”是记录“虹”的两种不同写法。它们虽同指一物,但来源却各有不同,现分析如下:
一、“蝃蝀”的来源1、“虹”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出现在雨过天晴之后,呈现出圆弧状。但是,在古人看来,这是很神奇的现象。他们认为“虹”是天上的神虫,时常下来饮水。甲骨文“虹”写作“
读书-吳祺:釋“蝃蝀”
”正像是一种有两个头的神虫在饮水的形状。甲骨刻辞:“其囗
读书-吳祺:釋“蝃蝀”
设
读书-吳祺:釋“蝃蝀”
于西。”“昃亦
读书-吳祺:釋“蝃蝀”
设,
读书-吳祺:釋“蝃蝀”
出
读书-吳祺:釋“蝃蝀”
自北囗饮于河。”“王
读书-吳祺:釋“蝃蝀”
曰,
读书-吳祺:釋“蝃蝀”
祟,八日庚戌,
读书-吳祺:釋“蝃蝀”
各云自东囗母,昃亦有出
读书-吳祺:釋“蝃蝀”
自北饮于河。”说明在殷商时代,人们认为“虹”是有生命的生物,能入河饮水。
古籍中有关“虹”能饮水的记载还有很多,如:
汉·班固《汉书·燕剌王传》:“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水泉竭。”
南朝·刘敬叔《异苑》:“晋义熙初,晋陵薛愿,有虹饮其釜澳,须臾翕响便竭。”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天部》:“攻城,有虹从外南方入饮城中水,从虹攻之,胜。”
宋·陆佃《埤雅》:“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尝有见夕虹下涧中饮者,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之间。”
刘熙在《释名·释天》中说:“虹,攻也。纯阳攻阴气也。又曰蝃蝀,其每见于日在西,而见于东,啜饮东方之水气也。”[7]据此可知,刘熙已经注意到了“蝃”与“啜”的语音语义联系,并认为“蝃”乃来源于“啜饮”之“啜”。这也正是根据古人认为“虹”是神虫,能入涧饮水这一特性得出的论断。刘熙对“蝃”语源的推测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
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释名》以蝃为啜饮,凿矣。”[3]他也认为刘熙这一说法确凿无误。
螮,《说文》:“螮蝀,虹也。从虫,带声。都计切。”根据反切,今读di。蝃,《唐韵》:“蝃同螮。”《集韵》:“蝃,都括切,音掇。”啜,《说文》:“尝也。从口,叕声。昌说切”又,《说文》:“叕,陟劣切。”根据钱大昕“古无舌上音”的理论,ch上古应读舌头音,与“蝃”为双声。《玉篇》:“啜,茹也。”是喝、饮的意思,又音辍,上古读如duo,与“蝃”亦为双声。可见,“蝃”与“啜”皆从“叕”得声,上古同音。“蝃”、“螮”、“啜”上古皆读舌头音,同音。
2、《说文》:“蝀,螮蝀也。从虫东声。”由此可知,许慎认为“东”只是声符,不具备表义功能。其实,“东”在“蝀”字中不仅表音,而且也表义。
众所周知,虹这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季午后雨过天晴之时,由于太阳光反射在水汽上所产生的折射现象。这一规律也被善于观察自然的古人掌握,他们知道虹多出现在东边的天空。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证明:
《诗经·鄘风·蝃蝀》:“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明·曹学佺《诗经剖疑》:“蝃蝀,虹也。阳迫阴而成。夕阳照之则在东,朝阳照之则在西。然夕虹多而朝虹少,故从东。盖言‘蝃蝀在东’。”是也。宋·蔡卞《毛诗名物解·释天》:“常以日西,见东方,故曰‘蝃蝀在东’,‘蝀’之文从‘东’,此故也。”蔡卞的解释可谓一语道破“虹”古人为什么叫“蝃蝀”的原因,乃以其“啜饮于东”。陆德明在《经典释文》的《礼记·月令》下注:“蝀,本亦作东。”在《尔雅·释天》下注:“蝀,《诗》作东。”[7]古籍异文也正说明蝀和东曾经通用过,“蝀”来源于东。以上都说明,古人认为虹常出现在东方,故称“蝃蝀”。
蝀,《说文》:“蝀,螮蝀也。从虫,东声。”则蝀与东同音。因而“蝃蝀”、“螮蝀”,与“啜东”音同。前者取义于“啜东”(啜饮于东)也。这就是“蝃蝀”一词的真正语源。
可见,联绵词“蝃蝀”乃来源于“啜东”,以彩虹的饮水特性和出现的方位而命名。古人为了指明其义类,又因“虹”偏旁的类化,遂加虫旁,构成“蝃蝀”这一组连绵字。
二、“螮蝀”的来源《说文》:“螮蝀,虹也。从虫带声。”同样,许慎认为“带”也只是起表音作用,无表义功能。其实,“带”在起表音作用的同时也兼表义。
《说文》:“带,绅也。男子鞶带,女子带丝。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又“绅,大带也。”《诗经·卫风·有狐》:“之子无带。”毛传:“带,所以申束衣。”
可知带本义为人束衣的带子,由布制成,形状窄而长。而彩虹是呈圆弧状的,在古人看来正如衣带之形,因而用“带”称“虹”。
又,《说文》:“虹,螮蝀也,状似虫。从虫工声。籀文虹从申。申,电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电者,阴阳激燿也。虹似之,取以会意。”[8]根据甲骨文字形,申的本义确实为闪电之形,是根据闪电之形而造的象形字。许慎和段玉裁也都认为虹似闪电之形,故籀文从“申”。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曰:“此以其屈曲似蟲,故从虫尔。虫即蟲也。籀文从申,盖取其舒长之意耳。”[9]此也可为其为何从“带”的论证,因为其形状似带。
王国维在《<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下)》中说:“《释天》之螮蝀,其字从虫,本是虫名。沈方伯说以《庄子》‘蝍蛆甘带’之带,虹形如带,故以螮蝀名之。是。”[10]
王国珍在《<释名>语源疏证》一书中引杨树达之说:“凡从工声之字,皆有横而长之义,虹之受名盖以其横而长也。”[11]杨树达通过“虹”的同源词来考察“虹”的得名最为可信。于省吾释
读书-吳祺:釋“蝃蝀”
为虹,也说其像杠梁、古玉璜形。《说文》:“璜,半璧也。”半璧正如虹
中国历史故事朗读稿件
形。因此,“螮”从带从虫也就好理解了。它的来源与“虹”的来源有异曲同工之处。
综上所述,联绵词“螮蝀”来源于“带东”一词,这是先民以虹的形状和出现的方位而命名的。后来为指明其义类,各加“虫”旁,构成“螮蝀”二字,专指“虹”。
三、结语通过语音语义的综合分析,说明“蝃蝀”正是来源于“啜东”(啜饮于东)这一语音形式及其含义,而“螮蝀”则是来源于“带东”(东方的长带)这一语音形式及其含义。探求联绵词的语源,语音语义相结合才是更加全面的方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业师叶正渤教授悉心指导,于此,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1]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3:318.
[2]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83.
[3]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1.
[4] 谷风.辞书集成[M].北京
中国历史故事全集100篇
:团结出版社,1993:270.
[5] 叶正渤.上古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9.
[6] 王卫峰.联绵词的词源探求[J].学术交流,2010,(2):162.
[7]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6.
[8]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73.
[9] 蒋人杰.说文解字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825.
[10] 王国维.王国维先生全集[M].台湾:大通书局,1976.
[11] 王国珍.《释名》语源疏证[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5.
点击下载附件:
1309吴祺:释“蝃蝀”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8648.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吳祺:釋“蝃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吳祺:釋“蝃蝀”;本文链接:http://gazx.sd.cn/zggs/31125.html。